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不用。我已经担了你那么多人情了,欠你的钱才刚还清没一年呢,不能再借了。何龙坚决的道,你和我姐已经帮我这么多了,说个实话,就是本地人想要我这气运都没呢,我还有什么不知足呢?我要是还拿不起来,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呢。

    那就加点油。李和举起杯子一口喝完,又不自觉的给自己添了一杯,酒是越喝越香。

    这样越喝越有感觉,他停不下来。两个人喝了一斤半酒。

    喝完酒后,他没工夫收拾桌子,洗了一把脸,泡了个脚就径直回到房间。

    他用手摸摸梳妆台,一层不染,看来何老太是勤来打扫的,再看看被子,也是新换的。

    他没再多想,挨着床就睡着了。

    回来的一两天,他每天都是吃吃喝喝,今天不是平松请,明天就是潘松请,甚至冯磊都学起了场面,在香格里拉里拉酒店给他摆了一桌。

    谁他都不好退却,每天就是这么过,以至于他想去找赵永奇和高爱国蒋爱国等人都没多少时间。

    好不容易他得空一天,正准备带着李览去赵永奇那里,李秋红却过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红色的请柬。

    李和笑着道,秋红,结婚了?

    李秋红不客气的的道,李哥,你别拿我开玩笑了,我年龄还小呢。

    那这是给谁送的?如果是共同认识的人,李和没有理由比李秋红晚知道。

    我哥。

    谁?李和好像没听清楚。

    李爱军!李秋红提高了声音,是我哥李爱军!你没听错!

    这么快?李爱军只比李和早回来一天,这速度也忒快了。不过他很快又反应过来,问道,你哥结婚好像你不高兴啊?

    他他找了个李秋红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表述。

    找了个什么样的?李和紧着追问。

    找了个带拖油瓶的!尽管‘拖油瓶’这个词不雅,或者有点侮辱人,但是李秋红还是气呼呼的说了出来,你说我能高兴吗!

    什么情况这是?李和好奇居多,他不管李爱军找什么样的,关键是李爱军自己要喜欢。

    一从香港回来,他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我们也没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李秋红继续道,可没两天我们就发现他和以前不一样了,具体怎么说呢,反正也是有说有笑,就是不对劲。后来付霞姐回来又和我们说了情况,我妈忍不住,说了几句酸话,让我哥再去相亲。

    然后呢?李和觉得没什么问题啊,去相亲了?

    没相亲!我哥说,要让他结婚可以,得让他自己选,我老妈自然一百个同意啊!可是没想到会这个这么样的女人,我妈都气死了。

    你爸妈这就同意了?

    李秋红道,不同意能行吗?总比我哥一辈子打光棍强吧,他们还有机会抱个孙子,还有个盼头,要不然这辈子他们都没机会抱着孙子了。我哥这脾气,谁不理解?脾气好归好,可是撅起蹄子来,谁都按不住,要不然我们早就找你去帮着劝劝我哥了。

    他自己喜欢就好,他自己要过日子的,外人倒是没有必要管那么多。李和知道即使他想干涉李爱军的事情,李爱军也不会听他的。他只是不理解,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一般人都不会找这种拖累,因为从物质的条件来说,李爱军在满四九城是绝对数得着的,一大堆的姑娘愿意排着队让他挑,他得挑花眼。

    哎,谁说不是呢。李秋红无奈的叹口气。

    十五号,就这几天吧,这么着急?

    是我妈着急,好不容易有个说定的,要是中途再出幺蛾子,她这小心脏可受不了,她就要眼前给板上钉钉,让我哥没得反悔才行。李秋红直接开始调侃自己老娘。

    理解,理解。李和记得李爱军还在修鞋的时候,李家老娘就给李爱军找过哑巴,找过残障,就这样的,当年她们都轮不上,一个断了腿的男人,失去了行动能力的男人,比残废还残废呢!

    哪怕再偏远乡下的姑娘,也不会为了一个城市户口把自己给轻易断送,这是很现实。

    这几年李爱军已经发迹,又补了假肢,李家老娘的眼睛已经往上翻,择媳妇的标准一高再高,真真的选花了眼,选中的姑娘人家没有不带乐意的,可是呢,她儿子就是个糊涂蛋子,没有一个中意的。

    :求票哈!!求票哈!!




612、常识
    她心烦,她心焦简直是没有一点用处。她一度对儿子的婚姻放弃希望,后来听说儿子在香港有喜欢的姑娘了,她欢喜的不能自已。

    可是这么一拖,这都多少年了?

    要不然她怎么能托付付霞去特意探口风呢?

    好吧,散了,由衷的说,她是高兴的,不能再那么不清不楚的。哪怕眼前是她逼着的儿子,哪怕眼前的女人是为了气着她,他故意这样选的,她也认了!

