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上之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铜穗
杨肃吐出口的声音不觉也有点飘:“我也不知道是哪门子醋。你走到哪里都那么多人追着围着,谁知道你除了那两个,还在外头惹下了多少风流债呢。”
长缨心气浮动,懒得理他。
“长缨,”杨肃望着她,忽然道:“我们成亲好不好”
长缨顿住。
“你看,我前前后后都三四年了,你是不是也该给我个名份了”杨肃道,“我想,做你真正的丈夫。”
长缨脸倏然红了。这家伙还真敢说……
都是实话,杨肃觉得没有什么不敢说的。
他都二十一了,过了年就二十二,婚书都立了四年了,像他这般大的,成亲早的孩子都打酱油了,于情于理,她是否应该过门了
当然,原本他也没这么急,只是他低估了自己,原以为她接受他了就满足了,余事可以慢慢来。
可他竟然是贪心的,从前只觉得能说会儿话,能牵牵手就是好的,如今却总嫌不够。
他只要一想到她心里也是有着他的,就总忍不住心潮涌动,想索求更多。
“那十王府那么大,除了我就只有谢蓬秦陆他们,每次走在里头我都觉得空荡荡的,更别说我想见你都还得挑时间。
“我如今才知道,在一起的时候靠的越近,分开的时候就越是孤单。
“长缨,我们成了亲,就可以日夜相见,我再忙都会抽时间来见你,一有时间就可以一处说话,这样不好么”
长缨垂头望着案头笔架,没有吭声。
“长缨。”杨肃唤她。
长缨看了他一眼。
她还没想过成亲的事,这对她来说太急了。
她道:“怎么突然这么急之前二十年也没见你上心”
“有你才上心的。”杨肃说,“倘若没有你,成亲生子就跟当差一样,是冷冰冰的任务。”
长缨略无语。她抽了手,继续理桌子:“我还没想好呢。”
“哪儿没想好我来帮你想。”杨肃绕到桌子这边,“我也读过好几年书,教我念书的也都是大儒,我功课也好。”
长缨停下来,望他道:“南仓那会儿不是说好了慢慢走着瞧吗你要办的事八字才一撇,就成什么亲”
这么快就此一时彼一时
再说了,他就好了伤疤忘了痛,不记得她为了凌家抛弃他的事了
就算他不长记性,她还有记性呢。
“长缨——”杨肃直身,“没成亲,我连想抱抱你都觉得心里不踏实,总觉得咱俩对外还没名没分的,对你不够尊重。我做不到慢慢熬。”
长缨脸腾地红了:“那你不能不想吗”
“这我哪里控制得住
第233章 “囡囡”?!
“几家都是长驻京师的世家,又皆为武将,自然关系不错。不过广威侯前些年调去了戍边,与我姑父他们就未常联络。
“傅容他们这辈子弟却都是一起长大的。”长缨边说边想起些早些年的光景,那时候哪里会想到她会以同袍的身份与他们共处。
杨肃道:“既然他们几家有这么亲近,那么当初凌晏出事的时候他们在哪里做过什么”
长缨没想过这个问题。
她已经记不清了,当年事出之后她哪里还有心思去顾及旁人出凌家后又面临各种自云端跌落后的冷遇,冯家怎么样,傅家怎么样,她从来没想过。
即便是荣胤主动找到她,那也不足以令她去想她在害人的时候,别人在干什么
她直腰坐起来,想了想凌晏死后如今依旧辉煌的各家,如今不知道凌家后来的横祸与凌晏的死究竟有无干系,但至少可以排除,凌家的横祸至少不会是朝廷忌惮勋贵兵权所致,否则各家都不可能毫发无伤。
想到这里她又记起来还未曾见过凌颂,也是该跟他见见面的了。
杨肃将她的手压在心窝,说道:“你夫婿就盼着能早日帮你洗清冤屈,让你一天到晚高高兴兴地。”
长缨抬眉:“又说浑话。”
杨肃正色:“怎么是浑话你亲口跟秦陆说我是你夫婿,我都听到了!”
