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上之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铜穗
“凌渊肯接纳她还可说是情难自耐,这凌夫人活生生因她守了寡,怎么也会对她态度改观呢”
杨际也在凝眉思索。
片刻他道:“王府这边呢”
冯素道:“沈长缨先是跟梁绾以及梁小卿对上,后来晋王为了沈长缨而在保和殿当众跟她赔礼,宴散后晋王立时去了沈家。
“王府内部什么情形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晋王和沈长缨,没有断,不光没断,私底下还往来密切!
“奴婢还以为杨肃能有多能耐,原来只是个情种。”
杨际瞅了他一眼,踱回来坐下,道:“他若只是个情种而已,如何能办成漕粮的差事”
冯素失语。
杨际望着窗外:“最近街头怎么安静下来了找人写几本戏文,提醒提醒凌家端正下态度。”
……
卫所每个月
都会举办一次小规模的演练。
少擎和黄绩负责挑选的士兵有了眉目,一共四个,首先他们都是募兵,不存在将来长缨调走而他们不能跟着走的情况。
其次都是没有家累的,纵然还有老父老母,家中也还有兄弟奉养。
再者是素日在卫所里口碑人品不错,并且善于号召的。
最关键的是他们都是当日百人团里表现突出,而且对长缨呼声较高。
这个月的演练安排在中秋之前,长缨有意识地唤了他们几个到公事房,任命他们成为百人团的头领,并率领百人团参与本月演练。
&nbs
第226章 多出来很多戏码
“不如江南。”少康道,“倘若西北辽东安稳,倒是不必忧虑。”
“辽东不太平”长缨问。
“谈不上不太平。”少康道,“只是老辽王太妃前几个月殁了,辽王太妃在位时比较强势,手下部曲不少,王府内部几个郡王与辽王有过几次纷争。”
长缨听到这里,不由想到徐澜的父亲徐耀早前调去辽东的事,至今她还一直不知什么缘故。
难不成是因为辽王府内部出纷争,所以皇帝才把徐耀调了过去
辽东是辽王地盘,虽然与朝廷关系已经不紧密,但终归是受皇权控制的。
在夺嫡事上辽王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意向,事实上也鞭长莫及,在中原安稳的情况下要想杀回京师虎口夺食也蛮不容易的。
其次是没有根基,之国亲王极少奉旨归朝,也拉不到朝中诸臣为助。
但这不妨碍他成为夺嫡某一方的助力。
倘若是的话,那辽东那边定然也会有些异动。
朝局未稳的情况下,为防增生事端,皇帝调领南边将领过去压阵也就说得通了,至少南边去的将领与辽东军勾结的可能性要大大降低。
周梁来信说徐澜也到燕京来了,不知道去了哪个屯营
“……换换换!谁点的这戏呢!让不让人乐呵了!”
正出着神,忽听少擎气哄哄地指着台上大骂,拍桌打椅的不知逞什么少爷威风。
长缨看看左右,却见在座几位都有些神色尴尬,而凌渊更是脸色铁青,她问傅容:“怎么了”
傅容神色也很古怪,看了眼她,执杯把茶喝了,起身道:“时候不早了,今儿就到这吧。”
冯少殷他们皆有默契地起身,等着凌渊。
凌渊阴沉脸默坐半晌,抬眼扫视着戏台上,缓缓站起来。
长缨直觉出了什么事,可惜方才走神竟没看到。
黄绩走到她身边,扯了扯她袖子,示意回头说,她就定下心来。
一行人走出戏园子,天上明月正好,但气氛明显落了下去。
长缨索性道别,傅容他们皆未挽留,只点点头就与凌渊他们同路而去了。
拐出街角,黄绩就按捺不住地道:“戏园子里不知何故,接连好几出颂扬老武宁侯生前伟绩的戏码。”
长缨停步。
难怪先前凌渊神色难看,她这个“杀父凶手”与他同席看戏,看的却是说他父亲的戏,怎么会不难堪不愤怒
关键他还没法子阻止,外头人颂扬亡父,当儿子的难道还不让颂扬吗
由此看来傅容他们急着走也是怕她难堪了。
这么说来长缨是更该愤怒的,但只要想到这事来得不寻常也就顾不上想别的了。
凌晏都过世四年了,突然之间四处被传颂,能不是有心人操纵
“长缨!”
