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谢谢,我已经吃好了,你和张哥一起去吧。

    那你辛苦。李和带着张兵,开车往民居地带找了一家早餐摊子。

    既然重点是经济论坛,再生大厦的奠基仪式上,李和只是简短的说了两句套话,挖了两锹土,同他邀请的客人简单的寒暄了几句。

    奠基仪式结束以后,在金鹿大厦举办了第一届浦江经济论坛。

    浩浩荡荡国内外企业家六百多人,大多数都是李和邀请过来的。

    他做了第二场发言,对到场的人士表示感谢,甚至感觉自己演技有进步,感激涕零,这种高难度的表情都做的很到位。

    做人嘛,仪式感不能少。

    在他的牵头之下,十几家外资与国内部分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都是顺畅的很。

    贝尔斯登主席凯恩就当场表示,体验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

    晚上的晚宴,因为可以正常的走动,来找李和举杯的人一直就没停过。

    到他上台讲话,走路都有点晃。

    但是在台上,他也没有说几句,因为老外太多,说多了都是鸡同鸭讲,文化隔阂这东西,真是没法消除的。

    何况,这一次的活动,他的首要目的已经达到,从早到晚,国内外记者的闪光灯就没停过。

    申部长,这次还是希望部里能够多多支持。宴会结束后,李和单独找到了同样出席这次活动的电子工业部的申部长。

    你刚从苗部长那里过来?邮电部是管这个事情的。申部长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苗部长那里我已经请示了。对于电信这一块,李和不尝试一下不甘心。

    申部长笑着道,一下子15亿,大手笔。咱们这些年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探索,基础设施和技术都还比较落后,而西方发达国家却已经历了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从以摩托罗拉为代表的模拟时代一脚跨入以爱立信和诺基亚为首数字时代,gs和cda相继成熟。

    但是中国才刚刚引入了gs技术标准,想发展起来不是一两句空话就可以的。

    申部长,我也不瞒你,诺基亚也是我名下的产业。

    申部长端着茶杯的手,明显抖了一下,最后道,那就递交一下资料吧,咱们一切按照程序走。

    那谢谢了。李和知道这事已经是十拿九稳了。

    从房间里出来后,李和径直找到了郭冬云。

    你对这事很上心?郭冬云知道李和的脾气,一般情况下,很少直接过问公司的事情。

    我会让贝那蒂协助你,意大利onitel电信公司和诺基亚有完整的gs技术方案,再加上又不差钱,我不认为我们不会成功。

    没吃过猪肉,但是见过猪跑。

    李和想起来了当年的小灵通。




972、野心勃勃
    基站建设可是大投入,想覆盖全国,你有没有想过,这会是一个天文数字。郭冬云怕是李和一时脑袋发热。

    四十多万个基站而已,我不但要建设基站,还要建设自己的海底光缆。

    投钱我不怕,但是我怕的是政策上的变动,所以我更加倾向于与邮电部及其电子工业部合作,这个我已经在和苗部长申部长在沟通,后面你递上材料,看怎么安排吧。李和的决心很大,其实他不止怕政策变动,也怕技术革新。

    他现在发展2g,但是3g,4g时代,他能跟得上吗?

    既然你想好了,我听你的。郭冬云不再反对,她很明白,任何人的反对,在李和这里都没有用处。

    另外,既然做了,咱们就要大做,我提议再成立一家通信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企业,主要从事通信铁塔等基站配套设施和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维护和运营。这也是李和在这一瞬间做出来的决定。

    有这个必要吗?郭冬云看不明白了。

    李和道,将来的电信市场,不说百花齐放,起码是五六家争鸣,会存在一个基站重复建设问题,而且许多小公司并不愿意过多的投入基站建设,咱们可以做基站租赁,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那名字你想好了?

