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车子进入县里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天气又冷又干燥,李和的手插在口袋里,一直懒得出来。

    李梅见着儿子,又搂又亲。

    李和笑着道,别亲了,口水都快在杨淮脸上结冰了。

    李梅道,要不晚上去俺们那吧,回来多过几天。

    李隆在一旁道,你晚上也在这吃饭,明早在回去。

    李梅笑着道,他老太都不知道急成啥了,还是先回去。

    李和道,那你们先回吧,我过几天有时间过去。你们路上开拖拉机也注意着点。

    李和折腾了一路,现在着实没力气往乡下跑了。

    那我们先走了。李梅用围巾又给杨淮围了一层。

    杨学文一把把李览抱起,吭哧吭哧道,乖乖,这么重。

    两口子有说有笑的走了。

    李隆买的房子是以前机关单位员工的家属院,虽然样式有点陈旧,可是胜在开阔,前后八间屋子,中间圈着一个大院子,石榴树都有戏年头了。

    门口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小巷子,李和在门口和刘老四一起抽烟。

    一个女人牵着孩子从隔壁的一道门出来向李和招呼道,他兄弟,回来了啊。

    哟,你家孩子都能跑了,真快。刘老四的媳妇,李和差点没敢认,你们也在这买的房子?

    他跟隆子哥俩处的好,就凑近一起买的。刘老四老娘出来接了话,她手里端着一个簸箕,笑着道,二和,进来坐,喝点水。

    李和没客气,抬脚就进去了,只是道,茶千万别倒,你问老四,刚刚才在那边松下。

    刘老四也道,二和,不是外人,你们添什么乱呢。

    他老娘训斥儿子道,那二和,当然不是外人,可总是客吧,就你整天到晚的心大。

    李和也在刘老四家转了一圈,笑着道,你这条件不错。

    仔细数一下,也有八间屋子,院子比李隆的还宽敞,墙边还围了一圈的牲口笼子,鸡笼里面的鸡个个缩着脖子,没精打采,不光人怕冷。




556、贼赃
    李和及其刘老四在聊天。刘老四婆媳俩抱着孩子去帮着段梅烧饭,顺手还从笼子里抓了一只鸡。

    李和笑着道,你这小日子不错啊。

    没法跟你比。不过刘老四这话说完,又觉得不对,立马改口道,是不配跟你比,要是没你帮衬,我算个棒槌哦!

    想想自己,再想想李和在深圳的排场,他根本就没得比。偶尔,他不经意间听李同和别人说话,张口几千万,闭口几个亿,他要是不了解李和,还以为是做秀呢,但是,他是了解李和的,招人喜欢的原因就是因为踏实。

    他还是个破落户兼职光棍的时候,人家李和也没在他面前骚包过,何况是现在呢?

    唯一的可能就是李和真有钱,谈论几个亿,几千万的架势,和谈论几块钱几毛钱没多大区别。

    他是从来没见过李和有一点的骄傲。

    这也是他不得不佩服的地方,他现在有个几百万的身家,和李隆两个人在县里都是鼻孔朝天。

    他们俩都决计做不到李和这么淡定的。

    他和李隆哥俩恨不得横着走路,大概是以往压抑的很,一朝得志,总要显摆显摆,让那些以往瞧不起他们的那些人,去后悔死去吧。

    他,刘老四,每次路过那些拒绝和他开亲的姑娘的家门口,总要不自觉得的把车子开慢,喇叭按到最响,让他们后悔去吧!

    他享受完那些人羡慕的目光之后,才得意的把油门轰起来,绝尘而去。

    要知道,有一辆摩托车或者拖拉机就可以引得许多人的惊叹了!

    何况他的还是四个轮子的汽车,别拿面包车不当汽车!

    虽然他有时认为自己的想法很丢人,可是他毕竟受了好多年的委屈,人家大姑娘就曾差点指着他的鼻子骂他,癞蛤蟆想吃天鹅!

    甚至更有难听的,让他自己撒泡尿照照!

    可是如今风水轮流转,他总要显摆一下,让大家瞧瞧,是不是那些姑娘都瞎了眼?

    别说这些没劲的。李和哪里能想到刘老四心里的想法。

    刘老四讪讪笑道,还有个事能跟你商量一下?

    李和浑然不在意的点着一根烟,笑着道,什么事,还需要跟我商量?

    招娣的事呗。

    招娣?李和心里一凉,稳住性子问,她怎么了?

    刘老四好奇的道,你不知道?

