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凰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罗弘笙

    “从姜离那运来的银子,不拿去修河道,你们拿去干嘛了”

    工部侍郎哭道:“陛下明鉴,所有银子都用于整饬龙江,一分一厘都记录在册,臣绝不敢贪一钱啊!”

    蜀帝怒道:“那这就是你们修出来的东西吗简直惹天下人笑话。龙江三段,姜离和东吴那都没事,为何偏偏是蜀国出事。你们告诉朕,为什么”

    朝堂上个个噤若寒蝉,龙江之事,涉及得太多了。

    工部吏部户部,上至中书,下至地方衙门,都脱不了干系。

    啟麟出于好心,岔开话题道:“父皇,现下当务之急是,先赈灾,救治灾民。至于决堤之事,推后再议。”

    苗尚书忙道:“鄂王殿下,这龙江当初可是您主动请缨替陛下巡视的,您当时可是说一点事情都没有,完成得很漂亮。怎么这一出事,您就想躲避了呢”

    这样的发难,啟麟在决定说话之前就想到了。

    龙江决堤,他虽非监事之人,却是代王巡视之人,自然脱不了关系。

    可受灾的是无辜的几千百姓啊!他们正等着朝廷的救援,难道不应该先解决他们的问题再去追究罪责吗

    “苗尚书,本王行得正坐得端,是本王的责任本王绝不会推脱...”

    “鄂王这是承认此事是因为您的疏忽而造成的灾祸了”苗尚书急急打断道。

    &nbs




五十一章 窃贼
    月光如银,铺洒在连片的荷塘中。犹如一片银色的沙滩,柔软,广阔。月亮掩映池水,微风袭过,池水晃动,水中月亮也跟着晃动,波光粼粼。

    河岸边种植着大片的荷花,有的正含苞,有的已盛放。大片的荷叶中,停靠着木制的小舟或竹筏。风吹过时,荷叶与小舟摩擦,哗哗声响。

    此时已是深夜,人们都已睡去,岸边本无人行走。然而此时,岸上却行来三个斗篷裹身的行人。

    三人到了岸边,其中一人解了岸上一小舟的绳子,率先跨了进去。

    小舟本就小巧轻盈,因为突来的重力,舟身晃了晃,舟上的人也跟着晃了晃。那人稳定身形后,伸出手向岸边,似是要扶着岸上的下来。

    岸上的人也伸手,搭在了舟上之人的手上,小心翼翼地上了小舟。而后回头对岸上最后一人不知说了什么,岸上的人微微点头,并没有移动。

    先上舟的人撑起竹篙,调转舟头,慢慢地往水中央划去,离岸边越来越远。竹篙在水中滑过的痕迹,荡起了一圈圈的水纹。

    舟山没有掌灯,但有月光照明,小舟行进得也很顺利。

    约摸过了两刻钟,小舟才靠岸。划舟的人收起竹篙,先上了案,固定好小舟后,这才转身将舟上的人扶上来。

    岸上已有人在等候,并不带着明火,容貌看得不真切。

    其中一人上前两步,微微躬身,抬手朝上岸的两人一礼,道:“参见永宁王。大人已等候多时,请永宁王随微臣来。”

    黑衣斗篷下,连琋只淡淡的“嗯”了一声,而后抬步跟着前面的人往前走去。

    此处是一片芦苇荡,四周全是长得高而密的芦苇。夜风吹过,芦苇摇摆,打到人的身上,虽然不疼,但却阻碍脚下的路。因而几人是一边拨开两边的芦苇,一边前行。

    走了小半刻钟,前面出现了一抹亮光。越是走近,那亮光越清晰。

    待近看了,才知道是两只挂在门前柱上的风灯。有几只飞蛾正围着风灯周围飞旋着,透过白色的纸糊,隐约能看见内里错综的灯笼架。

    有灯光亮着,连琋才看清了替他领路的人。“是你。”

    霍敬安回头恭敬道:“是臣。永宁王,好久不见。”

    连琋嘲讽,“我但愿永远不见你们。”

    当时岑家逼宫失败,身为北行军统帅的霍敬安带着岑家大公子逃脱,朝廷下发海浦文书,全国通缉,却始终没能找到。

    既然他出现在这里,那眼前屋子里的人,呼之欲出。

    眼前的草屋,芦苇做的墙芦苇做的顶。中间是木门,门两边是两扇窗,有微光闪烁着。窗框也用纸糊住了,看不清里面是什么情形,只能模糊看到窗户上映出的人影。

    霍敬安走到门边,敲了五下,三长一短,而后道:“大人,人到了。”

