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李秋红看着仓皇失措阿旺,都替着疼。
李和过来把几个孩子撵走,你们没得玩了是吧。
他有点后悔把阿旺放出来了,快被这几个熊孩子玩废了。
这狗脾性真好。李秋红都不得不赞扬阿旺两句。
还成。李和又转而问道,你哥现在什么情况?
还成吧。
还是一个人?李秋红没听明白,李和不得不补充了一句。
李秋红无奈的叹口气,都是那个女人害的,我哥现在不上不下的,偏偏还是个死心眼,你说那个女人有什么好。
那个好像姓龚是吧?还这样吊着呢?
李秋红点点头,叫龚敏,我哥稀罕她,她就敢这样吊着。说什么要以事业为重,我都呸!开了一个破快餐店,还是我哥出的钱!我哥简直是个死心眼!
不是,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两个人是不是把话摊开了,是不是当男女朋友处着?
如果还是像以前那样搁着窗户纸,又不肯捅开,肯定是李爱军的问题了,还真不怪人家女孩子。
哎,毛病就在这里了,我哥什么人你不是不清楚,觉着腿脚不利索,老自卑的很,不肯张口。可是不张口,傻子也能看出意思了。那姑娘呢,机灵的跟鬼一样,还很精明,能不明白我哥的心思?我们在边上看的着急,不能再这样不明不白了,李冰出主意说,以后就直接喊嫂子,我们喊了嫂子,人家也应着了。我们就开玩笑说什么时候结婚,她就说现在不稳定,发展发展再说,这不是糊弄鬼吗?李秋红说的很愤慨,你说你要是不乐意我哥,你就拒绝个干脆,现在倒是好,什么都是依仗我哥的。
那你瞧着那女的是什么意思?李和不禁皱了皱眉头,也觉得这女人有点过分了,这都多少年了。
什么意思?明显拿我哥当冤大头呗。
李和点了烟,深吸一口气道,你哥这年龄,实在不好再拖了。你父母不着急?
他都跟着有点干着急了。
李秋红说,能不着急吗,我爸妈现在嘴角上火,可我哥又是个倔强性子,他们没奈何,现在注意力全转我身上,害怕我嫁不出去似得,逼着我相亲,我招谁惹谁了!我都后悔回国了。
行了,你年龄也不小了,该考虑个人事情了。李和可没同情她。
李秋红重重的咳了一下道,你家老四比我还大着月份呢。
你自己亲妹子不操心,你来操我的哪门子心!
李和嘀咕了一句都不小了。
他这才想起来老四都25了。
中午吃完饭以后,他想去看看朱老头,发现家里没车了,唯一的一辆面包车还让何芳给开走了。
至于丁世平等人,还被他支到了别的地方办事去了。
他没办法,不想在太阳底下等出租车,只得打电话喊小威来接。
小威人却在滨海,新开业的电器店让人给砸了,正折腾的热闹呢。李和听说那边闹事情了,却是不担心,寿山的徒弟小顾在那边开饭店算是混出名堂了,左右逢源,上下通吃,更何况不管是付霞还是冯磊,在那边的关系都不弱,没有能受人欺负的道理。
李和拿着手机,突然不知道给谁打电话了,堂堂的亿万土豪居然找不到车来用!
何况他自己还是开汽车厂的!
不管是给平松电话还是给卢波打电话,都有点小题大做了!
等他们开车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这时候他看见黄浩骑着自行车过来,立马招停。
黄浩赶忙从自行车下来,笑着问,李哥,有事?
李和对他的帮衬极多,所有对李和的感激之情自不必说。
李和问,这巷口里谁倒汽车的,让他给我开一辆过来。
这会买车要么去轿车专营店,要么去一机部或者航天航空部下面的汽车配件公司,剩下的渠道都是走私车了。
从琼海汽车倒卖事件后,利用政策空子,倒卖走私进口汽车的现象一直没有被真正制止。
黄浩在胡同里整天穿来穿去的送信件包裹,想必是知道的。
黄浩道,有是有,不过都是挎皮包的,只转几手消息,赚个差价,价格贵着呢。
不管他们转了几手,我就要半小时能送过来,不管什么车都行。李和反正是不差钱。
黄浩笑着道,这成,我去给你问下。
李和点点头,我在家等你,快点。
他在堂屋一杯茶还没泡开,外面就传来了黄浩的喊声。
李哥,人来了。
这么快,有十分钟没有。李和见黄浩满头大汗,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进屋里洗个脸?
