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裙上之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铜穗

    马刚到府门前,就见霍溶挽着袖子,两手叉着腰在他门下树下来回踱步。

    斜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越过台阶又越过门槛。

    凌渊原要下马,也不下了,倨于马上睥睨过去:“你这是打算寻我打架,还是打算拆我的房子”

    霍溶停在树下,笑道:“哪敢斗不过表哥你。”

    凌渊倏地寒脸。

    霍溶扬了扬手里文书:“有军务求见侯爷。”

    凌渊将他领进了书房,书房里只有一把椅子,凌渊自己坐了。

    霍溶也不在意,把文书放在案面,然后望着他窗下铃铛,说道:“你派去京师查探的结果如何”

    凌渊凝眉:“你怎么知道我派人去京师”

    霍溶笑了下,拖过他一张花几过来坐着。

    花几差不多与书案同高,这么坐上去,那双大长腿一撑,气势便似要盖过书案后太师椅上坐着的主人。

    凌渊也不能跟个无赖端什么架子,瞅了眼便就收回了目光。

    “长缨十五岁才出京,在那之前也没人登门求亲”

    凌渊眼望着公文:“怎么,有的话你还想一个个碾过去”

    他起过一万个念头想捻死面前这没皮没脸的,但想到用不着多久就能看着他欲哭无泪,便又不必做出这有损自己体面的事情来。

    “不碾。我只是想,东宫当初四处招揽权贵府上的小姐进宫,他就没把主意打到凌家”

    听到这里,凌渊顿了下,随后抬头。

    面前霍溶环臂坐着,那层浅淡的玩世不恭之下有着些许莫测。

    凌渊定了有半刻,道:“你什么意思觉得我们会让铃铛去东宫做妾”

    “你们让不让,跟东宫有没有这个意思是两回事。”霍溶道,“漕运司里刘蔚被抓,长缨在这里的消息八成已经传到京师。这当中可少不了会有落井下石的,就算东宫没有,你不担心旁人会对她有什么动作”

    凌渊靠进椅背,凝了会儿眉:“是什么事情导致你想到这个”

    “坦白说,早几日夜里,有杀手冲我下手,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宫里侍卫的刺青。

    “我想来想去并没有得罪过宫里人,近期只有长缨抓了刘蔚,而长缨又与我有了夫妻之名。

    &




第167章 这才是麻烦的地方
    霍溶端着杯子浅抿了一口,漫声道:“若他杀了我,是为了让凌渊如愿以偿呢”

    谢蓬怔住。

    杀了霍溶,凌渊对沈璎志在必得。但终究沈璎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她已婚过的身份,她对凌晏的罪行,都不可能让她顺利成为武宁侯夫人。

    相较之下,杨际放弃纳沈璎为侧妃而改为对凌渊适时伸手,替凌渊扫清娶沈璎为妻的障碍,甚至是运用手段给沈璎一个洗清罪名的方式,让她能够重新清清白白现身京师——别说凌渊,就连霍溶自己只怕都很难会拒绝。

    这种情况下凌渊承了杨际的情,也就只能为杨际所用了。

    这样看来,的确是比直接再打沈璎的主意要有利得多!

    “那看来杨际很快就会找上凌渊了。”他看向霍溶,“你这亲怕是结不顺利了。”

    霍溶目光深深:“看凌渊怎么选择吧。”

    说到这里他又道:“成亲的事先搁着,等凌渊那边的消息来了再说。

    “眼下头疼的是杨际要杀我,他派来的一批人全死,必然不会善罢干休,再来的话不一定会刺杀,倒有可能是盯住我。

    “这才是麻烦的地方。影卫们不能随便露面了,日后出入的确要当心些。”

    谢蓬道:“原本还可以做做戏让他相信你和沈璎没有可能在一起。如今侍卫全部灭了口,想瞒过他也不容易了。”

