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吃货唐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肥皂快乐水

    高景明一看,距离吃饭的时间,至少还有一个时辰,他心里惦记着李佑讲的事。笑道:“臣还是先回去吧。”

    李佑还有一个家规,那就是晚饭全家必须回家吃饭,民以食为天,全家一起共进晚餐是一大享受。有些人家吃饭时,要求不让说话,认为这是一种修养。可是李佑家的饭桌上却可以畅所欲言,大家都有工作,也只有晚餐的时间能够凑到一起,这是一个情感交流的最好时机了,边吃边说,边说边吃,这才是吃货最高的境界。

    狄仁杰自从来到了齐王府,每天吃饭都是跟李佑一家人在一起的,他的父母就是要求他食不语的,要有礼貌,可是他看到齐王爷一家吃饭的时候说说笑笑的,他就很喜欢这种气氛。

    狄仁杰跟武珝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他除了上学,就是黏在武珝的身边。李佑看到他正在跟武珝说笑,问道:“怀英,珠算你会不会呀”

    狄仁杰说道:“王爷,我学过,在我们学校里没人比得过我呢。”

    李佑笑道:“我有个法子,可以让你算得更快,不多,也就快上个几倍吧。”

    要是别人说这话,大家可能会不信,可是李佑的说话向来有准。狄仁杰说道:“请王爷教我。”

    武珝是经商的,整天也离不开算盘。她急忙说道:“王爷,我也要学,我和怀英一起学吧。”

    李佑大致把算盘的十二平均律给他们讲了一下,然后说道:“过几天我就要离开长安了,临走之前我会把具体的方法给你们写下来。”

    慕容翎说道:“老公,这次我跟着你去吧。”

    “我们也去。”其他三位王妃一起说道。

    李佑摇摇头说道:“这次不同,大部分时间都会在海上,你们就别跟着去受罪了。”

    说实在,这四位王妃全都晕船,那种滋味真是不好受啊。不过,她们仍然坚定的说道:“我们不怕。”

    李佑说道:“这次你们真的别去了。研究院离不开婉玉、珝儿好好的把咱们家的商业整合一下。晴儿去找王玄策,对薛延陀的情况要加紧了解,今天冬天如




第四百五十九章 程咬金请战
    根据李佑的建议,朝廷能够向外界筹措两百万贯,高静明这个户部尚书手里的两百万贯就可以多捂着一会儿。至于将来要兑现,那也是将来的事情。而且李佑承诺这些钱不用户部来出,他要从倭奴国把这些钱抢回来。

    李世民听完了二人的意见,觉得不错,他说道:“这个办法不错,让大唐的百姓们都参与到朝廷大事儿中来,好,是好办法。”

    李佑说道:“父皇,为了把这次活动搞好。儿臣建议,您和母后以个人的名义,购买一点儿债券,起个带头作用。”

    李世民笑道:“这个有意思,好,朕就以个人的名义参与一回。”

    很快,户部在长城里张贴了布告。说齐王殿下要率军去攻打海盗,为了筹措经费,经过皇帝陛下批准,朝廷特地向臣民发行爱国债券,此债券面值分为10、100、1000和一万贯四类,一年期,年息9厘,总共筹集200万贯。户部进行担保。年息9厘对于民间借贷来说,不是很高,但是有朝廷担保,没有风险。而且,民间借贷还要通过一定的渠道,不是每个百姓都有这种途径的。对于很多普通百姓来说,还是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的。

    布告上特别注明,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每人以个人的名义,购买了一千贯。

    这件事在民间引起了热议,与此相关的征讨倭奴国的事情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其实,这几年来,大唐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区区两百万贯,不用说全国了,对于长安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户部很快就完成了筹措经费的任务。

    李佑利用这次出兵倭奴国,调动了学子们积极参政议政,百姓们参与朝廷的重大决策,对于提高大唐的百姓们的爱国热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李佑的理想就是大唐朝堂稳定,内部团结,民众爱国,军力强大,经济繁荣,他正在一步步的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朝廷出兵倭奴国的事情定下来了,并确定了由李佑挂帅。

