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贤者与少女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Roy1048

    “步行竖着挂会拍大腿,鞘末端还会磕碰到地面。上马以后横着挂了则是会拍到马身,所以马背上要竖着,而步行则是横着。”米拉用简短的讲解为他解惑,然后准备重新走到马上。

    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前方传来了一阵密集的马蹄声,紧接着一队重装骑士出现在了视野之中。

    他们高举着的骑枪上面系有彩色的战旗,盔甲在阳光之中闪闪发光,然后在经过三人旁边的时候瞥了一眼,那为首的骑士忽然勒住了马。而贤者则是动作迅速地拉了一下马鞍下方的盖布,遮住了大剑的剑柄。

    “呵——”那名骑士上下扫了二人一眼,发出一声不屑的闷声,而旁边的其它骑士态度也不怎么好。只是他们也没有更进一步,停留不过两三秒就继续赶路。

    风风火火的骑士队伍过后,贤者沉默地重新拉了一下盖布,把剑柄露出。

    他和米拉二人的武器都是挂载在战马的左腿后方,这个位置稍微弯腰伸手就可以抓住剑柄拔出并且在马背上作战。拥有草原血统的马儿整体高度略矮,肩高仅有一米六的它们身上挂着单手剑类还行,米拉那1米2长的长剑也尚且过得去,但对于总长度有1米5的克莱默尔而言,稍微遇到一点崎岖不平的地形就会容易磕碰到地面的杂物了

    所以亨利的挂法也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只是这样使得他拔剑会困难一些。但为了保持低调,还有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及时藏住,贤者依旧选择挂在马背上而不是背在背后。

    “他们怎么好像——”对于这门行当接触不多的咖莱瓦注意到了那名贵族骑士的眼光所在,他明显是盯着两人的佣兵徽章而发出了这样嘲讽的声音。

    “你想说和佣兵不对路吗”贤者这样说着,而咖莱瓦小鸡啄米似地点头。

    “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毕竟职业相关,总是会有摩擦的。”亨利和米拉重新翻身上了马,而后面的咖莱瓦也牵着小独角兽追了上来。这段路开始有点崎岖,他们放缓了脚步,同时开始闲聊起来。

    兴许是多了一个新手后辈,而开始以前辈身份自居的缘故。我们的洛安少女有些小得意地给咖莱瓦讲起了许多小知识。

    以刚刚接触到的那队骑士作为话题的起始点,米拉兴致勃勃地讲了起来——

    “......所以呢,将作为备用武器的刀剑以及单手钝器类挂在马身上,然后手里头拿着长矛之类的主战武器,是骑兵的标准配备。相比之下骑马的步兵,只将马匹作为代步工具而不懂得如何马上战斗的人则是全程把剑带在自己腰上的。这是区分某人是否懂得马上战斗的一个判断的小技巧。”

    “许多落魄骑士出身,善于骑战的战争佣兵团成员也都是这样一副打扮。”亨利接上了话,而咖莱瓦不停地点着头,只是当两人看向他的时候,却发现那双翠绿色的眼睛当中尽是迷茫。

    也不知道这个头脑简单的年青人到底是听没听懂。

    “那骑士和佣兵之间的不对付是”他开口问出了这个问题,显然比起武器装备之类的细节,咖莱瓦更加在意的是对方刚刚的态度。

    “......”米拉郁闷地皱了皱眉,尽管他们送了他一把武器,但咖莱瓦这个年青人显然并不如同洛安少女本人一般对剑术方面感兴趣。

    这与他的生存环境也有关系,当年的米拉是认为自己十分无力并且生活在动荡的亚文内拉又是作为受迫害的洛安人,想要获得反击的力量进而对武艺开始感兴趣。

    相较之下年青的搬运工是成长于苏奥米尔的和平年代之中,他对战争与厮杀有一种本能的厌恶。尽管收到战刀的时候显得有些受宠若惊,但那也只是因为价格因素。他实际上对于战斗方面仍旧兴趣不大。