    “进来。”屋内传来一个浑厚的男人的声音。

    霍敬安从外向内推开门,而后侧身看向身后站在几人中间的两人,恭敬道:“王爷,请进。”

    连琋提脚,正欲上前。随来的非白却担忧道:“王爷,属下先进。”

    “不必。”连琋淡淡道。

    对方如果要对他们做什么,这一路走来早就做了,没必要走那么远到这么荒凉的地来。

    进了门内,两人这才看清里面的情况。屋内两侧站着二十来个渔民打扮的人,手持武器,面无表情。

    然而连琋环视一圈,却没有看到要见的人。

    霍敬安走到另一扇门前,这次不用通报,直接推开了门。像刚才一样,请他进去。“王爷请。”

    原来这屋子之内还有一道门,连接后面的另一间茅草屋。因为是晚上,从正面看以为只有一间屋子,但其实是一前一后的两间。

    连琋进入第二道门,这一次,霍敬安没有再跟进来。而是在他进去之后,顺手将门从外面关上。

    此屋内的人人数明显比外面的少很多,只有两个人。见他进来,忙从椅子上站起,各自行礼。

    “见过永宁王。”

    连琋看着屋内的两人,一个精瘦,一个斯文。淡淡道:“既然已经逃了,为何还要出现”

    斯文男人上前一步,道:“舅舅当然是为了你,为了我们岑家啊!小五,你不知道舅舅这些日子以来过得有多苦,东躲西藏,暗无天日。我们岑家,世代荣耀,何曾落到这般田地”

    “这不



五十二章 半真
    连琋不用看也知道他是谁。

    耳听岑大公子继续道:“他是前任钦天监监正,霍普。连城登基后,他便携家带口的逃离恒阳。你知道他为什么要逃吗”

    连琋还是不说话,大有“我就静静地听着你们编故事”的意思。

    岑大公子看向霍普,道:“你来说。”

    那精瘦的霍普瑟瑟缩缩的,不敢抬头看两人,显然很害怕,想说又不敢说。

    “说啊!”岑大公子急道,“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让我这外甥听清楚,他敬重的四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货色。”

    霍普不断地搅着双手,嗫嚅着嘴巴,害怕极了。

    连琋看着他那副模样,眼里只有讽笑。

    岑大公子一个冷眼瞪过去,霍敬安吓得一抖。不得已只能下定决心豁出去,闭上眼睛说道:“臣当年掌管钦天监,替先皇掌国运,测吉凶。先皇曾让臣替两位王爷,也就是您和当今皇上算过星命。”

    “结果如何”岑大公子问道。

    “臣算出永宁王有帝星命,帝星长久不衰。而现在的皇上,虽有帝星命,却十分微弱。”

    岑大公子定定地看着少年,冷冷道:“你听到了吗他连城帝星式微。先皇又不是老糊涂了,把齐国的江山交给一个帝星随时陨灭的人身上。所以他这个皇位,来路不正,他不配。”

    “可他手中的圣旨,的确是父皇亲笔手书,不会有错。”连琋道。

    岑大公子吼道:“谁知道他是用什么方式得到的圣旨,也许先皇是被逼的呢!”

    “被逼”连琋看向霍普,讽笑道,“我不信什么占卜星命,由你嘴里说出来的我更加不会信,因为你所说的根本就站不住脚。当时父皇可是面临着被你们逼宫的境况,他不传位连城,难道传位给我这个逼宫的罪犯吗”

    岑大公子被噎了口,没想到有这么个漏洞。

    然而他又很快自圆道:“当时妹妹可是把你迷晕了的,整个过程你没有参与过一分。先皇又怎会降罪于你”

    “这种解释,连你自己都不相信。”

    自古母凭子贵,反过来也一样,母亲犯错儿子同样遭罪,也就是一损俱损。

    当时母妃联合陈家人逼宫谋反,父皇还能不降罪于他

    连琋绕过岑大公子,往门口走去。

    “连琋你给我站住。”岑大公子欲要阻拦,非白已伸手一挡,拦住了他的去路。

    连琋站在门口处,抬手将摘下的斗篷帽又重新戴上,道:“我还是那句话,既然逃了,就永远不要再出现。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我绝不允许你们再次动摇齐国朝堂。”

    非白上前去开门,连琋头也不回、毅然垮了出去。

    送他们原路返回的,还是刚才领他们上岸的霍敬安。出了草屋,经过那片芦苇荡,上了小舟,踏月而归。

    上了小舟,划至水中央时,非白还是忍不住地问道:“少主,你说那个霍普说的是真的吗”

    “半真半假吧!”连琋淡淡道。

    至少连城有帝星命是真的,不然他现在也坐不上帝位。至于这帝星是强是弱,就不得而知了。

    “那他说先皇的死...”