    她想想过往,想想儿子退伍刚回来的那段日子,她求爷爷告奶奶,只要不是痴呆的姑娘,只要是下雨知道回家收衣服的姑娘,她老李家都要,不挑。

    那么过往和现在一对比,眼前这个女人简直是强太多了,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段有身段,还特别贤惠,最关键的是以后还能照样生儿育女。

    唯一不足的就是带个孩子过来。

    不就是女人带个孩子吗?她李家养得起,何况还是个小丫头,养个十年八年,贴个嫁妆出去就是了,她如是想。

    不理解也只能这么办了。李秋红站起身对李和道,哥,那我先走。

    李和很是客气的问,不留吃个午饭?

    李秋红打量了下放在门拐的礼物盒子,笑着道,不耽误你事情,我还得去通知下其它家呢。

    临走时还高高兴兴的捏了下李览的小脸。

    李和一个人带着李览去赵永奇那里,何老太太不放心,犹豫下道,你一个人不方便吧,要不我跟着去吧?

    婶子,那就麻烦你。李和一个人还不一定能真的降服的了儿子,毕竟他缺乏单独带儿子的经验,而李览对他也不是太依赖。

    何老太太用围巾把李览裹得只露了眼睛,然后高高兴兴的把他抱在怀里。而李和一手提着酒箱子,一手提着装着奶瓶子之类的袋子。

    他打开副驾驶的门先让老太太抱着孩子上车,然后他才回头把门锁上。

    外面冷得很,寒风一个劲的透过车玻璃往车里灌,李览的眼睛都不敢往车外看。

    李和这才意识到有一张好车的必要性。

    车子刚到赵永奇的家门口,马金彩就迎了出来,她一把从何老太手里接过孩子,小乖乖,冻坏了吧。婶子,下车你扶着门框注意着点,地上滑。

    哎呀,麻烦你了。何老太还是利索的下了车,她做女婿的车少,可是坐闺女的车早就坐习惯了。

    一进屋子,有了暖气,她就把李览身上左一层又一层的衣服和围巾给揭下来,这样李览才有活动的能力。

    叔,你抽烟。

    赵阔都长这么大了。李和一愣神,赵家的大小子已经把烟递到了他手里,他笑着对马金彩道,嫂子,过两年就可以娶媳妇了。

    哎,大学还没毕业呢。马金彩气的拍了儿子一巴掌,埋怨道,你说年纪轻轻的学什么不好,偏偏把抽烟学会了,老赵气的想揍人,好几次硬是被我拦住了,你说老子不正,儿子能不学吗?现在啊,这孩子倒好,当着我们面光明正大的抽了。

    那是,那是。李和手里的烟抽也不是,不抽也不是,他看了一眼李览,他已经决定了,儿子敢学抽烟,他一定往死里揍,不管哪个儿子都不能学抽烟,抽烟有害健康。

    少抽几根没事的,老赵去买菜了,马上就回来。马金彩对儿子道,给你叔点着。

    自己有。李和果断的给自己点着,然后道,嫂子,你先忙你的。

    那你坐会儿,别客气,我锅里还炖着肉呢。我先去会儿。马金彩这十年间的变化很大,儿化音比李和都顺溜,俨然和城里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那一口陕北口音,如果不仔细甄别,是决然听不出来的。

    何老太太见李览有赵家小闺女哄着,也很自然的跟着马金彩去了厨房帮忙。

    赵永奇回来的时候,见儿子在吊儿郎当的抽烟,刚要上去跺一脚,儿子却第一时间跑回屋,嘭嗵一声合上了门。

    小王八犊子被惯坏了,慈母多败儿。

    挺好的,读书也争气。李和倒不是恭维,在读书方面,老赵家的两个孩子倒是挺不错,一个已经上了大学,一个还在高中,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哎,你不懂。赵永奇把菜放到地上,自然有小闺女帮着送到了厨房。他把身上的大衣解下,挂到衣服架子上,回头对李和道,以前咱们说熬日子,怎么熬呢?和烟叶子一起熬,我十六岁就和我爹学会抽旱烟,那是真没法戒。你说我高中下学,心不甘情不愿,拿几个工分,是准备熬到死的,能有什么盼头?可是现在的这帮孩子呢,这俩孩子哪怕在农村待过,可我和她妈也没舍得让他们俩受过苦,这死孩子现在怎么就把烟给会了呢?

    歪理。李和笑笑,这种说法类似于香烟是唯一的光亮,在黑暗无电的夜晚,抽烟可以缓解寂寞,总之是给自己抽烟找借口。他怎么抽上烟的呢?上辈子跟赵永奇学的,一进宿舍,就给李和丢了红旗渠,李和开始不接,后来他发现大部分人都是抽烟的,一来二往就会了。

    俗话说:烟暖房,屁暖床。寒冷的冬天,同学们在一起抽烟取暖,吹牛时还会吐几口烟圈,以增加说服力。

    上厕所没纸,都学会了用烟盒解决,后来经济条件不好,或者说是由于某人的强烈反对,他也才戒掉。

    这辈子自然就接着抽了,大学一开学的时候,变成了他主动给赵永奇散烟,现在经济条件又好,没戒烟的理由。

    赵永奇给李和的杯子续完水,继续道,什么叫歪理?我说的是事实好吧,就说说我们这一代人,不抽烟的男人有几个?