    会选择跟随两个人一起出行,也只是想出来见一见世面而已,没有像米拉当年的那样要以此为生改变自己的命运轨迹。

    虽然结伴同行,但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咖莱瓦却和他俩并不是同路人。

    三人的出身、人生轨迹、自身性格以及意愿都有相当大的不同。由此延伸开来在面对同样的事物时会做出的选择也就大不相同。

    跟着亨利旅行许久的米拉是已经拥有了典型的剑士思维,判断对手或是周围环境的时候会从细枝末节入手,详细掌握环境因素,确保随时能够随机应变。

    刚刚仅仅些许的观察她就注意到了那些骑士的各种细节。而咖莱瓦相比之下就仍旧是市井小民的思维,他在意的是佣兵和骑士这两种同样离他很远,却会影响到他生活的阶级之间是否有一些矛盾——或者用更通俗的话来讲,他想听八卦。

    “呼——”刚刚还兴高采烈的米拉在注意到对方对武器装备和战斗方面不感兴趣以后,耷拉着小脑袋变得兴致缺缺了起来。

    而反正前行之路闲着也是闲着,眼见咖莱瓦这么好奇,亨利也就代替了失去聊天兴趣的洛安少女,开始讲解起来。

    米拉原本是没什么兴趣,不过亨利讲述东西的方式总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加上这方面的知识她确实没有完整地了解过,逐渐地也就提起了注意力。

    以一如既往平淡的语调,亨利口中诉说的历史渊源在沉默倾听的两人面前开始逐渐鲜明。

    “骑士贵族和佣兵阶级之间互相看不顺眼的历史,最初是源自于阶级之间的冲突。”

    “佣兵这个职业起源已经没人记得了,考虑到各种因素,这个职业或许与人类的战争史差不多古老。但真正系统化和职业化,却还是比较近年代里的事情。”

    “佣兵工会的发家,之所以如今能够落得枝繁叶茂,虽说与管理层的优秀运营分不开关系,但其实也是有契机的。”

    “如今的挂牌佣兵在大部分人的眼里,虽然是普通人会想敬而远之的存在。但要我说的话,其实比起以前要算好很多了。”放缓了脚步慢慢前行,两人静静地倾听着亨利的讲述。

     




第一百二十七节:任性妄为的至高权力者
    天刚蒙蒙亮,侍女和宫廷内的仆从们就都起了床。

    入秋的欧罗拉清晨已有几分凉意,但对于习惯北地苦寒的人来说,一件短袖亚麻衬里衣套上工作用的条纹布围裙就已足够。

    这里是整个苏奥米尔境内等级制度最为森严的地方。

    由服装至谈吐,到行走姿态甚至是发型都具有严格的规定,以阶级划分,不可逾越。

    最下层的仆从穿着与农民百姓没有太大差异,多是以宽松方便行动的亚麻衣裤作为基础。女性会穿着长裙,苏奥米尔人流行深蓝或是黑色之类的深色系,有时候也会在上面加上白色的条纹。而男性在盛夏时节则多是穿着短裤,至秋季开始,则会穿上冒险者和旅行者们也常穿的紧身羊毛裤。

    除此之外再加上样式简单的套头帽或是苏奥米尔式的男士三角帽,配上围裙,就成为了劳动人民阶级的日常装扮。

    华贵又别出心裁的装扮和不合时宜花枝招展的发型是不被允许的,不单单因为那些东西会导致劳动上的不方便,还因为这侵犯到了贵族阶级的特权。

    在一个世纪前引入商业,财富开始得以累积以后的帕德罗西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平民向往贵族阶级,因而当自己手头上有钱了以后也就开始模仿贵族的衣食住行,想要跻身上流社会。帕德罗西人历经一个世纪的光阴最终以大国的体量实现了两个阶级的合并,但在苏奥米尔,这还仅仅刚开始。

    地广人稀的这个小王国如今一心一意学习帕德罗西,虽然整体而言有所进步,但变化的速度却比起乐观主义者所期望的要更加缓慢。

    苏奥米尔终究不是帕德罗西。

    没有帝国那种级别的体量,它即便是改革也难以放开手脚。因为一旦真正开放了某些东西,有可能整个国家的阶级关系都会被颠覆。

    正如某个此时在塔尔瓦-苏塔地区,距离北欧罗拉仍有一整片群山要穿过的男人所言——这个历史悠久的小王国就像是一个乱线团,又像是一锅炖煮太久的大杂烩。

    存在于各地的贵族世家、历时长久的苏奥米尔王家。他们一方面眼馋于隔壁帝国的发展,也想尝一尝这块蛋糕。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传统地位受到威胁,因而保持保留态度,对于很多东西都有所迟疑。

