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与少女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Roy1048
“传说中的独角兽都见到了,而且还帮我们背东西,我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人心就是如此的巧妙,但竞争心和作为人类的自尊撑起来的内在改变不了身体上缺乏锻炼的事实,从登陆到现在一连走了许多个小时的他们很多人身心都已疲惫不堪,只想早点找到地方休息。
沉默寡言是一个不好的迹象,我们的贤者先生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这是无可避免的,一来夜间的风雪使得声音传播十分困难;二来,走了这么长时间,负重加上艰难的地形与寒冷,各种不适感已经使得队员们光是赶路就竭尽全力。
他们需要休息。若是这样的艰难跋涉再持续下去,已经精疲力尽的人们就会开始出现不满,互相指责乱发脾气,矛盾由此展开导致队伍分崩离析。
所幸按部就班的他们在优秀向导和可靠领队的指引下,终于赶在夜晚八点之前到达了目的地。
“.......”停下来并解开腰间绳子的十几个人站在山坡上往下看去,稍低一点的平原地带之中有不少住房存在,只是其中没有任何灯火,冷冰冰地在寒风肆虐之中孤零零地存在着。
“族人都逃走了,因为和人的狩猎。”璐璐在旁边用月之国的语言这样说着,团队里的学者对此进行了转译。会
第十二节:风雪之夜的登陆者(二)
进入长屋之后要做的事情仍有很多,尽管风雪被隔绝在了厚实的原木墙壁以外,内里的温度却仍然算不得舒适。
月之国风格的屋子和里加尔大陆截然不同,建造的材料当中木头占据了绝对主体而非石质。内部结构简单的长屋尺寸颇大,从入口已经重新锁上的木门到另一端的墙壁大约有17、8米的长度,宽度也有长度的一半左右,空荡荡没有任何家具看起来很是宽敞。
小独角兽夜里站着睡觉的地方是入口这片没有什么花样只是平整过的泥地,从这里再过3米左右的距离开始则是抬升离有半米左右的木板——这是多层结构制成的,由横竖交错的粗大圆木作为支撑,再在上面铺上更小的圆木作为框架,最后则是盖上了平整的木板。
屋子的正中央是颇具月之国特色的大吊锅,这口锅尺寸巨大因而璐璐的族人撤离的时候也没有带走,眼下倒是给他们行了方便。
大铁锅悬挂在房梁上垂下来的一根巨大的木头柱子末端,这部分用了铁制品加强,锯齿状的铁条有可活动的杆子连接,用手去扳动就可以上下调节大锅和火源的距离,掌控火候。
大锅下方的木地板开了一个巨大的四方形的洞,里头砌砖垫起来并且还围着石头,这便是本地语言当中称之为“火坑”的存在。因为常年使用,旁边的木头和石头都已经被熏黑,并且累积了一层厚厚的木灰。
“咔——”几块较小的木柴被丢了进去,而后他们又削了一些更小的木屑作为引燃物。寒冷的天气烧一堆火都不甚容易,所幸一行人进来的时候火把仍旧没有烧尽,有了熊熊燃烧的鲸鱼油火把,很快地就成功升起了一团小小的篝火。
“哇——”这种时候经验的体现再度显现出来,学者和传教士们的团体全都不像样地丢下了背包,脱下保暖手套还有鞋靴和斗篷就随便丢在旁边,然后凑到了火旁取暖。
而更加习惯于劳动的亨利、米拉、咖莱瓦还有璐璐几人则是在褪下了外侧的保暖衣物和并且更换了鞋靴以后就继续忙活着。
囤积在长屋一侧晒干的木头基本上都是大块的原木,原住民们在伐木之后使用锯子分割成合适的形状,再用大型斧头劈成几块然后存放。由于体积太大,它们不能直接燃烧,得用小号一点的斧头进一步分得更小才行。
这份工作自然就被交给了亨利还有咖莱瓦两人解决,长屋内并没有任何工具,斧子这种有用的工具在搬迁时也被他们带走了。