长缨微沉气,被他压在胸口上的中指随后勾起来,猛地弹了他心口一下。
杨肃颤抖了,心底血往上涌,不管不顾扣住她后脑,飞快往她脸上亲了一口。
……
杨肃走的时候长缨送他出来,泛珠在捉着猫儿晒太阳。
长缨蹲下来摸着它们的头,温声地道着“囡囡乖”。
杨肃闻言满额头黑线:“‘囡囡’!”
“它们的娘是我的小伙伴儿,小伙伴儿的崽子我不叫‘囡囡’叫什么”长缨倒显得理直气壮。
杨肃简直不能理解女人的想法。
但他立着看了会儿,忽然也蹲下来,挑了只头顶带了撮黄毛的入手道:“我也捉只回去。”
长缨抬头看他,他已经揣着猫走了。
……
杨肃那份状书一递,杨际这边旋即雪上加霜,原本做着准备要让詹事府的人出面来跟凌渊交涉了,这一来什么也不必做了。
这日早朝,宋逞宣读过与三司官员一道做出的结案之后,皇帝即当廷下旨撸去除总督之外,自参政以下共七人官职。
另还有十四人记过贬职。又即时补任了几个要紧职缺。
这动作这么快,不难想象就在杨肃递交状子之后皇帝就已经立时在斟选官员。
杨际虽然败得难看,目前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朝上如今是男人们的天下,杨肃与凌渊联手把杨际按住磨擦完之后,近日晋王殿下的名头又热了一拨。街头戏文是早就停了,流言安静下来也是迟早的事。
接连下了几日雨,天气凉了不少,雨停了这日,长缨让少擎和周梁管着千户所,而后他去寻凌颂。
凌颂在吏部观政,今日他休沐,长缨约他在城北从前他们常去的茶馆里见。
雨后的街道散发出泥泞的味道,虽然地上皆铺了有石砖,仍扑面而来湿凉的气息。
长缨乘的马车,路过海子河集市的时候行人渐多,车速慢下来,车外人语声也开始清晰。
紫缃沿途看着窗外街景打发时间,将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她忽然扯了扯长缨袖子:“奴婢好像看到俞氏。”
长缨闻言,往外看去,只见前面绸缎铺子门口下了马车来的人,仔细瞧瞧竟真是俞氏。
荣家住在城西,俞氏居然跑这么远到海子河来买绸缎
想想她终日闲得慌,
第234章 俞氏是犯了事?
长缨想到前世他是在吏部观政任上着了人暗算的,但如今他快离任而正式入仕,尚没有什么动向,那么显然这横祸跟他这职位是没有什么特别联系了。
沉思了会儿,她便道:“凌家位高权重,你与大哥又都入了仕,当更加小心谨慎。尤其在衙门里待人接物,需得特别留心。”
凌颂凝眉:“发生了什么事情早两日大哥也曾这么劝诫我们来着。”
“没有。”长缨道,“但是树大招风,小心为上。”
凌颂沉吟着,点了点头。
……
一席饭下来,已经很快活了。
长缨觉得自从见过姑母之后,心里那份负担反倒放下了许多,这么看来果然她还是对姑母的愧疚感更多。
而她迟迟未肯有勇气主动去见她,也是除去愧疚之外,还有些害怕她再拒绝她的意思。
但越是这样,她心下就越是迫切地想要快些把这些查个水落石出。
为免让人得见凌家人与她同出同入,她先下楼来。
恰巧酒楼里伙计正吆喝着他们的招牌腊味,长缨想起杨肃,挑了几样让伙计包起来,而后出门走去街口上马车。
俞氏带着人挑了几匹新到的绸缎,因着这货还在库中,便被掌柜的亲自引到了内院吃茶等货。
自她给秋桐院投柿子蒂事败,荣胤随即把她送遣送回俞家,紧接着又把秋桐苑的人换了,连日里她呆在俞家没出门,荣胤也没有来过,她不知道他接下来会拿她怎么办
休了这当然不可能,再怎么说她也是他儿子的生母,她不过是没让那贱人怀上而已,并没有害她的性命,他怎至于休她
她身为主母,就是真把个侍妾弄死了,难不成还犯了七出
