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但是打死他都想不到这个冤大头是李和!
李和道,早几年信用卡支付开始通过互联网这种新型信息交换渠道进行,包括现在,交易方式非常简单而且几乎没有任何防护,只是通过互联网传递信用卡号码从而实现交易。
虽然有很多的安全手段,但是这种由消费者向商家呈递卡号码的交易模式仍然没有根本上的改变。
我觉得这不是困难,而是机遇,要朝前看,如果有一家初创公司恰恰是搞网络电子支付的,他们能够恰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毫不犹豫的投资他,收购他!
因为这有可能也是一个千亿甚至万亿级别的市场!
李先生,难怪你能做的这么成功!孙软银这话是发自肺腑的。
李和笑着道,不,不,我也是在下赌注,我投资十家,只要有那么两家成功了,我就成功了,比如我也投资了ebay。
李先生,你的眼光果然异于常人。孙软银很是哭笑不得,因为这家公司也是被他拒绝之列,李和头样是他之前口中的冤大头。
行了,就说这些。李和摆摆手,示意大家散开。
人都走完后,他正要到椅子上坐一会,却又被两个矮壮的中年人给找上了。
达美航空的主席格尔哈德,他同旁边的搭档别列谢夫一样,都是宽阔的额头,浓密的大胡子。
他们比铁木耳要晚来一天,本来是可来不来的,但是因为正式开通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至香港的航线,在参加香港直飞仪式的时候,就直接过来了。
目前达美航空拥有一支由来自美国俄罗斯芬兰罗马尼亚等7个国家及地区50余人组成的国际乘务员队伍。
跻身为全球三流的航空公司。
此刻过来大概也是有邀功的心思,更希望的是李和能够加大资金投入。
但是李和并不满意,眼前的达美航空,飞机总数连20架都没有,还都是老旧的机型!
纵观全球航空市场,没有200架飞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航空的!
974、跨时代的倒计时
李先生。格尔哈德要给李和一个拥抱。
谢谢,跟我保持距离。李和老远就闻着了他身上那浓重的酒味。
抱歉,抱歉。格尔哈德讪笑着捋掉了沾在胡子上的酒。
坐吧,不用这么客气,又不是第一次见了。李和先行坐下,然后重新从桌子上拿过来两个杯子,倒满酒,一人给了一杯,来,干一杯,这几年辛苦。
谢谢李先生,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格尔哈德和别列谢夫坐在了李和的一边,跟着江保健时间长了,两个人倒是学会了一些中国礼仪和说话方式。
有什么事情?李和看着两个人欲言又止的模样,忍不住笑着道,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吧。
我们还处于发展期,市场也还处于在抢占地盘的时代。
因此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本进行扩张,而无论是基础设施和飞机都造价昂贵,如果单纯以航空公司的运营利润,根本无法承担扩张所需费用格尔哈德一边说一边看李和的脸色。
想要钱?对方还没说完,李和就猜到了两个人的目的。
是的,李先生,你太英明了。本来格尔哈德结结巴巴的就说不畅快,此刻李和开门见山,倒是让他松了口气,我们现在面临非常激烈的竞争,你要理解,李先生,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航空公司都发展日久,且处于竞争充分的成熟市场,他们现在迫不及待的再向东欧扩张,我们的压力很大。
而且他们各大公司采购新飞机,开拓新航线的步伐都相对有规划,且节奏较慢,以至于日常运营的现金流能够负担大部分的扩张费用,还用不到大额融资,但是我们必须需要。
另外,美国等国家的飞机租赁业务发展完善,因此很多时候,航空公司并不需要花费大额资本购买飞机资产。基于此,他们的负债率自然相对较低。
他们的优势就是我们的劣势。
想添加多少架。李和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这些格尔哈德小心翼翼的伸出五根手指。
李和问,五架?
不是。格尔哈德尴尬的摇摇头道,五十架!