    这些保守势力的存在再加上复杂的历史以及周边民族关系,一并导致这二十多年的进程显得有些不上不下。

    进步确实是有,但却并没有内海彼端的亚文内拉那种如火如荼。

    就像是苏奥米尔人传统民间故事里那个初次参加王室舞会的农家姑娘,穿着不熟悉的长裙显得束手束脚,放不开来。

    这个历时长久的王国,很多东西都不是一言两语能够概括得了的。

    阶级隔阂体现在各方各面。仆从阶级早早就起床打水做饭、照料牲畜处理厕所和各类东西。烟熏房和浴室的柴火升腾而起,光是负责上流社会人士早餐和晨间沐浴的准备工作人员就足有四五十人。而这些烧火做苦力的还都是最低等级的,再往上去御厨和亲手伺候贵族的要求等级还要更高一些——同理,这些人的衣着也会更加讲究。

    沐浴的水温有很高讲究。苏奥米尔人的传统洗浴方式是蒸汽桑拿,在烧红的石头上面浇冷水令蒸汽充满密闭的房间。但上流社会却十分亲睐于拉曼式的澡堂,在巨大石砌浴场里头泡澡是许多高层苏奥米尔贵族晨间的提神醒脑活动。因而仆从也必须从几个小时之前就开始做准备,隔着石块让一整个浴场当中的水温保持适当温度,令自己的主子心满意足。

    以香料和花瓣清洗干净身体,在这一切做完以后又会有七八个人负责伺候更衣。穿上华贵的服饰,打理仪表,然后再缓缓地走出门去。

    清晨时分醒来的仆从阶级忙里忙外两三个小时,负责烧火的人都被烟熏得皮肤发干,而太阳也终于懒洋洋地洒在地面上时,那些贵族们才会迟迟醒来。

    就连叫他们起床的方式都有讲究,过于急躁声音太大那是失了体统乱了秩序,是对上级的不敬,最好的结果都要被关进大牢一顿痛打。

    而在这些懒散的上层阶级总算起来以后,不论是沐浴更衣还是用餐出行,整整一个早上的时间,除了用拿起勺子吃东西以外,他们也不会有任何需要自己动手的地方。

    美味而简短的早餐过后。北欧罗拉的苏奥米尔贵族与王室成员,常做的事情是托着一杯从内海彼岸西瓦利耶王国运来的红酒,轻轻摇晃,然后望着一望无际的海因茨沃姆陨星湖,和在早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耶缇纳教会,雅兴大发地吟诗作赋。

    “永夜的奇迹,真是一如既往地美丽——”如是的说辞总会引来仆人们由衷的称赞,当你的另一个选择是遭受鞭刑的时候,人总是有多诚恳就能多诚恳的。

    拉曼诗词和故事当中把苏奥米尔描绘成了童话的国度。

    对于外来旅人而言,这里也确实美如童话。

    在高层贵族的眼中,自己这千湖与千岛之国美不胜收。

    但仆人对于这个国家的美是一无所知的。

    让人诗兴大发的漂亮雪景,意味着他们需要出门去在寒冷之中用长杆扫帚汗流浃背地清理屋檐;那冬日夜里温暖的火光,也是白天辛苦收集柴火才能有的结果。

    有闲情雅致的上流社会可以抬起头静静欣赏这份美,而底层人员只能低垂着头,不是在埋头做事,就是在主子的面前表达自己的谦卑。

    一千多年光阴稳固下来的社会阶级。贵族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样的生活,却又在另一方面责怪于仆人的愚钝,不懂得欣赏那千般美景。