但即便不休,他把她送回俞家,却没说几时再接她回去。
初回娘家时她心里还带着几分怨怒之气,到如今她却已只剩下惶恐。
她从来没见过荣胤对哪个女人这样上心,照他那架势,哪怕是让她一辈子在俞家呆着不接回去也不是做不出来的。
荣胤这个人鲜少发怒,即便是揭穿了她投药给秋桐院避子,他也不曾跟她翻脸,但他却总是能精准地捏住人的弱点,轻轻松松拿捏得你动弹不得。
“荣夫人,缎子来了,还请过目。”
掌柜的亲自带着人捧了绸缎上来,笑眯眯呈到她面前。
俞氏拿着缎子在手里,辨别得出来这是上好的妆花缎。这样的缎子,又是很适合她的颜色,做成衣服理应是会增色不少的。
荣胤人至中年依旧风度翩翩,外出不时有人示好,她纵为正室,但却仍有着不踏实感。
那样的男人,但凡有机会,有多少人会不想将他据为己有不让旁人觑觎呢
她还是得回去跟他服个软,否则回头让秋桐院给霸了位,岂非得不偿失
“包起来吧。”她道。
掌柜的立时行动。
出了店门,将上马车前,她想了想,又倒转身道:“给大姑娘也挑两匹。”
长缨刚刚好与紫缃走到这里,便听到马车下的俞氏说了这么句话。
她停下来,打量停着的马车,檐角挂着的牌子上写着“俞”,这不是荣府的车。
长缨想起来,上次秀秀来说过俞氏跟荣璧如争执,被荣璧如气得回了娘家,这都好些天过去了,难不成她还在俞家住着
一想,果然俞家是住在城西。
可她身为主母,离家这么久了,荣胤再不管内宅,怎么着也得有个说法吧
不……不太对劲,俞氏既是被荣璧如气走的,又为什么还要给荣璧如买衣料
她倏然转身看着紫缃:“秀秀近来回来过吗”
&
第235章 她很乖顺
秀秀:“什么异常”
长缨道:“我总觉得他小题大作把你院里的人统统换了有些突然,而且我刚才在外头也意外遇见了俞氏。”她把先前之事说了。
秀秀也觉得讶然了。
她是真没有想过这背后还有什么不对劲,倘若说是俞氏犯了事,才使得他把她屋里人给换了,可这事前事后她也没有半点不妥,俞氏能犯什么事儿
关键是荣胤那边也完全看不出来犯了事,只除了……
“对了!”她忽然想起来,“你要说实在有奇怪的地方,那就是他那天给了我一瓶药。”
“什么药!”长缨直了直腰。
秀秀起身把荣胤给她的那瓶药拿过来:“他说是健脾胃的,可我脾胃并没什么大问题。”
长缨打开瓶盖,浓浓药味即扑鼻而来,她倒出来两颗在手心,也就绿豆大小一颗。
“你吃了吗”她问。
秀秀点头。
“他给你什么你都吃”长缨训她。
秀秀红了脸:“那我也没理由不吃啊。他要是想害死我,也不必这么大费周章。”
害死她倒不至于,长缨就是觉得她对荣胤那渣渣也太放心了点儿,怕被他给卖了还帮他数钱。
她把倒出来的两颗药揣起来,道:“先别跟他说我拿过这个。”
秀秀重重点头。
长缨拂拂袖子准备起身,目光滑过她脸庞又收了回来:“最近脸色倒是红润了不少,看着也胖了些。”
秀秀抬手摸了摸脸,想起些事,脸又红了。
长缨没理会她的小女儿态,抬脚出门。
上马车后,她说道:“去王府吧。”
……
自成亲的念头再起,便在杨肃心里扎了根。
跟杨际那笔官司一了,接下来,他便把五城兵官马司的事着手办理起来。
长缨说得很对,倘若不曾捞上个够份量的职务在手,他终究没有底气立足。
不能立足,便不会招引贤才归附,说到底,还是得他自己先把这招牌立起来才成。
而长缨指给她的这条明路,正好可以解决目前问题。
这日早朝上便就把事提了。
杨际近日忙着在顾家面前伏低做小,好歹是把见好就收的顾廉给哄好了,又忙着收拾漕运司的首尾,没料到早朝上杨肃会提出要从楚王妃父亲赵志程手上的东城兵马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