正想着,少擎又驾着马赶上来了:“我刚刚才知道,原来这几日街头巷尾都在传凌二叔的事情!
“好多酒楼说书的,包括戏园子里都现编了他的戏码轮番上场!前阵子消散了的流言,如今又因为这些戏目重新掀起来了!”
&
nbsp;长缨凝眉:“什么时候传开的”
“我刚才问了问,也就是这两日突然传起来的,方才当着凌大哥的面都在传。
“这也就算了,有些愚民甚至还在讨论你住哪里,还说要去都察院告状,说你,说你这样的人不配为官为将!他们要请士子写状子停了你的官职!”
“这不胡闹么!”黄绩道,“头儿的将衔可是拼着命得回来的,又不是凭凌家得的,凭什么不配!难道由得他们说配就配,不配就不配吗”
长缨想了下,掉转马头:“先回府。”
少擎也跟了上来。
&
第227章 他的反击
按理说有了顾家,他就该照着从前那般夹着尾巴低调做人,由着顾家出头,自己且当个便宜太子便是。
但偏偏他又要倚借顾家防备皇帝废储另立,又对顾家并不放心,想要站住阵地以备将来自己皇权独揽。
自她沈璎露面之后,他就频频出手,按捺不住了。
本就是因利益而联接起来的关系,顾家对他的心思会不知道么
联想到之前漕运司里的内讧,杨际借势把漕运总督樊信给端了,而放上了自己的人坐镇,顾家如今的低调就显得有些耐人寻味,想必也是在等着看他杨际栽跟头受教训了。
所以这两厢关系并不那么无懈可击,可想而知,只不过利益令他们目前不得不紧密起来。
那么,再想到前世里杨肃回京后把漕运司彻底拿到了手里,多半也是如今生这般,不动声色地打点好了,后来才趁虚而入。
但杨际已经知道杨肃就是霍溶,想必也是知道漕运司之前刘蔚那件事是个坑了。
霍溶借着盗料案从中挑拨离间,让杨际误以为换了自己人顶替了樊信,便赢了一招,结果发现始作俑者竟是杨肃,这口气未必咽得下。
近来的频频动作,以及这次抬出凌晏来堵凌渊,除去防备凌家因为她而倒向杨肃,以及对于平空冒出的夺嫡对手之外,是以恐怕也还有几分为当初那闷亏出口气的意思在内。
“姑娘!”刚坐下,紫缃进来了:“咱们家胡同里来了好些人指桑骂槐,在认咱们家门呢!”
长缨来到前院,透过花窗看去,果然府门前徘徊着好些人,均指着沈家在咒骂着。
谭奕开门出去驱赶:“官宅门前肆意喧哗,想干什么!”
众人望着她威严神色,怵了怵,回道:“沈长缨害死自己亲姑父,哪里来的脸当朝廷的将军她该自刎谢罪!”
谭奕怒斥:“我们将军是朝廷钦封的将军,几时轮到尔等指手划脚!这是要造反不成!”
门口人愣了下,接而被轰散。
谭奕回来见长缨站在墙下,要说什么,被长缨阻止了。
“不过是些愚民,不必理会。”
她的官职是兵部定的,将衔是朝廷给的,杨际还没那个能耐削了她,他目的其实不在她,也不会做出这么无聊的事。
说到底令杨际如鲠在喉的是凌渊和杨肃,但他却不知道,凌家压根就没想过要站队。
这事弄得除了她耳根子不清静了些,实际上是带不来什么损失的,他唯一激怒的只会是凌渊,就连杨肃都未必会搭理他。
既然如此,便先看看凌渊如何决定再说。
……
杨肃得知这件事是长缨与凌渊他们在戏园子回来的翌日。
漕粮的事完了,他又得开始下一拨。近日与秦陆谢蓬忙着合计五城兵马司的事,余事无暇顾及。
佟琪在他议事的空隙里把事情报给他,他停笔思索着,没有立刻答话。
事情谁干的显而易见,杨际惦记着什么他不管,反正不管怎么样他们相互是敌人。
他只想着长缨,凌晏这事不解决,长缨这身骂名便永远也掀不了。
要解决这事便得证实长缨指证凌晏是凌晏主动授计,但凌家方面并没有证据证明她,更加不知道这证据在何处,这又该如何才能证明她清白呢
佟琪道:“要不要再着人去外头放放话”
“不必。”杨肃坐起来,“先看看凌渊会怎么做。”
杨际出手刁钻,戏园子里颂唱凌晏生前事迹,并没有提到半句长缨的不是,至少百姓看完戏后如何做,跟他可没有半点干系。
甚至连凌家都不能凭这点正面回应。
你若正面回应,那便正中了奸人下怀,反过来
第228章 他已经赢了
“武宁侯是否夸大其辞倘若漕运总督府如此腐朽,为何都察院并未曾收到奏报”
立时有都察院御史站出来反驳。
“张御史确定是没收到奏报而不是洞察悉知却隐瞒不报”
凌渊仿佛料到了似的,紧随着话音冷冷扫视过去,同时又掏出份折子来打开:“据查,过去两年里湖州府以及南康卫共往都察院上报弹本四十七道!
