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吃货唐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肥皂快乐水

    在发行《大唐日报》之前,李世民定的调子是朝廷出钱掌控,不计成本,也就是赔钱也要赚吆喝,只看重报纸的舆论引导作用。

    李佑不这么认为,他要求《大唐日报》能够盈利,这才是一项新的产业持续发展的正常轨道。

    长安城区加上两县,人口109万,按照李佑事先的预测,最多发行30000份就饱和了,随后,由于人们的新鲜劲儿过了,销量还会逐渐下降,最多每天保持在20000份左右。

    《大唐日报》发行量达到7800份,就可以收回成本,现在就已经开始盈利了。

    李承乾很高兴,指示进一步加大印刷量,报纸的销量节节上升,几天后已经达到了30000份,接着上升到了50000份,仍然被抢购一空。

    李承乾觉得很奇怪,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派人去进行了调查,这才发现,有不少人在收购《大唐日报》,他们转手将《大唐日报》卖到外地,对于娱乐手段匮乏的大唐人来说,即使不是当天的《大唐日报》,对人们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这些天来,长安城里的形势十分紧张,以六家门阀氏族为代表的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朝廷内部以及民间也开始人心浮动,更有甚者,军队中也有不少人对于朝廷打压清河崔氏的行为提出了质疑。李世民等人的压力很大。

    李承乾很兴奋,拿着财务报表去向李世民汇报,他很想让李世民高兴一下,来减轻他的紧张情绪。

    两仪殿,书房。

    李承乾一

    一进门,就看到众人的脸上人人带笑,书房里面洋溢着一片轻松的气氛。看到李承乾,李世民笑道:“太子,你来得正好,我这里有一篇社论,你拿去在《大唐日报》上发表。”

    李承乾心中一喜,问道:“父皇,莫非是五弟那里有消息了”

    房玄龄笑道:“太子殿下,齐王殿下、魏征、侯君集等人发来了捷报,清河崔氏已经被拿下了。”

    长孙无忌感慨道:“是啊,真是想不到,从贞观元年至今,十几年的时间,清河崔氏在贝州一地做出的违背朝廷法令的事情,就多达4243件,其中大罪多达346件,被他们迫害致死的官员和百姓多达591人。”

    尉迟恭说道:“他们主动上交了3700余件兵器,搜查出来的兵器更是多达32790件,其中很多是制式兵器,这还只是在贝州这个地方,其他地方还不知道有多少。而且,他们竟然有着三处秘密的兵器作坊,这简直是太可怕了。”

    李世民愤怒的说道:“在我大唐的国土上,竟然还存在着这样的邪恶势力,不铲除行吗”

    李承乾知道清河崔氏的势力大,可是也没有想到竟然如此恐怖。他说道:“父皇,彻底揭露清河崔氏的丑恶嘴脸,正好发挥报纸的作用。”说完,他向李世民等人汇报了报纸的发行情况。

    发行报纸竟然有这样的大的影响力,李世民等人都十分高兴。李世民决定,由长孙无忌牵头,组织一个庞大的写作班子,




第五百四十八章 吃货的烦恼
    ;听到古遇害的消息,李佑也很难过。古是个难得的有情有义的好人,他一生孤苦,将古若雨抚养成人,却落得了这样的下场,凄惨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

    李佑打开了古的来信,信中说道:“王爷,若雨这孩子太可怜了,生下来就没有了母亲,父亲又难以相认。这些年来,我的身体不好,她跟着我日子过得十分清苦,还要担惊受怕。

    幸亏遇到了王爷您,若雨的生活才有了希望。您的建议很好,就让若雨做一个普通人也好,有了您的照顾,她的后半生一定会生活的平静而幸福。

    可是,我的身体越来越差了,有可能会离开人世,那样的话,若雨失去了我这个养父,她就再也没有了亲人,心中一定会有太大的遗憾。

    草民冒昧地请求,如果我死了,能不能设法让她跟父亲相认,给她一个家。草民古再拜顿首。”

    原来,古一直就有个心愿,希望李世民能够认古若雨做女儿。他自从失去了自由以后,就做好了自己意外死亡的准备,提前写下了这封信,他觉得李佑可能会看在古若雨失去双亲的悲惨遭遇,帮助她跟父亲相认。

    李佑看完了这封信,可以体会到古的一片苦心,不由得心中酸痛,眼角湿润了起来。

    一个吃货追求的是舒心、安逸,可是他总是遇到各种复杂的事情,逼着他不得不劳心费力地去解决。清河崔氏的事情就很麻烦,现在总算是有了眉目。这还没有喘口气儿,又遇到了古和古若雨这件事,不解决也不行,而且这件事的难度不亚于解决清河崔氏的事情。