但早有准备的一行人也带上了它,贤者手里的克莱默尔总算可以不用兼职伐木,这也算是让米拉长长地松了口气。
“咔!咔!”的声音在仅仅正中央有一个小火堆的长屋内响个不停,而在木头被劈开变小以后,洛安少女把一整堆木头抱到了火坑旁,准备之后慢慢加进去让火堆变得更大。
烤了一会火身体开始暖起来的传教士和学者们此刻总算也不好意思了起来,他们都是从地上爬了起来开始整理装备将其中的被铺与各种工具取出。而重新回到了门口的米拉则是又捡起了一块小木头,拿起小斧子先一下砍在了木头之中,再用手把斧把与木块握在一起,之后往泥地上一砸就使得它分开。
这种做法是劈柴熟悉的人才会掌握的小技巧,分得这么小的木头已经没办法靠自己立在地上,你得用手扶着。而这种天气寒冷动作迟钝的情况下,一不小心砍到自己的手也是常有的事情。
这样的做法更加保险而且效率也是同等的,甚至更加节省力气。
“嗦咧玖呔(那个给我)。”璐璐对着她伸出了手,这些简单的对白米拉已经可以听懂。她把手里的小木块递给了对方,而璐璐则是用怀里的短刀刨出了木花,然后放在了木制地板下面一处用灰浆和砖块砌起来的四方形构造物之中,之后又堆叠了一些木块,然后跑到了火坑那里拿了一块烧着的木头跑了回来。
火焰烧起来照亮了下方东西的模样以后看着璐璐做事的米拉立刻意识到了这个是什么——显然与地面隔离起来的木板下方并不是完全露空的,他们在这下面用砖石砌了一些烟道,而当火焰在入口这里烧起来以后热腾腾的烟就会从下面穿过把地板加热。
这些烟道是用灰浆还有砖石砌好密封的,里头还放进去了石头能够更加长久地保温。烟道的出口在房子的另一边,所以不必担心冬季过于封闭的室内会被呛得无法呼吸。
烧起来的火焰很快让长屋的地板变得暖和了起来,在身强力壮的亨利和咖莱瓦两人的劳作下屋子里屯着的木头有三分之一都变成了燃烧的柴火。这最少够他们两天使用了,而且白天的话人活动起来也不需要烧火取暖,省去了下方加热地板的部分整体可以节省许多。
屋外积雪仍旧在下,忙完了这一切已经将近夜晚9点的时间,但雪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反而在继续加大。
这样看来的话,他们有可能短时间内都只能待在璐璐一族的营地了。
学者和传教士们把自己的斗篷还有羊毛制成的被铺都放在了火坑两侧靠近墙壁的地方,随着烧火逐渐暖和起来的木地板使得他们冻僵的双脚开始恢复,而米拉在询问了璐璐以后叫上了丽莎重新裹上斗篷带着容器跑到了外面去取水。
她们并没有走太远,长屋一侧有几口盖着巨大木盖的大缸便是存放淡水的地方,地上的积雪尽管在危急情况也能烧化作为饮水,但可能含有小石子之类的杂质并且过于浪费燃料,所以在有水的情况下还是直接使用更好。
“米拉,冻住了。”帝国中部出身的丽莎对寒冷表现得不甚擅长,面对表面结冰的水她向着我们的白发女孩求助,而洛安少女走了过来直接用手里舀水用的小铁锅砸了下去。
“咔嚓——”她麻利地把结冰的表面弄破,之后两人借着黯淡的月光提着满满的淡水回到了长屋之中。
“咔哒——”卡榫插进了花岗岩门槛之中,长屋
的木门被重新关上。两人在一来一回之间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内里已经暖和起来的地板上许多人都脱下了厚厚的保暖手套和外衣、斗篷还有围巾,见到米拉和丽莎回来,璐璐伸手扳动了大铁锅上的齿轮“——锵——锵”几声就把巨大的铁锅降到了火堆之上,这个举动一下子就让室内变得暗了不少,因为火没有能够蹿得那么高了。
“唰——”铁锅降到了火堆之上开始受热以后她们将淡水加入到了其中,而另一侧也整理了一下背包把武器卸下来的贤者和咖莱瓦两人则是拿着携带的干粮走了过来。
“奶酪呢”丽莎回过头问了一下,她在打开麻布包以后没有看到它。
“璐璐吃不惯。”贤者言简意赅地回答,以牛奶发
第十三节:在雪融之前(一)
