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这个对子虽是旧对,但难度相当高。

    但这这种对子早有人精研,很快便被对了出来: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

    文会气氛越发活跃,各种对子层出不穷。

    童子看橡,一二三四五六七**十;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皆是好对。

    夫子有些意兴阑珊,对子不是他所长,于是只管喝酒。

    却见忽有人来,很是自来熟的坐在夫子对面,笑道:李夫子,有扰。

    夫子见过他。

    上元县主簿,曾来找李汝鱼汇报过政事,倒也没曾交谈,对这位感官不算差的大儒笑道:皆是尘世人,何来有扰一说。

    黄裳摇头,夫子乃是红尘仙,我辈俗人仰望之所在。

    夫子也是人呐。

    谁不喜欢被恭维,还是被一位大儒恭维,且神态认真,显然发自内心,想起了李汝鱼说过的事情,笑道:你应该知道我的罢。

    黄裳笑了,夫子之于黄某,不啻于于悬江明月,仰望数百年,今朝见之,此生幸矣。

    夫子恍然,后人矣。

    黄裳又问道:敢问夫子一事,读书人读圣贤书,修身齐家之后则治国,为天下苍生,但有家仇在先,可弃而治国乎?

    夫子想了想,小我大我之分矣。

    很简单的一句话,很直白的道理,就是蒙童私塾也知晓,可从夫子口中说出来,从这位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夫子口中说出来,那便有了不同的意味。

    黄裳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大笑:善!

    夫子也笑,很有些劝勉的味道:续修道藏,是有利于千秋读书人的大事,汝当谨之慎之,此等功事,足以名垂千古。

    黄裳点头受教,已修过,夫子勿忧也。

    夫子快意大笑,心情甚好。

    于是举杯,来来来,且进酒。

    黄裳于是豪气迸发,举杯长声大笑:夫子有言莫敢不从。

    一杯一杯。

    两人喝得壮气云天,酒微醺。

    喝酒微醺之妙,在于微微微醺浅醉,如花之初绽,此中妙处,在于微醺的微字有种意犹未尽的潇洒,而微醺的醺字则有妙不可言的爽惬。

    夫子还好,不负酒仙之名。

    黄裳酒量却不甚出色,很快有些聊发少年狂,见着了仙人一般的夫子,这位大儒异人忍不住一甩衣袖,拂杯而起,快意诗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念得此处,天落惊雷。

    意气张狂的大儒,亦是从道藏悟出武学的大宗师黄裳目露不屑,用作配饰的长剑锵然出鞘,剑斩惊雷,继续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鼓作气而歌夫子之将进酒。

    惊雷不断落,却不沾身,直到将一首《将进酒颂完后,这位大儒豪迈大笑:天有谪仙地生莲,明月万古照山川;若又一世当先见,敢笑苍生不认天。

    大儒黄裳,挥剑斩惊雷后,神态狂热而恭谨,弯腰为礼,一揖到底,声震九天。

    大唐李青莲,请受大宋黄裳一拜!




285章 无人不知诗仙(加更)
    夫子动容,起身做揖回礼,吾道不孤矣。

    其时,惊雷散落如流光,两个读书人弯腰为礼,这一幕时光惊艳了岁月。

    在夫子和黄裳对饮之时,文会正酣,有人出了个烟锁池塘柳的绝对,一时间人人小声议论,难以对出。

    却忽见大儒黄裳起身高歌,继而拔剑斩惊雷。

    所有人都口瞪目呆,暗想你黄裳虽然是异人,可也不至于狂傲至此,在这个时候引惊雷,不是故意破坏文会么。

    但听得黄裳所颂之诗后,在场才子无不石化。

    好一首粗犷豪迈又充满浪漫的长诗,其中意境真是个无以言形,此诗上溯千年,下延数百年,也当是千古奇诗!

    只是接下来的一幕让不明真相的人愕然不解。

    大唐李青莲,请受大宋黄裳一拜?

    黄裳是异人,他在大凉天下,为何要说大宋?

    大唐李青莲是谁?

    是那个白衣胜雪孤傲得没谱的夫子?

    夫子?!