    齐王府。

    这几天,齐王府门庭若市,大批的军方将领来访。他们有想自己去的,也有为自己的子侄来说项的。

    不过,李佑对这件事一点都不犯难。他只问一句话:“晕船你受得了吗”人们都知难而退了。

    程咬金跟程处亮一起来了,他对李佑说道:“殿下,臣已经整整五年没有打过仗了,在家呆的骨头都松了,这次出兵倭奴国,带上臣一起去吧。”

    李佑说道:“程叔,不是我不让你去,甚至在父皇那里我也可以替你去说。可是,这次出征大部分时间要在海上,你不懂水性,光这个晕船你就受不了。下次吧,今年年底或者明年,朝廷就会对草原上用兵,到时候我一定举荐你去。”

    没想到,程咬金笑道:“殿下,你这可就问对人了。不瞒你说,我年轻的时候,去过登州,从登州往济南府和徐州贩私盐,在海上呆了一年多,要不是母亲身体不好,我就不会回东阿老家了。不吹牛,站在甲板上如履平地。”

    “啊还有这事儿没听过说呀。”李佑感到很吃惊。

    程处亮说道:“是真的,那时候父亲才13岁,快15岁的时候才回的东阿老家。”

    程咬金得意的笑道:“臣当年跟着别人在登州清水镇盐场采购粗盐,运到青州加工,走的就是水路。然后再送到济南府和徐州,陆路也走水路也走,对登州一带的地形很熟悉。我还去过两次百济呢。

    臣虽然不熟悉水战,可是征讨倭奴国,光靠水战不行吧,



第四百六十章 水师老将的感慨
    就在被刘仁轨击败的海盗逃回长岛的时候,海岛上的海盗们纷纷涌向海边,迎接凯旋归来的勇士。这也难怪,半年多来,海盗们历次出征都取得了胜利,尤其是在歼灭了登州水师的主力以后,海盗们每次外出劫掠都是满载而归。

    不久前,海盗们在清水镇遭受了一次小小的挫折,死了十几名海盗,这次海盗头目亲自带领虎头将军等人前去大规模的报复,留守在长岛上的海盗们认为他们一定能够大获全胜的。

    在前来迎接的海盗们中间,有一位白衣少女,她身穿一袭飞鸟时代倭奴国贵族女子流行的白色掩襟束腰长裙,过肩长发分向两边,披散在脑后,露出了她白皙饱满的额头。

    这个女子大约十六七岁年纪,身材小巧,瓜子脸,一双杏仁眼,眼睛不是很大却十分精神,肌肤白皙细腻,鼻梁秀婷,小嘴尖下颌,是一位很漂亮的倭奴国贵族女子。这位看上去娇媚迷人的女子,手里却很不协调的拿着一把带鞘倭刀。看来,她不仅是一个倭奴国女子,还是一位女海盗。

    她叫高桥久美子,是九州贵族高桥一木的女儿,她是前来迎接她的哥哥,也就是那个海盗头目高桥太郎的。

    海盗船靠岸了,高桥太郎在虎头将军的陪同下,上了舢板来到了岸边。

    高桥久美子笑盈盈的上前迎接哥哥,她亲切地说道:“哥哥,你回来了。”

    高桥太郎没有像以前那样,神采飞扬地和她打招呼,而是拉着脸看上去一脸疲惫。

    高桥久美子关切地问道:“哥哥,出了什么事儿了”这时,她注意到海面上停泊的船只,大约只有30艘左右。她问道:“哥哥,怎么就回来了这些战船,其它的战船呢”

    虎头将军满脸沮丧地说道:“久美子小姐,今天遇上了唐军的水师,咱们打败了,其他的船都沉没了。”

    虎头将军的话音一落,前来迎接的海盗们顿时一片哗然。

    高桥久美子难以置信的问道:“唐军的水师不是已经被消灭了吗”

