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大奎拿着铲子在那暗自发狠,晚上不睡觉也要安排两个人堵在这里,他会抓住那帮乱张贴的龟孙子!
何龙夫妻俩都来了,涉及到买房的大事,吴春燕是不可能不来的。
姐夫,他家这宅子也太旧了吧。吴春燕的嘴巴比何龙甜的多,她对张家的宅子也很熟悉。
李和笑着道,不算旧,他们家的房顶前年才做的翻修,不漏风不漏雨,漂亮的很。
房子差是不差,可是没那么多钱。何龙说了实话。
李和笑着道,你自己能有多少钱拿多少,不足我给你补。我跟你说,这宅子买了不会亏,这两年房价窜的这么厉害,哪怕将来自己不想住,转手就是翻几倍。
真能翻几倍?何龙有点犹豫。
大奎在旁边插话道,你自己买的新房现在不也涨价了吗?你们买的时候时候总价才12万,现在多少了!没三十万都不用想。
他对何龙只有羡慕的份,这么有权有势有能耐的亲戚不知道用,还磨磨唧唧个什么劲啊!
他只恨李和不是他亲哥啊!
何龙嘿嘿笑道,那是真涨了。
这很令他得意。
吴春燕把何龙拉到一边,夫妻俩好生嘀咕了一阵。
好半会何龙才大气的道,那就买吧。
李和问,你自己手里有多少?
何龙道,我自己凑凑,先不找你借。
那成。李和没强求。
还没等李和带着两口子去找张老头,张老头老俩口和他儿子就来了。
吴春燕要和张老头砍价,李和也没去阻拦,自己回屋抱着茶壶喝茶去了。
等李和喝完一壶茶,两家人已经达成了共识,总价47万。
吴春燕硬是砍下了三万块,交了两万块定金,双方约定明天早上去房管局办手续。
何龙夫妻刚走,何老太太便抱着李览,怀里鼓鼓的跟着后面去了。
这些年,她过得满意又知足,从来没有过过这种舒心的日子。女婿女儿今天给几千,明天给几百,从来就不断,她平常就没花钱地方,攒下了有五万块钱,既然儿子要做事,她忙不迭的给儿子送去。
李和也就装作没看见。
天下做老娘的不都这样子吗?
谁又能免俗?
大奎一个人铲了一个多小时,整出了一身汗,只把门给清理干净。
他最后急的没办法,打电话又喊了几个人过来,李和家门口的场面弄得很大,七八个人拿着小铲子在门口埋头苦干。
而李和呢,就抱着茶壶在旁边监工。
最后有些浆糊形成的斑斑点点,他找出抹布,让大家用抹布沾水使劲戳。
大奎这些人这些年因为李和得道,他们在后面也是鸡犬升天,他们现在也是分分钟钟一块钱上下的人!哪里花过这种耐心搞这种事情!
可是李和要求了,他们哪里能拒绝!
不但不能拒绝,还得高兴!
高兴有了巴结李和的机会!
616、野猪肉
李哥,你坐着,站着多累。有机灵的还回屋给李和搬了把椅子。
李和大咧咧的在那坐下,不时啜几口茶,还有人帮着不断的续水。
喂,干嘛的?
有三个人提溜着大的编织袋站在门口左看右看,大奎不得不大声的质问。
请问这里是李和先生的家吗?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没有气恼,对着大奎依然是笑呵呵的。
大奎没有再回话,只是向李和看过去。
李和把茶壶放下,站起身看着眼前的几个人,然后笑着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是周主任吧?
李先生的记性真是好。中年人急忙上前几步上前要和李和握手。
屋里坐,周主任。李和同他握完手就要把他引到屋里,这家伙其实他也是不陌生的,正是县里驻京办的。他见几个人还要把编织袋提进屋里,就笑问,这是做什么?
