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裙上之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铜穗

    凌晏舍命要保的卢恩与霍溶当初要保的钱滁都是詹事府里的人,而詹事府在经历那次动乱之后,杨际便想要再纳妃充盈后宫,钱家出事未久凌晏也出了事,事情都发生在那关头,也令长缨无法不深想。

    &




第173章 他想亲眼目睹
    周梁去了衙门回来,直接把赵捕头跟前的衙役带回来了。

    说是已经审过那日打斗双方,除去对汉子侵吞财物的数量有分岐之外,基本确认汉子所说无误。

    倭寇们也是近来被浙江都司的兵马打击得久未捞到大头,这才铤而走险进入湖州作案。

    一问人数也不算很多,不算很大案子。

    “要不要查”周梁问。

    这种小案子,查的话其实得不到什么实际利益。

    长缨想了想,又问了句宋家那边情况。

    “照头儿吩咐的做了。不知道宋三爷会怎么样,但话是肯定传到他耳里了。”

    宋寓不是宋家四房的长子,与二哥宋寰感情最好。既然话已经传到了宋寓耳里,那把这动静弄大点便有必要。

    她便道:“咱们不查,宋家便不会觉得有什么要紧。你去衙门把案档转移过来,再去跟谭将军报备一下。”

    目前行凶的人都抓到了,再往下查,只能顺藤摸瓜把这伙倭寇全部端掉。

    但他们老巢在杭州,不在南康卫辖内,要查就得跟谭绍请批公函。

    正好谭姝音着人来请她过府,她便顺道直接去寻谭绍。

    谭姝音找长缨不过是许久没见她,找她唠唠磕,另则是她与未婚夫的婚期已定,过不多久也将回祖籍完婚。

    长缨难免有些突然,前世里她们是不曾久别的,这一世她选择不同,于是连长聚也不能了。

    长缨简单问了一下她的嫁妆,预备提前给她添妆,又说了些体己话。

    谭绍回来后她顺便就把公函请到手了,谭绍留下她:“听侯爷说你要调到中军都督府去”

    长缨没料凌渊已经跟他说了,只好道:“他是有说过,不过还没有决定什么时候走。”

    顺着这话,她也就顺便把她将来要走的事先给他打个底。

    谭绍有些感慨:“老子一手栽培出来的将领,临了倒给吉山卫做了嫁衣裳!”

    长缨心底也十分过意不去,笑道:“谁也抹不去您的功劳。”

    谭绍便又笑起来,道:“你想好了就行。”

    于她而言最好的出路其实是留在远离京师的地方稳定拼搏,江南富饶,她又上进,即便不能深入朝堂也必少不了荣华福禄。

    去了离京那么近的中军营,来日日子哪里能平静。

    谭绍这是在委婉提醒她。

    长缨无法对谭绍坦言,也只能领了他这番心意。

    回府她交代紫缃准备去杭州,说完又道:“让吴妈做些钧哥儿爱吃的,再送到宋家去。”

    想了下,又转口了:“算了,还是我自己去。”

    ……

    城南这片多是书香世家,因着这里有座文庙,历代文人士子在此停留定居,逐渐地也成了气候。

    宋家所处的东山巷,沿途不乏粗壮的古木,青石板砖与爬满凌宵花的斑驳墙壁,连空气里都透着清幽雅致,不愧人杰地灵四字。

    长缨到来的时候宁氏正带着姑娘们在庑廊底下做针线,闻讯迎到了二门,自然有番寒喧。

    前院里玩耍的宋钧听到动静了,趴在窗口说了声“沈姐姐来了”,便开始四处找鞋。

    正躺在摇椅里读书的宋寓抬头:“哪个沈姐姐”

    “就是上次在济安堂遇见的那个啊。”

    宋寓目光停住,眉间凝了一凝。

    长缨见了家老太太,又拜见了宋夫人,宋寓便带着宋钧到了二房,宁氏伴着长缨在前厅见了他。

    “听说将军前些日子在街头遇上了倭寇行凶,不知案子结了不曾”见过礼后,他问道。

    长缨道:“前两日审出来倭寇们还有同伙在杭州,尚且未结。”

    “失盗的人家可查出是哪户”

    “便是城西做茶叶买卖的于家。”

