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在宾馆里,李和对着送暖水瓶过来的小姑娘道,这种电视台你们不砸了,还留着过年啊?
这种电视台拉低了整个齐鲁人的档次,上至高血压,糖尿病,下至腰腿疼痛银屑病,凡是那种在医院里不能立马治好的顽疾,只管看齐鲁卫视就对了。
随手就把正在播放男人战斗机广告的电视给关了。
老板,暖水瓶放边边,注意不要踢倒。
小姑娘早就被不堪入耳的广告词给羞红了脸,此时听到李和的话更是不好意思。
谢谢了。李和走东窜西,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地方这么喜欢用叠词。
什么吃饭饭,睡觉觉啊,叠词算是淄川话的特色。
董浩进来,敲敲门,提醒李和道,郭小姐的人已经联系好了,昨天就从青岛过来的,我让他们明天来见你,你可以先休息。
让他们现在过来。李和摇摇头,他们现在住在哪里?
就在隔壁的国际宾馆。
那就让他们来吧。
好。董浩去打电话。
李和就在屋子里把衣服给换了,裤子上和脚上的泥巴是擦不干净了。
在酒店的大厅,他见到了地大集团的两名员工,一男一女,都是三十来岁的样子,大概是入乡随俗,无一例外的都是里面穿着西装,外面套着军绿色的大袄子。
辛苦。李和占起身,笑着同两个人握手,贵姓?
我姓齐,齐华,喊我小齐就可以。自称齐林的男人指了指旁边的女孩子,这是金琳,我是投资部的,她是法务部的,李先生,你有什么吩咐,我们会努力做的。
他们连郭冬云本人都不怎么见过,何况是面对李和,更不由得有点紧张。
日苯人到了没有?这是李和最关心的问题。
叫金琳的女孩子点点头,已经来了有一个星期,就因为他们住在国际宾馆,我们才选择住在那里的。
李和道,你们跟我简单说下这个厂子现在的情况。
金琳打开文件,然后道,第四砂轮厂是1950年国家投资建设的中国第一座磨料磨具专业制造企业,它的原名叫张店砂轮厂,因为研制成功了棕刚玉白刚玉后面又成功研制了单晶刚玉,微晶刚玉,后来随着发展,更是成为国内生产碳化硅碳化硼立体氯化硼的主要企业
不用这么详细。李和苦笑,赶紧打断,我想知道四砂的股权状况,其它的我不担心,四砂现在谁说了算。
李先生,股权状况是这样的,89年实现两权分离,政企分开政策以后,这个厂子是隶属于淄川资产管理局,他们是占四成的股份,磨具研究所占二成,地大集团拥有三成,剩下的一层归地方矿务局石化厂水泥厂
764、约见
李和道,也就是说,我们好歹是二股东?
金琳和齐华一起点点头,回道,是的。
李和问,市里怎么说?有没有提出我们的反对意见,好歹我们也是二股东,不能忽视我们的意见。
齐华道,我们只见到了厂子里的领导,至于市里的领导我们一个都没见到,据消息说还在开会研究,不过可能很快就能有结果,因为已经有领导去日苯藤田制砥株式会社考察过,结果非常满意,而且现在四砂已经停产一年多,工人闹的比较厉害,再不给处理意见,就会越发不可收拾。
藤田?李和总感觉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继续问道,你们没传达过我们地大集团收购的意向?
他对着这两个人比较不满意,居然连市里的领导都没接触上,这事给办的,真不漂亮。
按照郭总的吩咐,这一年多,淄川我先后跑过五六趟了,但是每次到市政府都见不到主要领导,甚至到资管局都被拦着。齐华说的很是羞愧,也更加的紧张了。
李和百无聊赖的点着一根烟,问,有没有打听市里为什么这么瞩目这家日苯企业?是不是这家日苯企业开出了什么好的条件。
齐华道,它们提出的条件并不优厚,甚至算得上苛刻,它们并不打算全资收购四砂,四砂的负债和员工它们都不准备接手,它们是要与四砂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生产的产品全部由它们来销售,还要从里面拿大概3个点的技术提成。
这种协议也能接受?李和不禁冷笑,曾经无锡的一家家电企业就是被松下这么坑的,而且不止是不止一家两家,简直是不胜枚举。
齐华清清嗓子道,藤田制砥株式会社的本身规模并不大,员工五六十个人,年产值大概也就二个亿左右,算是典型的中型企业,但是它背靠日苯藤田集团,这是日苯排名前十的财阀,也是世界500强企业,如果淄川能有500强企业
得,我算是明白了。李和叹口气,这里面本身政治意义的考量比经济意义更大。
而且藤田?