“道道均指向漕运司官吏中饱私囊官商勾结,但有回馈的无有其一,张御史既然提出来了,那本侯就顺道将都察院也参上一本!
“都察院欺上瞒下,渎职枉法,臣请奏皇上下旨彻查!让与案者依法重惩!”
这番话掷地有声,满朝皆已哗然!
打从东亭侯摘冠求去之事件后,这大面积并且力度这么大的弹骇可是从未再有过!
谁都看出来凌渊这是动了真怒了,却不知道究竟东宫哪里惹恼了他
有机灵的很快联想到了近日街头的事,随即拢手围观起来。
“皇上,武宁侯这是诬告!”
锅从天降,没想到御史出来应战都被他凌渊给算准了而有了准备,都察院都御史也不能不出列了。
“湖州码头与南康卫确有不少弹本上奏,但经都察院核实,几乎都是无中生有捏造事实!”
“再不是事实,文武两边衙门一共四十七道折子,是否也得呈交皇上定夺”凌渊寒眼看过去,“还是说衙史大人们认为可以代替皇上决策!”
都御史道:“你这是强辞夺理!”
“是不是强辞夺理,都察院先帮着皇上看看这份弹本以及罪证值不值得重惩再说!”
凌渊本就严肃冷峻,轻易也不搭理人不开口,加上他武宁侯实力在身,此今日却来势汹汹重击出击,顿时将素日抬起鼻孔看人的都御史给怼得无言以对,殿堂里也肃静下来。
站在前列的宋逞看看凌渊又看看杨肃,拈须未语。同为内阁学士的顾廉也在短暂的凝神后拢着手冷眼旁观。
余下如东阳伯父子与荣胤傅容等,虽是未曾出声,立在凌渊身后,却如同在无声中声援。
杨际渐感呼吸沉重,凌渊声势明显压住了场子,则勋贵带头弹骇起了漕运司,正中皇帝下怀,照此下去,皇帝是绝不可能会打马虎眼的!
他深吸了口气,看向顾廉,想冲他使个眼色,无奈顾廉压根就没往这边看来。
于是乎又只得转头给眼色与詹事府。
詹事于翼举笏上前:“启禀皇上,河道上之事或有疏漏,但水至清则无鱼,漕运南北数千里,官吏与船工无数,底下人纵有些许失仪,也无法杜绝。
“臣以为武宁侯所奏之事无须郑重其事,只须责令御史勤加监查即可。”
“于大人,武宁侯告的可不是底下人,而是漕运总督府上层十几位官员。”傅容一贯笑微微。
“漕运总督新上任未久,武宁侯所举之事与其无关。”
刑部也有外派官员在河道上,当即有人站出来。
“跟总督无关,那就抓巡漕御史和理漕参政,总得有个出来担责的。”冯少殷道,“武宁侯奉旨前往湖州,当廷呈上官吏贪墨罪证,总不能任凭诸位几句话就和了稀泥了吧”
杨际抗不住凌渊步步紧逼,又见皇帝脸色愈发坚定,便抢在旨意下来之前道:“此事亦不能听凭武宁侯一面之辞,不如暂且将弹本先交付三司,容后再行定夺。”
凌渊道:“太子此言未免轻率,这弹本是呈与皇上的,都察院有欺瞒先例,怎可再交付与他臣恳请皇上亲断!”
杨际开始气息不稳,再度看向顾廉。
顾廉却抱着玉笏站着,打定主意凝眉不语。
“文渊阁大学士宋逞接旨!”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