不用了,不用了。黄浩慌忙拉着李和到了巷子口,立马就要介绍卖车的胖子。
哪只还没需要到他介绍,那个胖子就已经对着李和点头哈腰,哥,原来是你要车!早说啊!我就把最好的那辆平治给开过来了!
猪大肠?李和对着这个白净的胖子还是有点不敢确认。
是我,是我。猪大肠笑着道,难为哥你还记得我。
李和笑着道,出息了啊,这都卖上汽车了。
猪大肠慌忙笑着道,混口饭吃,混口饭吃。
他可不敢在李和面前托大。
他把身边的一个小年轻拉出来道,他没说清楚是你,哥,你信着我,要不然不能拿这种破车糊弄你,我上一个买家就在这附近,价格没谈妥,我就顺路开到这了。
平松潘松卢波这些人的车子都是他经手买的,哪一个不是百十万的车子!按说,老大们的老大,至少要更气派的车子才能配得上!
那个一直低着头的小年轻也站在猪大肠旁边窘迫的对着喊了声,李大哥。
余洋,怎么是你?李和更加可乐了,想当年抢着帮他付了两毛钱的煎饼钱,因此对他印象一直是很不错的,你这也做上倒爷了?
487、汽车城
余洋红着脸道,厂子里效益不好,好长时间没工资发,我就蹲不住,这不跟着朱大哥混几天,就是看看有没有要买车的,然后介绍给朱哥。
他面皮比较薄,遇着熟人就感觉难以抹开面子,要知道是李和买车,他打死都不会来的,只能埋怨黄浩没有说清楚。
李和笑着道,做生意挺好,没什么丢人的,我不也是一样在做生意。有困难尽管吭声,我一定帮你。
哥,原来你跟小余认识啊!猪大肠有点惊讶,他认识李和是比较早的,少说都有十来年了,这个人和气是不假,可和气是表面,是出于人家的教养,要真不耐烦起来,别看苏明平松哪怕现在是大老板了,偶尔照样被骂成龟孙子!
至于主动开口说帮人忙,那简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他甚至隐隐有点羡慕余洋了!
这得多大的运气才能得这样的大老板赏识!
他跟李和认识这么长时间,李和都没正眼看过他!
他尽管不了解李和的家业,可是他了解平松江威卢波这些人啊,哪一个不是可以抖三抖的!
要是有李和罩着,凭着李和的一句话,简直就可以辉煌腾达了!
李和笑着道,我搬到这边以后就认识了,他兄妹俩我都认识。
想一想,他也好长时间没有看到余摇那小姑娘了。
不对,应该是大姑娘了。
猪大肠看余洋还在愣头楞脑子的发呆,不禁起来了心思,笑着道,哥,你放心,我跟余洋哥俩处的好着呢,我们正计划开一家轿车专卖店,合伙做,合伙做。
他决定借个光!
哪怕只有一丢丢!
也比他这样做二道贩子强!
我余洋被猪大肠绕晕了,他总共才帮着成了一笔生意,拿了一千块钱的介绍费。至于说合伙开汽车店,简直是说的没头没脑。
我前个才跟你说过,你喝个酒这么快就忘了?猪大肠赶紧的给余洋使眼色,我跟你说过,这个大有可为!咱们还是做二手车,就到花乡旧车市场去,我保证你一年挣个百十万!
余洋见着了猪大肠恳求的眼色,终于不再吭声,毕竟以后还要跟着他混饭吃的。
李和道,这个车就是你做的那种二手的,能开吗?