    忽然间,有人想起了什么,难道是在观渔城一剑挂天河的白衣夫子?!

    竟是那位人间剑仙。

    然而就在众人石化之时,却见德高望重的米公公颤颤巍巍的无惧闪电流光,推开服侍奴仆来到两位读书人身畔,竟然也颤颤巍巍做揖弯腰到底,沧桑的声音透着一生得偿所望的激动,满脸潮红回光返照的高声道:大唐李青莲,请受大宋米芾一拜!

    米公公一拜而引天雷。

    什么状况?

    众人再次石化,谁也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了。

    和宁浣独自坐在角落里范姓夫子仿似没看见这一幕,依然自斟自饮,身旁的宁浣倒是惊奇的很,樱唇微张小脸彤红。

    哇哇哇哇,原来这就是异人啊,真神奇呢~

    兴奋的小姑娘身子忽然一颤,脸色顿时从彤红转为煞白,蹙眉嗯哼了一声,范夫子放下酒杯,满脸关怀,疼了?

    宁浣点头。

    范夫子起身,搀扶着小姑娘,道:都是酸儒,甚是无趣,回了罢。

    两人在一片纷乱里渐渐远去。

    风吹新柳,两人一高一矮一大一小的身影,如岁月静好凝就的画影,令人窒息。

    天穹惊雷落下,直劈米公公和黄裳。

    米公公一脸坦然,视死如归,今生能见大唐李青莲,死又何妨,一如那柳州徐晓岚,见过眉山苏寒楼慷慨赴死,何其快意。

    黄裳按剑而笑,大米啊,原来是你。

    挥剑而斩,两道惊雷迸散。

    已是风中烛火随时会驾鹤仙去的米公公笑了,黄大学士竟然知晓我米芾,三生有幸矣!

    黄裳哈哈大笑。

    夫子笑而不语,暗暗叹了口气,可惜那少年不在,他若在场,大概又能多猜出几分异人真相的事情,不过无妨,小小会转告他的罢。

    柳元厚壮起胆子走近,对黄裳一拜,黄学士此诗惊艳千古,晚生拜服。

    黄裳和米芾对视一眼,旋即都哈哈大笑,笑罢,黄裳才道:我有何才何德能写得这一首《将进酒,此诗,乃是这位诗仙所著。

    诗仙!

    柳元厚震惊莫名,世间竟有诗仙,这是何等高崇的尊号。

    诗中仙人。

    在场所有才子心神动荡,目视这位白衣夫子,视若神明,尤其是那首《将进酒如黄钟大吕,久久不断的在心中徘徊响荡。

    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这需要何等惊艳千古岁月的才情!

    简直壮哉。

    而那六个名列秦淮八艳的女伎,眼眸里的爱慕已久胜过蜂蜜,就差没有扑上去把夫子就地正法了。

    夫子也有些意外。

    他当然不知道自己在后世被尊称为诗仙。

    这一日,钟山上惊雷不断,赤白转青紫,青紫转血红,最后在即将转为七彩惊雷时,有个少年匆匆赶到,无语的被惊雷劈得奄奄一息浑身焦黑。

    这一日,建康文坛宗师米公公无憾大醉,风烛残躯不堪灯火烧,坐钟山而醉,提笔大书大画一幅《钟山山水图,尽显米点山水风采。

    这一日米公公醉里驾鹤仙去,成就一段佳话。

    文会散去。

    建康府治里,韩某人站在窗前,盯着钟山方向落下的惊雷,无奈的叹道:黄裳这家伙又引惊雷,或者说是宁鸿府上的那个范夫子终于暴露了身份?

    过不得半日,有眼线匆匆赶来,详秉细情后,这位意欲宰执大凉的将门子弟沉默了许久,才喟然长叹,米芾黄裳,皆是我辈读书人楷模啊!

    这位建康知府想了许久,还是提笔写奏折。

    建康再现异人,难道女帝陛下你不管么,你若不管一管,倒会纵容天下异人,到时候异人群起而乱之,麻烦的可不止是北镇抚司。

    自己作为建康知府,怎么着也该意思着上一篇奏折。

    钟山文会发生的事情以波浪一般的速度从建康向四周散去。

    大凉天下,无人不知诗仙李青莲。

    尤其那首《将进酒,更是让大凉天下无数读书人敬仰万分,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视界,亦有羞愧者众,世人第一次知道,原来诗可以写得如此大气磅礴而又浪漫万分。

    这需要何等的鬼才才能写出如此惊艳万古的诗?

