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吃货唐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肥皂快乐水

    他提出了利用这件事做文章后,那些崔氏子弟都觉得没有什么用处。崔晃却说道:“不是没有用处,而是你们没有把事情没有做到极致。”

    接下来,他对崔氏子弟们布置了一番。

    王合群是百骑司负责在印钞厂看管古等人的小头目,他每天早上去印钞厂,晚上都要回到长安城的家里。

    印钞厂距离长安城有十几里路,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要来回奔波,因为他的家中有病在床上的父母需要他去照顾。

    这天晚上,他刚刚回到家里,就听到父母的屋子里有人说话。他进去一看,里面有两杯位客人,一位是自己的堂弟,一位不认识,看衣着打扮是一位富贵之人。

    不




第五百四十五章 紧急状态
    古若雨和尉迟宝琪刚来到印钞厂大门口,门卫就就告诉他们里面出事儿了,两人急忙来到古他们居住的那个院子,就看到门口站着很多人。

    看到尉迟宝琪和古若雨过来了,一个百骑司的看守迎了上来。

    古若雨认识他,急切地问道:“这位大人,我父亲呢,他没事吧。”

    那个看守小心翼翼的说道:“古小娘,请节哀,令尊大人……”

    不等他说完,尉迟宝琪就急眼了,古若雨更是哭喊了一声“阿爹”,就冲了进去……

    良久以后,一个百骑司的人拿着一封信对古若雨说道:“这是令尊留下来的。”

    刚刚苏醒过来的古若雨泪眼朦胧,模模糊糊地看到信封上写着“齐王殿下亲启”。

    齐王府。

    古的灵堂设在了齐王府,萧婉玉等人帮助古若雨操办丧事。古没有亲属,前来吊唁的人都是齐王府的人。即使如此,古若雨依旧跪在古的棺椁旁边,守候着古。

    古若雨已经知道了古是自己的舅舅,可是在她的心里,古就是自己的父亲,她执意以女儿的身份守候着古。

    尉迟宝琪在一旁默默地陪着古若雨,这些天来,他一直守候在她的身边。

    这时,外面来了两位前来吊唁的人,他们就是尉迟恭和尉迟宝琪的母亲高氏,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子喜欢上了古若雨,想借着吊唁,来见见未来的儿媳。

    尉迟恭和高氏给古上了香,古若雨磕头答谢,当她抬起头来的时候,尉迟恭看清楚了她的脸孔,不由得微微一愣。

    尉迟恭和高氏不久就离开了齐王府。在回家的路上,高氏高兴地说道;“老爷,咱家宝琪的眼光真好,那个古小娘长得真是太好看了,比我当年的样子还好看呢。”

    尉迟恭一声不吭,默默地沉思着。

    高氏看到尉迟恭不理自己,有些不高兴地推了他一把,说道:“老爷,我跟你说话呢。你说咱家宝琪的眼光是不是很好啊”

    “嗯,好。”尉迟恭嘟囔了一声,又陷入了沉思。

    高氏看到他这个样子,嗔怪地说了声:“你发癔症了吧。”说完也懒得再跟他说话了。

    尉迟恭继续沉思,他总觉得这个古若雨似乎有些面熟,可一时就是想不起来。

    古等人出事了,不明真相的人们都认为是李世民对他们下的毒手,一时间李世民和朝廷的威望受到了重创。

    崔晃焦急地等待着五大家族的回音,同时,指挥着崔氏的子弟、姻亲和门生故吏们一边散布谣言,一边抓紧时间四处串联。

    这天,他终于等到了好消息,最先做出回应的是同宗的博陵崔氏,他们决定跟清河崔氏共同进退。随即,博陵崔氏的人也加入了串联之中。

    不久以后,各大家族陆续回音了,他们都表示要跟清河崔氏共同进退,他们人数众多,四处串联,暗暗地积蓄着力量。

    两仪殿,书房。

    阴弘治带着阴广浩求见了李世民,他说道:“陛下,臣的儿子听到了一些不利于朝廷的风声,想向您汇报一下。”

    李世民知道李佑有个情报网,就是由阴广浩负责的,他说道:“你说吧。”

    阴广浩说道:“陛下,臣奉齐王殿下之命,监视清河崔氏以及相关的人员,发现他们正在酝酿一个巨大的阴谋。”

    他把那些门阀氏族互相串联的事情汇报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说道:“好,我知道了,你继续监视他们,有什么情况,可以通过监门卫,找王德直接向我禀报。”这条途径比起通过其他大臣通报,要便捷得多了。