    我一直在外面,我知道什么?李和见刘老四这样吞吐吐,恨不得上前打他一拳。

    刘老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可能没人跟你说吧。

    李和勉强撑起笑脸道,那你说吧。

    刘老四道,招娣生了。

    什么时候的事?李和确实是不知道。

    月初的事,离这时间也不算短了呢。刘老四继续道,还真让希捷给说对了,是个男孩。

    哦。李和发了好长时间的愣,才问,就这事?这跟我商量什么?

    刘老四道,这要是满月了,你说咱们是去还是不去?按说这生孩子是喜事,咱们跟招娣处的都挺好,她是个敞亮人,咱们应该去的。可她这情况,咱们去合适吗?

    何老西的意思呢?李和明白了刘老四等人顾忌着什么,生孩子是喜事,正常都要去。可是这招娣现在没名没份,孩子也是没名没份,他们这些人哪怕是抱着诚心的贺喜的态度去的,可是也总会让招娣和何家更加的难堪,总有上门打脸的意思。

    何老西能怎么办,那是她闺女,他说不管,可怎么能不管?从住院到出院都一直忙前忙后,不过现在已经回乡里去了,只有来弟在那给她伺候月子呢。刘老四突然又瘪瘪嘴道,要说赵春芳那娘们真叫狠,从头至尾就没露过一个面。

    看来对闺女气急了。李和的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

    刘老四道,哼,那赵春芳就那熊样,从来就没拿闺女当过一回事。

    李和想了想道,知道住哪里吧,明天去看看。

    他是必须去看看,不管是为了招娣,还是为了那个新鲜出炉让他措不及防的儿子,他都得过去。

    为了领弟和念弟念书方便,她在师专旁边买的房子。

    师专?李和这才想起来这么个地方,想当年阜南师专是多少学生梦寐以求的地方,出来以后意味着铁饭碗的教师岗位。

    能抱住铁饭碗,那是多么了不起的能耐!

    他曾经就很没出息的想进考进去。

    只是这么一个学生向往的圣地,在九十年代末期改成了本地的实验中学。

    只能说教育发展的太快了!

    他买房子跟我就是前后脚的事情,这房子还是我带她去看的呢。刘老四好歹在县城搞废品多年,对县城自然熟悉的不得了。

    李和很肯定的道,那明天一起过去吧。

    那成。刘老四突然又有点欲言又止,有件事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李和心情烦躁的又点起来一根烟,吐了个大大的烟圈,才道,说吧。

    刘老四犹豫了一下,才道,不过你不能跟李隆说,不让他以为我这是做小人呢。

    李和道,他能有什么事情?你跟我说,我不说是你说的。

    刘老四道,具体什么事,我不好说,你明天自己去废品站,往他右边的场堆去看,雨布蒙着呢,掀开了瞧得一清二楚。

    那我明天自己去看。李和不为难刘老四。

    刘老四却又忍不住道,二和,你知道我没兄弟,我就拿隆子当亲兄弟,可有些事我说了他也不听,还得你自己去说。我都是为了他好,咱这做废品看着简单,可里面的道道复杂着呢。要是有心人给他下绊子,他想跑都跑不了。

    李和突然笑了,道,是不是收了什么贼赃?

    他光看刘老四的表情也猜到了,废品站最容易出事情和受牵连的就是贼赃。

    嘿嘿刘老四无奈的摇摇头,我可没说啊,我还是想他好。不能为了一点钱,把自己搭进去,不划算。再说,咱们现在也不差那点钱。

    主要收了什么东西?

    刘老四朝门口张望了一下,低声道,主要是备用铁轨还有一些线缆,线缆人家前脚埋上,后脚就有人偷挖,要是量少,我倒是不会跟你说,主要是量太大了,好几万斤呢。而且许多外地的知道他这边的口子了,还不停地往这送呢。