    李佑决定补偿一下自己,他喊道:“停下,我要吃饭。”

    萧乾和程咬金下了各自的马车,朝着他走来。萧乾问道:“殿下,你这是干什么,中午刚吃了饭,这才三点,怎么又要吃饭了。”

    李佑笑道:“民以食为天,饿了就要吃,现在吃了,晚上再吃一顿。”

    李佑是货真价实的吃货,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好几辆马车,厨师、炊具、餐具、桌

    桌椅、食材和燃料一应俱全。

    白虎马上让人支起了帐篷,在里边在里面摆上了桌椅,请李佑、萧乾和程咬金坐等厨师们野炊。

    这些人当中,除了萧乾以外,程咬金、张宝贵、薛仁贵和白虎都知道,李佑临时加餐,一定是又遇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张宝贵问道:“佑哥,宝琪派人来干什么,工业城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众人也都望着李佑。

    李佑没法跟他们说,有些郁闷地说道:“宝琪,嗨,算了,不说他了。咱们先喝点小酒,行个酒令热闹热闹。”

    萧乾是作诗的高手,很喜欢行酒令。他看了看在座的众人,只有李佑他比不过,其他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他说道:“谁先来”

    程咬金说道:“我先来吧。”

    萧乾很纳闷,心道:“你个大老粗,懂得什么做诗”

    程咬金挽起了袖子,伸出手来,比划着说道:“五魁首啊……”

    张宝贵伸手说道:“八匹马啊……”

    “六六六。”

    “七个巧。”

    ……

    众人玩的热火朝天,把萧乾看傻眼了。他心道:“真是些粗鄙的家伙,有辱斯文啊。”

    不久以后,饭菜上来了。此时他们在汾州地界,当地的特色小吃有:羊肉丸子面、擦蝌蚪、肉浇面、混炒,担担面,稍子面、羊汤面、米线、拌汤、油糕等。

    众人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胡吹海聊。李佑问道:“武德八年,李元吉为什么去商州了”

    关于玄武门之变的事情,是唐朝的一大忌讳,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名字也没有人会提起的,李佑的话一下子令酒桌上沉默了下来。

    &n



第五百四十八章 吃货的烦恼
    ;听到古遇害的消息,李佑也很难过。古是个难得的有情有义的好人,他一生孤苦,将古若雨抚养成人,却落得了这样的下场,凄惨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

    李佑打开了古的来信,信中说道:“王爷,若雨这孩子太可怜了,生下来就没有了母亲,父亲又难以相认。这些年来,我的身体不好,她跟着我日子过得十分清苦,还要担惊受怕。

    幸亏遇到了王爷您,若雨的生活才有了希望。您的建议很好,就让若雨做一个普通人也好,有了您的照顾,她的后半生一定会生活的平静而幸福。

    可是,我的身体越来越差了,有可能会离开人世,那样的话,若雨失去了我这个养父,她就再也没有了亲人,心中一定会有太大的遗憾。

    草民冒昧地请求,如果我死了,能不能设法让她跟父亲相认,给她一个家。草民古再拜顿首。”

    原来,古一直就有个心愿,希望李世民能够认古若雨做女儿。他自从失去了自由以后,就做好了自己意外死亡的准备,提前写下了这封信,他觉得李佑可能会看在古若雨失去双亲的悲惨遭遇,帮助她跟父亲相认。

    李佑看完了这封信,可以体会到古的一片苦心,不由得心中酸痛,眼角湿润了起来。

    一个吃货追求的是舒心、安逸,可是他总是遇到各种复杂的事情,逼着他不得不劳心费力地去解决。清河崔氏的事情就很麻烦,现在总算是有了眉目。这还没有喘口气儿,又遇到了古和古若雨这件事,不解决也不行,而且这件事的难度不亚于解决清河崔氏的事情。

    李佑决定补偿一下自己,他喊道:“停下,我要吃饭。”

    萧乾和程咬金下了各自的马车,朝着他走来。萧乾问道:“殿下,你这是干什么,中午刚吃了饭,这才三点,怎么又要吃饭了。”

    李佑笑道:“民以食为天,饿了就要吃,现在吃了,晚上再吃一顿。”

    李佑是货真价实的吃货,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好几辆马车,厨师、炊具、餐具、桌

    桌椅、食材和燃料一应俱全。

    白虎马上让人支起了帐篷,在里边在里面摆上了桌椅,请李佑、萧乾和程咬金坐等厨师们野炊。

    这些人当中,除了萧乾以外,程咬金、张宝贵、薛仁贵和白虎都知道,李佑临时加餐,一定是又遇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张宝贵问道:“佑哥,宝琪派人来干什么,工业城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众人也都望着李佑。

