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笑道:王将军,在下李汝鱼,有事需要见陛下。

    王陵脸一横,我知道你是李汝鱼。

    李汝鱼一阵无语,既然知道,还拦我作甚。

    却听王陵又道:不论你是谁,哪怕是天王老子来了,陛下没有宣召,你也不得进大内,在这里等着,我着人去禀报。

    李汝鱼越发无语,按照道理来说,只要是朝堂官员进大内并不难,难的是进去之后,帝王愿不愿意见你。

    顺宗朝时,有一位骨鲠谏议大夫,就顺宗后宫用度一事劝谏多次,某一月西皇后陈婉秋回娘家省亲,因为超过用度,这位谏议大夫在垂拱殿外等得不耐烦,径直闯了进去,大骂顺宗。

    顺宗还只能装孙子一样听着。

    听完之后,还只能好声好气的说朕一定会勒令后宫用度,着令皇后陈婉秋今后多多注意,最后还得憋屈的对这位谏议大夫表示嘉奖。

    当然,这件事后来朝野流传得很广。

    真相也很快水落石出。

    就是当时还只是妃子的女帝手笔,目的就是为了打压陈婉秋,当然她也得逞了,那位谏议大夫,如今已提举洞霄宫养老。

    李汝鱼假意怒道:我若非得进去呢!

    王陵一按腰间佩刀:我知道李大人剑道无双,区区数十个禁军士兵不是剑下之敌,如果你要硬闯,我王陵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绝不退缩一步,请李大人踏着我王陵的尸首去见陛下!

    李汝鱼笑了。

    这,才是大凉禁军该有的风气!

    道:那请王将军着人去禀报一下罢。

    王陵有些讶然,本以为自己如此强势,李汝鱼会恼羞成怒,不曾想他竟然忽然服软,于是这位丽正门守将对这位青云直上的女帝之剑,添了一丝好感。

    着人去禀报。

    李汝鱼和王陵就这么在丽正门外大眼瞪小眼。

    皆无恶意。

    反而有些惺惺相惜。

    许久,才有一位小黄门匆匆赶来,宣女帝旨意,让李汝鱼去垂拱殿觐见,王陵这才放行,李汝鱼走入丽正门几步后,回首看着王陵,王将军,不要忘了你今日之言。

    王陵一怔,旋即豪气顿生,刀在,门在,则无人可逾矩见陛下!

    李汝鱼哈哈大笑而去。

    大凉有脊骨!

    李汝鱼走进垂拱殿,搭眼就看见了坐在御书桌后批阅奏折的女帝,又看见了她抱在小腹处的暖水袋,顿时脸色一变,暗叫不妙。

    想起了曾经被这个女人支配的恐惧。

    垂拱殿里除了柳隐,还有一个小姑娘,非常没有规矩的东翻西翻,俨然这是她的书房,看其神态,显然已是习以为常。

    而一旁的柳隐更是视而不见。

    李汝鱼有些讶然,没听说过女帝有子嗣啊,难道这是女帝遗落在民间的私生女,找回来了?

    从李汝鱼进殿,女帝就一直在悄悄观察李汝鱼。

    发现这小子的目光落在自己小腹上,本有些恼怒,待发现这小子脸色大变,倏然间明白,李如鱼的目光倒不是亵渎,而是看见了暖水袋。

    于是也想起了某一日某个少年被自己追着打的样子。

    忍不住笑了笑。

    李汝鱼行了礼,看了一眼那个小姑娘。

    哪知那小姑娘也在看李汝鱼,目光奇怪。

    李汝鱼眼中,小姑娘是小姑娘。

    然而在小姑娘眼中,李汝鱼却不是李汝鱼,而是一条紫色的鱼,或者说是一条紫色的鲲,只不过如今这条紫鲲,又浑身旋绕着浩然青气。

    女帝放下折子,双手抱着暖手袋搭在小腹上,往后一趟,道:有什么事?

    李汝鱼干笑一声。

    这话不是应该我问你么,我都准备返回渝州了,结果被你派阿牧来把我召回了临安,不过毕竟是面对君王,只得轻声道:臣就是来问一下,陛下召臣回临安,有何事。

    女帝哦了一声,薛盛唐见过你了?