    “这件事以后不要再提。”连琋打断道。

    非白赶紧止住了嘴巴,应了声“是”。

    的确,无论先皇是怎么死的,现在都不是追究的时候。就算正如岑大公子所说的,先皇的死与当今皇上有关,那难道要把当今皇上赶下皇位吗

    那样的话,本就不稳定的朝堂又会再次掀起腥风血雨,齐国将会陷入长久的内战之中,于国于民都是不利。

    况且有些事,不该发生却发生了,那不也是天意吗

    草屋中,连琋离去后,霍普再也支撑不住地跌坐在地。

    岑大公子嫌弃地瞥了他一眼,“瞧你那怂样,真没有一点监正的样子。”

    霍普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的细汗,道:“这可是关乎齐国命运的谎言,臣这一说,心里可没谱啊!”

    “哼,什么是谎言,不信的人才会说它是谎言,信的人自然认为它是真的。”

    “可是永宁王,他没有帝星命啊!”

    “住嘴。”岑大公子剜了他一眼,吓道:“我警告你,以后这种话不要再让我听到。永宁王就是命定的天子,只有他坐上皇位,齐国才会长治久安繁荣昌盛。连城就是个窃贼,有他在,齐国将会万劫不复。”

    ---

    永宁王赴临淄赈灾很顺利,七月初时,安然归朝。

    君悦暗中部署的一切都用不上,不由得有些纳闷。“难道连城没想过要杀他”

    “皇上是另有目的。”房氐将手上的另一张纸笺递给主子,“永宁王赈灾,不过是个饵而已。”

    君悦接过他递过来的另一张纸笺看了看,不禁一笑。“连城还是那个连城啊!”

    “永宁王是岑家唯一的希望。京城被重重监视,岑家人无法与永宁王见面,于是皇上便给他们制造了机会,然后顺藤摸瓜,抓了不少的岑家余孽。”

    &nb



五十三章 流言
    酷热的盛夏,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时候。别说经常做工的人挥汗如雨,就是单单走个路都能走出后背涔涔来。就连始终呆在屋内,静坐不动的人,也需打扇子置冰盘。

    李老儿穿着一身灰蓝的长衫,后脊佝偻地牵着自己的小孙儿从私塾院门出来,进入一条一车之宽的巷子。

    小孙子戴着书生帽,肩挂帆布书包,小短腿一走一跳的,肉嘟嘟的脸上嘴巴一张一合的背着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李老儿一边听着孙子背书,一边牵着他的手沿着巷子走,偶尔遇到熟人也会打两声招呼。见到小孙子背书,更是夸一句小孩子真聪明。李老儿当然替孙子谦虚,说“哪里哪里,会背两字而已。”

    约摸走了小半刻钟,出了巷子,左拐,再走几十步,就进入了主街。

    “爷爷,我的墨条用完了,先生说需买新的。”

    李老儿疑惑道:“昨天不是刚给你买吗又用完了”

    小孙子不好意思地用空着的一只手掩住嘴巴,道:“完了。”

    李老儿宠爱孙子,舍不得骂,自动的将孙子的“完了”理解成“玩了”。都是拿去玩了。

    他问:“还有什么要买的”

    小孙儿乖乖道:“笔也要买。今天先生教识字,他一直让我用力一点,再用力一点,然后孙儿就照他说的做,结果笔就断了。”

    李老儿无奈地看着孙子,心想着又多添一笔钱了。可他还是舍不得骂,谁让这小孙子是他唯一的孙子呢!

    他边领着小孙子往文房四宝店走去,边道:“真是跟你爹还有你二叔一样,小时候调皮得很。”

    小孙子撇撇嘴,“二叔哪里调皮了,整天都窝在房间里看书,面都见不上。”

    李老儿道:“你二叔,明年是要下场考试的,可不就得温书学习。”

    正说着,文房四宝店到了。

    店里有不少学子正在买笔墨,有粗糙的也有精细的,李老儿当然是往粗糙的一边走去。不管粗糙的精细的,反正对于小孩子来说都一个样,当作玩具而已。

    询问声商量声细细低语,人们自觉的不高声喧哗。似乎进到了这么个充满墨水味的地方,个个也都变得高雅起来,斯斯文文。

    “哎你听说了吗,好像咱们这位皇上的皇位来路不正啊!”

    三三两两中,一个蓝衫学子边拿着一块砚台端详,边道。

1...240241242243244...3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