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与少女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Roy1048
——舍弃盾牌,以双手持剑。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响起,水力推动的机关连带着大锤一阵一阵地升起又落下,将炽热的钢铁捶打成型。
这里是当今整个东海岸最出色的铁匠所聚集的地方,因为陨石所带来的优质铁矿使得苏奥米尔人自很早以前就拥有比帝国人还要出色的盔甲与武器。
人口的稀少使得他们更加善于运用工程技术来解决问题,加之以附近存在的侏儒在技术方面的合作,苏奥米尔人在金属技术加工上面的能力最少要领先帝国半个世纪。
想来。
也只有基于这样的条件,才有可能诞生这样的武器吧。
“呲——!!”
红亮的金属条被用夹子夹住放入油槽之中,因为尺寸的缘故铁匠不得不专门制作了一个新的陶缸确保容纳。
理论上来说这是任何金属武器制作的最后一步,淬火硬化——可这一次却并非如此,在油淬之后,铁匠将其取出检查,随后放在了一旁风冷,彻底凉下来之后却又重新放回到了炉子之中。
旁边的资深学徒细心地控制着木炭覆盖在上方,待到烧至合适温度之后再度取出。接着放置到一长条形铁锅之中,锅底有少量木炭控制温度,锅内则是有一层油脂,剑刃就在其中缓慢冷却。
帝国的铁匠在制作武器时没有这第二步,苏奥米尔人称之为回火。
武器在淬火之后会硬化,但是过于坚硬的钢材会像是石头一样易碎,所以淬火时运气的成分极高。需要掌握极为合适的钢材甚至于淬火液体的温度,确保它足够坚硬不会轻易卷刃,却又不要硬得过头砍点东西就片片碎裂。
古往今来为求一把恰好处于这个平衡点的宝剑,帝国的铁匠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有走火入魔者一心觉得是淬火材料的问题,甚至杀死自己妻儿放血以至亲的血液作为淬火的液体,谋求以这种特殊迷信手段获得合适的宝剑。
而这个难以被攻克的问题,苏奥米尔人拆成了两个部分就轻松解决。
首先烧到较高温度,淬火迅速冷却提高硬度。接着烧到较低温度,然后在维持一定温度的缓慢冷却,将硬度降低。
如此一来他们将自身的容错率大大提高。控制好两次处理的温度便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令海茵茨沃姆湖畔出品的刀剑盔甲,成为帕德罗西帝国高层贵族都趋之若鹜的优秀装备。
步骤有序地进行着,在回火完毕之后粗开刃的部分由另一名资深学徒接手。将木轴接在水车上以后转盘粗磨石就动了起来,含碳量相当高的剑刃与之接触火花四溅,小心打磨完毕之后再由铁匠师傅本人收尾。
随着工序的进行磨石越来越细密,到了这一切结束时整体已经打磨成极高的抛光程度——苏奥米尔人称为“佩里”处理,意思是“镜子”,顾名思义,如此精细打磨的金属表面几乎可以照出人的脸来。这是苏奥米尔流行的基本防锈处理,做成这样的金属表面若是有血迹之类的脏污可以轻易抹去,不容易残留在表面形成锈蚀。
装上尺寸放大的直护手,用木锤子砸到位,严丝合缝的护手跟剑刃完美结合。之后再将缠绕好羊皮的木柄和配重球准备好。但却不安装,而是先把加长的剑茎末端重新放入炉子当中烧红了,紧接着戴着厚牛皮手套将二者快速组装,配重球装上以后趁热将凹型凿子套在剑茎上,将末端敲打成蘑菇状,铆住整把剑。
半个月的时间。
工坊四人的辛勤劳作。
综合了盖多在对付那些怪物时所总结的斩击比刺击更有效的经验,创造出来的出色斩击用武器。
一把。
一米五长的大剑。
“.......”当海米尔宁握住这把刚刚出炉的剑时,他并不知晓随后会发生的一切事情。
这仅仅只是结合了本地铁匠优秀的制作能力,为了对付邪教徒所使役的怪物而有针对性制作的一种武器类型。
他并不知道像这样的剑在日后会成为苏奥米尔的象征。
甚至这把剑这时候仍旧没有它日后威震四方的名号,也并没有那标志性的倒v护手。非要说的话,也就只是一把帝国骑士惯用的武装剑的放大双手版本。
由彻底的实用角度而言,若要论斩击和切割,剑相对刀而言是存在弱势的。背部增厚具有弧度的刀,能够更加胜任这一目的。但信奉白色教会的人总是更加喜欢剑,正是因为两刃的剑向着自己那一面的锋刃乃是作为自身的一种警醒。
“不错,这一批手感好多了。”随手挥舞了一下这一把样品,海米尔宁满意地点了点头。
“嘿嘿。”上了年纪的老铁匠得意地笑了一下,然后用苏奥米尔语接着说道:“团长阁下转一下握柄,从侧面看。”他开口提示,而海米尔宁愣了一会,随即按照对方的要求检查了一下。
“嗯”他立即发现了剑刃的细微变化。
“这个叫渐薄处理,从根部往前越来越薄,这也是为何会手感比起最初的那些更轻的原因。”
