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王竹书想不明白这其中的曲折,也便懒得去想——但此刻却很震惊,女帝陛下竟然让自己去将山河沙盘复盘?!

    山河沙盘,仅几人可见。

    枢密院三相公,加上女帝,其余人谁也不能进去。

    自己一个枢密院小官,竟然有资格去复盘,女帝陛下究竟想干什么,旋即,王竹书有些雀跃,难道这是女帝欲让自己为相的信号?

    一旁的枢密院官员们,看着王竹书尽是羡慕嫉妒。

    还有比这更明确的提示么

    王竹书已是简在帝心,将来必然是要为枢密院相公的人,也有些不明白,陛下究竟从哪方面看出王竹书有成为枢密院相公的本事。

    不得而知。

    心潮澎湃的王竹书走进大殿之中,看着那波澜起伏的江山沙盘,甚为震撼,又看到被女帝一脚踏平的蜀中锦官城,忍俊不禁笑了。

    女帝啊终究是个女人,也有小女儿心态时。

    钦天监里,老监正终于等来了情绪大好的妇人,有些溺爱的看着这位在自己逆天手笔下岁月不加身的妇人,笑了笑。

    妇人挥挥手,宫女和禁军护卫全数退下,就连余禁也在老监正暗示下乘白鹤而去,显然接下来的谈话极为隐秘。

    钦天监里只剩下老监正和妇人。

    妇人问道:出什么事了。

    若不是出了什么大事,老监正也不会让余禁请自己来钦天监。

    老监正叹了口气,我错了。

    妇人讶然,何错之有?

    老监正苦笑:还记得不久前,有人借澜山之巅的事,以无上道法,借陛下之龙气与少年一体,打造出一龙同根之局面。

    妇人点头,我也觉得此举可行。

    老监正摇头,然而现在局势超脱了我等的意料,恐怕就是当初设下一龙同根之局的高人也没料到。

    妇人茫然,究竟怎么回事。

    老监正长叹了口气,先前北方有龙气冲天,天下气运池里,李汝鱼那条游鱼,跃出水面鲸吞了浑天仪上的一分龙气。

    妇人愣了下,胃口这么大?

    老监正轻声说道:倒无惧其鲸吞,真正的担忧,是那条鱼跃出水面时已是金色,结合北方有龙气冲天,与大鱼共游,显然那少年自身便拥有龙气。

    妇人怔住:难道他是大燕慕容后裔?

    这绝对不可能。

    老监正摇头,或许,是少年本身就是天命龙气之人罢。

    有些事看不透,只能猜测,如今老监正也不知道,少年究竟是身拥龙气,还是体内的异人之中有一位千古大帝。

    但无论那一种,对被一龙同根之局牵扯在一起的女帝而言,都不是好事。

    陛下,现在要斩掉一龙同根还来得及。

    妇人沉吟许久,才问道:如果不斩,最坏的后果是什么?

    老监正却没说最坏的后果,只说了最好的后果:如果不斩,最好的情况是双龙共生,只不过那样的话,是对陛下的亵渎。

    亵渎一词内涵极深。

    然而女帝是何人,她怎么会不明白这个词的意义。

    蹙眉许久,才意味难明的唔了声那就不斩罢。

    老监正愣了许久,直到妇人转身离去之后,才意味深长的笑了,很欣慰的笑意,那笑意里隐藏了长辈对晚辈的未来期许。

    老监正喃喃而语,在我这将死之人的眼里,江山交给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在何处,你的归宿在何处啊丫头。

    如此,也挺好。

    谢府,吃过晚膳后便在看书的小小,即将十二岁的小姑娘,如今越发有其娘周婶儿的风情,虽然比不得毛秋晴的大凉天下第一,但那青梅已不是可嗅之姿。

    而趋蜜桃。

    院子里,小小她娘谢纯甄正和几个丫鬟叽叽喳喳的说着家常,很有些温馨气氛,隔一会儿又看一眼屋里读书的女儿,眉宇间都是幸福。

    可惜鱼哥儿不在。

    说话的丫鬟和谢纯甄,浑然看不见窗台上坐了个赤足的女冠,穿着开边极高的雪袍,雪白刺眼而又浑圆欣直得毫无人性的**双足惬意的摇荡着。

    女冠看向北方,有些愁苦。

    千算万算,没算到那少年身拥龙气不过无妨,反正还在一龙同根的局里,不影响谢家晚溪文道成圣的大局,大不了就是会和女帝之间会有男女羁绊,至于是共生还是龙吞龙,就看谁会退让那一步。

    只是苦恼了谢晚溪而已。

    一个阿牧,一个宋词,还有个贴身丫鬟毛秋晴,再加上皇宫里那个旧王妃苏苏,如今又大概率要加上女帝,谢晚溪不得被愁死?

