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收拾行李去了。

    这收费比香港还黑,提个行李都死要钱。李和的玩笑话却被丁世平当做了真,他滔滔不绝的道,不过这边确实是漂亮,人穿的也体面,这日不落还真不是虚盖。

    李和不屑的道,人家祖宗比咱狠,能抢会夺,又会骗,当然家底殷实。要怪啊,只能怪咱祖宗不争气!

    从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佬就发现了海盗这一非常有前途的事业。海盗是国家允许的,也就是说随便一个人,如果有能耐做海盗,都+以很好的抢到东西,奉旨打劫,一本万利。

    依靠工业革命的坚船炮利,做人贩子,抢劫,这门生意一直做到二战结束。

    祖宗底子好,子孙当然有理由坐享其成,衣冠楚楚,装腔作势的做文明人。

    好吧。

    他纯属嫉妒。

    李和一直睡到下午五六点,刚睡醒,门就被敲开。

    郭冬云和老四提着大包小包站在门口,郭冬云笑着道,你洗洗,咱们去吃点东西。

    李和诧异的道,你们没睡觉?这是去逛街了?

    郭冬云笑着道,这里我熟,我就带她到处转转,再买点应季的衣服。

    谢谢。你们等我会。李和径直去洗脸去。

    大家下楼的时候,沈道如已经等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大雪茄,不停的换气吐烟圈。

    他递给李和一支,试试,丘吉尔就抽的这个牌子,我在这读书的时候,那会没钱,抽不起,现在可得好好抽抽。

    你自己抽吧,我自己有。李和毫不犹豫的拒绝。

    走在大街小巷,对着老房子的各种墙壁,李和不时的这里拍拍,那里摸摸,还不停的感叹可惜。

    老四好奇的问,什么可惜了。

    李和重重的叹口气,希特勒不争气啊。

    怎么就不给炸个精光呢!

    光炸个伦敦算怎么回事!

    郭冬云咳嗽了一下,无奈的道,这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李和瘪瘪嘴,没你那么大气,他是资本主义,我可没那种国际**精神。又不是中国的瑰宝,管我毛事。

    对于他这种阴暗心理,郭冬云和老四几人,对视一眼,一时无语。

    走到一家餐厅门口,郭冬云道,就这家吧,我以前经常开车来吃。

    点菜的时候,李和与丁世平一样只要了土豆牛肉羊排煎鸡蛋,对于像什么培根香肠煎蘑菇番茄焗豆炸鳕鱼这种黑暗料理,都是敬而远之。

    至于老四和郭冬云几人对着着奶酪吃的津津有味。

    李和看的一阵腻歪,大概是他不耐甜的缘故。

    老四切了一片鳕鱼给李和,哥,试试吧,挺不错的。

    别,自己吃。李和直接用筷子挡住,他现在学聪明了,去哪里都会随身带一副竹筷子。

    快吃完的时候,一对日苯团和韩国旅游团进来餐馆后,原本死气沉沉的餐馆,才有了点人气。两个队伍,乱糟糟,闹哄哄,嗓门又大,让许多老外侧目,一副嫌弃的样子。

    李和一乐,终于感觉自在了起来。

    老四和郭冬云两个人也松了一口气。

    要不然这餐厅只能听见李和和丁世平的大嗓门,而老外就一直把眼睛盯在他们这一桌上,两个女人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素质!

    说好的素质呢!

    李和拍拍丁世平的肩膀,娘们,头发长见识短!

    桌子上还剩下最后一杯啤酒,李和站起来,朝着旁边的日苯团和韩国团举杯,大声的道,cheers!

    韩国团以为他是韩国人,日苯团以为他是日苯人。

    也纷纷站起来,大声的喊,cheers!

