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是李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醉花开
    这句话,一下子将他的无赖嘴脸表现的淋漓尽致,气的李栋梁有口难辨。
    旁边看热闹的李白再也看不下去了,他觉得这个郑东晓实在太可恨。
    上次赖账溜了也就算了,如今竟然还敢在这里故技重施。
    若是不加以惩戒,岂不是显得太没天理
    “哼!巧舌如簧!”
    李白愤而出言,一下子就吸引过来了众人的目光。
    郑东晓见是李白,有恃无恐的笑道:“哈哈哈!我当是谁原来是李待诏啊!你不在翰林院典籍库待着,闲的没事干跑到我们国子监来干啥”
    “咝!”李白一听他这话风不对呀!
    &
第四十二章 算学天使
    一直愣在场中的李栋梁和袁阔,见李白对世家子弟说打就打,出手毫不留情。
    心中羡慕嫉妒的同时,暗暗猜测起他的身份来。
    虽然二人也都听见了,郑东晓说这位是翰林院李待诏。
    但是,他们还真的不认为一个从七品待诏,就敢这般造次
    这里可是国子监!
    大唐帝国的最高学府,没点倚仗,岂敢在这里说打人就打人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是生员犯了错,那不还有祭酒、司业、主簿吗哪个外官敢如此跋扈
    或许还要比他们小上几岁的李大诗仙,顿时在他们眼里显得无比神秘起来。
    不管怎么说,李白总算是替他们解了围、出了气的,恶感当然是没有的。
    至于好感嘛!也说不上!
    毕竟他们被世家子弟欺负惯了,对李白这样的人,他们还是有戒心。
    一时之间,反倒不知该不该上前答谢援手之恩了!
    两人正自踌躇间,就见远处,国子监司业李林甫率领着一彪人,在几名生员的引领下,匆匆忙忙赶来了。
    刚才被吓的噤若寒蝉的二世祖们,见救兵终于来了,瞬间又活泛了起来。
    “你、你、你,凭什么打人”
    “是朝廷官员,就可以乱用私刑吗”
    “到国子监逞威风,此地非你辖地吧”
    “还是翰林!有辱斯文!”
    “……”
    叽叽喳喳间,李林甫一行人已经走近。
    “哼!李待诏不在翰林院中当值,何故到我国子监撒野”
    李林甫早已收到老父亲的信件,信中言及,李白回乡祭祖之时,曾掌叩李林风之事。
    他其实,早就想找李白讨公道了,只是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而以。
    今日之所以来的这么及时,当然不是专门来为郑东晓鸣不平的。
    迎上李林甫咄咄逼人的眼神,李白云淡风轻道:“来此自然是公干!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堂堂国子监,竟然还有藐视朝廷官员,口出狂言、恐吓侮辱天使之徒!”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李林甫更搞不明白了,这好端端的哪里来的天使
    趁着他们疑惑,李白疾言厉色道:“李林甫!本官倒要问问,你这个司业是怎么当的生员竟然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懂礼仪廉耻、孝悌忠信,乃人立身之本!我大唐储才之所国子监,竟然……”
    李白,可不管他李林甫从四品不从四品!大道理谁不会喷
    来自后世的他,深谙上纲上线之道,管你妈谁对谁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到哪儿去说理咱也不怕!
    再说了,他怀里可还揣着李隆基御赐的钦差令牌呢!
    “嗯!这块令牌既调不了兵,也拨不了银,尽管没啥大用处,可是组建秘阁之时,若遇阻力,爱卿尽可拿出来唬唬那些不开眼的!”
    这是李隆基的原话,李白其实到现在都没整明白,皇帝陛下这是闹那样
    要照他的心思,赐一柄尚方宝剑多好魑魅魍魉一剑斩之,多痛快
    大概,英明神武的李隆基是怕他,欲练神功挥剑自宫吧
    故而,才赐给他了这么一块令牌。
    皇帝陛下,果然还是英明神武滴!看看!这块令牌马上就派上用场了!
    当李林甫还在纠结着“天使”二字之时,李白牛逼呼啦的从怀中掏出令牌,在他面前这么一晃,李林甫瞬间就懵逼了!
    “钦差”
    这李白才当了几天官何德何能怎么一下子就成了钦差了呢
    尽管他疑惑,可是还是被令牌之上的“钦差”二字唬得不轻。
    这也怪李林甫年纪尚轻,见识浅薄,还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又刚刚当上国子监司业,尚处在患得患失的心境之中。
    若是换了其他老油子,恐怕还真不的太好使!光有令牌没有旨意,顶个卵用老子不尿你,你能咋地
    既然国子监的老二都被唬住了,那么太学生郑东晓的打,自然也就白挨了!
    李林甫果然是能屈能伸!
    “
第四十三章 苟富贵不相忘
    以李白的文学功底,理解起这古代的应用题来,那当然不在话下。
    这道题的大体意思是:有一百个和尚分一百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大和尚一人分三个,小和尚三人分一个,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
    翻译过来了,其实也不难吧
    充其量,也就是后世初中水平数学题,李白怎么可能不会呢
    李白微微一笑,装逼、得瑟道:“此题不难!本官至少有三种解法!”
    李栋梁闻言,有些难以置信。
    因为他自诩算学高手,就此题,也只会两种解法。
    李白如此信誓旦旦的大言不惭,所以他还真有些不敢置信。
    于是,带着点赌气情绪,拱手道:“学生拭目以待!”
    李白之所以这般说,就是想趁机震慑他们一把,这样日后也好管理嘛!
