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家里人不用这么客气。李和没有停车的意思,劝慰道,家里什么都有,不用买。

    李兆辉道,那怎么行,你丈母娘不是在你家吗?空着手去像什么样子!

    这一点他很坚持。

    李和没奈何,只得在前面的一个路口拐了一道弯,进了一个乡镇的集市店,这条路他走了八百遍,熟的不能再熟。

    你这丫头,怎么不早说要去你哥那。李燕的车子一直跟在李和后面,此刻李和停了,她自然也是同样停了下来,一下车就被李兆辉好一阵埋怨,一点礼节都不懂,白瞎读了那么多书。

    你们在这等着,我去买。对于她老子的批评,李燕是认可的,自己还是大意了,主要是因为平常隔三差五就去李和那里,空着手都形成习惯了。

    李兆辉没听闺女的,还是同闺女一起进了商店,提了两箱子酒,两箱子牛奶,两条烟,还都是最贵的,当着大侄子的面,没好意思还价,正准备咬咬牙掏钱,李燕已经把钱给付了。

    要你付什么钱。李兆辉数了钱还了闺女,虽然他之前让闺女补贴了不少,但是这两年他随着李隆在省城市里搞旅馆开酒店,有啥投资就跟着,着实赚了不少,不忍心再拿闺女的钱。

    李燕知道她老子现在不差钱,也就悉数接了。

    车子停在李家的门口,何芳听见汽车的喇叭声就迎了出来,老叔,老婶,本来想跟着接你们的,二和说,我去了家里就没人烧饭,这就留着了。




1093、为中华之崛起而担忧啊
    自己家里人,要那么多事干嘛。李兆辉亲自把买来的烟酒从车上拎了下来,然后又对李燕道,帮你娘把咸货拿下来,看中午来不来得及。

    咸鹅啊,还有咸猪肉,好久没吃了。李和从三婶子手里帮着提溜了下来,没有一点推辞的意思。

    农村人喜欢养鸭鹅鸡,一般平时都舍不得吃,一般都是过年钱把鹅给杀了,然后腌制好以后等过年过街家里来亲戚的时候再吃,如果年夜饭上少了盘咸鹅,那就不是正宗的年夜味。

    很多人家年货从腊月能吃到来年夏天,区别于腊味卤味烧味,咸肉不管是炒着吃还是蒸着吃味道都是极好的!

    即使是保存不当,走味了,但是走出来的味道对李老二来说,也是喜欢的不得了。

    别门口站着啊,赶紧进来吧。何老太太也出来招呼。

    他老婶,你身体还好吧。三婶从来没有见过何老太太,但是不妨碍她能认出对方。

    好的很呢,就是年龄大了,做不了什么活。老太太待李兆辉老俩口进屋,又是给泡茶,又是给拿水果。

    李和不辞辛苦,亲自把咸鹅送到了厨房,并且不厌其烦的告诉何芳怎么做。

    老鹅不能直接剁,也不能直接炒,太咸,得炖一遍,滤除咸味。咸肉可以剁,然后直接在米饭锅上蒸就可以。

    我知道怎么弄了。何芳被他啰嗦的烦,见他还在一边盯着她下刀子,就没好气的道,要不行就你来做。

    从内心来说,她是很难接受咸肉的,每年的春节回到皖北的乡下,最大的煎熬就是吃不习惯,那口味太重了!

    这个时候,三婶和李燕娘俩进来厨房,三婶见何芳在那剁咸猪肉,就把咸鹅在水池里洗了,然后问,有大锅吗?先炖,炖完了才好剁。

    婶,锅有。何芳从下面的柜子里拿出一个大锅。

    三婶道,俺来吧,你整其它的。

    见三婶子插手了,李和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太馋了啊!

    红烧肉好吃,粉蒸肉也好吃,但是都是不及蒸出来的咸腊肉啊!

    这种被时间赋予的特殊咸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舌尖享受。

    他从厨房出来,李兆辉道,你往厨房跑干什么,让你老婶他们忙活就行。

    李和道,没事,我就去看看。

    男人不进厨房好像成了老李家的祖训,不管是懒散的李兆坤爷俩,还是勤快的李兆辉和李兆明哥俩,都不是油瓶倒了能扶起来的主。

    不像后来,男人不会做饭是没有小姑娘喜欢的。

    所以像那种不会做饭的人,即使很有钱又能怎么样,没什么了不起,也只能得到她们的。

    这样啊,二和,李阔找的那丫头你也见过,你觉得怎么样?李兆辉终于说到了正题。

    李和笑着道,李阔喜欢就行,咱们看上不看的上顶什么用。

    李兆辉道,我是担心人家父母能不能看得上这小子,毕竟首都户口呢,闺女还是大学生,咱就是个乡下人,这家庭没法比。

    他还是把户口看的最重。

    李和道,人家也是农村的,虽然是首都户口,何况咱这家庭情况能比人家差了?就怕他不看条件,要看条件,还真没几个能跟咱们这种家庭比的。

    他有自信说出这种话。

    就是,我大小还是个老板呢。因为开了个超市且生意不错,李阔现在说话都有底气了。

    少扯这些没用的犊子,你什么底细你不清楚?你还少一屁股债呢,什么时候把你哥的钱还了,你说话才能大声。儿子借李和100万,李兆辉一直都是搁心里呢,万一儿子生意做砸了,顶不上帐,他就得随时给兜底。