啥?李和嘴里的酒差点没吐出来,即使是身为世界首富,一下子花个几十亿美金出去,他还是肉疼的!你们是重资产行业,这钱一花可就是几十亿几十亿的,不是小钱啊。而且达美银行在前前后后也给你们贷了好几亿,我也给你们投了三亿多,你们这是明显的资不抵债啊。
投还是不投,李和有点犹豫,航空业他本来就是闹着玩的,好把原来手里的飞机作废物利用,压根就没有想过作为主业。
格尔哈德急忙解释道,不是,李先生,我想你误会了,我们想购买的是支线客机,比如庞巴迪q或者巴西的eb145,每架都不会超过2000万美金,特别是巴西的飞机,连1500万都不到,很便宜的。
至于波音和空客这种动辄上亿的大型客机,他是想都不敢想!
他们自己没钱,李老二也不会给他们这么多钱!
别列谢夫见李和犹豫,更进一步道,实际上,在这一轮疯狂采购过去之后,我们的飞机储备都会逐渐趋于饱和,我们负债率随着飞机和基础设施的年限上升,以及公司发展扩张能量的下降,势必亦会逐年下降。
你逗我玩呢?李和脸都黑了,再是便宜,老子一下子就不见近8亿!
这哪里是便宜了!
少一点也是可以的,比如我们可以先添加10架。看到李和发火,格尔哈德只能退而求其次。
给你们五亿。李和想了想,最终还是答应了,由达美银行和通商银行联合贷款,要是再这样,你们就等着破产吧。
是,是,谢谢李先生。两个人忙不迭的点头应好,差点喜极而泣。
两个人高高兴兴地走了,一路忍不住一蹦三尺高。
潘友林过来道,李先生,我觉得达美航空还是不错的,这两个人有能力管理好的。
要不然我能这么痛快的给这么多钱?李和也是明白这个道理。
他在浦江没待两天,就回家了,这里基本没有他什么事情。
告别了1995最后一抹夕照,迎来了1996第一片灿烂的朝霞。
1996年元旦社论:《满怀信心夺取新胜利
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是实现15年奋斗目标的奠基之年,许多重大计划都将开始实施。。
而且中国将从这一年起开始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税率总水平,降幅将不低于百分之三十。
这一刻,外资,外国商品,外国人,蜂拥而来。
对许多人来说,钱不再是那么好挣。
首都历史博物馆门前竖起的《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显示牌,上面闪现着距1997年7月1日的天数和分分秒秒。
尽管天很冷,李和还是一手拉着闺女,一手拉着儿子站在这里。
这一年他35岁。
他不自觉的摸摸脑袋,他自己都想不到他浑浑噩噩的过了近17年!
恍然如梦。
但是看着左右的两个孩子,又切切实实的感觉这不是梦。
20岁彷徨,30岁定向。
中国再生资源集团的总部正式迁入东单,国家大剧院的对面。
整个城市建设的速度日新月异,引人注目,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个个住宅小区异彩纷呈,气象万千,仅存的四合院几乎成了文物,甚至入其门得掏腰包。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片片低矮狭小的危旧平房再也很难找见。
这个常住人口1100万流动人口近30万的城市甚至正在大规模地向地下空间发展,在备战备荒的年代修建的人防工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打开了紧闭多年的大门。
有的改成了地下商业街,有的成了娱乐会所,有的成了居住区,不一而足。
新总部的名称是李和起的,按照惯例,得和集团名字匹配,但是因为浦江已经有正在修建的再生大厦,不好再重复,李和干脆就称之为再生资源大厦,不熟悉的人,还真以为是废品公司的总部。
捡垃圾,怎么就丢人了?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会赚钱的人!一个骑着三轮车的老头,一边望着25层的再生资源大厦,一边训斥身后耷拉着脑袋的年轻人,瞧瞧,人家做废品能赚钱,咱们也能,有点出息行不行?
这一天,对全首都的捡废品的人来说,都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有人再鄙视他们,他们会说,别瞧不起搞废品的,再生资源大厦,瞧过没有?没瞧过你得听过吧?
什么国营?
不是!
那是私营!
人家是小个体自己盖的楼!
跟咱们一样,都是捡废品起家的!
现在,人家为了表示不忘本,还特意盖了一座楼,就叫再生资源大厦!
打有人问起,他们是做什么的,他们也不说自己是搞废品的了,换了个称呼,老子是做再生资源或者资源回收的!
