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其他人都是放下酒杯,热烈鼓掌。

    但是齐华和仰勇等人看着李和这一副我读书多,我不会骗你的模样,却是愣了一愣后才跟上鼓掌的节奏!

    他们太了解李和了!

    什么时候肯说过这么一本正经的灌鸡汤!

    向来只会认真的胡扯八扯。

    李和不灌鸡汤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李老二自己就是个大懒汉!

    当他不求上进混吃等死的时候啥事儿都没有,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一旦他觉得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进取,这一切就都变了。

    冬天冷,夏天热,春天困,秋天乏,全世界都在跟他作对,追求进步的阻力太大了!

    齐华和仰勇对视一眼,很识相的闭了嘴,该说时说话才叫水平在萧山的几天,李和在各个车间食堂员工宿舍都一一看了一遍,看不过眼的就当场指出来,搞的仰勇很大,很多场合上都有点下不来台。

    他已经暗暗发誓,没事绝对不请这尊大佛出来!

    你老随口一说,这是问题,那是问题,这我们都知道啊!

    可是做起来真的很难啊!

    就像小说中打狗棒法,九阴白骨爪,辟邪剑法,葵花宝典,怎么运功,什么动作,谁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可是现实中,能不能修炼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就是所谓的知易行难。

    他又不好再继续回嘴,事实已经证明,凡是和李老二抬杠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和恋人讲道理,是不想谈了,同理和上级讲道理,是不想干了。

    团结老板才能干大事!

    大度!

    他仰勇就是这么大度!

    可是站在李和的角度上又是不一样,在之前微卡项目上,为了成本考虑,他已经做出来了许多的让步,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行。

    但是这次的重卡项目他是不考虑妥协。

    重卡和微卡是完全不同的,重卡通常都从事高出勤的货运行业,几乎每天都奔走在马路上,对于零部件的消耗也是相当大的,有一点马虎都不行!

    既然选择做重卡,就不能考虑成本!否则就是大毛病不多,小毛病不断,最终在市场上很难存活!

    在正在施工的二期的工地上,李和遇到了总工程师陈祖滔,笑着道,辛苦。

    抱歉,李总,这几天忙着项目的事情,也没去迎接你。陈祖滔表达了歉意,他不但没去迎接,连招待李和的饭局都没出席。

    我是不速之客,陈师傅不用太介意。李和好奇的看了一眼陈祖滔身后的一行人,戴着安全帽,拿着图纸,从着装上来看就不是宝马汽车集团的员工。

    我来介绍一下,这几位是来自东方院的朋友,我们汽车厂从建成到投产,多亏了他们的协助。陈祖滔向李和一个个介绍,这是汪工,这是牛工,陕重汽,神龙汽车,江淮汽车,上饶客车,红岩汽车等汽车项目都是他们做的。

    说完又指着李和道,这位各位应该都是听过,中国再生资源集团的李和先生,我们宝马汽车集团正是李先生旗下的企业。

    你好,李和。李和先俯身握手,对于有技术傍身的人,他向来是很尊敬。

    出于技术宅男的惯性,他对比他懂的多人,总是有一丝崇拜,而全然忘记了自己财富与地位。

    李总的大名简直是如雷贯耳,要是没听过简直显得我们没见识了。被称为牛工的中年人也是紧握着李和的手。

    这可是亚洲首富啊!

    人家跟主动和他握手,回去后都能吹上天的!

    想不到李总如此的年轻。汪工同样有点小激动。

    李和笑着道,感谢各位的努力与付出。

    李总,你可不用客气,我们可是拿钱办事。汪工开起来了玩笑,我们可不能拿饭碗开玩笑,自然是要尽心尽力。

    他们主要的业务就是做大型机械行业项目的整体设计和工程总承包,宝马汽车属于他们的重点客户。

    这话自然是实诚的很。

    各位一起合个影吧。李和指了指身后的厂办摄影记者。

    东方院的人自然是求之不得,有了合影回去之后,人家自然不会再说他们瞎吹牛。

    合完影,李和又再次同他们握手告别,这让仰勇等人目瞪口呆,他们从来就没有见过李和这谦虚的一面!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回去的路上,李和给仰勇解惑。

    李先生,谢谢你给我上了这么宝贵的一课。仰勇感慨道,我记得韦尔奇说过这么一句话,尊重人才,培养人才,是通用电器长久不败的法宝。

    李和笑笑,不再言语。




924、夕阳产业
    李和在萧山待了两天之后,没有闲着,继续一路向南。

    地大集团金鹿集团远大集团旗下的控股和合资企业,只要感觉有需要,他都像巡视自己的领地一样,会去视察一遍。

    这次他不止带着齐华,身后还带着一大帮子从各集团子公司抽调的财务和审计人员,不是为了查舞弊,其主要是围绕着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政策法规的遵循及财产的安全与完整等方面展开。

    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三角债!