    高桥太郎有气无力地说道:“九美子,我很累了,咱们回去再说吧。”

    虎头将军对前来迎接他们的一个黑瘦的海盗头目说道:“佐藤,你和川崎留在这里善后吧,先安置伤员。”跟在他们身后的那个高个子年轻将领叫川崎步,他和佐藤跟虎头将军一样,都是高桥家族的家臣。

    “是,将军。”川崎步应道。

    ……

    在刘仁轨的外海水师成立之前,唐朝的海军主要有两支舰队,一支是广州水师,一支是登州水师,各个编制各种船只175艘。不过,唐朝初年,朝廷主要应付草原和西北各地的战争,不太重视水师的建设,很多战船还是从隋朝接收过来的,新增的战船很少,两支舰队都严重缺编,在上次海战之前,登州水师包括正在维修的战船在内,全部船只加起来一共才103艘。海军的经费严重不足,士兵缺编也十分严重。

    不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州水师的表现也十分出色。

    登州水师都督王国祥今年37岁,出身原隋朝水师,6岁就跟随父亲在军营里生活,12岁就加入了隋朝水师,有着近30年的水师生涯,可是说是水师中资格最老的一位了。这么多年来,他跟海盗无数次打过交道,对海盗的打击十分严厉,海盗们见到他都十分害怕,只有躲避的份。

    可是今年以来,海盗异常猖獗,数量也大的惊人,一个多月前,他率领登州水师主力在长岛东北海域,跟海盗的主力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当时,他接到的情报是大约有120艘左右的海盗船,要运送大批海盗侵占长岛,他就率领登州水师的主力前去剿灭海盗。

    可是当战斗开始以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情报严重错误,海盗的战船不只是120艘,而是多达500余艘。这些战船,虽然都是打着海盗的旗号,可是他却看到了倭奴国和百济水师的影子。

    海盗的舰队预有准备,提前埋伏在上风的位置,在其他方向也埋伏了疑兵或者是用来拦截伏兵。这一场战斗下来,王国祥尽管指挥



第四百六十一章 海军的坚强后盾
    刘仁轨说道:“海盗大约七八十艘船,被我们打沉了一半吧,你看我们后边的那几条船,就是俘虏海盗的。”

    王国祥等人既惭愧又高兴,他说道:“太好了,有了这样的战船,咱们就能狠狠地收拾那些海盗了。”当他听说刘仁轨带来的只是先遣队,后续还有更大规模的舰队过来,他当即表示,愿意接受刘仁轨的指挥,只要能够让他跟着去打海盗就行。

    登州水师的其他将领们也表示了一致的意见。

    晚上,王国祥等人宴请了刘仁轨等人。

    酒到酣处,王国祥开始诉起苦来,他说道:“朝廷历来不重视水师的发展,你不知道我们登州水师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他唠唠叨叨的谈起了登州水师艰难的日子,他手下的其他军官们也跟着诉苦。

    登州水师的待遇确实很差,比如说他们的官兵的俸禄比起外海舰队来,就相差了一半以上,有时还会拖欠,伙食费也少的可怜,舰队的维护费用,就更没法儿说了。

    刘仁轨一加入海军,就受到了李佑的大力扶持,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外海舰队从装备到其它保障都十分充足和优厚。他原来还有点理所当然的想法,可是看到登州水师的惨状,这才深刻的体会到齐王殿下对外海舰队的关照之情。

    他安慰王国祥等人道:“各位大人,那都是过去了,今后咱们海军的日子就好过了。你们还不知道,齐王殿下过一阵子要到登州来,他将宣布朝廷的决定,今后大唐全部水师将划分为内河水师和外海舰队,登州水师和广州水师也都将编入外海舰队,陆续也会换装新型舰船的,就跟我们现在装备的这些新型舰船一样。”

    “啊真的吗”王国祥等人都兴奋了起来。

    刘仁轨说道:“齐王殿下你们知道吗”