“不是老夫吹嘘,但要把刃磨薄这种技巧,帝国那边的铁匠可是没这个能耐的。而且磨薄以后还得保持足够的强度,所以钢材和热处理也得十分上心。”老铁匠得意地叉着腰向着海米尔宁炫耀,而骑士团长笑了笑,用苏奥米尔语回答:“谢谢你啦,毕吕老爹。”
“别这么客气,都是自家人。”
“虽然银卫是帕德罗西帝国出身,但如今大家都把你们当成自己人了。对于白色教会的骑士,提供这点帮助只是小事。”毕吕老爹拍着胸口说着,而海米尔宁再度笑了笑,把剑交还给了他:“其它部分的交货还得一个月”
“一个半月吧,慢工出细活。”对方这样说着,海米尔宁点了点头:“那我先走了。”
“是去见贤者小姐咯”毕吕老爹给他打了一个暧昧的眼色:“整个欧罗拉最出色的两个年轻人,要老夫说,你们可真是般配。”
“我们是朋友,不是那种关系。”海米尔宁摇了摇头,然后走出了门。
“真是不坦率哦!”老铁匠在身后喊了一声,而骑士团长再度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
“哟,团长大人。”打赤膊仅穿着防止火花溅伤的皮围裙,浑身都是炭黑脏兮兮的铁匠和学徒们在附近走来走去。在瞧见了海米尔宁的时候他们都举起了手朝着这边打招呼,骑士团长也都一一回应。
脚踩着的积雪不是很厚,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呼——”他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紧接着一阵风吹来,使得他头顶上的袋帽以及身上的羊毛披风都微微摇晃。
苏奥米尔人说今年是个暖冬,而帝国北部出身的海米尔宁却很想找这些家伙沟通一下关于寒冷的概念。
他顺着风来的方向望去,被周边小丘所围绕的海因茨沃姆陨星湖在不甚强烈的太阳光之下闪闪发光。风吹拂过来的时候尚未结冰的部分湖面泛起阵阵波纹,兴许是因为地质、兴许是因为实在过大,这里的湖面竟和海洋一般是呈现出蔚蓝的颜色。
帕德罗西人在提起海茵茨沃姆的时候,总会把这个词的音译和意译放在一起,连起来读成永夜的奇迹-海茵茨沃姆——因为当年对此进行翻译的修道士认为,舍弃任何一部分,都难以表达出来这个地方本身的美。
苏奥米尔语是一种黏着语——这是它难以学习的原因之一。不同于拉曼语一个词汇可以拥有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和将来时三种变体,苏奥米尔语实现这类表述时是使用叠加的形式。
打个比方,拉曼人在说起“明天”的话就直接用“明天”这个词就行,而苏奥米尔人则是必须说成“今天的下一天”这样的形式;同理,“昨天”在拉曼语里头就只是“昨天”,而苏奥米尔语则是“今天的前一天”。
这种语言表达的困难使得他们多数很讨厌说话也因此变得沉默寡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复杂多变的苏奥米尔语结合它拥有许多变调的音节,听起来相当具有异域风情。
于这种前提条件之下,“海茵茨沃姆”拆开来便是“夜晚的奇迹永远存在”的意思——那位拉曼出身的修道士翻译成“永夜之奇迹”算是神来之笔,而这一切所指的东西。
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现象。
位于北极圈境内的海茵茨沃姆陨星湖,在一年当中的某些时刻。
天空当中会出现无比绚烂的极光。
这也或许是白色教会的诞生地会选择在这里的原由,如此绚烂的奇迹与白色教会可谓是十分相衬。
入冬的夜晚也并非夜夜可见,在更往北去的地区也许全年都能够看到,但在这边仍就算是稀少一些。在将驻扎点移到苏奥米尔首都所在的欧罗拉北部地区以后,海米尔宁已经见过几次极光。
那确实是无比震撼的场面,尤其是配合上海因茨沃姆陨星湖广阔湖面的倒映,当真是美不胜收。
时间已经有将近两年了。
在那一天的两败俱伤之后,意识到苏奥米尔这些邪教徒的能力和之前帝国北部那些不是一个量级的海米尔宁,开始着手于部队整体的改造。
传承于拉曼帝国的帕德罗西正规军团和他们这些骑士,全都是重装军团的概念。这样的部队在正面战场上与敌军冲突十分优秀,但用于剿灭四处扎根的零散邪教徒却并非可用之兵。
成建制的帕德罗西军团需要维持的消耗更加巨大,加之以各方各面的原因,这两年左右的时间当中队伍不仅没有扩大反而被他进行了缩小。
军团被分散,采取自愿加之以挑选性质扩充进入银卫骑士团。两个团体合并在一起而不是各自有各自的指挥体系,并且割成零散的小部队,由手持劈斩大剑的骑士带队,手下的士兵们则是以渔网和草叉武装。
这显得有些可笑甚至在刚出来时士兵们哭笑不得地说是当年拉曼帝国时期角斗士的装备,却在对付那些怪物时出乎意料地好用。