    那不是早晚的事情。李阔表示不服气,他现在生意可是不错,他自信一定能还的上李和的钱。

    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干什么。李和压根就没指望李阔还,说是借,就是让对方有点压力。

    你俩兄弟得把帐整明白,一是一,二是二,从燕子做生意开始,你就开始贴钱,我跟你老婶心里明白,小数你不计较了,大数哪里还能含糊,你钱也不是大风来的。李兆辉尽管是个精打细算,一分钱都不错花,甚至家里感冒药过期害怕浪费,没事都要嗑上两粒的人物,但是他有一点比较通透,就是从不不占人便宜。

    恰恰,他占得便宜最多的还是自己亲侄子,这让他心里很不安。

    从他倒腾水产生意,再到闺女开办公设备店和儿子开超市,仔细算算不止欠李和的,连李隆的都没少欠。

    有时候愁的睡不着,这么多的人情和债务可怎么还!

    是以,闺女的设备店一赚到钱,他就催促着还李和的钱,如果不够,他再给垫上,最后李燕还完之后,他睡了几晚上安稳觉,可是哪里能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儿子又借了李和的钱!

    这把他愁的!

    那就等他赚到钱再还给我,我暂时不着急。李和同两个叔叔还能勉强聊个天,而同他老子并聊上几句,李兆坤纯属是个杠精,虽然这两年明显好转。

    饭菜端上桌,何芳拿酒,李和要启开,却被李兆辉给拦住了。

    万一人家姑娘下午要来,我喝个面红耳赤的像什么样子。李兆辉私下里早就得了李燕的悄悄话,李和在戒烟戒酒,还是不要惹的好。

    所以,此刻找了一个借口,坚决不喝酒。

    三婶道,要俺说,酒不是好东西,喝两泡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李和把架子上的一罐子米酒抱了下来,笑着道,那就喝这个吧,没什么度数,连啤酒都不如。

    这下子李兆辉没有拒绝,只是和李和一样,喝的寡淡无味,所以,下晚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要走。

    没酒?

    那还活个什么劲!

    李和戒烟也能忍了,眼前戒酒发闷,一晚上睡不着,总想呷两口解解乏。

    何芳道,怎么了这是?

    李和叹口气道,我们每天睡觉的时候,美国人民都在工作和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担忧啊。

    :本书目前有36万收藏,昨晚做了一个梦,大爷们一人一张票把老帽砸醒了没票头发都白了才19啊!8)



1094、一样不含糊
    何芳道,一天到晚尽说些没谱的,想喝酒就直接说呗,非整这幅死相。

    一个男人,有了烟,有了酒,才有故事啊李和舔着脸道,为了庆祝戒烟成功,要不咱们喝点酒庆祝一下?

    不烟不酒,他突然间又觉得茫然不知所措。

    歇着吧你,烟戒了就戒了,就别抽了,至于酒呢,不是不让你喝,你得有个度。何芳起身把床头中央空调的温度又调低了一点,打的大热了。你以后喝酒控制一下,比如白酒喝个一杯两杯,啤酒喝个一瓶两瓶,行不行?别逮着了就往死里喝,你看看,前几天住院受罪的是你自己,跟我又没什么关系。

    我心里清楚,知道该怎么做,李和把书合上,接着道,就是发个牢骚而已。

    李阔会亲这天是中午,李和差不多的时候的就到了四海饭店,这是李燕建议下李兆辉才选择的。

    李和拉了把椅子坐下,陪着李兆辉一家子已经喝了两壶水,不禁问,怎么还不来?

    眼睛是望向李阔的。

    这架子够大啊。李兆辉看看时间,已经接近12点,早就有点不耐烦。

    再等等吧,人家是嫁闺女,端着点是应该的。三婶倒是想的开,唯一想不开的是这顿饭得花多少钱,这是一个足够容纳二十来号人的大包厢,档次够高,格局够大,菜单她也看了,一点都不便宜,一个清蒸鲢鱼都卖35!

    闺女同她说了,见面礼给个8888,场面一点,近一万块钱啊,捏在手里得有砖头那么厚,可不是个小数目!

    真是要老命了!

    这城里的女人咋就这么贵呢!

    还真是这么回事。李兆辉认可的点点头,他也是有闺女的人,将来闺女出门,他肯定要摆架子的,不然人家以为他闺女嫁不出去,上杆子求人呢!