    叫中国基站股份吧。

    好。郭冬云也不再多说。

    浦江的天气从李和到来之后,一直都是很好,没有雨,没有风,太阳暖人的很。

    这一天,李和借用了金鹿大厦的顶层,办了一个自助式的烧烤,油烟径直窜到了云层中。

    老贝,这事还是得你来办,办好了,咱们有得商量,办不好嘛,我也不会责怪你。李和对新成立的电信公司,还是念念不忘,此刻抓住贝那蒂,自然要交代一番。

    我一定竭尽全力。贝那蒂看看李和的眼神,不相信李和是这么宽容的人,要是办不好,估计他就得退休了。

    同时又羡慕的看了一眼在旁边与潘友林谈笑风生的孙软银,心里就不平衡了,自己是搞电信的,孙软银也是搞电信的,为什么偏偏把责任栽给自己呢?

    而孙软银这小子就可以这么潇洒!

    明显的不公平啊!

    还在想,中国人与中国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这阶段,他走到哪里都是被热情招待,只有在李和这里是受气的!

    但是这些话,只能憋在自己肚子里,暗自发发牢骚而已。

    孙软银也在看贝那蒂,因为是羡慕居多!

    一个快退休的老头子,为什么掌握了这么多的欧洲产业!

    伊万诺夫搂着铁木耳的肩膀,两个人叽叽喳喳一阵,不一会儿都端着杯子到李和的跟前。

    你们俩这么长时间没见过面?李和笑着问。

    铁木耳道,有的,他去年回明斯克,我们见过一面。

    我想在中国做房产。伊万诺夫用英语结结巴巴的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你的英语还是进步不大。李和也是很无奈。

    他说,他看好中国的房产市场,诺菲地产将要做全球化的地产企业。铁木耳替着伊万诺夫翻译,他听得懂,但是还是不怎么会说。

    我不管,但是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这是李和提出的唯一要求。

    是的,谢谢李先生。伊万诺夫非常的高兴。

    李和把陈立华于德华沈道如吴淑屏等人招呼过来,对伊万诺夫道,他们都是做地产的,你们好好交流,对国内情况要是不了解,就多问问。

    是。伊万诺夫朝陈立华等人一一握手。

    你好,伊万诺夫先生,久仰大名。

    跟沈道如郭冬云和潘友林等人不一样,于德华是第一次见到伊万诺夫,他打死都想不到伊万诺夫是李和的人!

    谢谢,我也听说过你。伊万诺夫也非常的谦虚。

    陈立华问吴淑屏,收购洛克菲勒中心的是他?

    她也不懂英语。

    是的。吴淑屏在一旁道,他是白俄罗斯首富,巴福集团诺菲地产主席。

    那个呢?听说是搞船运的?陈立华对铁木耳同样陌生。

    波罗的海船运的董事长。这次答话的是潘友林。

    我也是第一次见。吴淑屏实话实说。

    他们当中,除了齐华,都是处于震惊当中,他们都知道李和是世界首富,但是目前没有任何一个人见识过李和完整的产业范围!

    包括郭冬云和潘友林等人,也不能完全的说清李和全部的产业布局!

    李桑,请说几句话吧,我们需要听你的教诲。孙软银朝李和鞠了一躬,这里,我们都非常的敬佩你。

    是啊,李先生,你是我们指路的明灯!论拍马屁,贝那蒂也不遑多让。

    李先生,大家都等着呢。于德华有点懊恼,居然没有两个老外机灵!

    沈道如也赶忙反应过来,举起手鼓起巴掌,大声的道,大家朝这边过来一下,李先生有话要说。

    他成功的引起来了周围人的注意,一下子二十多个人,都围着李和,朝这边聚拢过来。

    不一会儿,由稀稀拉拉的掌声变成了合拍的掌声。

    说什么呢?李和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一下。

    李先生,你说什么我们都听。喇叭全又带头鼓起掌,下面的人也只得跟着鼓掌。

    李和笑着道,我少说,多喝,其实没什么说的。

    李先生,你还是不要推辞了,说几句,也不枉我们大老远跑来一趟。付彪跟着起哄。

    是啊

    李先生,你还是说吧。

    这次七嘴八舌的,倒是大部分出自真心的希望李和说几句。

    没什么说的,是一句话,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李和举起杯子道,大家先喝了这一杯子。