    餐厅的顶棚差点震下来。

    有人正要上李和这一桌攀谈的时候,李和冲他们笑笑挥挥手,已经出了门。

    郭冬云提议道,咱们去酒吧吧,氛围不错。

    心里嘀咕,特别适合李和这种大嗓门的。

    李和摆摆手,不用,你们要玩就去玩。我回去好好睡一觉,等老四开学,咱们办自己事。

    郭冬云正色道,我已经约好了ar的人,随时可以谈。

    那就好。收购ar,这是李和此行英国最重要的目的。




609、入学
    如果能成功收购ar,加上他和俄罗斯别捷列夫合资的半导体厂,他在芯片行业将有一席之地,这也是中国芯片行业的机会。

    即便中国后来每年在芯片行业投了上千亿美金,与顶级芯片制造商之间仍会存在难以追平的技术差距。

    成不成李和不知道,但是他该做一做的。

    一大早,李和习惯性的像往常一样穿裤衩子,可是刚出门就感受到一股寒风,蜷着身子,麻溜的上楼去换了长裤。

    郭冬云等人看着他狼狈的样子哈哈大笑,等李和上车后,众人一起驱车陪老四一起到学校报道。

    上午9点多商铺大都还没开门。

    这真是懒得不成样子。李和想去买瓶水喝都没地。

    正是开学的日子,学校里车多,人多,李和一行人的豪华车队并没有引起多大关注,这里可不是平民学校,学生家庭非富即贵,拼爹的话,谁都不怕谁。

    牛津城的建筑古色古香,分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

    下车之后,郭冬云见李和四处张望,就笑着问道,有没有感觉到一种庄重?像不像回到了中世纪?

    随处可见的雕刻精美细腻的穹顶典雅绅士的室内装饰,墙壁上随处可见的几近千年的历史中诞生的杰出人士的画像,不同时期的历史痕迹结合的很完美,这种厚重历史堆积起来的美,让人很迷恋。

    中国人民是从来不信邪的!

    什么意思?李和这么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让郭冬云不得其解。

    李和道,就是宗教建筑罢了,仪式感比较强,宗教延伸出来的。中国除了在军队里有点这么仪式感,什么都有点混沌的状态,这点中国人不如。

    他教过科学史,对宗教与科学自然做过深入的研究。

    当然,他这样说,肯定不是否定,这么一个地方,牛人辈出,作为全球顶尖学府,还为中国培养出来不少大神级别的人物,他的佩服之心还是有的。

    郭冬云笑着道,这倒是真的,牛津的各个场合的仪式感很强,比如考试,它的考试院是一个单独的空间非常宽阔的建筑,从里到外都十分肃穆庄重。而参加考试,男生必须正装,深色短袜,黑鞋,白色领结,白衬衫,黑袍,女生黑色裙子和长袜。考卷都是一枚铜环扣住。要不等会可以带你去看看。

    哎,相比咱们中国人可以算是无组织无纪律,就是不信邪,自古就有造反的传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都要试一试。英国佬不行,奴性太重,就没有过正儿八经的农民起义。好不容易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还跟农民没啥关系。李和又犯了嘴贫的毛病,瞧瞧,现在那英女王什么的,还活的滋润着呢。

    别乱说话。郭冬云赶紧打住。

    李和不屑的道,言论自由呗。

    郭冬云白了他一眼,言论自由的前提是政治正确。

    她不再搭理李和,拉着老四去报道。李和及其沈道如等人在身后,一边拖着行李,一边抽烟,不时对过往的妹子指指点点,黑色的,白色的,棕色的,各有千秋。

    沈道如笑着道,后悔结婚那么早了?

    还真有那么点。李和又问他,你什么学校?我忘了。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沈道如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去年拿到了大律师的资格,虽然他已经没法做律师,可是能成为大律师依然让他高兴不已,为了庆祝,还特意在酒店摆了五六桌。

    两个人坐在台阶还没聊上几分钟,只有郭冬云从里面出来了,笑着道,一个简单面试,面试完就ok。

    李和从她手里拿过一张纸看了看,又止不住吐槽道,一万八,真黑。

    折合人民币十几万,虽然对于学费之类的东西,他早就清楚,可还是不妨碍他去埋怨一下。

    老四出来的时候,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道,我们去找宿舍吧。

    李和问,不能在外面住?

