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李秋红冷哼,那就更不能去了!
她也有她的骄傲,她不愿意进去做关系户,到时候待的时间长了,连好赖人都分不清了。
李和道,老李,我觉得秋红说的挺对的。再说自家有生意,何必去帮衬别人?
475、熊海洲
还是李哥有见识uukla李秋红见有人认同她,自然是高兴地不得了。
但是,但是。李和也是做哥哥的,自然要关照一下同样是做哥哥的李爱军的情绪,继续道,你哥哥虽然没你读的书多,可是吃的盐,过的桥比你多,他说的也有道理。他这样替你安排,是为你好,你也有必要听一听,要不先去银行上班试试?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对,对,去试试!李爱军得了李和的助攻,立马反攻。
李秋红很任性的道,我不要。
那你也别去我鞋厂!李爱军有点恼了!
李秋红笑着道,那我就在家呆着!你还得费力气养着我!
李和调解失败,也不好再说话了,看着李秋红这样子,再想想老四,一对比才发现老四还是挺省心的,不过老四要是敢这样跟他说话,他可没李爱军这么好的脾气。
兄妹俩知道不便在人家家里吵架,争辩了几句,都闭了嘴。
李秋红去到院子里逗弄李览几个孩子去了,和何芳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
对她我是没辙了,要是有李冰一半听话就好了。李爱军颇感无奈。
都不省心。李和谦虚了一句。
李爱军突然道,罗培的事情你知道了吗?
罗培怎么了?自从罗培从这里离开以后,李和也就没再问过。
李爱军皱了皱眉头,平松没和你说?
李和摇头,没听说过呢。你说说。
虽然罗培已经不是他的人了,可是罗培毕竟跟着他那么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有理由照应一下的。
被人给下绊子了?
谁下的绊子?
李爱军道,具体我倒是不清楚,你还是要问平松他们。他从你这走后,单干了,不是在那个西城也搞了一个百货商场吗,大概资金有短缺,找银行抵押了股权,结果还不上,百货大楼也被收走了,现在是一无所有了。
那我再找他们问问吧。李和听得不明白。
李爱军聊了几句就招呼李秋红一起走了,李家老人小孩都在,他留在这里总归不是那么方便。
李和拿起话机,第一时间把小威喊了过来。
小威远在工体馆,接了李和的电话,不敢耽误时间,开着车就窜过来了。
李和问,罗培什么情况?怎么没人跟我说?
没什么。小威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一句完整话。
李和恼了,欠揍了是吧!连我都瞒着!
小威吓了一跳,被逼的没办法才道,哥几个商量了,不是多大的事,不想你操心,才没跟你说的。
在他们的眼里,罗培早就是叛徒了,但是罗培又是他们的兄弟,平常感情又都很好,不救又显得不仗义。但是救的话,又怕李和多想,所以都是商议瞒着李和。
我是那么小气的人?李和真的不高兴了,你要是再磨叽一句,信不信我揍你!
小威这才认真的道,罗培哥什么都好,就是一点,胆子小了些,前些年一点风吹草动,他都吓得要死,这不立马从咱这走了。第二年,他又见没什么动静了,还想着继续做生意,可是又不好意思再来找你了。他在你这做了这么多年,手里积攒了一点资金,他干脆从银行又贷了一批款子,两下资金凑齐,就单干了。买下来了原来西城的百货公司,总共六层,还是继续做百货,生意好得不得了。今年,他不知道受了谁蛊惑,想趁生意好再开一家,可是没那么多钱,继续去找银行贷款。可是银行放款子的速度没那么快,他着急用钱,找泛海集团借了2000万的过桥资金,质押了股权,等银行批了贷款再还这个钱。哥,咱们做生意都是这样玩的,没什么大问题,可是偏偏他出问题了。
问题出在哪里?
小威继续道,银行新的贷款没批下来!给断贷了!这样他过桥的钱就没法子还了。因为股权是质押的,所以法院就把他百货公司判给了泛海集团。
银行拒贷不是很正常吗?李和觉得这就是一起平常的经济纠纷,你股权做了质押,还不上钱肯定得让人家拿走。未免有点大题小做。
小威摇摇头,道,哥,你想阿,罗培哥不是第一天做生意了!关系广,人面也熟,之前百货公司开业的时候就是找银行贷款的,合作不是一天两天了,行长都跟他称兄道弟。何况现在的银行都有放贷指标,求爷爷告奶奶的要到处送钱呢!罗培哥这么好的资质,他们根本没有断贷的理由!从质押到断贷,这是人家设套了,等他往里面钻呢。
泛海集团?李和是听出了一点不对劲,什么背景?
小威瞧瞧院子,又不敢言,见李和又要发火,才诺诺的低声道,泛海的老板你肯定认识,以前还追过何姐的。
熊海洲?李和立马就想起来了这个人,大概是因为当年追何芳的那股锲而不舍的劲头,让他记忆犹新。直到他跟何芳结婚后,才没了这个人的消息。
而且他对熊海洲这个人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坦诚热情,记得后来好像也是进入机关单位了,怎么会经商呢?
从小威的描述来看,生意明显做的不错,一下子能拿出2000万过桥资金的,可没几家!