    众人一饮而尽后,静悄悄的,落针可闻,都看着李和。

    怎么?李和被大家看的莫名其妙。

    孙软银道,李先生,大家都听着呢。

    李和叹了口道,马上要进入21世纪,伴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必将迈入信息时代,从信息传递方式到生产生活消费方式,肯定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973、最好的时代
    大家喜欢称呼inter叫因特网,但是我更喜欢称之为互联网,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搭建了一条无形的交流平台。

    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互动沟通任何有价值或无价值的信息。相当于扩展了人类信息交流的平台和范围。

    正对我们来说,互联网到底意味着什么?

    现在的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思维,有人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技术。

    但是我认为,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或技术,它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了它的存在,互联网时代都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人与人的交往方式,改变人的价值创造方式。

    可以说,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无可阻挡

    在这种场合下,李和是用英语说的,有时候他得照顾绝对大多数人。

    这里有近三十人,有沈道如潘友林这样的集团首脑,更有不少人旗下集团公司的主席,比如光一个远大投资集团,旗下就有五家集团公司,他们中间有一大半的人是第一次见李和。

    而李和也是第一次见到他们。

    互联网的能力是无穷的,有了互联网,未来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在设计建筑等各个领域,这些信息和技术可以帮助人们的工作,互联网在未来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实现全天24小时的覆盖,而且使用成本也会越来越低。

    信息技术会给我们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支持。现在很多公司想成为全球性的大企业,他们就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以在信息时代的大潮中站住脚

    李和说的滔滔不绝,周围的人也听得很认真。

    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企业搭乘互联网快车才会跟得上时代步伐。

    如果在将来的二三十年,我们没有去把握互联网,把握未来的时代,把握市场的变革,该死的就应该让它死,这些企业不死,将来的大企业死的还会多

    李和这一次没有耍嘴皮子,说的很是真诚。

    李先生,互联网的具体应用,可以说一说吗?问话的是孙软银。

    别人听李和的话没什么大的感觉和体悟,但是他就不一样了!

    他眼前入股和收购的全是有关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企业!

    比如刚刚,他以非凡的勇气用2000万美金投资了雅虎!

    互联网最基础的功能是对信息的汇聚,从而形成价值无尽的信息流。在这个巨大信息流的平台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被物理空间所约束,社会存在的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最常用的服务有电子邮件,就是我们说的eail,这是不是就比电话和快递方便?

    万维网文件传输bbs)新闻组包括即时通信,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是大家看到的。李和接过喇叭全递过来的茶壶,抿了一口茶,清清嗓子道,那我再说些我们眼前不怎么常见的,比如网上购物,大家可以打听一下,一个叫贝佐斯的美国人,开了一家叫亚马逊的网上书店,这个我就非常看好,所以前几天我就让潘友林先生毫不犹豫的投了三千万美金

    台下发出一片惊呼!

    他们不是对这个数额惊讶,对世界首富来说,投个几千万也就是毛毛雨而已!

    他们惊讶的是网上书店这种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怎么买东西,怎么卖东西,怎么可以发展呢?而且还给投资?

    这个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他们对互联网的概念还都停留于邮件搜寻信息。

    李先生,可是这要依赖于良好的电子支付手段吧?这里只有孙软银是真正听懂了。

    亚马逊这家初创公司他是接触过的,创业初期亚马逊一直处在烧钱的阶段,因为所谓的盈利模式,简直是可笑!

    但是在他看来,并不值得投资。

    不止他拒绝了贝佐斯,整个硅谷和华尔街的投资人都拒绝了!

    只是过几天,他听说一家来自香港的公司做了冤大头,投资了三千万美金!

    他当时还嘲笑呢!

1...583584585586587...8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