这会他是终于记起来了!
朱老头手里的东西不就是从他们手里抢过来的吗?
还真不是冤家不聚头!
北方刮的越来越大,雪越来越密集,天空都是阴沉沉的,太阳不知道躲到哪儿去了,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更令人压抑的是每天都有大批的工人堵在四砂的厂门口,举条幅的,喊口号的,无非就是讨要工资,正常上岗。
甚至市政府每天都有轮番的一拨人,李和都能感受到这股压力。
他这几天并没有急着约见任何人,开车四处溜达了一遍,大概也摸清了情况。淄川并不大,但是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
淄川最好的酒店叫海天大酒店,只有四层高,属于中港合资,从吃饭到卡拉ok住宿是一条龙。
此时,李和坐在酒店的包厢里悠哉悠哉的喝茶。
李总,赵厂长到了。齐华带着一个人就门,笑着对那个人道,赵厂长,这是我们李总。
赵厂长你好,久闻大名。李和站起身朝着对方伸出手。
这位赵厂长,四十多岁,高高的个子,马脸上的小眯眯眼并没有看李和,也没有和李和握手的意思,而是在包厢四处打量,哎呀,这地方,可是好长时间没来了。
你说笑了。李和的手尴尬的举在半空,好长时间没有人这么扫他面子了,不过他还是不在意的指着椅子道,赵厂长,请就坐。
你以为我开玩笑的?赵厂长大大咧咧的坐在椅子上,要是以往厂子效益好的时候,这点场面还真是不在乎,可是现在啊,落毛凤凰不如鸡,想在这种地方吃个饭挂个帐都没戏。
李和摇头笑笑,让一部分先富起来,这里非常有道理的,因为有些人脑门子始终在门缝里夹着,他搞也搞不懂
就如眼前这位赵厂长。
赵厂长,你喝茶。齐华给赵厂长倒了杯茶,倒好茶以后,看到李和冲他摆手,他很知趣的和金琳两个人出了包厢。
包厢里只剩下李和同赵厂长了。
酒菜上齐以后,李和问,赵厂长,你喝什么酒?
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配方。赵厂长自己把旁边的茅台打开了,然后给自己倒了一杯,美美的呲溜一口。
对于李和,他是视而不见。
赵厂长,明人不说暗话,我就直接一点了,我想我为什么约你你应该很清楚吧?既然对方连表面工作都不愿意做,李和也懒得再矫情的给脸面的。
赵厂长见李和自顾自的点着烟,并没有让给他一根,也不生气,毫不客气的从李和的桌面上的烟盒里掏了一根烟,然后才慢悠悠的道,地大集团嘛,我知道,大集团,很有钱,名声在外,而且你们很有路子,首长都知道你们,这我清楚,毕竟当初和你们合资的事情,可是我一手抓的,不过嘛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李和,笑嘻嘻的道,不是有老话嘛,强龙不压地头蛇,县官不如现管,这可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咱们要深入学习学习
地头蛇?李和冷笑,问道,看来赵厂长是打算支持合资了?
赵厂长笑着道,合资好啊,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引进一流的管理水平,还能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效益,有了效益,这大家的饭碗都有了保障,省的工人天天闹,你不知道,我这是一个头两个大啊!
李和自饮自酌道,赵厂长果然是高风亮节!一心为公的工作追求很值得我们学习!如果到时候合资厂成立了,赵厂长到时候可以直接退休养老了,钓钓鱼种种花,挺不错的,这日子真让人羡慕啊
我才五十不到,怎么会退休,我
赵厂长的话说到一半,突然戛然而止。
765、脸皮要厚
他一直跟着合资的事情忙前忙后,但是他直到现在才想起来一个问题,合资厂的厂长还会不会是由他来做?
这是个切实的问题,也是个很让人担心的问题。
即使是市里同意他做合资厂的厂长,但是日方要是不同意,他不是得抓瞎吗?
那么继续做老厂的厂长?
可是合资以后,大部分的资产都进了合资厂,老厂除了负债和一堆嗷嗷待哺的工人,还有什么?
