汉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雨落未敢愁
王生眼里闪着自信的关芒,他不停地抚摸棋子,迅速拿起棋子,大喝:“围!”
说完王生拍手大笑:“如此一来,这棋盘之中,我围的棋子,更多了。”
“君侯果然聪颖。”
下了一夜的棋,王生也是输了一夜。
不过这越下,面前这广元侯的棋术便越高超。
从原本新手一般的棋路,现在已经有老手的模样了。
当然...
与他相比,却还是差了许多。
东海王再下了一步。
顿时,王生脸上的笑容就尽数消失了。
一步之后,王生在棋盘上再无优势。
当真是一步生,一步死。
王生轻轻摇头。
“下棋一道,王生却是不如殿下。”
东海王哈哈一笑,说道:“假以时日,待君侯到本王这个年纪了,恐怕我便不是你的对手了,不过是虚长了些许年华而已,不值得称道。”
将棋子放下去,周围侍女也递来了早点。
不知不觉,居然是下了一个通宵。
王生已经很少有这种感觉了。
“大王,请。”
王生对着东海王比了个手势。
“这是何物,本王如何没见过。”
你当然没见过了。
王生心中轻笑。
“此物名为白玉肠,色如白玉,形似肠,遂称呼它为白玉肠,恐怕大王除了金谷园外,便无处有此等美食了。”
“哦”
这白玉肠的卖相原本就不差,看起来让人不禁食指大动。
东海王忍不住夹起一片白玉肠,就要送入口中,王生却是轻轻摆手。
“大王,沾上些许酱汁,才是这味的精髓所在。”
司马越应言,沾上些许王生调的酱汁,再送入口中。
只是轻轻咀嚼,司马越的眼睛便亮起来了。
“美味,此等美味,本王倒是第一次吃到。”
当然是美味了。
所谓之白玉肠,就是后世的肠粉了。
王生的做法,是按照广式肠粉来做的,分成一节一节的,更为美观。
至于如何做出来的,则是用竹具所做,味道还带了一些竹木的芳香,味道更胜一筹。
“看来君侯倒是一个妙人。”
吃完早点之后,王生擦了擦嘴,说道:“让大王与我玩了一夜,在下倒是过意不去。”
东海王
第一百一十九章 权位之争难保全
孙秀在下首,轻轻点头,不过他的眉头却是微微皱起来的。
“大王,你毕竟是站在陛下这一边的,若是动作搞得太大了,岂不是这些日子的心思都白费了”
听到孙秀这句话,赵王却是冷哼一声,说道:“陛下哪里是真心待我,若他真心待我,便不会将茂王成都王与我一道了,再者说,陛下削藩之意如金石一般坚定,即便我再真心对待陛下,我之下场也好不到哪去的。”
孙秀眼睛闪了闪。
“只是大王如此做,陛下迟早也是看得到的,若陛下真的将齐王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下一个,恐怕便是大王你了。”
赵王却是冷哼一声。
“本王是何人宣帝子嗣,便是再给皇帝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拿我如何,即便是齐王事败了,至多,我便归我的赵国去了罢。”
“恐怕没有这样的好事。”
孙秀对着司马伦行了一礼,缓缓说道:“如今的陛下非是贾后,贾后忌惮宗室力量,是故对大王存有忌惮,做法也是拉拢为主,而陛下原本就是我司马家的人,且有年轻气盛,年富力强,大王若是真惹得陛下生气了,指不定陛下便做出什么要不得的事情出来。”
孙秀这句话,果然是将赵王给镇住了。
“但齐王与陛下之间,我总得占个位置。”
“陛下可看到东海王,平原王,琅琊王豫章王等他们有什么动作”
司马伦撇了撇嘴,说道:“此几者不过平平无奇之辈也,何能与本王相提并论”
孙秀却不以为然。
“且不说东海王在宗室,在天下之中都是美名远播的,更有亲弟茂王在陛下身侧侍奉,便说平原王,也有宗正一职,位高而权重,且受陛下信任而不会进入齐王与陛下争斗的漩涡之中,就连大王一向看不起的琅琊王,豫章王也是修养名声,虽然此时不显,但却积蓄实力,若是陛下赢了,他们便做恭敬王侯,若是陛下输了,他们还能与齐王争一争,但大王有什么”
孙秀深吸一口气,再说道:“大王若是身陷其中,不仅陛下那边不讨好,齐王自然也是忌惮你的,如何会信任你若是长此以往,不管是陛下赢了,还是齐王赢了,对大王来说,都不会是一件好事,反而是他们现如今僵持的时候,对大王是最为有利的。”
司马伦听着孙秀的话,眉头皱得更紧了。
“按俊忠的话来说,本王现在岂不是无路可走了”
“自是不是,只是大王最好什么事情都不做,置身事外,是最好的。”
“可是本王已经参与了,现在难道有退后的机会”
“这便看大王的取舍了。”孙秀深深的看着司马伦。
“取舍”赵王脸上有疑惑之色。
“便是取舍。”
“在得失之间取舍。”
“如何取舍”
赵王赶紧问道。
“譬如说今日之后,便不再参与其中事情,这便是舍。至于取,便是在陛下与齐王之间取,大王要脚踏两条船,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司马伦沉默。
“那俊忠以为本王应该将宝压在何处”
孙秀一笑,只是吐出两个字。
“胜者。”
..........