    但在事发当时,灭口又是必须的。但凡走漏一点消息出去,让杨际知道他身边有诸多宫廷影卫,便将引来无穷后患。

    霍溶没有吭声。

    ……

    长缨没再过问霍溶的伤,反正吴妈总会把吉祥带回来的消息跟她转告。

    吴妈每日给霍溶炖汤,弄得家里一天到晚飘着一股子补药的味道,如今她看到活鸡都要绕道走,也不知道连日喝汤的霍溶感受如何。

    接下来这几日也没再听到霍家有关于婚事之类的动静,长缨基本已经相信那天的话不过是霍溶为了气走她而信口胡诌,后来在衙卫里遇见,于是也停步问了句伤情。

    他回应淡淡的,长缨也没有放在心上。

    比起提亲,她更愿意思考太子刺杀他的用意。

    事发四五日之后,长缨自佟琪处知道了他们遇险经过,自然也锁定是太子所为。

    相比较起来,皇帝就算想对付霍家,似乎也没理由突然在这当口下手,因此还是太子嫌疑大些。

    她也觉得此事是因刘蔚而起。

    但如果是因为刘蔚,那显然她也应该在针对范围之内,如何却不曾动她是来不及还是有别的原因

    想的心思挺多,可惜缺少线索,实在难以琢磨出什么名堂。

    因着霍溶遇险,长缨也分了几分心思到湖州近来民风上,获知的结果是依旧匪患颇多,时有流寇扰民的消息传来。

    下旬收到少擎来信,才知凌渊居然也去过杭州。

    凌渊近来跟她都毫无交集,她不知道姑母那边有没有给过他关于凌晏的线索,但想想也不可能会有,有的话凌晏当初又何必瞒着他们

    不过有他留下的护卫在杭州帮忙,少擎也要顺手些。因为杭州比起湖州,更不平静。

    这日宁氏打听到她休沐的日子,请她进城看戏。

    正梳头的时候徐夫人又登门来了,原来她和徐澜已经订下启程的日期,就在当日,特来辞行,说饯行的话就不用了,来日都在朝官为将,总归还有碰面的机会,不差这一时。

    长缨便着吴妈封了几样精致小礼,先至徐家送行,与徐澜寒暄了几句。

    临走时徐澜把他即将调往的屯营说了给她,竟是中军都督府麾下卫所,他此去是任卫所副指挥使。

    “我先北上,等你早日风光进京!”他笑着说。

     



第168章 朝局不稳,海患之乱
    湖州已久未有东瀛人作乱的消息,长缨听完往前方看去,只见果然那三人武功招数十分怪异,但被打的人则有明显的中原人的口音。

    正好紫缃已拿了把长枪出来,她接在手里:“何人在此闹事!”

    对打的双方看到突然来到跟前的她,有片刻的无措,但紧接着又发起了狠。长缨抡起枪竿往那三人扫去,腾身踏树,再来一记回马枪,立时将他们挑翻在地!

    那受伤的男人捂着腰腹爬起来,指着身后酒楼:“那里头还有他们的人!快去捉!”

    他面目狰狞,使唤长缨的口气也带着命令。

    长缨才皱眉扫了眼他,顿时,那酒楼上头又飞过来一道寒光,擦过她耳际直射向身后男人!

    紫缃眼疾手快,将他往旁边一拖,那寒光避过要害直接没入他右肋!

    酒楼里原本躲着没动的人纷纷尖叫着冲出来,紫缃见状要扑进去逮人,长缨拉住:“不要去!把这几个抓起来!”

    周围的嘈杂在打斗休止那片刻暂静了一下,紧接着开始往这边聚拢。

    受伤的汉子倒在地下大口喘气,长缨将他挪到树下靠着,问他:“你们哪路的”

    汉子口气恶劣:“问我做什么,你去追凶手啊!”

    长缨一掌劈在他臂头:“老实点!”

    汉子控制不住地往旁侧翻。

    待要口吐狂言,紫缃往他这边又是一记:“这是南康卫的沈将军!你敢叫嚣!”

    汉子一时被镇得不能言语。抬头见长缨还冷冰冰看下来,便咬咬牙忍住肋上传来的痛感,说道:“他们是海面上混的。”

    “倭寇”

    “差不多吧。”

    长缨皱了下眉头,又问:“那你是什么人怎么跟他们起冲突的”

    汉子吐着血,道:“我给他们备货,出了点纠纷。”

    备货是江湖话,沿海倭寇们原先多是在海面打劫商船,后来海运禁了重开河运之后,出海的商船锐减,倭寇们便转为上岸搔扰黎民百姓。

    抢劫掠夺,或是偷盗,再后来便出现了倭寇与岸上个别心术不正之人合伙牟利的现象。

    比如这些线人会瞅准一些门户不严的大户,或者趁运送财货之际勾结倭寇,到时间伪装本国匪徒打家劫舍。

    汉子说的备货,便逃不过这些人范畴了。

    “怎么回事”

    长缨刚问到这里,身边即传来宁氏的声音。长缨看了眼她,继续问这汉子:“你给他们备的哪户的货”