夷地的生活是艰难的,这也是和人会放任他们自由生活至今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为附近唯一的大港现在已经被浮冰所包围困住,并且处于月之国的掌控范围,当初东方之月号是直接停在了冰盖附近。离船的众人从绳梯爬下来再用船上的吊轮把物资降下,之后乘坐小艇来到结冰的大陆边缘,踩着有东方之月号数十倍大的巨大冰盖向着陆地行走。
在自然的面前人类到底有多渺小的事实,一行人算是被不厌其烦地提醒了许多次。
这些冰盖尽数是从遥远的北黎伽罗海飘荡而来。新月洲北部被和人称为夷地的这片区域相较里加尔大陆的北欧罗拉与四岛地区实际上还要靠南一些,但由于洋流的关系,每到冬天它的海港却要比遥远西方的苏澳马里纳更快被冻结。
巨大又数量极多的冰盖将整个大陆北端的突出部分全部围绕,仿佛是往外延伸的白色大地一样,足足把海岸线推进了好几公里之远。
整个冬季夷地附近的海面都会被冰所覆盖,一直到来年的春天这些冰才会融化。
但生命并没有因此而绝迹。
披着厚厚斗篷的洛安少女与我们的贤者先生跟随着原住民璐璐在定居点附近的一片湖泊上忙活着,他们在身上绑了一大捆用树枝和树皮绳做成的简易十字架样式的东西,然后还带了一捆简易的细绳。
今天是个晴朗的日子,没有飘雪加上太阳的照射使得气温多少令人好受了一些,但洁白一片满是冰雪的大地在晴朗的日子里也有坏处——因为强烈的光照会被这一片白色所反射,使得你头晕目眩迷失方向。
若是认为这是可以忍受的而对其忽略不计,时间长了便会带来更可怕的后果。被冰雪所反射的太阳光只需短暂时间就能灼伤眼睛,导致怕光、吹风就流泪并且视野模糊不清,成为队友的拖累。
严苛的环境使得你做事时必须小心谨慎,麻痹大意的话事态会迅速恶化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所幸正如其它地区的人们有他们的应对方案一般,应对晴天之下闪烁发光的皑皑白雪,夷人也发明出了相应的装备。
理论上是木质框架配上蒙皮制成的部件,因为条件所限只能用木片蒙布制成。新鲜弹性树枝弯曲制成的圆型框架裹上粗布中间开洞的眼罩让三人在戴上之后看起来滑稽味儿十足,但这却能够有效地减少反光对眼睛的直接伤害。
在大晴天的夷地出行,这是必要的装备。
仅仅从布匹中间因为没有专业工具而开得不那么规整的小孔往外看去,失去了绝大多数的视野这一点起初会令人感觉有些畏手畏脚,但在习惯了以后你会发现这其实问题并不大。而且在进行工作的蹲下来不需要看那一整片庞大原野的时候,只需简单地将眼罩往上一挪就可以恢复正常视野,所以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就能变得得心应手。
——自一行人到达长屋以来,已经过去了三天时间。
那一夜的鹅毛大雪足足持续了三天时间,这段时间除了取水和上厕所以外所有人都是待在了长屋之中没有外出。而在今天总算放晴了以后,他们携带的各种干粮也已经消耗了一半以上,因而必须得进行补给了。
这不光是为了目前食用,还有一些是之后上路要进行的囤积准备。从夷地前往月之国的路途不长不短,但因为一行人没有马匹的缘故,最少还要走上个一周左右。考虑到他们的身份,这段路途中间不一定能够获得食物补给,所以最好还是自己做足准备。
出来狩猎的人员仅有善于在荒野行动的他们三人,体力同样在一行人当中拔尖的咖莱瓦被留在了长屋之中。一来呆头呆脑的年青人因为经验缺失可能会拖后腿;二来,若是把长屋留给那一群都是上流社会出身缺乏独立生活经验的学者与传教士们——
他们回来的时候可能会看到一整个烧着的长屋还有满地融化的积雪,以及看着这一切不知所措的那一帮人。
咖莱瓦再不靠谱也是劳动人民阶级出身的,不说别的,至少基本的日常生活他足以维持。
