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唐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肥皂快乐水
高桥九美子说道:“哦,这样啊。你先给我们点菜吧。”
博士给他们点了菜,说道:“去打倭奴国。”然后就离开了。
高桥九美子互相对望了一下,继续坐着等着上菜。
这时,旁边的桌子上的几位客人,接过了刚才他们的话题。一个人说道:“好好的打什么仗啊这一打仗,还不是咱们老百姓遭殃。”
另一个人说道:“又不是在咱们这里打仗,我侄子在水师里当兵,听他说齐王殿下来了,他们要去倭奴国打海盗。”
另一张桌子上有人插嘴说道:“打得过海盗吗,海盗的战船可厉害啊,上个月咱们登州的水师不就吃了大亏了吗”
“这你可就不知道了,我侄子说扬州开来了很多新式战船,那船楼比咱们的城楼还高呢。不久前他们刚刚跟海盗打了一仗,打的海盗们落花流水。这不,长岛上的那些海盗们都被吓跑了。”
“这么厉害这样就好。那些倭奴国海盗也确实是该收拾一下了”有人说道。
那个消息灵通人士看到自己的消息引起了众人的注意,越发的得意起来。他说道:“齐王殿下来咱们登州了,我侄子说,齐王殿下那可是能人,别看年纪不大,什么都会干,就连扬州来的那些战船,听说都是他设计出来的呢。”
……
高桥九美子等人又听了一会儿,该听到的消息都听到了,他们再也没有心情吃饭了,匆匆忙忙的结账离开了。
他们刚刚离开了新鸿酒肆,过了马路,就看到他们的一名手下领着一个中年人过来了。那个手下说道:“小姐,这位是伊藤叔叔,客栈里武侯们去检查过了,他们专门检查咱们大和国的
第四百六十七章 您怎么知道的
李佑在酒肆里面吃饭,周青等人分散在四处暗中保护,每进来一个客人,他们都会仔细观察,白虎也随时保持着警惕。
进来的两男一女,看上去很普通,两个男子样貌普通,女子脸色蜡黄,脸上还有些褐色的麻点,三人都没有什么引人注目之处。他们走到窗边一处靠窗户的桌子坐下,这里距离李佑等人的位置隔着两张桌子。
看到没有任何异状,白虎等人很快就失去了兴趣。
李佑坐的位置是斜对着新来的客人的桌子的,不用转动脖子,用眼睛的余光就可以看清了三个人的动静。那三个人同样没有引起李佑的注意。
大唐是个言论自由的时代,除了皇帝不能随便议论以外,几乎没有什么禁忌。齐王李佑来到登州的消息,现在是登州城里最大的热门话题,这里的客人们也是谈论着各种八卦,把一些道听途说来的消息,按照自己的想象添油加醋的胡吹乱侃着。有些人想象力还十分丰富,编出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野史来。
什么齐王殿下身高丈二,膀大腰圆,眼似牛铃,手持青龙偃月刀,一刀下去就能杀800个人,一个人就打下了西域。什么文曲星下凡,要不然怎么能够写出那么多好诗来呢。也有人说他是美男子,年纪轻轻的已经娶了48个老婆,个个貌美如花,每天晚上需要八个美女来服侍。
也有议论海盗和即将进行的对倭奴国征讨的事情,各种消息也是满天飞,不少所谓的消息灵通人士,爆料东征军的人数、来源和大将的名字等,居然能说个不离十,令李佑等人暗暗心惊。
东征军组建以后,要在登洲地区练兵,筹集粮草,大批的战舰集结在登州水师军港里面,消息是瞒不住的。可是,有人能够把东征军里面的情况也了说个不离十,这就引起了李佑等人的警觉。
李佑觉得有必要强调保密的事情了。他已经吃饱了,看到张宝贵等人也吃的差不多了,就准备回去了。他站起来,准备先去方便一下,然后就打道回府。
白虎看到他站起来了,也站起来陪着他一起去了茅厕。
时值七月,骄阳似火,异常强烈。此时天空中白云苍狗,大片的云彩飞驰而过,大地上时而阴沉,时而亮的耀眼。
李佑回到了饭桌前,又坐了下来,这次却坐在了白虎刚才坐的位置上。张宝贵说道:“李公子,咱们走吧。”
李佑笑道:“再等一下,我还想喝点汤再走。”随即他又点了一盆虾仁蛤蜊海鲜汤。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李佑等人终于吃完离开了。
走出酒肆不远,李佑在白虎耳边吩咐了几句,白虎眼神一亮,点了点头。随后,李佑等人就离开了,白虎却留了下来。
都督府。
一进东征军指挥部大堂,李佑就听到了客房里程咬金等人的说笑声。见到李佑进来,程咬金笑道:“殿下,真有薛仁贵这小子的,我跟你说啊……”
原来,东征军陆军成立以后,尽管有程咬金捧场,可是那些来自登州、青州、隶州和东牟守捉的将领们对于毛头小子薛仁贵担任都统心中还是不服气,言谈举止中流露出轻慢之色。
程咬金是军中老将了,他知道必须让薛仁贵建立起威信来,否则将来在战场上就有可能出现指挥不力,号令不齐的情况,那可是要死人的。于是,他决定安排薛仁贵跟众位将领进行比试。
 
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正的战略意图