    在这种前提条件之下。天真与任性妄为,在这个国家的贵族圈子当中或许并不是什么稀罕的物件。

    “陛下,等等,陛下!”急匆匆的声音从走廊的另一端传来,仆人们好奇地转过了头,但在瞧见那人时又立刻垂下了脸以表达自己的谦卑。

    王室的面容他们除了特殊庆典以外是没有资格直视的,胆敢贸然将眼光投向王室的人都会被抓起来除以鞭刑。但转过身就此离开也是不可取的,这显得王室成员像是什么避之不及的灾祸一样,也是十分晦气的举动。

    所以仆人们只能保持垂着头的姿势一动不动,像是田园上的稻草人,像是墙壁,像是背景。

    “余等意已决,不要阻挠了,亲爱的宰相。”走在前方一身华服为高级侍女所伴的那人回过了头,她的自称来自苏奥米尔古语,并非简单的“我”而是用了复式的“我们”。这是严格措辞当中的一环,而结合身后老人的称呼,举国上下自然也只有一人配得上。

    国君是一国代表,立场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人,而是代表了举国上下的意志。所以自称所用的是复式,而非个人人称。

    “可陛下,那些人并非可以言语就说通的对象。他们已然背弃了自己的祖国,陛下亲自前往,只怕会中了这些狡诈之徒的诡计!”年老的宰相留着长长的白胡须,他言辞恳切态度恭谨,但也可以从中听得出一丝担忧之意。

    宰相这样说着,然后转过了头瞧了一眼中庭外围的这些仆从,皱了皱眉:“陛下,这里不是谈话的地——”

    “余等亲爱的宰相。不——”女王用温婉的语调改口:“余忠诚的友人伊尔玛啊。”她用了更加亲近的口吻以表示私人关系:“余等知道你的担忧,但那是余等亏欠他们的。”

    现年四十多岁的女王这样说着,以她的实际年龄而言这位苏奥米尔的至高权力者看起来倒是十分年轻。北地较短的日照给了她洁白的皮肤,而苏奥米尔人血统高挑的身形配合长长的



第一百二十八节:特别待遇
    以动物作为主角写出的社会寓言,在许多历史悠久的文明当中都有所出现。

    狡诈的狐狸欺骗乌鸦的故事;乌鸦饮水的故事;温水煮青蛙的故事;这些一系列的寓言是否与动物真实的本性相通,是否在现实中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或许并不重要。它们仅仅只是人们在无法直接开口指出社会弊端时,用晦涩方法讲述的哲理故事。

    在来到东海岸以后购买的书本当中,有一则寓言我们的小米拉是最难以理解的。

    它只用简短的语言,没有铺垫也没有什么内心的巧思描写。仅仅只是几句话带过,叙述了北地沙滩上的人抓捕螃蟹的一些细节。

    “‘在只有一只蟹的时候,你需紧紧盖上盖子’农夫如是说:‘以防这灵敏的生物逃脱了。’”

    “‘而当你抓捕了超过一只蟹时,盖子无需盖上亦不会有任何问题。因为每当其中一只蟹试图逃离,另一只总会本能地把它拉下。’”尽管用的是拉曼语书写,但这则寓言的出处据称却是苏奥米尔。也许是语言之间的转译存在信息流失,也许是苏奥米尔人本就不像拉曼人那般善于言辞,这则故事相比起那本书收录的其它十分生动的寓言,要显得晦涩难解许多。

    当天的洛安少女并不明白它指的是什么。而求解于自己的老师,那时的亨利给出的答案却也只是一句:“社会太老了。”这样莫名其妙的话语,没有更进一步的解答。

    有的事情没有经历过是很难说清楚的。

    懂的人自然懂,而不懂的人费再多的口舌也是对牛弹琴。

    当初的贤者没有更多解释的原因,在来到了苏奥米尔以后,在进入塔尔瓦-苏塔地区四五天时日之后。

    她明白了。

    如我们过去所提,塔尔瓦-苏塔作为前往欧罗拉北部王国中心的重要防线,有着苏奥米尔咽喉一般的地位。复杂的地形与千百年来修筑的大小堡垒,使得这里成为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南北并非永远处于战争状态,考虑到交通往来的需求,在和平的日子里这里自然也有容易通行的大道存在。
1...168169170171172...3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