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买书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回家路过书店,报刊亭就进去转一圈,挑挑看看也是种享受。

    家里书已经很多了,哪怕大部分他都没有看过,但是也觉得有了一种特有的安定感,家里没有书的点缀是不完整的,床头,卫生间,沙发,不论陷在家里的哪个角落抬手碰到的永远是书。

    曾经何芳给他一语点破,那就图个自我安慰,假装每天都在学习。

    书店里人很多,买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蹭书看的,蹲着,站着,坐着,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总把目光投向一本本书,只要是合适的,就拿出来翻翻,一看就是成个小时的。

    这本《科技简史到货了?一个女孩子在在一边的书架上发出了惊喜。

    真的啊!

    真够慢的,一个月才来货。有人发出了不满声

    不是来货慢,这本书是一个星期一补货,要是来的晚了,根本买不到,想不到这么快就补货了,快点买,不然等会就没了。有人跟着解释。

    书架边上一样子涌上了十几个人。

    原来德国才是世界上第一个山寨大国,山寨?这个词真有意思,是抄袭的意思吗?就是德国抄袭英国,然后后来美国又抄袭欧洲,日苯又抄袭西方?

    西方人深刻的认识到:如果中国11亿人,过上和美国人一样的生活,对世界是一个灾难。这是对这个现象的最深刻认识。

    但是,中国人怎么可能甘于停留于贫困落后呢,中国必然会用自己的发展,去改变原有竞争格局。也许中国没有办法让自己变得像发达国家一样富,但是,我们可以让他们变得和我们一样穷

    说的真好笑。

    哎呀,别看了,买不买啊,不买就放下,别堵路啊!有人很不高兴前面的人碍事。

    《科技简史?

    李和听得好奇,这么课程他在学校教授过,欢迎的程度自然是不必须说的,他想不到居然还有人能出一本书比他还受欢迎。

    而且人家读书来的内容,让他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毫不犹豫的挤到了书架前,从里面抽出来一本,径直翻到了第一页,一看内容吓了一跳!

    他第一个感觉就是,他被人给抄袭了!

    这本书分明是根据他课堂讲义整理出来的!

    甚至许多内容都是一字不差!

    这本讲义曾经还被学生整理以后作为《李和语录在校内流传过一阶段,他自己还沾沾自喜过一阶段,不以为意。

    但是现在有人拿这个出版还用来赚钱,他就不能忍了!

    他非要看看是哪个王八蛋抄袭了他的成果!

    结果看到封面作者的时候,他愣了!

    作者明明白白的写着李和,翻到第二页是作者简介,明明白白的写着他的身份,教授,著名的物理学家,一大串的头衔。

    前言的作者他压根就不认识,关键还把他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李和怀疑说的是不是自己,作者说的好像两个人很熟悉似得。

    而出版社就是学校的出版社。

    不过即使是这样,李和也不决定罢休!

    靠!

    他可没拿过一毛钱的版税啊!

    不能就这么算了!

    这完全是对他劳动成果的不尊重啊!

    对,他决定去一趟学校。

    他一下子买了三本书,付完账之后,开车直接去了学校。

    到学校之后,他没有先到后勤处找江处长,而是去了物理系找吴教授。

    哟呵,李老板来了!

    陈姐,越来越丰满了啊!李和没想到会遇到陈芸。

    陈芸气的拍了他一巴掌,说我胖就直说,不带这么拐着弯损人的。

    李和假装被拍的疼了,揉揉肩膀道,冤枉,我说的可都是实话,你这是刚下课?

    陈芸点点头,刚下课,你怎么有时间来了?上次上报纸了是吧?要不是咱们是熟人,可没人敢认。

    李和不好意思的笑道,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陈芸道,得了啊,过分的谦虚就是虚伪了。你这人就有一点不好,什么都藏着掖着,好像我们要沾你便宜似得。

    那不能,你老大姐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小弟一定万死不辞!李和急忙澄清。

    话说我还真有个事麻烦你。你不来的话,我还得去找你。陈芸笑呵呵的看着李和。

    李和大气的道,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你直接说。

    陈芸低声道,帮我写一首歌!