    少之又少。李和脑子里随便过过,好像跟他同年龄段的人,基本很少有不抽烟的。

    那你再想想,现在的十五六岁孩子有几个像我们十五六岁那会就抽烟的?

    李和摇摇头,笑着道,现在十五六岁的毛孩子抽烟的有,但是是少数。

    赵永奇义正言辞的道,那不就得了,要是能吃饱饭,谁有工夫去抽烟。

    说的好有道理,李和竟然无法反驳。

    我抽烟的时候也没人告诉我抽烟有害健康啊!

    第一份有关吸烟与健康问题的报告在六十年代才出现呢,到**十年代,全世界还没有几家烟草公司肯公开承认吸烟有害健康。

    吸烟有害健康,今天看来如此简单,如此正确,如此正常的一个常识,在他这一代人这里却是知识的鸿沟,尽管他们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

    :再次求票!谢谢老帽觉得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



613、蔽芾
    行了吧,反正我是没法戒了,有时候坐火车不让抽烟,一到站,总趁着停车的三两分钟,下来猛嘬几口。你就说这情况我还能戒吗?赵永奇愤恨不平的道,我家那小兔崽子还年轻,有机会戒烟,你看着吧,我非把他给好好修理。

    看开点,抽烟嘛,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李和表示出同情。

    你小子少这么幸灾乐祸。赵永奇气的瞪着李和。

    咱俩什么关系?我能心灾乐祸?李和哈哈大笑,我是高兴啊!

    等你儿子长大了,你才有的受呢。赵永奇看了看在旁边玩小汽车的李览,然后把柜子里的一瓶陈酿拿出来道,中午喝这个,总共就两瓶,还是王慧给的。一直没舍得喝,上次和高爱国喝了一瓶,还剩下这一瓶,可就等着你了。

    还不错。李和没喝过这种酒,甚至连牌子都没听过,打开瓶子闻了闻,然后又往手心上倒了一点,双手使劲的搓了搓,等了一会再闻两掌,有粮香味,这酒不错。

    差一点的酒,要是隔个十分钟,连个屁味都闻不着,即使有的差酒最后闻起来有味道,那也是冲鼻子。

    你们先喝。马金彩见两个人把酒拿了出来,就先端出来了一盘花生米,菜等会就来。

    别试了,差酒我能留给你喝?赵永奇拿出来两个酒杯,一人面前放了一个,夺了李和手里的酒,杯子都倒满了,喝进肚子再说。

    回味很好存留时间很长,不刮嗓子。李和用舌头砸吧了一下,确定这是非常好的酒。

    来碰一个。赵永奇笑着道,你这次回来还走?

    李和摇摇头,暂时不走。

    不走就好,那个劳动奖章拿着没错,有好处,我上次看到名单还以为是同名,想不到真是你小子。赵永奇对李和加以分析和研究,你现在这生意我看着都眼红,听说一捐就是15亿?哎,你这小子真是不声不响。

    什么叫不声不响?李和笑着道,我只是比较低调,再说,我什么时候在你们面前一副很差钱的样子?哥从来不差钱。

    滚犊子,说你两句你就拽。赵永奇又给他倒满酒,继续道,这以后不知道还能有机会喝几次酒。

    能喝几次算几次。李和也明白是该要避讳,说是同学,可是瓜田李下,两个人的社会地位在这放着呢。如果两个人有高有低,还能处着,最怕的就是这种强强联合,私事和公事很难分开,牵扯的太深,那以后也是说不清楚的。

    清者自清这一套,没用。

    清者自清的前提是:短期内会有必然条件证明自己的无辜,并且会有必然因素来让误解者悉知。不然会为迷信清者自清付出很大的代价。

    被赵永奇这么一提醒,他也打消了去找高爱国和王慧的念头。

    各自安好吧。

    哦,对了。赵永奇继续笑着道,乱七八糟人,你不用搭理,该自己怎么着。

    你兜底?

    王慧让我传话的,你问她去。

    替我谢谢她。李和又和他碰了一杯,金鹿实验中学和远大实验中学你是知道的?

    恩。赵永奇点点头。

    帮我弄一套完整的办学资质。

    本来就有办学资质,你还想要什么资质?赵永奇有点疑惑。

    李和笑着道,主要是大学的。

    民办高等教育我还真不知道,有时间给你问问。李和有钱,办个大学,赵永奇倒是不觉得有多诧异,不过这十几年倒是出了不少民办高校,国家也在鼓励社会资金入高等教育,你要是愿意这么做,应该问题不大。去年吧,由交大京大五道口退休教师才筹办了一个什么叫的杉达民办大学,当时影响挺大的。
1...396397398399400...8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