他把猪大肠开过来的破捷达踢的砰砰响。
猪大肠赶忙道,新车得15万,可这种开过四五年的旧车,只要6万块,所以好多老板都愿意买旧车。
钥匙给我。李和准备试试。
那不能。猪大肠有点犹豫,给你这种车我还有脸混吗,我这就打电话,让他们立马送新车来。
说着已经从包里掏出来了大哥大。
李和道,别磨叽,快点,没那么多时间陪你耗着。
这呢,这呢。猪大肠见李和恼了,也慌忙拿出了钥匙。
余洋在旁边啧啧称奇,他是晓得猪大肠这个人有多势力和傲气的。猪大肠这幅小心翼翼点头哈腰的样子,他是从来不曾见过的。
因此他对这个邻居又多了一层好奇。
李和接了钥匙,把车子倒出巷口,沿着大路开了一圈。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悬挂刹车等都是比较正常的。
唯一不满意的是车窗,都漏缝了,估计经不住小偷的惦记。
只要带轮子带铁的东西,就没有小偷不能偷的。
不光是私人车辆容易偷,公家车也照样不能幸免。
六万是吧?等着,我拿钱给你。李和想了想,还是留下吧,总要解决眼前的交通问题。
不能,不能,哥,你这是打我脸呢!一张破车,我哪里好意思收你钱!你只要把驾驶证的复印件给我一张就成,我下午就能给你办理好过户。猪大肠把李和拦住,不过没敢往他身上挨。
李和摆摆手,那不行,没白占你便宜的道理。
还是坚持回到自己屋里拿了六万块钱,他现在对李兆坤还是不放心,所以一回来的时候就把家里的现金全部放到了卧室里,衣柜都锁的死死的。
要是李兆坤脑子突然发热,禁不住诱惑,卷个十几二十万的跑了,哭的还是他老娘。
为了家庭安定和谐,他这亲爹他还得防着。
他把装着钱的袋子直接丢给了猪大肠,数数。
哥,这真不行。猪大肠看了钱不心动是不可能的,可是为了长远利益,他还是忍痛道,我要是挣你钱,我还是人吗?跟你说实话,这车我拿到手,我只用了三万块。我现在只收你三万块,我就不赔本了。
他还是坚持把另外三万块钱点出来还给李和。
余洋跟着你白跑了?李和懒得推推搡搡,还是接了钱。
余洋急忙摆手,李大哥,我也不能挣你钱!
他是真诚的。
对,对。猪大肠点头附和。
李和想了想道,你们不是要做旧车吗?
猪大肠道,哥,你给个意见?
心里自然是暗自高兴。
李和道,如果你们只是小打小闹,我倒是我没有多大的兴趣,要做就做汽车城。
猪大肠擦了擦脑门子的汗水,咱哪有什么本事建汽车城,一汽二汽那种的,得多大的规模。
李和解释道,不是建造车,是卖车。买菜咱有菜场去,买建材咱们有建材市场,买旧车自然有旧车市场,现在咱们是不是还缺个卖新车的市场,同时打造一个汽车配件的集散地。
他名下已经有了国内和国外两家汽车厂,自然要为汽车渠道做准备。
这猪大肠十个手指头掰完了,也算不出要花多少钱。
你们回去考虑一下,再找点资料看看,然后去找平松。李和看了看时间,不好再多说。
谢谢,谢谢。猪大肠懊悔死了,怎么不趁着刚才的机会一口答应了呢!
现在只能看着李和的背影了。
李和开着车,往朱老头家的方向去,发现原来已经拆迁了。
他下车打听了一下,也没人给准确的地址,在安置房没有盖好之前,都是自行落脚的
a
488、少一人
李和掏出手机试着给平松打了电话,平松果然是知道的。自从朱老头身体不好以后,收到的许多好东西,都还是平松负责去搬运的,然后亲自送到李和家里。
朱老头一家子被安置在门头沟的周转房里,沿途还有许多窝棚。拆迁的规划是先拆迁,后盖房,先搬家,后安置。
运气好的,有关系的,可以捞着周转房住。住不上政府周转房的,又没办法投亲靠友的,只能临时住在不挡风不避雨的窝棚里,这些窝棚的砖瓦灰砂门窗擦条都是老房子拆下来的。
不过政府却是发有自行住房周转费的,一般城市户口发个四五十,农村户口发个十几块,大概也就持续三五个月。
李和的车子停在了路边,准备慢慢找。可是没用打听,刚走几步路就找到了在棚子底下乘凉的朱老头。
朱老头整个人瘫在躺椅上,僵尸一样痴痴地,两颊都凹了下去,脖子不禁使唤了,耷拉着,脑袋好像是用绳子吊着的一样。他的小褂只扣上了两个扣,只剩下了硬绷绷干瘪瘪的胸膛。
喂,朱师傅,你这样子还能有机会住上新房吗?李和强笑调侃。他想不到那么一个精神的老头会变成如今的样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