    写歌?李和哭笑不得,怎么会往这茬提,大姐,你有没有搞错?我可是搞物理的!

    陈芸笑嘻嘻的道,你知道你除了一个‘参考文献’的外号,还有一个别称吗?

    什么?李和真不知道。

    大家都喊你万能钥匙啊,没有你不会的,你看啊,你在物理学方面的造诣自不必说,又会写歌,又会写书的,不过你那本书真畅销,刚出版就卖脱了,许多学校还准备用来做教材呢。

    万能钥匙?李和无语,不过随即问道,你说的是《科技简史那本书吧?怎么没人征求我意见就出版了?

    陈芸道,你这是属于讲义,学校有权自行发行,不过你那份稿费肯定少不了的,前几天开会吴教授还是活呢,让学校的出版社联系你。

    哦。李和算是明了,言归正传,写歌我不是专业的,音乐学院那么多大佬不找,找我个门外汉,可是一点意思都没有啊。再说,你要找歌曲干嘛?难道你要当歌手?

    陈芸道,是人家托我的,名字我就不提了,反正是个非常出名的歌手,人家指名要你来写。再给你透个底子,你要是写的好,人家要在春晚唱的,到时候你又能拿钱又得出名。你以前不是常说一句话嘛,叫什么双赢是吧?这就是双赢。

    我真不会!李和很为难,搜肠刮肚抄袭一首出来并不难,就怕这个开了头,后面就没完没了。

    别啊,我可很少求过你的,人家求告我头上,我很为难的。陈芸面有苦色。

    李和苦笑道,那就只写一首!后面不准再找我,而且我写了,也不准跟任何人说是我写的。

    他不晓得陈芸又和人家达成了什么利益关系。

    没问题!陈芸虽然不解,但是还是一百个答应。




728、走进新时代
    李和问,歌手的嗓音特点是什么?

    陈芸愣道,这我那知道,我对音乐也是一窍不通,就会哼那么几句。不过我知道他是民族唱法。

    我不知道她的嗓音特点,我怎么写?写出来了也不适合她唱啊!李和颇为无奈。

    陈芸道,哎,我直接跟你说吧,就是宋小英,很出名的,你应该知道吧?

    当然知道,你认识她?李和想不到这么出名的歌手会找他来写歌,而且他还不是专业的。

    陈芸道,是我一个小姐妹认识她,是好朋友,你知道,你大哥今年要调动,我那小姐妹的老爷子还在位置上,大家都互相帮衬一把是不是?

    我说呢,你这么热情。李和记得陈芸老公好像在建委部门。

    陈芸道,我早就跟你说过的,这人跟人啊,互相依靠着点没坏处。你放心,你大哥这次要是能调动成功,你以后什么事,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那我先写谢谢了。李和转身道,走吧,我们先去办公室,我直接写给你。

    不用这么着急吧?陈芸心里窃喜,但是还是毫不犹豫的带着李和去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的新老师李和大部分都是不认识的,陈芸没有介绍的意思,他也就没有打招呼。

    在陈芸的办公桌上,从笔筒里抽出一支钢笔,甩了一下,在草稿纸上唰唰的写了起来,边写边哼。

    没消半小时,他就给写好了。

    递给陈芸的时候,陈芸都吓了一条,这么快?

    哪个搞创作的不是殚精竭虑的,哪有像李和这么随意的!

    她心里有点不相信,以为李和是糊弄她的。

    行不行,你给人家看看啊。如果剽窃这种事,他还要费尽心思,还不然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走进新时代?主题挺贴切的,这个名我就喜欢,歌词也不错,反正谱子我是看不懂。陈芸把谱子放进自己的包里,然后急急忙忙的道,你先忙你的,我去送给人家看看,人家要是不满意,我再麻烦你。

    不满意?不满意就让她去死咯。陈姐,我可是给你面子咯,要是不识货,我就真没办法了。李和不爱听陈芸这话。

    这歌对于宋小英来说,是再妥帖不过的一首歌了!