    &n



第174章 得讨颗定心丸吃
    长缨最初没想过宋寓跟着去,出差办案带着外人毕竟有些不便,但宋寓能去这趟,岂非省去了她不少麻烦

    双方说定,回到府里长缨即传来少擎他们,当夜把此去计划敲定了,而后预定翌日下晌启程。

    翌日正好卫所集议。

    谭绍说完正事之后,即又宣布调了两名将领到督造司,确切地说是长缨这边,由于徐澜离开,她也有了要走的打算,这边添加将领是必须的。

    霍溶和凌渊都是此时才知道她要去杭州。

    因为少擎回来,凌渊留下给他的两名护卫也回来了,下衙回府问了些细节,他也没再说什么。

    虽说他不赞同她跟宋家结交,但眼下他就算说了也九成九没有用,她倔强得根本不会听他的,索性日后再论。

    霍溶直接到了长缨公事房。

    “去杭州几日”

    “顺利的话三五日就回来了。”长缨整理着军报。

    霍溶想了想:“那我让佟琪跟你去。”

    长缨手下动作慢了慢:“干嘛让他跟我去”

    “多两个人办事方便。”

    长缨笑了下,不以为然。

    但没想到下晌正准备出发,佟琪果然带着两名护卫,牵着马到沈家来了。

    “我们爷说少夫人出门他要是没点表示,旁人看了肯定要说闲话。爷有事去不成,便派了属下来。”

    他笑眯眯地拍着身上包袱。

    长缨不去纠缠这些,驾马进城与宋寓在城门下会合,便前往杭州。

    杭州沿海虽乱,城里却十分繁华,毕竟倭寇盯上这里也正是因为它的富庶。

    进了城门佟琪自告奋勇打前站,将长缨他们一行引到了客栈。

    长缨少擎与宋寓各自一间上房,其余人随意。

    安顿下来后众人心里都有些讶异,客栈条件在城里不算数一也要数二,卫所里给出的差银可供不起这样的好房间。

    佟琪瞅了个空子到了长缨房里,就压着声道:“少夫人只管安心住下,这客栈是咱们自家的。您想要什么想吃什么,说一声就成的。”

    话音落下,门外掌柜的就带着三个伙计进来,躬着身哈着腰端来吃的喝的,样样精致可口。

    长缨算是明白了,霍溶哪里是派人过来帮她办差,分明就是派了佟琪过来给她当管家的。

    不过有了这番安排,倒也真是省了不少心,当夜先住下来,翌日开始,长缨让少擎带着黄绩周梁去办六扇门那件案子,而她则带着紫缃伴随着宋寓在城里四处私访。

    随着谢蓬归位,霍溶手头的事项增多。

    谢蓬冲漕运司下手之后,很快就有了消息回来。

    “那六十余户商船倒戈之后,彭燮即时展开追查,在我们的暗中推动下,他很容易就查到了柳烁头上。

    “彭燮带着人闯到柳府时,柳烁手里正拿着这月孝敬银票,以及商户名单。两位大人顾着体面,没打,但是彭燮当夜就进了京。

    “算算时间,最迟前日消息就应该传到了杨际手上。”

    谢蓬掸着手里一封信,扬起眉头下有显而易见的畅快。

    霍溶隔着帘子在沐浴,直到洗完之后他披着衣裳自帘子走出来才接了信,看完道:“把早前掌握到的樊信侵吞杨际赃款的证据想办法让彭燮拿到手。十日之内我要得到杨际问责樊信的结果。”

    谢蓬记下,又道:“宫里也来了信,确定还朝的日期定在明年二月初二。从眼下开始,当年永和宫的旧人开始回召,约摸下月就会在通州会合。

    “届时你将需要前去见一见,人只有几个,但都是当年娘娘的贴心人。皇上的意思是你若是用得着就用,用不着也得让他们在身边呆着。”

    霍溶擦着头发,走到帘栊后。

    谢蓬



第175章 诡异的海岸
    黄绩也作证:“就那几日里,我跟五爷在府衙附近住下的小客栈里,都曾有许多琉球人高丽人出没,东瀛人最多。”

    东瀛岛内也正四处战乱,属群龙无首之时,大批东瀛人因此离岛盯上了大宁,琉球高丽倒还算老实。

    “钱塘那边又如何”长缨问。

    钱塘江为入海口,周边村庄正是海患重地。

    “我暂且没收到那边的消息。”

    “黄绩去看看。”

    天亮时分少擎带着周梁黄绩回来,道:“钱塘那边还是乱,倭寇们没有收敛的迹象。”