哎呀,县里的一点特产,不成敬意。周主任笑着让身后的两个人把东西提进了屋里。
大奎,帮着拎一下。李和见袋子里还有东西在里面撞来撞去,心想大概是牲口类的东西,也就没拒绝。
进了屋里,周主任客气的坐下,接过李和的茶杯,笑着道,哎呀,喊我老周就成。我们联络处已经改名了,现在改成招待所,统一归省计划委员会管。李先生离家久了,可能对家里的情况不是太清楚,之前阜阳撤县改县级市,吴市长和何副市长是第一任。而最近又有消息传出来说,原来的阜阳地区都要撤销,设立地级阜阳大市。现在我们阜阳地区行署在这里的联络处只有利辛一处,其它县市就要特批才能设联络处。
他虽然是笑着的,但是笑的很尴尬。
哦,这倒是不知道呢。李和不知道怎么评价,但是他对阜阳的行政变动倒是很清楚,阜阳变成地级市至少要在96年之后了,全国各地正处在一个撤地设市县改市的**中。这是有何贵干?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
哎呀,真的是没事,听说你回来了,我就来看看,大家乡里乡亲,理应互相关照一下。周主任指着门拐的袋子道,这些都是何部长让我带过来的,李先生的捐款已经收到,他要代为全县父老乡亲表示感谢。
他说的很是恭敬。
李和不在意的摆摆手,客气,客气。何军升了?
从对何军的称呼里,李和发现了变化。
何市长现在是省组织部副部长。周主任笑着道,何部长才刚刚四十出头,前途无量啊。
都是为人民服务。李和没去跟他假装熟络,不过何军的发展却是超乎他的意料,原来的副市长只是个正处级,上面还有阜阳地委和行署的领导压一头呢,而现在从正处级到厅级,算是真正的顶破天花板。
周主任见李和谈兴不浓,就随意闲扯几句就要走人。
李和不好让人空手走,作为礼尚往来,就从柜子里拿出来两瓶红酒放进袋子硬塞给周主任。
哎呀,这可贵重了,使不得,使不得。周主任也是追赶潮流的人,这两瓶红酒可是价值不菲。
要是认我这老乡,就别客气。李和还是强行给了他,反正红酒留在家里他也不喝。
那恭敬不如从命了。周主任还是接着了,笑着道,李先生返乡机会少,不一定能给我做东的机会,我是马上要调回县工商局,待我回去跟李隆老板一起喝,他酒量是不错的。
那真是恭喜,那就该称呼你周局长了。李和倒是立马变得热情了,以后也请你多关照他,感激不尽。
哎呀,李先生,你是客气了。周局长到门口了,要阻止李和继续相送,留步,留步。
李和的殷勤还是让他脸面生光的。
慢走。李和把人送走,回到屋里拆开编织袋,除了两只野鸡两只野鸭两只活蹦乱跳的野兔,还有半扇野猪肉。
大奎在一旁渍渍称奇道,哥,好东西啊。
晚上你炖锅,吃野猪肉,其它的给我放到笼子里。李和见其它的野货都是有公有母的配对,显然送礼都是花了心思的。
他起了养着下崽的主意,至于能不能下崽,他是不清楚的,先养着再说。
得令了哥。大奎不客气的把猪肉拎出来,然后招呼其它人重点清除猪头上绒毛。
等何老太太回来,一帮人已经把肉炖了一大锅,米饭都是煮好的。
你们就会糟践吃,咋没用料酒泡个十几分钟。论烧野味,何老太太是行家,她心疼道,要是有腥味,你们啊捏着鼻子吃吧。
婶子没事,我生姜放的多。大奎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在李和面前还是要辩解一下。
加点粉条进去。何老太也不好和大奎争辩,从墙上取下粉条,用开水泡了一遍,直接加进了锅里,这才好吸腥味。
又熬了半个小时,猪肉被捞了出来,厨房弥漫出的烟雾中全是香味。
李览挨着锅台耸着鼻子闻。
去啃吧。李和给儿子夹了块排骨。
李览对带骨头的东西情有独钟,欢天喜地抱着啃了。
到开饭的时候,人人兴奋,不是因为菜有多好,实际上只有一盘子大白菜,一盆猪肉,主要是因为有机会和大大大大老板碰杯并且谈笑风生。
要知道他们平常和小威说话,小威都是爱理不理,要是骂起人,简直拿他们当龟孙子。现在能得大大大大老板客气谦让敬酒,让他们有一种成为人生赢家的错觉。
酒喝到中途的时候,小威一边哼着歌,一边甩着车钥匙进门。
干事的时候你不来,这会还来干嘛?李和逮着小威就不客气,这吊儿郎当的样子也是让他生气。
哥,哥,你别生气。小威一副谄媚的样子,我真不知道,你放心吧,哥,明天哪个王八犊子再敢乱贴,我非给他煽了。
看小威一副吃瘪样,许多人心里莫名其妙的开心,包括大奎在内。
你这孙子也有今天!