    这样的诗现世,世人还有谁敢在他面前作诗。

    不愧诗仙之名。

    扬州,有个读书人官员在书房里看书,听得院前几个陪侍丫鬟叽叽喳喳的讨论建康钟山文会轶事,这位年轻读书人放下手中书,踱至窗外望向建康方向,许久才喃语了一句。

    大唐李青莲,寒楼亦向往之呐。

    望有一日可相见。

    江陵府一下辖州府里,有个年轻人轻佻的躺在一堆丫鬟里,拈花喝酒甚是快意,忽听得一丫鬟道:老爷,您也是一甲探花,能不能也写出诗仙李青莲《将进酒那样的诗来啊?

    年轻人怔了下,旋即大笑:我要写得出诗仙之诗,哪会在这里出仕,早就被大凉读书人当神仙一样供奉起来了。

    写这诗的人就是谪仙呐。

    年轻人又嘀咕了一句。

    不知道苏寒楼那家伙知道后,会不会跑去和这位夫子一较高低。

    都是仙呐。

    挥手让丫鬟们退去,这位年轻人一边喝酒一边大骂,徐晓岚你果然是个傻逼,你看看死早了吧,你要再活一两年,不仅见得苏寒楼,还能见一下诗仙,你就是个大傻逼,不知好死不如赖活着么,好歹也多活几年,看一看这天下异人共汇一世的千古壮景啊,你个傻逼傻到家了

    喝酒骂人的年轻人,眼红鼻酸。

    这一日谢长衿大醉。

    临安垂拱殿里,妇人看着柳隐写出来的《将进酒苦笑,这位李青莲啊,嫌事情不够大啊,他倒是占尽风光,可叫朕怎么办?

    杀之?

    心疼且可惜。

    不杀?

    天下异人群起而效仿之,岂非要乱套。

    好在并非所有如李青莲这样,有一个弟子可舍身为之断惊雷,影响应该不足为虑。

    毕竟世间只有一个李汝鱼。



286章 秦淮女伎抢诗仙
    文会第二日,上元县主簿黄裳移交了政事,南出城门赴临安,欲为大凉续修道藏,泽被天下读书人。

    夫子携李汝鱼送至十里长亭。

    孤傲如夫子,愿意十里相送,不是因为黄裳同为异人,也不是因为黄裳那一点在他眼里如萤火之辉的才情,而是对黄裳主修道藏一事的赞赏。

    建康有个诗仙。

    倏然间整个建康活了起来。

    每日里,有无数才子和读书人官员前来拜访,都被夫子拒了去。

    于此同时,秦淮河上的秦淮八艳几乎全部送来请柬,邀请夫子夜游秦淮,夫子其实颇为意动,毕竟早就听闻过秦淮粉黛之名。

    不过看着身旁明显不悦的李婉约,夫子还是笑着婉拒。

    我有李婉约,远胜八艳。

    黄裳一走,新的主簿尚未到任,李汝鱼倏然间忙成了狗,尤其是上元节在即,各种事情一大堆,好在房十三帮忙,加上府治那边的通判宁鸿也或多或少的有意交好提携,倒也能应付。

    这一次亲自处理政事,李汝鱼才发觉自己真不是个当地方官的料。

    上元节如期而临。

    上元灯会是一件倾城大事,原本李汝鱼应该坐镇县衙监控安防事宜,不过有房十三在,加上府治那边亦是全力以对,李汝鱼果断选择了偷懒。

    我家小小在呢,我得陪小小去逛灯会。

    天大地大,我家小小最大。

    夫子原本是不想去的——纵然是小小百般邀请,夫子也不愿意去人堆里凑合。

    不过,李婉约笑说了句也想去看看,夫子二话不说丢掉节操便长身而起,竟有些少年情怀的说逛逛灯会喝喝酒也是很快意的,走罢。

1...161162163164165...4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