    彭家人姗姗来迟,彭月一推开门,李阔就赶忙迎上去,李家人跟着起身,被李阔一一介绍到。

    坐,坐,不用客气。李兆辉给从彭家父母开始,再到彭月两个哥哥,挨个给倒茶。

    亲家,你们看着点菜。三婶把菜单送到了彭家父母的跟前。

    不用那么客气,随便来俩就行。彭月父亲叫彭地华,穿着一件冬季常见的灰色棉衣,把菜单推回到李阔跟前。

    那有什么忌口的没有?见对方不愿意点菜,李兆辉又不能强求,郑重的寻求了一下意见。

    没有,除了铁皮子不吃,就没有不能吃的。彭地华很豪爽的亮明了自己的态度。

    那就好,服务员。李兆辉喊过来服务员低声耳语了几句,随着身家的上涨,这些年他不是没有一点长进和见识,起码在饭局上的经验就非常丰富,他是做了两手准备的,他是不可能全指望客人点菜的,所以在彭家人没来之前,就已经点了一部分的菜,所以刚和服务员说完,菜就开始不停的传进来。

    转过头又和李和说了几句,李和没辙,从来不点菜的他,也很为难的拿起菜单点了五六个菜。

    李兆辉招待的很热情,一个劲的给彭地华倒酒。

    我敬你们。李和坐在彭月两个哥哥旁边,举着杯子挨个陪着喝,但是喝的并不多。

    李阔晓得李和在戒酒,没敢让李和多喝,他主动承担起陪两个舅子喝酒的任务,当然,没人拦着,这本来就是他自己的任务。

    酒桌上的气氛并不甚热烈,还好没有到冷场的地步,推杯换盏,有来有往。

    但是,李兆辉完全不能忘记这次的目的,该说的还是要说的,他把嗓子眼里的酒咽下,喝一口茶,清清嗓子,对彭地华道,这次来呢,主要还是关于俩孩子的事情,我们都是正儿八经的忠厚人家,虽然还在做一点生意,可终究还是个地道的庄稼汉,没什么花花肠子,有一说一。

    李阔呢,年龄不大,还不怎么成熟,最容易冲动使性子,但是心肠一点都不坏,软的很,我们是做父母的,我们晓得。

    彭月这丫头,我和我家老婆子是打心眼子里喜欢,只要他们能过得好就行,我们做大人的,就使把劲帮着搭个小家。

    这个彭月她爸,你看,俩孩子已经走到这关口了,你们这边的习俗我们也不懂,我们这边哪些礼数做的不到的,你尽管说。

    他尽管在很努力的往字正腔圆上靠拢,但是口音依然很重,不过却是不妨碍彭地华听的明白。

    大兄弟,车轱辘话咱不说了,俩孩子遇着了是缘分。彭地华坐直身子,靠在椅子上,一板一眼的道,现在条件好了,说实话,不缺吃喝,都还成,做父母的都是一个心思,只有孩子们过得好就行。

    那是,那是。李兆辉点头附和。

    彭叔叔,你这话就差了,就是因为条件好了,咱们才不能含糊,小定,大定,都按照规矩来。这个时候,李和不得不插话了,李兆辉明显还是嫩了,毕竟娶媳妇是头一遭,所以不等彭地华的转折,他就说道,我兄弟没什么大出息,学历跟彭月比那是有点差距,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房子虽然不大,不是什么别墅,可120平,够小俩口住了,就是以后添个孩子,也不显得挤,真要嫌弃小了,那就再换个大的,超市生意要是稳定住,每个月挣个万把块钱,可以不急着先买车,就优先考虑个你们中意的房子。

    李阔的条件,彭家知道,李家也知道,在坐的人都知道,但是,在这种场合上,就得真刀真枪的出来,大家心里都有个数,别到时候彭家以为李家是冤大头,提出来不切合实际的要求,李家答应吧,心里憋屈,不答应吧,彭家下不来台。

    所以,这个时候,就得让彭家明白,李家是知道自己的优势的。

    李阔他哥是吧?见遇到了明白人,彭地华脸上终于显出喜色。

    彭叔叔,你说,我听着。李和从李兆辉面前的烟盒里抽出来一只烟递给彭地华。



1095、显摆
    不由的感叹这是一个考验演技的时代,而且该配合演出的时候,真的不能视而不见。

    这事,还得一同商量。彭地华晓得遇到了对手。

    我们是乡下的不假,可乡下人跟乡下人不一样。自己男人扭扭捏捏的态度惹来了彭月老娘的不满,她放下筷子,理了理赶潮流烫起来的卷发,仰靠在椅子上,然后两只手交叠在翘着的二郎腿上,慢条斯理的道,咱们家就一个闺女,可比儿子还稀罕,她大哥二哥那从小我们是往死里打,就这丫头我和她老子一个手指头都没戳过。

    好在她争气,学习比俩刚刚用功的多,我们庄上就她一个女孩子考上了大学,剩下的不说睁眼瞎,可是也差不多。

    不说她是百里挑一,可从来不跌份,这些年来说亲的,没一百也有八十,又是允诺房子,又是允诺车子,还说什么让她过去就当什么老板娘,咱们哪怕再穷,可也没有见钱眼开的道理,这不都拖着嘛,好嘛,这丫头居然自顾自的谈起来了,还是外地的,我跟她老子愁归愁,可做老人的不好反对,谁让俩人对眼了呢。
1...645646647648649...8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