    都是在床上能吃人的妖精,一个李汝鱼,不够分呐。

    想起这些男女情事,女冠有些脸红。

    没来由的想起那夜送薛红线去找老镖师后,登天而去时被李汝鱼看见了雪袍下风光的尴尬事来,只怕已被一览无遗,谁叫自己雪袍之下无寸丝遮掩呢。

    不知道为何,女冠道心有些乱。

    如沾尘埃。

    于是女冠的身影就这么突兀的消失,就似羞涩小娘子躲进了闺房,只不过女冠并非是躲进闺房——直到第二日的半夜,北蛮之北的雪山之巅,风雪之中,女冠裸足坐雪地。

    以极寒之雪静道心。

    女冠消失,小小也看不见她。

    小小当然更看不见,甚至整个天下也无人可见,她所静坐的书房屋脊上,有一大鸟栖卧,铺天盖地笼罩了整个谢府。

    大鸟羽翼未丰,色彩未添,凤冠未显。

    尚未成凤。




409章 执剑为魔
    一声朕在霸气无双。

    双手双脚皆被郭解剑气近所伤的李汝鱼,竟然缓缓起身站立,身上鲜血如遇焰火,纷纷化作青烟袅娜而起,又一缕缕消散在空中。

    此刻和郭解相距不过三米。

    长身而立的李汝鱼站在那里,不再像是个少年,浑身缭绕着鲜血形成的青烟。

    这一幕让无数人震惊不明所以。

    那个浑身缭绕青烟的少年,身材不算特别高大,但此刻却高大得顶天立地,眸子里闪耀着无尽霸气——那是绝对上位者拥有的气质。

    俯视天下。

    仿佛天下万物,乃至于世间人物,仙人以降,在那双眸子里都是蝼蚁。

    君临之姿,睥睨人间。

    李汝鱼的脑海里,那个一直不曾出现,只是偶尔会在天地尽头出现的朦胧身影,终于第一展露身姿——李汝鱼的意识俯视这片天地,但那人却悬空而立半空,亦俯视这片天地。

    但无人看得清那人的容貌。

    那人悬停半空,遍体闪耀着濛濛金色光华,宛若一轮黄色明月悬空,又有金光游走化龙而缭绕,龙气纵横捭阖,君临之姿人间无双。

    看不清他容貌,但谁都知道,这必然是位千古大帝。

    随着李汝鱼的一声朕在而起身,秀气青年笑了,任红婵也笑了,华姓老人唔了一声,说了句这气质有点似曾相识呐。

    佩剑的剑房汉子震惊不已,他见过李汝鱼这种气质,在临安皇宫,当那个千古奇女子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时,整个大凉天下在她眼里仅仅是一张图纸而已的时候。

    那时候的女帝,便有着这千古霸气。

    佩剑汉子有些不明白,又想起李汝鱼备受皇眷,忍不住嘀咕了一句难道这少年真是顺宗陛下后人?

    靠坐在床帏上的阿牧依然泪流满面。

    喜极而泣。

    她怎么也没想到,那个悄然走进自己心里,又即将壮烈走出自己世界的少年,竟然有此等峰回路转之时,宛若帝王。

    真正的帝王。

    不是自己见过的夫差勾践之流。

    远超其上。

    如果真要找一个可以媲美之人,在阿牧的记忆里,千余年的历史上,哪怕是周天子,也无人有这种气质和魄力。

    阿牧忽然觉得很幸福。

    喜欢这样一个人,是一个女人很幸福的心灵归宿,被这样一个人愿意用生命去呵护,是更幸福的事情,人生还有何求。

    只想为他生孩子,生很多很多的孩子

    阿牧于是羞涩的笑了,她觉得,无论今天发生什么事,无论郭解的剑道有多高,李汝鱼都能带着自己回临安。

    到了临安,自己一定要去找谢晚溪。

    然而有两人很难受。

    一人是妖道左慈,他一生修道,在三国乱世之中,见过不少人,那位编草鞋的汉室皇叔,没有这种天下舍我其谁的霸气,那位江东霸主,没有这种睥睨天下的壮气,那位好人妻的曹丞相,有霸气亦有壮气,但没有这种无敌之姿。

    左慈想到了三个人。

    三个刘姓人。

    斩白蛇的汉高祖刘邦至于斩白蛇之说,读书人都以为那是春秋笔法,但修道的左慈清楚,汉高祖斩白蛇而起义,很可能并不是春秋笔法。

    也许当年的芒砀山里,真有一条兴风作浪的妖蛇。

    汉高祖斩白蛇,便是龙兴之举。

    李汝鱼会不会是汉高祖刘邦?