再生资源这个名字比废品称呼起来好多了!
他们的胸陡然都挺直了许多!
他李老二中国废品王的名头是没跑了!
这是李和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975、宇宙起源
他李老二的营业执照几经修改,早就不是普通的公司了。
他的营业范围是包括废旧物资残次和呆滞原料清仓和超储物资的收购销售处理处置,但是这些在营业执照只是那么一小行字。
而且他的营业制造和别人的还不同,普通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大类用分号,小类并列用顿号,他的营业执照有顿号有分号,这是按照规范来的,但是真正不同的是,因为是跨领域经营,为了表述清楚,不同的领域都用数字标注,从一到九,九大营业范围,然后每个数字后面才是大类和和小类。
废品经营处在最后一行,九这个位置。
所以他才说他冤啊!
也是有人知道他情况的,但是人家装瞎,偏偏想沾点关系,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给了他副会长的职位。
他干脆也没拒绝,将错就错,收购了7家废钢经营公司及4个废钢加工配送中心7余家废纸打包厂2家大型废家电拆解厂1家废塑料加工厂1家废不锈钢加工厂1家再生铜厂1家再生铝厂,并将建设2家报废汽车拆解厂。
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国,集回收分拣加工和成品销售于一体的网络体系。
同时,还特意接受了《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杂志社的记者采访,堂而皇之的表示:
将设立再生资源研究所全国再生资源科技信息中心站和全国再生资源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等科研机构,并积极与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研发制定废旧物资分类回收标准和处理技术,以系统网点为支撑,以节能减排为契机,推动国家再生资源朝着规范化无害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为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作出贡献。
你这是什么恶趣味?何芳看到李和接受采访的杂志之后,也是哭笑不得。
还是老婆了解我,不过李和嬉皮笑脸的道,我当个大王容易吗?不能这么嘲笑我啊!
这是他在东南亚受到的刺激,什么酒店大王,橡胶大王,银行大王,赌王,糖王,他统统都是见识过了,无一不是在所在行业拥有垄断地位的!
他李老二身为世界首富,他也在很多行业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比如纺织业,服装业,地产业,音像业,酒店业,餐饮业,特别在国内,这些领域他出来认第二,还没人敢出来认第一。
但是,没人称呼他为地产大王,服装大王,音像大王!
既然,现在好不容易得个中国废品大王的名头,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废品大王也是王啊!
不管是出于低俗的恶趣味,还是出于自己的心甘情愿,反正他就决定这么干了!
我对你真是没辙了。何芳不停的摇着头,你爱怎么就怎么吧,自己开心就好。
这话实在。李和竖起大拇指称赞,老赵儿子结婚,你说咱们是去还是不去啊?
他挺为难这个事情。
去吧,他目前这个身份已经不合适。
不去吧,他和赵永奇是四年大学同学,不去更是不合适。
我去吧。何芳想了想道,跟着大家随一样的礼,不多不少。
你看着办吧。李和突然感叹道,都是同学,这差距咱就这么大呢,人家儿子大学毕业都结婚了,咱儿子还在上小学。
少扯这些没相干的事情,你上大学的时候,人家老赵孩子都十来岁了,你怎么比?何芳剜了他一眼,本想继续说话,可是看到李怡跑过来,转身就走。
李和是背着闺女的,直到闺女爬在他大腿上才反应过来。
闺女,说,有什么事?
他笑的很勉强。
爸爸,为什么铁丝可以掰弯,而掰不直呢?李怡闪烁着大眼睛,好奇的看着他老子。
铁丝不能掰直,只能拉直。李和对于这个问题,用了投机取巧的说法,他总不能一本正经的的回答。
要是真的认真解释起来,他是能解释的,但是孩子肯定听不懂,剩下的肯定还是穷追猛打!
他还得解释什么是晶体,什么是屈服强度?什么是硬度。
家里的这个好奇宝宝,很是让他头疼。
为了应付她的这种过多的问题和废话,两口子还特意给她买了一本全是插图的《十万个为什么,虽然还没有上学,可是在何芳的教导下,她已经学会了拼音和少量的字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