对于高桥久美子等人,李佑虽然没有特别注意,可是还是有些印象的。高桥久美子淡淡的脸色和白玉般的脖颈的肌肤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就引起了李佑的好奇。
就在经过高桥美子身边的时候,从她的身上传来了一丝淡淡的香味儿,这一丝香味儿在酒肆里各种酒菜浓烈的香味儿中,显得异常微弱。
可是,李佑是狗鼻子,嗅觉灵敏是一个吃货最大的特征之一,因此这微弱的香味还是被他捕捉到了。他身边美女众多,比较得出来,此女的香味有些特殊,应该不是唐朝女子常用的。
李佑回到自己的桌子那里,坐在了白虎以前坐的位置上,这个角度更便于他观察高桥久美子等人的动静。
倭奴国人的生活习性和唐朝人有很大的差异,就算是他们化妆成唐朝人,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
比如说,唐朝人点头,头向下一点,立刻就会回到原位,而倭奴国人点头向下的幅度很大,停留的时间却很长。还有,唐朝人虽然也重视礼法,可是尊卑观念并没有那么强烈,百姓们见到官员用不着下跪,也没有那么恭谨。倭奴国人不同,他们的等级尊卑制度极其严格,不同地位的人说话时的神态反差很大等等,如果认真去比较的话,还会发现很多的不同。
李佑讲了这些之后,众人恍然大悟。不过对于李佑的观察入微,众人还是深表钦佩。
登州是一个港口和商业城市,原本有很多倭奴国人活动。自从大批海盗出现以后,倭奴国人在当地就受到了歧视和排挤,除了和本地有姻亲关系的人,其他人都离开了登州。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桥久美子等人装扮成唐朝人留在这里,形迹就十分可疑了。李佑让人叫来了登州司马王怀仁,向他通报了这个情况。
作为登州城负责治安的最高长官,王怀仁很惭愧的说道:“殿下,臣很惭愧,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请殿下责罚。”
李佑对说道:“王大人,你不必自责,这么大的登州,出现一两个隐藏的倭奴国人,十分正常。刘仁轨他们抓了不少的海盗,你安排人带着他们悄悄地辨认一下,设法弄清楚那些倭奴国人的身份。暂时不要惊动他们。”
张宝贵说道:“佑哥,费这么大劲儿干什么直接抓了一审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李佑说道:“别急,留着他们还有用。既然海盗们跟咱们打间谍战,咱们就好好利用一下他们。”
第二天傍晚,登州司马王怀仁就来汇报了对那两男一女侦查的情况。他说道:“殿下,臣已经带着刘将军俘虏的海盗,悄悄地辨认过了,那个女子叫做高桥九美子,是九州高桥家族的小姐。这个高桥家族是九州岛上最大的一个家族,族长叫高桥一木,占据着九州岛三成的土地。”
李佑有点疑惑,这和他猜测的与倭奴国皇室有关的差距有点大,他说道:“难道整个海盗事件,只是这一个家族所为吗”
程咬金说道:“殿下,这不可能啊,登州水师的王国祥不是说,当时他们打的那场海战,海盗们的战船足足有500艘,不可能是他这一个家族能够办到的。臣当年去过百济,见过百济的战船,这里面应该有百济人的参与。”
李佑说道:“宿国公,你说得对,咱们还是按照既定方针办。不过,既然多出了个高桥久美子,这件事就更好办了。”
程咬金笑道:“你是想让她给你传递消息吧”
李佑笑道:“程叔,人家都说咱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夫妻搭档
唐军没有制海权,这就是无法灭掉高句丽的原因。
高句丽东部是朝鲜半岛,海上通道四通八达,高句丽有一支强大的水军,能够为他们提供补给,进行军队的海上机动,所以说,高句丽看似地域狭长,却有着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
667年,唐朝之所以能够灭掉高句丽,主要是663年刘仁轨在白江口海战,取得了制海权,彻底封锁了高句丽的海上通道。
李佑跟李世民多次探讨过这个问题,最终形成了一致的意见,那就是首先要取得朝鲜半岛的制海权。
大唐东北部的海上国家,有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以及倭奴国,他们之间既互相争斗又互相依存。中原王朝进攻高句丽,高句丽就会从其它的几个国家那里得到援助。中央王朝不插手他们之间的事务,他们自己就开始内斗。
此时,高句丽和新罗是同盟,百济和倭奴国是联军,他们之间互相制衡。唐朝要灭掉高句丽,就要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攻占济州岛是李世民的第一个目标,这也是李世民同意长孙顺德等人前往济州岛的原因。
济州岛目前是隶属于百济的,唐朝要占领济州岛,就等于向百济宣战了,百济国一旦大举攻,仅仅靠着长孙顺德等人的力量,根本就守不住济州岛。