    李汝鱼点头。

    女帝又道:薛繇,嗯,也就是那个异人养由基的事情,薛家需要给你一个交代,薛盛唐作为薛家顶梁柱,他只能亲自去。

    李汝鱼等着女帝继续说。

    女帝慢条斯理的道:全临安的臣子都以为朕将你召回来,是准备提携你进入中枢,然而朕并没有这么想,鸳鸯湖发生的事情让朕有些担心,天下的武道拔高太快,朕那些读书人出身的臣子,可不尽是范文正,朕总得让天下官吏安心。

    江湖不可凌驾于朝堂。

    李汝鱼想起薛盛唐的提醒,忍不住道:马踏江湖?

    女帝点点头,这事不急。蜀中那边的战事,即使是隆冬也不会停歇,大概会在开春之后彻底分出胜负,到时候朕会给天下的江湖制定规矩,规矩之内,可捉刀背剑,规矩之外,朝堂以铁骑踏之。

    李汝鱼有些讶然,蜀中一定能平定?

    那个神将这么厉害?

    女帝呵呵了一声,不屑于回答。

    如果连西楚霸王项羽安美芹苏晚成,再加上君子旗周江东之流,这样的名将真容,都平定不了李平阳柴韶之流,那我何苦要造就当下的局势。

    李汝鱼便不关心了。

    说道:如果陛下没事,臣告辞?

    女帝摇头,有事。

    旋即起身,看向那个此刻一脸好奇的看着李汝鱼的小姑娘,轻声说道:关于江湖的规矩,律法方面,朕会着令刑部和大理寺一并研究,但关于武道方面的规矩,朕需要你和张河洛一起,为这片天下的武道划一个规矩出来。

    文武并盛的大凉,武道拔高之后,没有一个清楚的分层,这不利于朝堂对武道高手的掌握,所以,有必要将武道做一个分层认识。

    正如读书人一般。

    读书人,不也有秀才举子进士的划分么,当然,天下异人纷呈之后,如今读书人在进士之上,还有大儒贤者和圣人之分。

    李汝鱼有些震惊,女帝这个手笔,很可能是划时代的。

    将彻底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武道世界观。

    不过这事自己不擅长,索性推了,然而话没说出口,被女帝一口堵了回来,这是圣旨,不可违抗。为方便张河洛和你商讨,从今起,张河洛入住你在夕照山的小院子。

    反正也不多这一个。

    李汝鱼一脸头疼,倒是那个叫张河洛的小姑娘不屑的哼了一句:不去。

    又补充了一句:腥!

    女帝若有所思,竟然罕见的没有坚持,显然对张河洛极为宠溺,道:那便不去,今后,李汝鱼每日前往钦天监点卯。

    什么状况?

    李汝鱼一头雾水的退下后,对那个叫张河洛的小姑娘满心的疑惑。

    这小姑娘究竟什么来路?

    垂拱殿中,女帝看向张河洛,问道:看出了什么,为何要说腥?

    张河洛理所当然的道:一条鱼,当然腥。

    女帝哭笑不得,还是鱼?

    张河洛唔了一声,虽然比鱼好,成了鲲,但终究是鱼变过来的,还是腥。顿了一下,你可要小心啊,这鱼啊,胃口可大呢,什么都吃。

    这话很有些意思。

    吃人?

    还是吃龙气?