渔网和草叉可以有效地控制住生命力顽强的怪物,不会像是长矛那样刺中了以后对方还顶着往前冲。再配上合适的劈砍类武器,以及小组分工的战术,他们逐渐取得了各种阶段性的胜利。
但在战术上的取胜。
依然无法冲淡海米尔宁内心中的迷茫。
&n
第一百四十九节:遥远的歌声(八)
帝国的政界开始变天了。
新历1340年10月31日,在外孙康斯坦丁过世之后,皇帝希格苏蒙德沃茨诺里昂塞克西尤图一世以谋杀及叛国的罪名逮捕了赫墨斯皇太子,并在短短一周后越过了帝国元老院否决了所有贵族大臣的恳请。
将皇太子。
判决死刑。
坊间流传的父子不和,这下是彻底地被坐实了。
帝国的政坛掀起了风暴。已经84岁的皇帝饶是看上去仍旧精力旺盛,但在这种年纪处决自己唯一的男性子嗣,不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一件具有天大风险的事情。
“一旦皇太子被处决,若是陛下也随后西去,吾国将会陷入无主的混乱之中,请陛下三思啊!”资格最老自他登基之日起便一直伴随在身边一把年纪的老宰相,为大局着想而开口劝诫的结果,是被以养老的名义剥夺了地位遣送回到封地之中。
这还是念在多年的情分之上,若是其它人只怕这会儿已经掉了脑袋。
继任宰相职位的是长公主的夫婿南方亲王尼格松弗洛普威斯孔蒂——也即是逝世的康斯坦丁王子的亲生父亲。
他的上位只意味着一个事实,掌控帕德罗西帝国至高权力的两个人形成了共同阵线。目的仅有一个,决然又不可动摇。
他们要为康斯坦丁王子报仇。
宫中已无任何人胆敢发声,而那些仍旧忠于帝国的朝臣担心于纷乱的到来,在苦思冥想之下将目光投向了极北之地,悄悄地送出了求援的信件。
如果说当今的整个东海岸尚且有谁拥有这个份量能够劝得动皇帝陛下的话,那也就只有海茵茨沃姆湖畔教会存在的教皇了。
于公于私,耶缇纳宗教皇乃至于苏奥米尔人都不愿意看到赫墨斯皇太子被处决。
在女性无权继承皇位的当下,康斯坦丁王子逝世而皇太子赫墨斯又被处决的话,剩下有塞克西尤图血统的外亲当中与皇帝走得最近的便是这位父凭子贵的尼格松亲王。
而不论是从人民的角度还是教皇的角度来看,这位尼格松亲王都不可能是合格的皇帝。
他与希格苏蒙德一世性格相近喜好战争与征服,但能力却相当一般。几次与高地民之间的冲突都是单方面以权势压人对于老牌将领们的进言充耳不闻,最终导致本可轻松得到的胜利变成惨胜。
而尼格松亲王本人对此还没有任何自觉,在帝国政界当中一直逢人就开始吹嘘这些胜利。
因此,贵族和士兵都不待见他。
而教会在这方面上没有好上多少。自少年时代开始,这位亲王就数次在公众场合表达侮辱教会与先人的言论,甚至于迫害传教士的流言也络绎不绝。
不知尊重他人,大嘴巴又没教养,像这样的他十分符合帝国中央贵族对于南方贵族的刻板印象。毕竟帕德罗西帝国的政治中心一直都在靠北的地方,南方因为和倔脾气的矮人之间冲突的缘故一直不甚太平。加上地形复杂雨林密集的缘故,很多地方都存在有文化脱节的现象。
不光是现代帕德罗西帝国的流行风尚和用语,即便是神圣的耶缇纳宗教会在南方许多地区的影响力也不够强烈。
“南方的野蛮人,不开化没教养的乡下穷鬼贵族。”这样的说法不光是北部贵族,在几次地区主教被殴打的盛怒之中教皇也在公众演讲上使用了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尼格松亲王。
即便是嫁给他的长公主实际上也只是典型的政治联姻,为求南北统一,而非因爱结合的。本身对于上流社会的女性而言,爱情就一直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
而基于这样的前提条件之下,尼格松亲王若是上位了,苏奥米尔人、帕德罗西人乃至于整个耶缇纳宗,怕是都会迎来一场灾难。
不服从他统治的中部和北部贵族必然会反抗,而好战成性又和教皇有矛盾的他若是手握大权了,苏奥米尔也逃脱不了这场风暴。
人世间至高权力者的一举一动对于他人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皇帝陛下的一个决策。
东海岸最繁盛的时代就将要步入恶劣的时代。
而他们自然不能允许这些发生。
赫墨斯皇太子必须存活,不论是为了帝国、苏奥米尔王国还是为了耶缇纳宗。
接收到信息以后教皇迅速命部队兵分两路,一路火急火燎乘船前往帝都由教皇亲自出马劝说。而另一支作为保险性质的部队则是暗中悄悄陆路进攻,也进入到了帝国境内。
万一劝说失败,他们就将以武力拦截送往刑场的部队,救下赫墨斯皇太子。以期之后皇帝头脑冷静下来,抑或熬过几年等到皇帝驾崩再回来宣称对皇位的主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