    他想给老四直接买一套,住宿舍并不是太舒服。

    郭冬云道,只对本科生有要求,李冰倒是可以在外面住。

    李和刚要问老四的意思,老四却摇了摇头,我住宿舍。

    李和没强求。

    老四的宿舍分配在三楼,那么重的大箱子没法拖地,李和哼哧哼哧的给搬了上去。

    他好久没做这种体力活了。

    老四过去敲门,开门的是个一金发碧眼的姑娘,李和一看,就知道是他喜欢的那种款的。

    只是哎。

    宿舍是非常宽敞的,三张床铺。

    里面有各种柜子可供学生合理安排放置各类物品。有专门放衣服的衣柜可以容纳足够书本的书架存放个人常用物品的床头柜存放重要物品的保险柜。

    李和很满意,不是那种上下铺,感觉这二千英镑的住宿费交的还算值。

    哪怕柜子再多,也放不下老四带过来的东西,光是咸货,王玉兰就给塞了一大箱子,这个谁都没拦住。

    两个热心帮助老四收拾东西的姑娘,看到那只还在翻眼珠子的咸鸭子,也忍不住吓了一跳。最后看到一大包的鸡爪子,更是一脸的惊恐。

    老四为难的看着哥哥。

    李和对丁世平道,扛着回去,咱们晚上找个可以开灶的家庭旅馆,自己炖着吃。

    一晚上住七八千的宾馆,他都感觉脑子有病,哪怕他可以毫不犹豫的做上亿的投资和捐款。

    老四道,你们走吧,不用在这里,我收拾收拾东西,再熟悉熟悉这里。

    行,有什么事打我电话。李和趁老四不注意又塞给了她一张卡,走出宿舍门口才道,还是原来的密码,想买什么车,自己去买去。

    喂,哥。老四反应过来追出去的时候,李和等人已经走了很远,只是笑着冲她挥挥手。

    中午的时候,沈道如就在伦敦的郊区找了一户华裔家庭的房子,油盐酱醋,炉灶都齐全,蒸炸煎煮也都没问题。

    一行人立马就从酒店搬了出来,往伦敦而去。

    这两天,李和等人算是委屈了肚子,所以一到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忙着吃的,那些咸货必须给消灭掉。

    丁世平下厨,沈道如打下手。

    两个人刚要开灶,李和慌忙打住,指指屋顶类似监视器的东西。

    郭冬云笑着道,这个是挺烦的,招来火警可不好。

    中餐的油烟有多大,自不必说。烟雾报警器有可能直接报火警处理。

    李和在这家的抽屉找了一圈,也没找到适合遮挡的东西。

    沈道如很有经验的从冰箱里拿出保鲜膜,看我的。

    他扯了一截保鲜膜,直接把烟雾报警器给盖上。



610、失败
    搞好之后,沈道如一脸得意,开灶吧,保证房子着了都不会响。我们那会想吃顿好的,非这么玩不可。要是这玩意响起来,消防车开进来,穷学生可交不起罚款。相对于英国,罚款了事,美国才叫狠,我一同学在亚特兰大上学,第二年在外面租房子,一个月内火警来了三次,他自己都没搞明白状况,结果却是来一堆账单,出警就得交钱。

    李和哈哈大笑,丁世平还没搞清楚状况,问,你意思是这消防救火还得收钱?

    他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丁世平道,那你以为呢?

    邪性,丁世平挠挠头不再追问,自己去打开炉灶,把一锅满满的水放上去,然后塞进鸭子,这老鸭闷透好吃。

    沈道如也主动在一旁切西兰花。

    李和见郭冬云站在后院打电话,就过去问道,你晚上不是有宴会吗?你就先走吧,咱们搞好后自己开吃。

    郭冬云自从帮助英国央行阻击了以索罗斯量子基金为首的美国财团之后,在国际上名声大噪,也得到了唐宁街的认可。一个新加坡人,不远万里,为了英国的金融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精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更重要的是唐宁街希望郭冬云能把香港银岛贸易的资金留在英国,那可是近四百亿美金,完全有助于稳定英镑汇率。

    跟李和前几次披着高盛的马甲投机不同,郭冬云这一次是直接亮出高盛前董事的身份与索罗斯对决,获得了一大波的友谊,自然也拉满了仇恨值。

    在1992年春季,英国加入欧洲汇率机制的一年半之后,这一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形势出现了严重问题,虽然以积极乐观的形象示人,但英国财政部门内部意识到,英镑汇率对比德国马克有错误定价的情况。

    确保英镑不至于跌落的动因是英国政府的保证,政府承诺维持英镑汇率,而且市场也相信这一点。只要人人都相信英国当局会在295马克附近买入英镑,那么当前局势就能继续维持。

    但是索罗斯不信英国政府的保证,信心十足但是只投入很小头寸,这么做是没有道理的。

    自当年8月份起,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建立了价值15亿英镑的英镑空头头寸,他将保证金利用到了极致,用20倍杠杆以小博大。
1...374375376377378...8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