    “臣遵旨。”阴广浩行礼说道。

    阴弘治父子走后,李世民叫来了马宣良,把阴广浩提供的情况,跟他掌握的情况对照了一下,然



第五百四十六章 雷霆手段
    李佑来了,同行的还有萧乾和程咬金。

    魏征等人汇报了情况以后,李佑也感到有些意外,他没有想到清河崔氏的影响力竟然有这么大。

    李佑对萧乾和程咬金说道:“现在一时没有什么好办法,请你们两位费费心,找你们关系密切的人去做做工作吧。”

    萧乾和程咬金分别去找自己夫人那一支的亲属谈话去了。

    晚饭时分,萧乾回来了,他面带羞愧地说道:“殿下,老臣无能,说服不了他们。”

    其实,他去找人谈话,不仅说服不了人家,还被人家指责了一通,说他不顾念亲情,胳膊肘向外拐。他抹不开面子,觉得自己好像是做这件事情有点儿缺德,还有些负罪感。

    萧乾的铩羽而归,令众人更加郁闷,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了程咬金身上。

    程咬金很晚才回来,他以为大家都休息了,没想到他一进县衙正堂,就看到众人一个个睁着大眼睛盯着他,恨不能能够从他嘴里听到好消息。

    程咬金十分尴尬,他苦口婆心地说了半天,他夫人的亲属们全都不愿意配合他,也都对他抱怨了半天,他也只好灰溜溜的回来了。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于是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李佑的身上。

    正在这时,兵部来人了,他们没有向侯君集传达兵部的指示,却将一封信交给了李佑。

    这封信是房玄龄起草的,信上介绍了长安城里的情况,传达了李世民的指示,要求他尽快突破清河崔氏,拿到他们违法的证据。

    看到这种情况,众人更加担忧了起来,他们再次把目光集中到了李佑身上,希望他从嘴中说出那句大家都熟悉的口头禅“多大点事儿啊。”

    可惜的是,李佑这次让他们失望了。

    李佑看到满屋子的人大眼瞪小眼的互相望着,笑道:“多大点事儿啊。大家都回去睡觉吧,让我好好想想,明天早晨一定给大家一个解决的办法。”

    众人各自离开了,李佑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他睡不着,就把魏征他们总结的材料又看了一遍,一时还是没有办法,他实在是想不出办法来,索性就不想了,不久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众人一齐吃早饭,大家一边等着开饭,一边望着李佑,希望能够从他脸上看出一朵花来。

    这次,众人没有失望李佑一脸的笑模样,看来是有办法了。

    侯君集迫不及待的问道:“殿下,您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李佑笑道:“民以食为天,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看到他卖关子,众人都有些急不可耐。魏征说道:“殿下,您赶紧说吧,您不说,臣等这饭也吃不下去啊。”

    李佑笑道:“好吧,我就告诉你们吧。”

    他问道:“你们觉得崔氏有问题吗”

    王怀仁肯定地说道:“他们的土地,十年内增加了五倍,他们要是没有问题,我这王字就倒着写。”

    程咬金笑道:“你的王字倒着写,那不还是个王吗”

    众人都笑了起来,气氛轻松了许多。

    李佑说道:“清河县城里面的人中,有很多不是崔氏子弟,就是他们的姻亲,其他的人也都依靠着他们生活,这些人是不会出卖崔氏的人的。

    那些跟崔氏有矛盾的人,甚至被他们迫害的人,为什么也不出来揭发他们呢而且,即使给他们重金奖励,仍然没有人出来揭发崔氏,这又是为什么呢”

    王怀仁说道:“一定是害怕崔氏报复。”

    “不错,这就说到点子上了。假如我是这里的人,我就不会出卖清河崔氏,因为崔氏的势力太大了。朝廷是来了两万大军,可是,这两万大军能在这里待一辈子吗大军走后,等待我的是什么

    还有,即使我拿到了很多钱,搬到外地去,可是清河崔氏的势力遍布全国,仍然没有我容身的地方。你们想想看,唐辉在长安,就在魏大人的府门口,都会被人杀掉,我又能躲到哪里去

    而且我敢肯定,王德宝家周围的邻居,在咱们到来之前,都拿了清河崔氏的好处,也受到了他们的威胁。事不关己的这些邻居们,有谁肯为了王德宝,搭上自己的性命呢”

    “是啊,殿下,就是这种情况。您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魏征说道。

    李佑问道:“假如你们是这里的人,心里也痛恨清河崔氏的人,恨不得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在什么情况下,你们才能够出来揭发他们呢”

    程咬金说道:“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之后,他才敢展现出来揭发他们。”

    李佑说道:“对,咱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侯君集一拍桌子,说道:“殿下,臣明白了。”