    汉子听她这么一说,知道是个行家,踌蹰着张了嘴:“你没必要问哪家。这跟哪家也没关系。”

    “那你跟他们起的什么纠纷”

    “我,我扣了他们一包货。”汉子说到这里,急喘气道:“帮我止止血,我快死了……”

    长缨冷眼觑着他,给紫缃使了个眼色。

    虽然死不足惜,但对方那伙人未免也太猖狂,此处离杭州还有百余里,一个杭州城都不够他们祸乱的,居然都把手伸到了湖州,相较之下,这汉子暂且还有点存在价值。

    宁氏双手紧攥:“江南海患竟已到了如此程度么”

    长缨闻言,顿了下说道:“是早就很严重了,只不过往往都只是耳闻而未有目睹。

    “杭州沿海的村庄深受其害,甚至于有些倭寇伪装成大宁人驻扎下来,每每官兵巡察便装成百姓,官兵一走则开始四处搜罗财物。”

    宁氏面有惶惑。

    长缨看着她,接着又道:“倭寇不止,只会带来无边灾祸。浙江都司近年已经在努力派兵攻打镇压,但朝局不稳,连影响到前线战事。

    “目前这模样,想要彻底根治海患是不可能的。”

    开通海运,固然可以增加国力,同时打破朝局僵局。

    可海患不治,开通海运就只能



第169章 她不会在乎你的吧?
    宁氏回到府里先去了婆婆屋里。

    宋夫人带着宋钧和姐儿在房里玩耍,看到她回来不由惊讶:“不是去见客了么”

    宁氏坐在榻沿,接了姐儿在手里道:“突然发生点事,沈将军去忙了,我就回来了。”

    “不是休沐么还用当差”宋夫人逗孙女儿吃蛋羹。

    宁氏说:“是要紧的事。我们在戏园子里看戏,突然外头有人打斗,沈将军去了,才知道原来是海面上的倭寇与岸上的人勾结算计大户们财货,闹起了内讧。

    “好几个人打一个,那倭寇十分嚣张,不光是敢于当街杀人,且暗中还埋伏着人。以往只听说江南闹匪患,今日可算是亲眼见着了。”

    宋夫人停下手来。

    宁氏神色凝重,抱着姐儿的手在她腰身上掐出好几个肉窝窝。

    宋夫人沉吟半晌,说道:“这光天化日地都敢欺上大宁国土,也是够狂妄了。”

    宁氏望着她:“还不是朝局不稳。若朝局稳当,朝廷也能专心治理海患。”

    宋夫人捧着碗沉默。半晌,她低头搅着蛋羹道:“怎么着才能算是朝局稳呢”

    宁氏也默然。

    以往朝局不宁,要么皇储未定,要么权臣当道,眼下是皇储定了,却与权臣联手对抗皇权,皇帝还连废储另立的想法都不敢有,所以这话也是啊,怎么才算是朝局稳当呢

    等到太子熬到皇帝驾崩,而后太子成为新帝的时候么

    即便是,太子与顾家又会永远默契下去么

    “不要胡思乱想,湖州离海边还隔着个杭州城呢,哪里真能猖狂到闹到湖州来的地步兴许是贼人徦称的也未定。”

    宋夫人舀了勺蛋羹送到姐儿嘴边,道:“老太太七月里的寿日,咱们好好伴着她老人家过寿。”

    姐儿挥舞着小手,张着嘴儿嗯嗯地要吃,宁氏看了眼婆婆,没说什么了。

    ……

    长缨饭没吃就回来,吴妈也很意外。

    但她没多说,只找来周梁:“去打听打听宋家在府的几位爷吧。”

    周梁摸了下后脑勺:“头儿得说个方向才好,没头没脑地我这也不知如何打听。”

    长缨想了下,就说道:“就看看他们当中谁学问最好就成了。”

    宋家子弟们都挺出色,性子各有各的不同,但于家族来说,最受重视的自然会是学问好有前途的那一批。

    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宁氏身上不靠谱,宁氏身在内宅也不太方便插手这些事务,她得双管齐下,再寻目标同时出击。

    吴妈端汤进来,道:“霍将军家来了位公子,好像是他朋友。姑娘知道吗”

    长缨怎么会知道但一个篱笆还有三个桩呢,霍家大少有朋友是多正常的事。

    长缨没有接话。

    她蓦然想起除了知道他是霍家大少之外,其余对他一无所知。
1...4849505152...1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