    他上辈子开个小厂做配套供应,刚起步就差点陷进了这个旋涡!

    所以,此刻他不得不防,他那么多厂子,那么多的公司,要是不自查,他是无论如何都不放心的!

    他担的起损失,可是受不住窝心!

    由于市场疲软,产成品积压,生产中流动资金不足的矛盾很尖锐,企业单位之间互相拖欠货款和前清后欠的情况十分严重,像传染病一样困扰着中国经济。

    于是就有了1991年治理三角债。

    1992年三角债铁链终于被解开,可是前清后增,边清边增,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新的三角债,三角债已是影响中国工业生产增长的两大主要问题之一。

    挂帐信用是产生三角债的温床,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信用交易己成为企业获得客户的必要手段和方式。

    你不赊账,自然有人肯赊账。

    基本上每一个像模样的企业都有一个所谓的‘清欠办’。

    企业间的债务关系尤如一团乱麻,很难理顺,只要有一个出现问题,形成骨牌效应,其它家企业也会跟着倒霉,加剧企业之间的债务纠纷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许多国企本来就有经营困难,再面临悬在头上的三角债,能保命的情况下,都是尽量安排员工下岗,这才有了之后轰轰烈烈的下岗潮。

    李先生,这是齿轮厂的吴总。齐华带着一个矮胖的中年人到了李和的跟前。

    你好,李先生。吴总同李和握完手之后,径直的坐到了李和的跟前。

    请喝茶。李和用手示意完之后,抿了一口茶后道,吴总,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的目的吧?

    这是他来到台州之后,约见的首个企业负责人。

    吴总笑着道,地大集团作为投资方,一直与我厂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希望能够继续深化合作。

    我想吴总是误会了。李和毫不客气的道,齿轮厂现在的负债率是400,光是在银行的欠款就有5000万,这还怎么发展?

    困难只是眼前的,大家还是要看长远,我们正在积极谋划转型,前途是光明的。吴总的脸色很是不好看,不是尴尬,而是像是被激怒了。

    李和不该揭他的伤疤,做人不能这么不留余地啊!

    面子都是相互给的!

    哦,那吴总计划怎么转型呢?李和面带不喜。

    吴总虽然不喜,但是还是迅速的调整面色,笑着道,我们计划引进一条空调生产线,空调的市场需求极大,我相信前景一定好。只是眼前的资金还是一个问题,李总,这个还是需要你们多多支持。

    吴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的主营产品一直都是齿轮,而没有任何的空调生产经验吧?李和盯着他道,是不是要仔细再调研一下?

    这话已经说的很客气了。

    你一家搞齿轮的跟我说要转型生产空调,这逗我玩呢?

    关键还是欠了一屁股债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坑我的钱!

    做梦呢这是!

    我们这也是顺应市场变化,开创多赢格局。吴总肯定的道,现在都向市场要效益,市场上需要什么,我们就去生产什么,真正的做到以市场为导向!

    李总,这是我们认真分析的,现在市场上的空调是完全供不应求啊,这是个好路子,绝对没有理由亏钱!

    前阶段,去年我亲自带队去日苯考察,跟一家生产空调的日苯企业做了深入的探讨,我们已经谈好了,本着节俭的原则,引进一条二手的空调生产线!

    李总,你猜猜,才多少钱?

    他老神在在的等着李和回应,可是见李和只是在那玩茶壶,对他不予理睬,只能尴尬的道,才3000万!够便宜吧?

    一条新生产线要上亿呢!

    日方包安装,包投产,包技术,我们只要出场地,出员工就行。

    李总,你说,这是不是好事?