    魏征还是有点儿不明白,不是他不够聪明,而是他拘泥于理法,不擅长剑走偏锋。

    李佑说道:“这件事,咱们这样做……”

    侯君集激动得站起来说道:“就是这个办法,早该这样了。”

    上午,全县的成年人,全部被集中到了市场上,人群的周围全都是顶盔掼甲,手持着明晃晃刀枪的士兵。

    侯君集瞪着眼睛望着台下的人群,一言不发。

    台下的人等着侯君集说话,渐渐地有些不耐烦了,开始议论起来,接着有不少人鼓噪了起来,会场上乱哄哄的,有些人想离开会场,却被士兵们用刀枪逼了回来。

    侯君集仍然不说话,他似乎在等待什么。

    不久,一名军官带着几名士兵,来到了台上,军官指着士兵手中的几件兵器大声,说道



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唐日报
    ;长安城。

    这几天来,长安城排名第一的新鲜事儿,就是《大唐日报》发行,由于交通问题,《大唐日报》发行的区域,暂时只限于长安城区以及长安和万年两个县。

    《大唐日报》对于缺少娱乐项目的长安人来说,吸引力极大。第一期发行了5000份,定价5文钱,很快被抢购一空,第二期、第三期,分别发行了7000份和10000份,也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在发行《大唐日报》之前,李世民定的调子是朝廷出钱掌控,不计成本,也就是赔钱也要赚吆喝,只看重报纸的舆论引导作用。

    李佑不这么认为,他要求《大唐日报》能够盈利,这才是一项新的产业持续发展的正常轨道。

    长安城区加上两县,人口109万,按照李佑事先的预测,最多发行30000份就饱和了,随后,由于人们的新鲜劲儿过了,销量还会逐渐下降,最多每天保持在20000份左右。

    《大唐日报》发行量达到7800份,就可以收回成本,现在就已经开始盈利了。

    李承乾很高兴,指示进一步加大印刷量,报纸的销量节节上升,几天后已经达到了30000份,接着上升到了50000份,仍然被抢购一空。

    李承乾觉得很奇怪,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派人去进行了调查,这才发现,有不少人在收购《大唐日报》,他们转手将《大唐日报》卖到外地,对于娱乐手段匮乏的大唐人来说,即使不是当天的《大唐日报》,对人们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这些天来,长安城里的形势十分紧张,以六家门阀氏族为代表的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朝廷内部以及民间也开始人心浮动,更有甚者,军队中也有不少人对于朝廷打压清河崔氏的行为提出了质疑。李世民等人的压力很大。

    李承乾很兴奋,拿着财务报表去向李世民汇报,他很想让李世民高兴一下,来减轻他的紧张情绪。

    两仪殿,书房。

    李承乾一

    一进门,就看到众人的脸上人人带笑,书房里面洋溢着一片轻松的气氛。看到李承乾,李世民笑道:“太子,你来得正好,我这里有一篇社论,你拿去在《大唐日报》上发表。”

    李承乾心中一喜,问道:“父皇,莫非是五弟那里有消息了”

    房玄龄笑道:“太子殿下,齐王殿下、魏征、侯君集等人发来了捷报,清河崔氏已经被拿下了。”

    长孙无忌感慨道:“是啊,真是想不到,从贞观元年至今,十几年的时间,清河崔氏在贝州一地做出的违背朝廷法令的事情,就多达4243件,其中大罪多达346件,被他们迫害致死的官员和百姓多达591人。”

    尉迟恭说道:“他们主动上交了3700余件兵器,搜查出来的兵器更是多达32790件,其中很多是制式兵器,这还只是在贝州这个地方,其他地方还不知道有多少。而且,他们竟然有着三处秘密的兵器作坊,这简直是太可怕了。”

    李世民愤怒的说道:“在我大唐的国土上,竟然还存在着这样的邪恶势力,不铲除行吗”

    李承乾知道清河崔氏的势力大,可是也没有想到竟然如此恐怖。他说道:“父皇,彻底揭露清河崔氏的丑恶嘴脸,正好发挥报纸的作用。”说完,他向李世民等人汇报了报纸的发行情况。

    发行报纸竟然有这样的大的影响力,李世民等人都十分高兴。李世民决定,由长孙无忌牵头,组织一个庞大的写作班子,



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唐日报
    ;长安城。

    这几天来,长安城排名第一的新鲜事儿,就是《大唐日报》发行,由于交通问题,《大唐日报》发行的区域,暂时只限于长安城区以及长安和万年两个县。

    《大唐日报》对于缺少娱乐项目的长安人来说,吸引力极大。第一期发行了5000份,定价5文钱,很快被抢购一空,第二期、第三期,分别发行了7000份和10000份,也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1...154155156157158...3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