    适当的显露自己的实力,也是凝聚人心最好的方法嘛!
    否则人心散,队伍不好带啊!
    出于这种心理,李白装出一副高人风范,潇洒异常的提笔,在一张白纸上“唰唰唰”写下三种解题方法。
    方法一,方程解法。
    解:设大和尚有x人,则小和尚有人。
    根据题意列得方程:3x+1/3=100
    解方程得:x=25
    大和尚25人
    则小和尚:100-25=75人
    方法二,鸡兔同笼法。
    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应吃馒头多少个
    3x100=300.
    这样多吃了几个呢
    300-100=200.
    为什么多吃了200个呢这是因为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那么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时,每个小和尚多算了几个馒头
    3-1/3=8/3
    每个小和尚多算了8/3个馒头,一共多算了200个,所以小和尚有:
    200÷8/3=75(人)
    大和尚:100-75=25(人)
    方法三,分组法。
    由于大和尚一人分3只馒头,小和尚3人分一只馒头。我们可以把3个小和尚与1个大和尚编为一组,这样每组4个和尚刚好分4个馒头,那么100个和尚总共分为100÷(3+1)=25组,因为每组有1个大和尚,所以有25个大和尚;又因为每组有3个小和尚,所以有25x3=75个小和尚。
    李栋梁看完之后佩服不以,他所不会的,正是那方程解法。
    至此他才知道,果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个李翰林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学问真是高深莫测!
    能跟着这样的人办差,又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折服了几人之后,李白以借调的方式,将几人带至皇城之内太府寺旁李隆基为秘阁选定的办公地点。
    几人听说国子监依旧保留着他们的学籍,这就意味着进可攻退可守,丝毫没有后顾之忧,自然是热情高涨,纷纷摩拳擦掌准备着大干一场。
    可是仅这几个人,当然还是不够。
    李白又从翰林院典籍库调来了薛斌与两名机灵书吏,这新衙门之内的日常事务,及写写划划的事也少不了人。
    毕竟都是用顺手了的人,知根知底好使唤。
    有了好处,自然不能忘记兄弟。
    李白知道孟浩一生科场蹉跎,始终与官场无缘,便令李光赞特意去请他过来协助。
    至于王维、王昌龄嘛!
    太原王氏家族子弟,根本就用不着他来操心!
    即使人家科举不第,那前途也是光明滴!
    口信捎到就行了,来不来他们自己决定。
    还有一人,那便是教坊司里同僚一场的那只官场老鸟周文,此人据说也是算学出身,只是不知道算学功底如何。
    李白抱着侥幸心理,还是让仆固怀恩前去通知了一趟。
    接下来,李白开
第四十四章 钦命监察度支使
    人员找的差不多了,李大度支使便专心致志的开始培训。
    这与后世那多如牛毛的岗前培训一个鸟样,李白妥妥的能胜任。
    他这数学老师当了没几天,几位高人找上门来了。
    一位是李栋梁的父亲李迎淮,一位是袁阔的叔父袁渊,还有一位是周文的师兄周立。
    几人竟然全都标榜自己是算学传人。
    李迎淮说他祖上便是大名鼎鼎的李淳风,这着实将李白骇的不轻。
    李淳风何人
    那可是唐朝初年大大的名人!
    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得道高士。
    此人道号黄冠子,岐州雍县人,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说,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还是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著《乙巳占》的作者。
    当然了,他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才是更加轰动大唐的著作,其预言的准确性,简直堪称传奇。
    在太宗李世民时代,他便预言,几十年后将会有一个姓“武”的女人,大肆屠戮李氏皇族血脉,事后果然应验。
    这个李迎淮,据说就是李淳风的曾孙。
    他继承了李淳风的算学传承,在武周时代差点被反攻清算所祸及。
    故而,一直沉沦下僚,如今在匠作监任从九品录事。
    而这个袁渊,则说自己是袁天罡的后人。
    袁天罡乃是唐初名气更大的玄学家、天文学家。
    由于他的名气比李淳风还大,武则天登基之后,他的后代子孙便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
    袁渊自己说,他也只能算做是袁天罡的侄玄孙。
    这个时代搞天文的人,自然算学也是有两把刷子的,袁渊勉强也算是算学传承人。
    他如今混的比李迎淮强点,乃是户部正八品典簿。
    两人之所以来此,皆是因为,从儿子处看到了李白教授的奇异算学,所以前来一探究竟。
    至于周文的师兄周立,则是这个官场老鸟鼓动来的。
    人家可是秘书省太史局主簿,正二八经研究天文历法的官员。
    周文将李白吹的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周立疑惑之下,正巧又看见了李白教授的阿拉伯数字,以及加减乘除法,于是便想前来一会高人。
    几位算学传人有幸聚到了一起,那话题自然就离不开算术。
    李白虽然是个半罐子水的水平,但是他的数学有着几千年的积累与沉淀。
    那可是等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超前的理念与眼界,自然将几人唬得一愣一愣。
    咱也就不说高数了,仅高中数学里的,集合与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复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东拉西扯拿出点儿来,这么似是而非的一显摆,这几个人瞬间拜服。
    身上有了高人光环,忽悠起人来,那自然是事半功倍。
    这就像是某个年代里的气功大师一样,连高层大佬都能忽悠的晕头转向。
    眼睛里冒着小星星的几人,当听到李白委婉表示需要他们的帮助之时,登时就拍着胸脯表示愿意相助。
    于是,李白不废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这三个自投罗网之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