    不但旋律优美,关键这首歌又十分的符合时代主旋律,主题积极向上,符合政治和政策要求,有强烈的时代背景传播正能量,简直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要是敢不用,那就是眼瞎啊!

    嘿嘿,那我这就走,你在这坐一会儿。陈芸笑得有点尴尬,拎起包风风火火的走了。

    出了校门,第一时间打车,直奔目的地而去。

    什么,你说这首歌是他现场写的?只用了不到半小时?一个身材窈窕,穿藕色纱衫的女郎拿着李和的那张在传真件背面随意潦草写就的歌谱震惊不已,真是个天才!他不搞音乐真的可惜了!

    如果李和在场听见这句话,肯定会再次的嗤之以鼻!

    陈芸道,不能错,我就在旁边站着看着他写的,一气呵成。

    小英,这首歌真的这么好嘛?另外一个女孩子出声问道,她约莫二七八岁年纪,一张瓜子脸,容貌甚美。

    宋小英道,歌曲算中上,但是小慧,你要知道,最可怕的是这临场反应的速度,没有几个人学的来的,芸姐不是说甚至连半小时都没到吗?

    她对李和的每一首创作的歌曲都惊为天人,李和无意间创作的许多歌曲不仅仅在学校内部传唱,甚至还有一些专业歌手至今都在不停的翻唱。

    后来花都的一个舞厅爆出一个天才的创作家,她当时就往李和身上想,但是她没有确切的证据,而且每首歌的风格都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都没有多少关联性。

    直到苏明的音像出版了一个专辑之后,她才肯定创作者就是李和,虽然磁带上的作词人是李怡,而现在她发现了李怡是谁。

    虽然她好几次找苏明确认,但是苏明都是笑而不语,牙关很紧,她也无奈,但是她很肯定,创作者肯定都是李和,要不然不会那么巧,那么多的歌曲都汇录在一个专辑里面。

    她一直想找李和的,但是她毕竟不认识李和,毕竟她得过传闻,这位李老师是生人勿进,许多找上门的音乐老师或者歌手都没讨过好。

    所以现在她才费了好几道关系,通过陈芸托李和来写过,果然没有让她失望。

    现在,她几乎是百分百肯定,所有的歌曲都是李和创作的。

    这是一个为音乐而生的天才!

    在他的面前,她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叫小慧的女孩子道,会不会他早就心里有稿子了?芸姐一找他要,他自己顶过来凑数的?

    宋小英摇摇头,你忘了,他只是个业余爱好者,一般业余创作者都是心有所感或者灵光一闪,情情爱爱的欢喜悲欢离合之类的,谁会没事写个主旋律歌曲在那放着。

    陈芸和小慧也认同的点点头。

    小慧道,你别说,这家伙的歌词说的真好,我都以为是政工歌舞团出来的。

    总想对你表白

    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

    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宋小英不自觉的哼唱了出来: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做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带领我们走进了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小慧听着宋小英唱了一遍之后,也忍不住跟着和音:

    让我告诉世界

    中国命运自已主宰

    让我告诉未来

    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承前启后的领路人

    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啊~~带领我们走进

    走进那新时代

    唱完之后,三个人都忍不住跟着一起鼓掌了。

    宋小英迫不及待的道,我们先去录音室,搞个小样出来,看看效果怎么样。

    陈芸道,宋小姐,这么说,这首歌是没问题了?



729、蜜里调油
    宋小英道,何止是没问题,简直是再好不过。

    那就好,那就好。陈芸松了一口气。

    宋小英道,替我谢谢你朋友,你看看这样行不行,你能不能约个时间,我请他吃个饭?这样我有不懂的地方,好当面请教。
1...457458459460461...8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