    左慈不清楚。

    但除了汉高祖刘邦,左慈也怀疑李汝鱼是那在位一世,打造出恢弘盛世,才能让其后继者让大汉天下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响彻四夷的汉武大帝!

    那位千古大帝,当有此风。

    而除了这两人,还有一位刘姓大帝,让左慈依然钦佩不已。

    这也是位天眷之人。

    其神话色彩一点不比汉高祖刘邦弱。

    光武大帝刘秀,拿着代表更始帝权势的一根节杖,身边不足五个人去河北,这是何等困难的形势,开局连条狗都没有,然而就是这样,也开创了一片崭新天地。

    在河北,天下豪雄纷纷自带兵马自带粮草,自带美貌女儿来投奔刘秀,短短几个月以后,就在河北就成为最庞大的势力之一,有钱有地有兵有势,外带一个美貌年轻的妻子。第二年,扑灭河北最大势力王郎,平定铜马青犊等起义军。

    在这过程中,刘秀的势力不但没有因为征战而损伤,反而打一仗就收编十来万降军,实力大增。不到二十个月,刘秀的实力就从单车数骑,膨胀成为带甲百万裂土千里的天下最大势力。

    然而真正让左慈钦佩的,却是昆阳之战。

    当时王莽篡汉,集合了手中的精兵四十多万,对外号称百万,准备覆灭更始帝建立的复汉政权。

    百万王师前来,绿林军们顿时人心惶惶,一群人心不齐的农民武装,没有制式兵器盔甲,不仅在兵力上被碾压,连粮草供给都步履维艰,如何和王师死战?

    于是有高级将领提出建议,干脆大家化整为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如此王莽百万大军说不准就找不准王莽了,说好听点是游击战术,说难听点就是逃兵。

    外有大军压境,内有队友如猪,大夏将倾。

    刘秀站了出来,他仅是一个小小的偏将军,无畏的走上历史舞台,先是说服八千昆阳守军坚守孤城以待援军,然后亲自率领着十三人在敌军围城之际出城调集援军,共召集到援军一万多人。

    可这毕竟是四十万对两万的兵力。

    但刘秀注定是要成为光武大帝的人,正当王莽数十万大军志得意满准备围城打援时,夜空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刘秀遂率军主动冲击数十万人的营盘,居然连战连胜,杀死上千人,又一鼓作气,带领三千敢死队,涉水向中军发起突击。此时风雨大作,树干屋瓦都被刮的横飞,刘秀领军长驱直入,当场斩杀敌军副主将王寻。王莽军彻底溃散,光是慌不择路跳河淹死的就有上万人。昆阳一战之后,王莽新朝的武力根基被摧毁殆尽,偏将军刘秀名动天下。

    最终复兴大汉政权。

    关于这个说辞,左慈当然揣摩了很多,他知道这很可能是道家手段,某种仙人手笔使然的大召唤术,而始作俑者便极有可能是刘秀。

    如果这是真事,比之汉高祖的斩白蛇,刘秀更具有大帝气象。

    甚至不是大帝。

    是仙帝!

    所以左慈看见李汝鱼的君临之姿,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这三人,在左慈的记忆中,也只有这三人才配的上真正的大帝。

    而开封的相公王琨,左慈其实也有想法。

    铁血王琨今时在开封的轨迹,其实和刘秀的对手王莽极其相似——但左慈并不敢确认王琨就是王莽,若王琨是王莽,当下开封的局势就不会这么尴尬。

    但是

    左慈抬首看了看天。

    并无惊雷。

    虽然天机被自己的道法蒙蔽,但如果是千古大帝出现,几乎媲美圣人,哪怕自己道法再通玄,也比不上出手就能让澜山自成天地的高人。

    所以天穹之上,当有惊雷滚滚才对。

    若是如此推断没有错的话,李汝鱼并不是这三位千古大帝,那么又会是谁,也许是自己的推断错误?
1...266267268269270...4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