    其它地方可找不到这种门路。

    那吴总真是辛苦了,还亲自跑日苯。李和面无表情。

    哈哈,为了厂子里千把号人的饭碗,我辛苦点算什么,总得为他们负责任啊。吴总丝毫没有听出来李和话里的嘲讽,只要李总多理解一下就行,现在做什么都不容易啊。李总,你看,这个项目怎么样?

    不怎么样,转做空调,我是一点都不看好。李和实话实说,你们的优势是做齿轮,齿轮是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件之一,绝大部分机械成套设备的主要传动都是齿轮啮合传动。

    随着中国的制造业崛起,齿轮市场是大有可为,而且在国际上是一个大的产业。如果肯研发或者技术引进和设备引进,革新产品,真正的顺应齿轮市场需求,扩充销售渠道,未必就不能起死回生。

    地大集团旗下有许多机械企业,如果你们的产品能够获得认可,光是在集团内部就能够消化。

    虽然不喜欢眼前这货,但是李和还是试图看能不能抢救一下。

    这可是夕阳产业,总得朝着新兴产业进发。吴总这次把不高兴摆在了脸上,我做了二十年的齿轮,我能不清楚?

    李和冷笑道,夕阳产业?知道光是美国就有多少家齿轮公司吗?

    300多家!年产值就有150亿美金!车辆齿轮工业通用齿轮工业专用齿轮,哪个行业不需要?

    拿汽车行业来说,发达国家是1到2人拥有一辆汽车,而我国轿车工业才刚开始,更有着广阔的市场!汽车变速器,锥齿轮,轴荷,双驱动桥的订单将来肯定是百万套级别!

    你居然有脸跟老子说这是夕阳产业!



925、管中窥豹
    李总,这个行业你没做过,你是不理解里面的难处,我也知道国外的市场大,可是咱们还是小厂,现在出口到国外,都要做这个认证,那个认证,可没那个条件啊!

    国内吧,将来肯定市场大,这个我承认,可你也说了,那是将来,不是现在。现在厂里千把号人嗷嗷待哺的,都是拖家带口,穿衣吃饭,老人生病,孩子上学,都是费钱地方,可是等不了将来,先把眼前给撑过去是最重要的。

    对于李和的质疑,吴总不以为意。

    那你能保证你的空调生产线一定能赚钱?李和肯定不信他这一套的解释。

    那怎么不能?咱们有不少的兄弟企业,原本有做农机的,有做化肥的,还有生产水泥的,转型生产空调以后,一年少说都是挣几千万,不但还清了欠债,还给员工发了福利。

    他们赚到了钱,我们为什么不能?

    再说,我们厂技术实力比他们还强呢。吴总说的理所当然,李总,这一次你们只要帮衬2000万,剩下的1000万我们会想办法自筹。

    人家能挣钱!

    他就不会比人家差,当然也能赚钱!

    没毛病!

    吴总,你真美。李和奚落道。

    我是男的。吴总不明白李和这梗。

    齐华失笑道,你想的美。

    你!吴总腾地一下站起身,对着齐华怒目而视。

    吴总,我现在给你两条路选。李和不想再多啰嗦,反正和这种人也是扯不清,第一,就是地大集团从齿轮厂退股,按照公司章程来。

    第二条就是地大集团全盘接手齿轮厂,我们自己来发展。

    这些你都可以逐条向主管部门汇报。

    要是有权换厂办领导,他就直接撤换了,省的费这么多的口水。

    你能做到了主?听到第一条的时候,吴总的脸色明显不虞,再听完第二条,脸面已经发黑,冷哼道,你以为你是谁?

    我是谁不重要,关键我能做的了主。李和来到这里后并没有公开身份,是以地大集团副总的身份对外示人的。

    请吧,吴总,如果你做不了主,我们会去资委会的领导们谈。齐华在一旁开始撵人,他想不到会遇到这种不上路的人。

    好,那咱们走着瞧!吴总放下狠话,怒冲冲而去。

    齐华道,李先生,我下午约了资委会的领导,具体我会和他们谈。

    那就好,不能退让。李和点点头,斩钉截铁的道,要么退股,要么我们全盘接手,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他的耐心是有限度的,对于这种资不抵债的企业,他迫切希望在第一时间给清理掉,省的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1...560561562563564...8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