    李佑没法跟他们说,有些郁闷地说道:“宝琪,嗨,算了,不说他了。咱们先喝点小酒,行个酒令热闹热闹。”

    萧乾是作诗的高手,很喜欢行酒令。他看了看在座的众人,只有李佑他比不过,其他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他说道:“谁先来”

    程咬金说道:“我先来吧。”

    萧乾很纳闷,心道:“你个大老粗,懂得什么做诗”

    程咬金挽起了袖子,伸出手来,比划着说道:“五魁首啊……”

    张宝贵伸手说道:“八匹马啊……”

    “六六六。”

    “七个巧。”

    ……

    众人玩的热火朝天,把萧乾看傻眼了。他心道:“真是些粗鄙的家伙,有辱斯文啊。”

    不久以后,饭菜上来了。此时他们在汾州地界,当地的特色小吃有:羊肉丸子面、擦蝌蚪、肉浇面、混炒,担担面,稍子面、羊汤面、米线、拌汤、油糕等。

    众人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胡吹海聊。李佑问道:“武德八年,李元吉为什么去商州了”

    关于玄武门之变的事情,是唐朝的一大忌讳,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名字也没有人会提起的,李佑的话一下子令酒桌上沉默了下来。

    &n



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氏父子的损招
    ;“李佑,这次清河崔氏的事情处理得很好。”李世民高兴地说道。

    李佑谦虚地说道:“还是父皇您的魄力大,如果没有您的决心,还真是拿他们没办法。”

    清河崔氏这次遭受了重创,族中的长老被一锅端了,在朝中任职的七品以上官员也全部被拿掉了,族中主要的骨干也基本上被处死或者判刑了。自从武德元年开始,所兼并的土地,以及上面的房产全部被没收了,罚没充公的财产数额巨大,相当于朝廷去年的农业税收的七成,其商业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清河崔氏家族现在的实力在全大唐已经排名在200名以下了,清河崔氏要想恢复到以前的规模,正常的情况下,没有几百年是不可能做到了。

    李世民轻蔑的说道:“什么天下第一大家族,纯粹是狗屁。”对于清河崔氏排名在李氏家族之前,李世民一直梗梗于怀,现在终于出了这口恶气。

    李佑说道:“父皇说得对,天下是李家的天下,是父皇您的天下。”

    李世民问答:“下面该如何进行从哪家动手”通过这次的行动,李世民不仅打压了清河崔氏的影响力,还发了一笔大财。他现在兴致很高,急着再找一个家族开刀。

    李佑了解他的性格,担心他急于求成,树敌太多。他说道:“父皇,儿臣建议先缓一缓,先通过彻底解决清河崔氏,摸索出一套办法来。”

    李佑建议,不要针对具体的门阀氏族了,而是要进行土地改革,打掉门阀氏族的物资根基,彻底改变选官制度,从文化上打掉门阀氏族的优越感。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当前首先要做的事情:

    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土地交易。

    二,成立土地部,对全国开展土地调查。

    三,打击高利贷,为国家信贷铺平道路。

    李世民认可李佑所说的意见,只是对于改变选官制度有些不明白,他说道:“除了兴办教育和进行科举考试以外,还有什么对策”

    李佑说道:“实行科举配额制度,以氏族为单位,平均参与选官考试的名额。比如说,一个小家族,

    ,他们只有10口人,能够分到一个名额,一个大家族,他们有1000人,也只能够分到一个名额,家族越大,人越多,就越吃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文化上还有优越感吗还有人羡慕大家族吗儿臣敢肯定,那些大家族一定会分裂成很多小家族的,门阀氏族的势力就会被瓦解了。”

    士农工商,是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堵住了门阀氏族做官的道路,就打掉了他们在文化上的优越感。

    李世民笑道:“你这个招数有些太损了,不过,我喜欢。”

    李佑的这个招数真的很阴损,这个办法听起来不合理,可是却能够得到大多人的支持,毕竟小户的数量远远多于门阀氏族这样的大户,朝廷得罪了门阀氏族,却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

    李世民比李佑更狠,他举一反三地说道:“仅仅是这样还不够,核实了土地数目之后,按照人均土地的数量纳税,超过人均土地的部分,加收高额的税收,土地越多,税收的额度越高,到最后,税收高到他们无法承受了,我倒是要看看,还有谁愿意兼并土地。”

    李佑伸出大拇指,赞道:“父皇,您这一招更损了。一定能够彻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哈哈哈哈”,父子两人发出了得意的奸笑。

    离开了两仪殿,李佑来到了东宫。

    李承乾见到李佑,高兴地说道:“五弟,办报纸真是件好事,不仅能够引导舆论,还能够发财,现在的报纸发行量已经到了11万份了。”

    李佑说道:“干得好,大哥做事越来越厉害了。”
1...155156157158159...3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