617、何龙买新房
哥,我把洗衣机给你换了个新的。小威说完一边说一边冲外面招手,快搬进来。
两个人抬着一个大纸箱子进来。
李和摆摆手,不用搬到堂屋,搬到卫生间吧,然后赶紧过来吃饭。
哎,那就搬到卫生间,记得给安装好。小威对着手底下的两个人吩咐完,然后笑着道,哥,小日苯新出的全自动洗衣机,好用的很。
行了,自己拿酒。李和对这种一点都不稀奇。
安装完洗衣机的两个人站在门口,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
李和道,傻站着干嘛,进来喝酒。
哎。两个人异口同声,欢天喜地。
张家和何家一旦敲定买房子的事宜,第二天就到风风火火的办理了过户手续,一个急着拿着房子,一个急着拿到钱。
张师傅,你给个具体的日子,我们也有时间准备准备,你这房子有年头了,要换要修的地方多了。
一办完手续,吴春燕就急吼吼的问张家什么时候搬,哪怕这套房子她们自己不住,可是租出去一个月也能拿下100多块钱。
你们暂时不住,不要这么着急。李和不得不在里面打岔,毕竟跟张老头他们处了这些年,互相的情面是有的。
张老头不在意的笑着道,没事,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我自己去买套房子去。
手里有大笔的巨款,哪里还能瞅没地方去。
李和道,不着急,你即使现在买好房子也要装修吧?装修一个星期可不成。
张老头的儿子道,不瞒你说,在六里桥,47万够买四套了!刚好那里离我单位也不远,我先买上两套房子,先住进一套,扯上水电,二天的功夫,剩下的一套我再慢慢装修,等装修好了我再搬进去,刚好能轮流着装修。
他好为这庄交易得意。
成的。李和算算,张家也是不吃亏的,六里桥好歹也是丰台的中心位置,将来有几套房子,也是价值好几千万的。
而何龙更不会吃亏,这样的胡同里的老宅子,处于市区地段的优势先不说,就光凭这个面积,将来少说也要卖上几千万,更何况这里是学区房的地段,虽然何芳看不上这里,但是不妨碍这一片是四九城里数得着的学区。
张家的效率很快,实际上根本没用等上一周,在第三天就开始搬家,一家老小齐上阵,用三张板车给一股脑的拉走了。
张师傅,没必要这么着急的。李和感觉有点不好意思。
给你钥匙。张老头又给了李和一根烟,笑着道,给你说实话,这鬼地方我是一天都不想住了,早搬早了。我还得谢你呢。
房子买了?李和想不到他们会弄得这么利索。
买了,现款拿现房,哪里有那么多麻烦。张老头嘿嘿笑道,水电弄齐,屋里打扫干净,说句实话,比我这老房子宽敞透亮的多,住着那叫一个好。要说不好,那就是暖气没接上,可这不是事,马上就翻春,挨挨也就过去。
一家七八口人挤在这个阴暗潮湿的老房子里,早就让他不耐烦了,现在新买的房子虽然住不下家里这么多人,但是那股新鲜劲,那种崭新的感觉让他前所未有。
这是逃离桎梏。
李和笑着道,那张师傅,你忙吧,我也不耽误你,但是有一点,新家装修好,咱们一定要热闹一下,记得通知我。
那是必须的。张老头一家人就这样走了。
张家人一走,何老太太比何龙夫妻俩还积极,忙前忙后的帮着打扫卫生,咕哝着哪里要换,哪里要修。
何龙夫妻俩的意见很统一,要租出去。
这房子租高了没人来,租便宜了不划算。李和不希望多出什么莫名其妙的邻居来,他笑着道,春强大哥是不是还在饭店住,让他搬过来得了。
我大哥他一个人哪里住的了这么大的。吴春燕当着何老太太的面嘴上谦虚,可是心里还是高兴孩子姑爷能考虑到她哥,她哥千里迢迢的从老家过来这些年,一直都是挤在饭店的后厨杂物间住呢,弄得她一直脸上挺没光的。
大哥不是说今年把嫂子接过来吗?那就刚好不用租外面的房子了。何龙立马就把住了媳妇的脉,再说,虽然他是给他大舅子工资的,可是他大舅子是实心踏地的帮衬他的,免费给他大舅子住,他不亏。
从另一方面来说,他是李和的小舅子,吴春强是他的大舅子,李和没有对他差,他就不能对吴春强差,出于榜样的力量,他就不能认熊。
吴春强听说有免费的地方住,自然欢喜,可是还是在何老太太的面前假意推辞了一番,直到何老太太三番五次的情真意切的劝慰之后,才‘勉为其难’的接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