皇宫之中波涛起伏,而在洛阳北郊一处偏僻却很是安静的庄园之中,有一个四角如鸟飞一般的亭子。
亭子里面有两个人。
一个老人,还有一个中年人。
老人脸上爬满了皱纹,全身裹着厚实棉衣,在如此酷寒的冬日,总有一种让人觉得他熬不过这个冬天的感觉。
每一个冬天,都能带走许多生命。
这个时代的冬日,没那么容易熬过去。
在老人前面,有一个身穿青色裘衣的中年人,他披了黑色披肩,整个人看起来被衣物包裹得很严实。
在两人之间,则是有一盆烧得正旺的火盆。
此时两双手正对着这盆散发着热气的火盆。
“岳丈,你走了之后,这天下局势,是越来越乱了。”
面前的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原来的司空张华。
在告老之后,张华没有急着回范阳老家,而是留在洛阳,至于借口则是要为先帝守灵。
实际上,原因自然不是这个的。
张华虽然走了,但是他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并没有消去多少。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皇帝能够拿出来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原本太子宫是为太子提供人才的,但是很可惜,因为贾后的原因,皇帝弃用了一大半太子宫的人,这也使得皇帝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有限。
张华在朝堂经营多年,影响力不可能就因为他告老了就消退的。
就譬如他面前的女婿卞粹,如今是尚书右丞,若是论官爵,是第六等,但若是论权势,则是一等一的。
第一百二十章 烫手山芋人嫌之
廷尉狱最好的一间狱房,此时关押着司马门纵马案的主犯常山王司马乂。
至于新野王那些人,并不在廷尉狱,而是各自被关押在自己的府邸之中。
廷尉狱很安静。
或许说司马乂所被关押的这一处很是僻静。
几缕残阳照在那里却被无边的黑暗所吞噬,在残破的泥墙上泛不起一丝涟漪,那里像是一副棺材坐落在这偏僻的角落,矮矮的,充满着压抑。
即便这是廷尉狱最好的监房,即是监房,那又有什么好地方。
实际上,司马乂所处的这个监牢,他已经感觉很不错了,他可是见过他封国里面监牢的模样的。
那种牢房味道古怪,而且是雨后的潮湿加上已经干涸的血的味道。
整个空间十分昏暗,只有几盏油封闪着微弱的光。
被风不经意间的风一吹,就可能灭了两盏。
那里常年不见天日,连空气都是浑浊的,一个正常人待着一会儿也受不了,关在那里的人,可能一辈子也出不去了。
哎
司马乂轻轻叹了一口气。
他自己也不知道要在这牢狱中待几天啊!
但他心中的担忧,却是没有。
他的后手,现在还没有开始用呢。
.........
此时‘凤凰池’中,一群人已经是聚在一起了。
所谓之凤凰池,指的是中书省,或许说是中书监。【… …免费阅读】
“凤凰池”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是中书省所在地。
魏晋时,中书省掌管一切机要,能经常接近皇帝,故中书省称为“凤凰池”。
荀勖入晋拜中书监,后做尚书令,尚书令与中书监的职务大体相当,因有人来贺拜,荀勖故作幽默之谈,以离开了凤池为“口实”。
此时中书省中,中书监梁王司马彤眉头紧紧的皱起来了。
中书省这些年来权势日益增强,以至于荀勖从中书监离职而为尚书令的的时候,愤然而曰:夺我凤凰池,何喜之有
可见这中书监是一个如何显要职位。
中书监官位不高,但权势滔天。
恐怕赵王最想要的,就是这个中书监了,但很可惜,赵王去了尚书台,做的还不是尚书令,而是尚书右仆射。
每每想到此时,梁王司马彤都是可以笑出声来的。
但是此刻他却是笑不出来。
他梁王司马彤乃是宣帝第八子,辈分算是与赵王一般,都是最高的那一批了。
但面对今日的局势,他的眉头还是紧紧的皱着,这哪里是笑不出来,这简直就是要哭出来了。
皇帝将这个烫手山芋丢到他手上,要他如何做
“中书令有何话说”
中书省设中书监,中书令各一位,而中书监为首,中书令次之,中书侍郎则为二人之副手。
中书令何劭连忙对着梁王司马彤行了一礼,脸上带着些许苦笑。
“以老朽而言,此事,恐怕需要斟酌再三。”
何劭,字敬祖,陈郡阳夏人,出身陈郡何氏,乃是太傅何曾次子。
其博学善属文,熟知近代掌故。少与晋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晋国建立后,拜太子中庶子。晋武帝即位,以为散骑常侍,累迁侍中、尚书。
晋惠帝即位,初建东宫,拜太师,通尚书省事,加特进,迁尚书左仆射。
太子司马遹继位之后,他理所当然的也升了官,成了中书令,可谓是这时代最有权势的几个人之一了。
“如何斟酌”
这何劭想要踢皮球,但是这皮球踢来踢去,最后还不是要踢到他梁王身上
梁王希望何劭表态。
“这个...”
何劭的眉头顿时紧皱起来了。
“这个老朽,自是不知的。”
“哼!”
梁王司马彤重重冷哼一声。
这个何劭,当真是老狐狸。
对常山王的处理之法,很难掌握分寸,如果这个处置之法是何劭提出来的话,皇帝满意的话,嘉奖自然是他的,若是皇帝不满意,宗室也记恨,那这仇就是在何劭身上的。
不管如何,都与他司马彤无关。
但很显然,何劭早就是老油条了,可不会轻易上当,更不会主动把这件事揽在身上。
“尚书侍郎,你如何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