    王国祥等人说道:“知道一点儿,好像他很能干,诗写的不错。”他们这些外地军官,而且还是远离长安的边防军,在唐朝这个资讯不发达的时代,对于长安发生的事情了解甚少。李佑的确很出名,不过不是因为他建立了很多功勋,而是因为喜鹊出版了几本诗集,这才让李佑成为了大唐的名人。

    刘仁轨自豪地说道:“齐王殿下今后就是咱们海军的靠山了。有了他的支持,海军再也不会过苦日子了。”

    王国祥问道:“齐王殿下年纪轻轻的,他在朝廷里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他是真的不知道,李佑在朝廷中的分量。他这么想也可以理解,一般的皇子在朝廷中并不负责具体的事务,也就是说没有实权。他们顶多有向皇帝建议的权利,而且还要看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一般来说是起不到什么重要作用的。

    看到王国祥等人质疑齐王殿下,刘仁轨有点儿不高兴了。他说道:“你们啊,真是在小地方呆惯了,不知道齐王殿下的神奇,今天我就跟你们好好讲讲齐王殿下的厉害。”

    刘仁轨就把齐王李佑的事迹跟登州水师的这些土老冒们讲了起来。他刚刚讲了几件事,就引起了王国祥等人的兴趣,随着刘仁轨讲了李佑的一件件神奇的事迹之后,众人吃惊得目瞪口呆。

    王国祥感慨地说道:“妈呀,别的不说,就只带着一万唐军和一些附属国的人马,不化朝廷一文钱,竟然就打下了诺大的西域,这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

    刘仁轨说道:“这样的事情在王爷那里多了去了。不过,这还只是他一方面的才能罢了。我最佩服的是王爷看人的本事和待人的真诚。”

    接着,他就讲了薛仁贵、陆童、司马炯等人和他自己如何被王爷发现、拯救和重用的事情。他感慨地说道:“我刘仁轨这辈子就服齐王殿下,为了王爷,上刀山下油锅绝不说二话。”

    跟随刘仁轨的海军将领们,也都表示了同样的态度。

     



第四百六十二章 聪明的海盗
    斥候军官和那名士兵爬上了岛,边走边小心翼翼地留心周围的情况。他们找了一阵没发现什么情况,就决定到山顶上去看看。海边的岩石十分光滑,浓重的露水更加增强了表面的光滑度。两人小心翼翼的攀上了岩石,上面就好多了,有了土壤和很多草丛和灌木。

    他们攀着草丛和灌木,继续向山顶攀登。

    突然,就在他们身边的灌木丛里“哗啦”地发出了响动,一个黑影窜了出来,又一下子消失在夜暗中。

    两人吓了一跳,本能地举起了手中的唐刀,随即发现黑影是一只兔子之类的小动物,他们的心这才定了下来,可是全身已经被冷汗湿透了。

    有了这个动静,两人担心惊动海盗,他们急忙趴在地上,仔细地倾听周围的动静。四周仍然是一片寂静。

    片刻之后,两人继续攀登,到了海岛的顶部,他们躲在岩石后面,借着月光四下查看。“咦,邪了门了。”早上竟然空无一人。

    两人继续前行,又穿过了一片小树林,看到下面有一片幽黑的影子,是一片房屋,是原本岛上居民的住所。两人又仔细观察了半天,发现那里也没有动静,于是就朝着那里走去。

    到了近前,军官躲在灌木丛的后面,从地上捡起了一块石头,朝着民房那里扔去。石子落在房顶上,发错了“吧嗒”的响声,寂静的夜幕中,清晰可闻。

    仍然没有动静。

    军官示意那个士兵留在原地,他自己摸到了那几幢民房的跟前。

    房子里没有一个人,里面乱七八糟的,海盗连同居民都已经消失不见了。

    这名军官一直都在军中担任斥候,他感觉很不好,觉得海盗们恐怕是已经撤离了长岛了。

    接下来,他们回到了游艇上面,继续划向另外的一个岛屿,结果发现,海盗的营寨完好无损,里面却一个人都没有了,海边一条船也没有见到。
1...132133134135136...3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