    女帝显然只想到了后者,但张河洛作为龙虎山天师府出来的人,其实和老监正张正常一般,看到的东西远比女帝想到的更多。

    鱼不仅要吞龙气,真的还会吃人。

    就因为那一龙同根之局。

    张河洛暗暗叹了口气,可惜了,如今连自己也破不了那一龙同根的局。

    女帝看向殿外。

    此刻她没有去想李汝鱼,也没有去想什么一龙同根,更没有去想蜀中和开封的事,她想起了薛盛唐,对于这个老宦官,女帝难得的呢喃了一句。

    别死了。

    然而薛盛唐的铁弓要对上养由基的箭,九死一生。

    接下来的日子,临安并没有如大家想的那般风云骤起。

    李汝鱼回到临安后,每日会去钦天监点卯,也不知道在忙什么,但女帝陛下没有对李汝鱼加以任何赏赐和封官。

    倒是让人怀疑李汝鱼是不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在女帝那失了宠。

    秦绘进了中枢,在礼部任职。

    赵室也安分的很,再没有任何事情针对李汝鱼。

    闫擎安葬了吴莫愁后,回到了临安,整日里无所事事,有事没事就去李汝鱼夕照山下的小院子里混吃混喝。

    谢晚溪和女冠在南归路上。

    从龙虎山赶往渝州城的红衣宋词毛秋晴以及公孙止水三人,知悉李汝鱼回了临安后,三个女人也不知道谁提议,于是又回临安。

    于是临安夕照山下的小院子里,上演了一出波澜壮阔的后宫戏。

    李汝鱼痛并快乐着。

    而蜀中的战事越发炽热。

    依然是西军大败禁军无敌,年关之前,蜀中的势力已经只剩下锦官城及周边三五个州县,李溯在一次大战之中输给了周江东,兵败身亡。

    临安这边得到的最新线报,蜀中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黑衣文人,带着那个青衣奴婢唐诗,从锦官城人间消失了。

    似乎也知晓难以力挽狂澜,彻底放弃了赵长衣。

    神将西楚霸王项羽,依然无一败。

    只不过为了保护他,钦天监的供奉又死了好几个,连余禁都差点被天道惊雷所劈,不得不说,那位神将真是异人中的另类。

    只要他剑出鞘枪泛寒,哪怕是余禁为之屏蔽天机,依然难以凑效。

    必落惊雷。

    永贞三年,就这么很慢腾腾的过去。

    开春后一个月,三月初一,女帝去了一趟钦天监,告知李汝鱼,蜀中因为黑衣文人消失的缘故,李平阳和柴韶终究寡不敌众,锦官城破。

    这对夫妻双双死于锦官城头,宁死不降。

    赵长衣困守王宫。

    又说赵长衣身边还有几位武道极为强势的异人,恐怕不好杀。

    让李汝鱼佩剑去锦官城。

    李汝鱼欣然欲往,不过距离蜀中千里之遥,于是借张河洛的白鹤,张河洛很是不乐意,说你去问白鹤愿不愿意。

    哪知李汝鱼骑到白鹤身上,那货快活的扑闪着翅膀飞上了天。

    一点也不认生。

    让张河洛郁闷了好久。




501章 河图洛书定江山
    永贞四年开春后的第一个大朝会上,女帝昭告天下,颁布了大凉《诫武令。

    短短一月之间,《诫武令传遍大江南北。

    共有数条。

    谋杀三品及以上官员者,车裂之刑,并诛三族,谋而未杀,自从杂犯。

    谋杀六品及以上官员者,凌迟之刑,家眷充营妓,子嗣流放边疆,谋而未杀,自从杂犯。

    谋杀九品及以上官员者,斩首之刑,子嗣永不录用为官,谋而未杀,自从杂犯。

    还有一条补充:犯者师门,酌情从罪。

    其实关于百姓杀官,在大凉的律法之中本来就有,只不过并没有这么严格,比如第一条,不会诛三族,第二三条,不会牵连子嗣和妻女。

    更没有那一条补充的。

    这一道《诫武令一经发布,立即在天下引起掀然大波。

    无数人隐然觉得,临安朝堂似乎要抑武盛文,再次打造出文人经国的病态国势,只不过稍有远见的人看出了猫腻。

    《诫武令中,并没有涉及到军伍。

    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压制武将,自然不存在抑武盛文之说。

    《诫武令的风波尚未平息,临安又出了一道圣旨,依然传递各地州府,广而告之天下,这却是一篇长文。

    《武经总要。

    用词也比较简单直白,目的就是让天下所有人都能一眼明白。

    只不过开篇就让一般人摸不着头脑,竟是道家的学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已开,国运鸿天,武运昌隆云云。

    说了一番天下武道拔高,以观渔城夫子大河之剑为例子,又举了剑魔独孤,最后更是以澜山之巅的事情总结。

    到得后来,词锋一转,说:大凉文武并盛,文有文规,武应有武矩,在女帝旨意下,龙虎山天师府高人张河洛,及北镇抚司剑道高手李汝鱼,并诸多大内高手,询范文正公之儒道教义,特以制,闻天下,愿天下武人游侠,砥砺自身,以效家国,共谱盛世之风。

    最后,便是武道分境。

1...366367368369370...4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