总而言之,负责食物采集的三人首先要去获得的自然是这个季节最好也最稳定的食物来源。
鱼类。
水从上往下冻结的特性使得看似平静的冰层之下实则生机勃勃,在夷地的山川和湖泊之间有许多种鲑鱼种类都能够耐受零度左右的水温不至于血液冻结,只是人类捕获它们的方法相较通常要困难许多。
足以承担数百公斤重战马的冰层有几十公分厚,即便是找到上面较为薄弱的部分,要凿穿它也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事情。
前提是,你不是亨利梅尔。
“呼——”口鼻部分呼出的水汽在空气中迅速凝结导致变成一片白雾,贤者双手紧握粗大的木杆,然后瞄准了冰面就用力往下捅。
“嚓!”用炭烤硬化过的半圆铲型形头部足有一半插到了被太阳晒化的冰层之中,贤者紧接着扭动了杆子把被插松的冰碴子彻底弄下来,接着铲到了一旁。
重复这一过程不到十次,铲出来的冰洞之中就开始出现有流水的迹象了。
“嗦啰嗦啰。(差不多了)”璐璐在旁边望着溢出的水,而亨利再一次重复动作,轻轻松松地就把冰面给弄穿。
因为光照的缘故呈现出一股深颜色难以看清下方有什么东西的海水在拳头大的孔洞之中涌现,而已经对于贤者的体力见怪不怪的两人迅速地拿出了用小树枝制成的十字架样式的东西,配合用树皮纤维编织的细绳,前段则是系着一小截约莫两公分长两端都是尖头的小木头。
细绳子系在
了这块小尖木的中间,然后璐璐抬起一只手用自己的臂长作为衡量标准,大致量取了一下要放的细绳长度,之后就在小木头上插了一块小小的肉干,把绳子缓缓地垂到了洞穴之中。
这块小尖木头是简易的鱼钩,把绳子系在正中央保持平衡,这样一来当鱼把饵吞进肚子里以后它就会卡在食道之中,使得它无法挣脱。
依托于贤者强大又仿佛无穷无尽的体能,一行人仅仅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已经将预定的十几处打孔垂钓的点准备得差不多。
但是这里并不是那种可以摆个小马扎享受垂钓乐趣的悠闲场所,考虑到之后仍旧有降温的可能性以及他们还有其他事情要做的事实,一行人在布下钓坑之后就得离去。而这,便是那看起来像个
第十四节:在雪融之前(二)
夷地的西南角,也即是璐璐一族原先定居的这片区域内熊的密度很高。
与越靠北生物体型越大的法则异曲同工,熊这种生物毛色越浅体格也会越大。在最北端的地区生活着的白熊双脚站立起来的时候足有3米5的高度,平均体重足有600千克的它们是人类已知的陆生熊科动物当中最大的存在,在面对这些庞然大物时即便是苏奥米尔的雪虎和恐狼也只能夹着尾巴逃跑。
夷地的熊皆是棕熊,毛色介于深色和浅色之间的它们体格也适中。但即便是这样,最小的成年个体也可以有200千克以上。
与人类相似,熊的个体当中也是公熊体格要比母熊更大。
不单如此,公熊的攻击性和领地范围也会相应增加。熊这种生物对于自己的领地十分重视,不光是针对同类,人类擅自闯入也会导致两者产生冲突。
因而夷人的定居点多处在平原,与熊生活的高海拔山峦地区隔着一段距离。
两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相安无事,只有人类上山狩猎的时候才会产生交集。
但凡事都有例外。
这头熊很明显是公熊,一方面是因为母熊会在冬眠期间产仔,但脚印旁边并没有幼崽更小的足印伴随;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它相当巨大的尺寸。
身高一百九十五公分的贤者有着一双与体格相称的大手,从指间到手腕足有22厘米长。但就连这样的他在把手放在地上和那个光是爪子就有15公分长的足迹比较的时候,也显得小巧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