这个他不会比现在好,甚至还会比现在更差。
李总,你的意思是地大集团收购以后,我还能继续做厂长?
他有点急不可耐,日苯人他是攀不上交情,人家也不屑和他攀,现在看到李和,让他感觉眼前有点希望。
李和站起身,笑着道,赵厂长,我给你机会了,可惜你没抓住。
什么意思?赵厂长愣了愣,表示出不解。
现在没你事情了,一边玩去吧,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李和把擦完嘴的纸巾往垃圾桶里一丢,就转身出了门。
喂!马勒戈壁!耍老子啊!你赵厂长还没骂完,啪嗒一声,脸贴上了董浩的巴掌。
嘴巴放干净一点。董浩瞪了他一眼,赶紧跟上李和。
你!你!赵厂长气的跳脚,你给我等着!
李和在酒店门口,大骂了一句晦气,本来他只想约这个厂长打听一下情况的,谁知道会是这号鸟人,真是浪费时间。
看到董浩过来,要了手提电话,拨了半天也找不到信号,一发狠,手都举到半空了,但是最终还是没摔,还是回酒店用了酒店的固话。
王部长,我,李和。
小李,你是到淄川了?
对,王部长,这事你得帮个忙。李和一边打电话,一边翻电话本,找其他人的号码。
王部长笑着道,这地方上的事情,我们可不好插手。
王部长,资管局不是你们下属单位?
你可真误会我了,我们和地方资管局没有隶属关系,这资产属于地方政府。不过你说的情况,我也知道了,我会关注一下。不过我还得善意的提醒你一下,你可是找错人了,你应该找张所长。电话里的声音不骄不躁,还是一直的那么温和。
哪个张所长?李和不解。
磨研所的张所长。
李和无奈的道,我可不认识,我怎么找人家?再说人家不一定卖我面子。
你肯定认识,就是张文郁所长,你放心,他非常的看好你,肯定卖你这个面子。电话里的人哈哈大笑,这事不通过你和磨研所,和日苯人的合资协议根本就通过不了
真是谢谢你了,你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李和迅速的记下了王部长报过来的电话号码,他在四砂有三成股份,磨研所有二成,这样就是四砂的最大股东了!
即使地方政府不讲信用,非要强行通过,但不管是上报给国家经贸委还是国家计委,都是通不过的,而且他李老二混了这么多年,最熟悉的就是这几个部门,毕竟苏联之行,他没有白去。
甚至是淄川想造成既定事实,日苯人也不能同意,缺乏上层支持,没有法律依据,资产得不到保障,将来说打水漂就是打水漂,进水里都听不见响声。
他同时也觉得太过低调,现在都没几个认识他,要不然这点事,哪里能算事。
张团长,是我,李和。一愣神的功夫,李和就拨通了张文郁的电话,苏联之行就是这老头子带的队,再和气不过的一个老好人。
哦,稀奇,稀奇,怎么能给我打上电话?对面的张文郁很是纳闷。
李和笑着道,张团长,我在淄川,四砂的事情你是知道的吧?
开门见山,没有多说废话。
这么点小事,你也去了?张文郁显然也是知道内情的,这个合资的事情我是清楚的,郭小姐早就给过我电话,我也是反对的。
看来我真没打错电话,原来你真清楚。李和松了一口气,省了一番解释的功夫。
我当然清楚,当初促成你们与四砂合资的就是我,我给的郭小姐建议。
那眼前这事怎么处理?李和想听听对方的意见。
这事,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张文郁说的毫不犹豫,看样子他被这事情气的不轻。
这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呢?四砂的情况你比我清楚,你要是不在乎,我就更不在乎了,大不了我现在就走人,谁爱管谁管去。李和越想越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
妈的!
真的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张文郁笑着道,别急,别急,这事得缓着来,只要咱俩家不签字,让他们闹腾去,闹腾不出结果的。何况,咱们手里有53成的份子,是咱们说了算。
张所长,你这数学?
难道是体育老师教的?
李和好奇。
哎,忘记和你说了,淄川石化有03,他们是济石化的附属厂,济石化的老厂长不但是我老同事,咱们还是儿女亲家,你放心吧,肯定跟我一条心的。张文郁说的信心十足。
那我现在怎么办?
李和发现,只要不要脸皮的找起关系来,这事简单的不要不要的!
而且,通过这件事也给他提了个醒,千万不能低估这些老学究们和关系网,也不能高估他们的节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