    这就怪了。城外还是乱,城里倒突然之间消停起来,是杭州知府忽然间开了窍,想到如何治理了

    有程啸那案子在前打底,杭州知府怎么可能会有多干净。

    长缨托腮想想,道:“城里先不管,明日我引着宋三爷出城去钱塘看看,三爷是个读书人,到时候你们带着从旁多跟着点。”

    顿了下,她又道:“见机行事吧。”

    此番宋寓同行,按理说他们是该严密保护,不能让他涉险才是,但既是来巡视的,又怎能不深虎穴

    入了虎穴,便总难免有些隐患,总而言之,虽然会有风险,却又非去不可。

    为免发生意外,翌日早起她也跟佟琪打了招呼,他和两个护卫身手不错,让他们跟着宋寓,又添了一份保障。

    总而言之他们不生事,只让宋寓知道海边究竟什么情况便成。

    宋寓看到身边这么多人,骑在马上也笑起来:“难为沈将军了,我是不是给将军添了麻烦”

    长缨笑道:“保证三爷的安全,是在下份内之事。”

    不过她也认真地给他说了实况:“钱塘确实不怎么平静,三爷过去了,届时也还您自己也要多加小心。”

    这几日结伴在城里走动,彼此已算熟络,宋寓知道出点什么事情她也难以交代,也就没再说什么。

    心里也暗暗思量,沈长缨是南康卫里凭实力上位的将领,此番如此慎重,莫非钱塘一带当真已到了她所说的地步

    原先还半信半疑,此时也不由添了两分凝重。

    出发之前已经商议好,一行十余人皆扮作陪着商户家公子哥儿的随从入村。

    佟琪是霍家的人,对于如何以商人身份露面经验丰富,此外宋家在湖州也有田有铺子,长缨两世在外历练这么多年,也不至于驾驭不住。

    路上人不少,都做大宁百姓装扮,五官也与中原人无异,但仔细看的话,还是能从中看出来好些言语举止不自然的人,应该就是夷邦人无疑了。

    街头街尾都有人冲他们注视。

    长缨看到了,未免横生枝节,只作未见,低头跟宋寓商量着往村子里去走访。

    少擎和周梁黄绩有衙门里的案子要办,他们走他们的,但由于挑选的地方就是顺着办案之地不远,因此集合也方便。

    出了镇子不远就到江口了,江水连海,沿岸许多渔民,岸上三三两两的人在劳作。

    长缨没挑近海的,近海的匪类多,危险。

    她在离岸较远的村庄停下来,佟琪先与紫缃去寻人打招呼,而后长缨再与宋寓上前攀谈。

    这座村子还算是本土的人口多,长缨伴着走了几圈,就听得了不少倭寇犯事的案例。

    宋寓脸色已远不如来时轻松,甚至已经能让人感觉到他的心绪不宁。

    长缨因在意料之中,倒还算平静。但同时看到沿海海患依旧,杭州城内却一派平静,仍是感到有些狐疑。

    钱塘海患依旧,是没有理由杭州城内会不受影响的。这是什么缘故

    “头儿,五爷已经锁定那伙人的下落,让我来传话给你!”

    走出村尾时正好碰上黄绩回来。

    长缨想了下,转头看向宋寓:“我去前面看看就来,三爷先走走,佟琪紫缃你们



第176章 她受过重创吗?
    长缨知道自己受了伤,后背和胳膊腿都疼,但那些尚且要不了命,最难受的还是头部,撞向礁石的时候她特意避开了要害,可强烈的冲击力还是使得她眼下脑子里如同有海水翻腾,一**的痛感让人眼前发黑。

    “这半个月你跟谁在一起……”

    闭目的间隙耳畔忽然传来男音,缓慢又幽长,但异样清晰。

    长缨蓦地睁眼,面前却只有模糊一片,并没有男人。

    她极力捕捉仍然萦绕在脑海里的声音,但带来的却是更加强烈的刺痛……

    霍溶与谢蓬忙着布署漕运司,连日不曾停歇。但很快也有新的反馈传来:“顾廉被杨际召见,连夜传了柳烁回京,斥责其不识大体。

    “柳烁不承认——他当然不会承认,因为那些商户倒戈转投他,跟他半点关系都没有。

    “顾廉大怒,要调走柳烁,柳烁方承认下来,接而去东宫请罪。
1...5051525354...1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