    谢谢了。回头我教训他。李和倒是不生气李隆做这种事,只是生气李隆有点膨胀,涨着县里和市里有点关系,就开始肆无忌惮。

    :前后文错别字已经在第一时间修改。



557、说教
    晚上吃饭的时候,刘老四一直不停的劝着喝酒,生怕李和一个不小心就要当场教训李隆,要不然他可就里外没法做人,怎么样都要落一个嘴碎的名声。

    何况,这以后更没法和李隆处。

    不过,自始至终,李和都没说,只是和几个人聊了一些家里的事情。

    这样,刘老四才松了一口气。

    李和大概是心里藏着心思,总归想喝点闷酒,不需要刘老四和李隆举杯子,他一个人一杯接一杯,一斤白酒就那样下去了。

    睡觉的时候,从炉子上提了一壶热水,自己泡脚去了。喝的再多,他也没糊涂到让弟媳去给他打洗脚水。

    洗完脚,在一间早就铺好的侧卧里,麻溜的睡去。

    一起早,见李隆要去废品站,就提议一起去看看。

    李隆道,我就去对对帐,一会就回来。

    他的规模做大以后,和刘老四一样,废品站里面都雇了四个人,专门做垃圾分拣,打包,每天都不一定需要亲自去,只要管好账目和省城来往调度运输就可以。

    废塑料废铜废铁都有不同的回收厂家,这些厂家都是必须亲自联系和调度的,他和刘老四两个人都没傻到把客户资源交给别人的道理。

    李和没搭理他,直接上了摩托车后座,催促道,主要是为了顺路买点东西,晚点去何家看看。

    那坐好了。李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昨晚几个人已经商量好要去何家的。

    骑慢点。车子一下子窜出去,把李和吓了一跳,路滑,稳当点。

    离多远,李和就闻着了废品站出来的那股异味,这还是冬季呢。

    这个附近的荒地都被李隆给租了,整个一大片,看起来像突兀的小山,杂乱的废品堆积在铺满煤渣灰的地面上。

    废品站单从分类来说就非常的广,有专门的废铁站,有色金属站,废纸站,废旧塑料站,或者家用电器站。

    但是李隆这里,倒是什么都齐全,废纸塑料铁块,乱七八糟的都有。

    李和里外转了一圈,没有特意往右边拐角那边去,只是很随意的把雨布掀开,这里看看,那里敲敲。

    倒是很稀罕的发现了一台旧电视机,这年头,可没人会舍得扔家电,即使有坏的,也会修理一下,转成二手。

    他对李隆道,以后遇到冰箱洗衣机这类东西,都要拆开卖,拆了卖才有钱赚。

    李隆笑李和不懂行,这种东西一百年都遇不到几台,还拆什么拆,有人送,也就顺手收,多攒上几台,找人去修理下,当二手卖。

    我是说以后。用不上几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家电自然面临大淘汰,那才是废品行业的真正保利所在,里面的零部件要是拆开卖,就值钱太多了。

    哪怕家电不懂,就是最不起眼的废塑料瓶都能大赚,一个废旧矿泉水瓶利润确实不高,也就几分钱,但是这个量大,一年净赚十几万元并不新鲜,要是规模大的,一年净赚几百万,简直跟玩似得。

    李和只是给李隆提个醒,真正赚钱不赚钱,他不甚在意。

    最终他还是走到了右边的拐角,不经意的掀开上面的雨布,正如刘老四所说,铜包线缆铁轨窨井盖这些都有,甚至还有变压器,整个拐角堆的满满当当。

    这些哪来的?李和还是忍不住问上了。

    李隆毫不在意的道,收来的呗。

    收来的?李和还是憋住了性子,要是搁李隆十五六岁那会,他大耳刮子早就上去了,你知不知道你在销赃?

    窨井盖不翼而飞;

    停放在家门口的三轮车自行车一觉醒来不知去向;

    电力通讯设施频频被盗

    这些井盖车子电线电缆都上哪儿去了?

    都被勤快的劳动人民给搬走啦!

    搬到哪里去啦?

    当然是废品站。

    废铜都在五块多钱一斤,当然值得许多人铤而走险了!

    李隆见李和脸色不对,稍微犹豫了一下,才道,哥,就是收个废品,别说的那么吓人。

    李和叹气道,不懂法是吧?要不要我给你普及下?窝藏转移收购,够叛你三年的!谁给你的胆子,让你这么干的?

    李隆壮着胆子道,没你说的那么严重,能有多大个事,这附近又不止我一家收,有的做了十几年,不都好好的嘛。再说,派出所都我朋友,没事的,你别操心。

    他是快三十岁的人了,哪里还能这么被人戳脸,亲哥都不行。

    要是还拿我当你哥,赶紧的给我处理了,以后也不准再收。我是你哥,我还能害你?李和已经好长时间没和人这么耐心的说过话了,这要不是他亲兄弟,他就直接用脚踹了。再说,你做这些,还不是为了一点钱?你要是真缺钱用,我立马就能拿钱给你。行不行?
1...367368369370371...8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