李世民的战略意图是,利用这次海盗事件,大张旗鼓地向倭奴国进军,逼迫倭奴国自保,目标就是占领济州岛。其实唐朝海军直接攻打倭奴国十分困难,必须要先在济州岛,最好是现在朝鲜半岛东部建立补给基地才行。
唐军利用攻占济州岛,调动百济国的水军,首先集中兵力歼灭百济的海军,联合新罗和高句丽刮分百济,等到唐朝在朝鲜半岛上站稳脚跟之后,再联合新罗打掉倭奴国的海军,这样就确保能够断绝高句丽的海上补给线。那个时候,就是向高句丽进军的时候了。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李佑已经派遣了外交密使王玄策进入了新罗。
李佑进入登洲城以后,已经开始打间谍战了,一方面他禁止长孙顺德等人上岸,保守住攻占济州岛的秘密。一方面有意无意地散布唐军攻打倭奴国的消息,并且在登州城里大张旗鼓地组建了东征军,就是要传递给倭奴国一个信号——唐军要进攻倭奴国本土,逼迫他们进行自保,为唐军攻占济州岛和下一步攻打百济创造条件。
这天中午,高桥九美子等人来到了东征军总部所在地附近的一家酒肆里,继续打探消息。
就在他们进去不久,一名八品小军官带着一个女子来到了酒肆里,听到他们说着一口的关中话,高桥九美子等人的注意力就集中了起来。
就听那个军官说道:“水仙,你真是的,这么大老远,你怎么就跑到登州来了呢”
水仙说道:“虎哥,人家在家里待不下去了。我爹娘逼着我嫁给邻村的高员外,可是我都已经有了你的骨肉了,你还不赶紧娶了我,叫我以后咋办啊”说着,她就哭了起来。
虎哥很激动地说道:“真的吗你真的怀上了我的孩子吗”
水仙抽泣地说道:“当然是真的了。”
虎哥问道:“那我咋看不出来”
水仙被气乐了,她哭笑不得地说道:“你真笨,这才三个月,咋就能看出来呢”
接着,她说道:“虎哥,你赶紧跟我回去,成了婚再走吧,要不我就没法活下去了。”
虎哥说道:“这可咋办呀我这个月十八,就要跟着队伍去打倭奴国了,时间来不及了。”
“那可咋办呀”水仙又哭了起来。
虎哥说道:“要不,你跟着我去见我们将军,让他给拿个主意。”
&
第四百七十章 帝王心思
清晨,天空变成了浅蓝色,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儿扩大了它的范围,加强了它的光亮。接着,太阳离开地平线了,红彤彤的,仿佛是一块光焰夺目的玛瑙盘,缓缓地向上移动。终于,太阳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那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红色变成了夺目的光亮,海面上翻滚着无数的金色波浪。
“祖爷爷,你快来看呢”船舷边的甲板上,一个穿着紫色衣服的三、四岁的小男孩,长着一张胖嘟嘟的小脸,他伸出一只胖胖的手指,指着海上的日出发出了惊喜的叫声。
长孙顺德刚刚走出了船舱,用手遮挡了一下刺眼的阳光,随即笑着说道:“来了,来了。”大步朝着那个男孩走去。
看到他走过来,站在男孩儿身后的一对儿秀气的青年男女,对他行礼说道:“祖父。”
长孙顺德点点头,走到男孩身边说道:“尧儿,祖父来了。”
小男孩儿说道:“祖爷爷,你看,那太阳公公,像不像尧儿的脸啊”说着,用手指比划着,做了一个笑眯眯的鬼脸。
“像,像极了。”长孙顺德笑眯眯的说道。
这个男孩是长孙顺德的曾孙子,青年男女是他的孙子和孙媳妇。孙媳妇有些炫耀地说道:“尧儿,给祖爷爷背诵齐王殿下写的那首日出的诗吧。”
“万丈光芒染海风,波涛汹涌四时同。雄鹰展翅三千里,日月乾坤一线中。”这首《李佑诗集》中收录的孟浩然的《海上日出》,被小男孩完整地背诵了下来。
“好啊,尧儿真棒。”长孙顺德高兴的夸奖道。他问道:“你知道这首诗写的什么意思吗”
“尧儿知道,阿娘跟尧儿讲过。日出的微晕像把海风染成霞光了一般,海浪在四季中依旧翻滚着,那天上翱翔的海鹰,在天际线边似与日出和落月成一条线对等。表达的寓意就是心怀壮志,敢于迎接挑战。”
“好,好。”长孙顺德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长久以来,长孙顺德一家人心中忐忑不安,生怕发生什么意外的变故,现在,他们终于离开了大唐的领土,对于在济州岛上开始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这天中午,在另外一艘指挥舰“长安”号的船舱里,外海舰队副都统王珏吃完了午饭,想躺下休息一会儿。一名海军陆战队的军官求见他,那个军官见到了王珏,向他出示了自己的腰牌,原来是李世民直接掌握的百骑司的人。
王珏顿时感觉不妙。
果然,那个百骑司的人说道:“外海舰队副都统王珏接旨。”
王珏跪下说道:“臣接旨。”
百骑司的人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外海舰队副都统王珏,深得朕之信任,望卿按照朕之口谕办事。钦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