小威道,是熊海洲,有人传他的父亲是个厅级干部,熊海洲本人是88年停薪留职的,开始是倒腾钢材,赚了不少钱。后来去了琼海,许多事情大家传的邪乎,说他在琼海发了大财,二三十万一亩拿到的地,今年转身卖了五六百万一亩,短短的几年时间资产过亿,今年衣锦还乡,也开了一个房地产公司,算是个人物了。
李和笑着道,那真有可能。
他想起来,琼海的楼盘泡沫应该是在今年炸的,一个不足700万人口的琼海岛上竟然出现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短短三年,房价增长超过4倍。
房市崩溃后,天涯,海角,烂尾楼一时间成为hn的三大景观。
要是他问题不大,有时间我找他谈谈。
小威道,平松哥找过他了,带着大家伙凑的2000万要还给泛海集团,可是熊海洲不乐意,而且
你真欠揍了!李和最气他说话说半截。
他说平松哥只是一条看门狗,没资格跟他谈。他好像知道你了,我们几个只是这么猜的。
知道也正常。毕竟熊海洲的家庭背景在那放着,想知道李和的情况是轻而易举的,李和倒是不以为意,他真是这么说话的?
他记忆中的熊海洲彬彬有礼,加上长相帅气,倒是挺讨人喜欢的,何况他哪怕经商了,不至于说这么粗俗的话。他怀疑是不是小威谎报军情。
哥,我跟平松哥一起去的!我能拿这话蒙你吗!小威被李和怀疑,有点着急,苏明哥和彪哥都知道了,准备过几天再去会会他。
李和想了想道,你们别管了,帮我约一下,就说我请他吃饭。
他想熊海洲毕竟是不是知识份子的矫情劲发作,瞧不上小威这些小流氓暴发户。再说他毕竟跟熊海洲有过交情,这点面子他应该会给。
476、酒话
小威应了好,这才出了门。
李兆坤这两天都在嘀咕不到长城非好汉,至于后半句不吃烤鸭真遗憾给自动省略了,因为烤鸭让他很失望,他现在只念叨长城这事了。
李和充耳不闻,如果是老娘说这话,他无论如何都会陪着去的,陪亲爹他可没时间。
何芳却是记在了心里,她跟段梅都是一个心思,隐隐觉得公公比婆婆好相处多了,所以公公的要求满足一下,也未尝不可,再说她现在也会开车了,想去哪了,一脚油门的事情。
何况她老娘和何龙一家来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去过长城,刚好一家子可以跟着一起去了。
何龙一家子早早的来了,两口子带着两个孩子,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不用看都知道是吃的。
何芳见弟弟家准备好了,也赶紧的动员家里几个孩子,杨淮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咱们出发!舅妈带你们爬长城!
李和问,那不用我陪着?
何芳道,不用,你忙你的。
她还是体贴李和的,知道他从回来后,就没歇过一天,因此这种小事不烦着他,就让他在家看门。
那你开车注意着点。李和帮着把李柯抱上了车,小心叮嘱。
王玉兰把李柯放在自己腿上,李柯却不老实,要往李兆坤怀里挤。王玉兰只得把她松开了,然后对李和道,你中午要吃饭,记得不。
儿子在她心里,始终还是个孩子。
知道了。李和又对何芳道,中午你们也不用省钱,有什么大饭馆只管进。
他是亲自给何芳的包里塞了几万块钱的,倒是不担心没钱花的。
何芳启动了车子,笑着道,不用你说,这么多孩子呢,不吃饭能行吗,行了,我们走了。
那慢着点。李和望着远去的车子,吼了最后一嗓子。
转身往家走,脚刚踏上门槛,又收回了,一屁股坐在了台阶上,回屋也是没事情做。
太阳越来越高,天越来越热,可是时时的有一些凉风。巷口的老槐树的叶子微微颤动,一些开败了的槐树花轻轻地落下来。孩子们显得没事,捉弄树上下来的长虫。
逼着眼睛慵懒的靠在墙上,好长时间没有过这种享受了,进屋拿包烟都懒得动。
感觉有个影子挡住了他的光,他微微睁开眼,立马开口笑了,你这事干嘛呢?
早上他奶奶做了不少的酥油饼,你父母都在,我拿来给他们尝尝。常静手端着盆子站在李和的跟前。
那真不巧,他们都出去玩了,拿回去给冯蕊吃吧。李和还是不怎么敢仔细盯着她看,这个女人显得越发丰润了,眼神顾盼流离,皮肤湿嫩娇柔,依然是漂亮的,婀娜多姿,妙年丽色,行也宜,立也宜,坐也宜,偎傍更相宜。令人一见之下顿生冲动。
只因睹人生情,拴不住心猿意马。
常静嗔怪道,我都端来了,还端回去作甚,你留着吃吧,你赶紧去拿个盘子。
好吧。李和不得不懒洋洋的起身。
常静端着盘子跟着后面。
李和也没去厨房,直接在堂屋找了个水果盘,放这吧。
常静白了他一眼道,这也能放东西?
自己去了厨房,反正李家她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李和拎起暖水瓶,空荡荡的,泡杯茶而不得。
常静过来说,我来去给你烧吧。
她家欠李和的人情太多了,总想做点事好偿还。
那谢了,厨房里有电炊子,不用液化气了。李和也不客气了。
常静给李和烧好水,泡好茶,见厨房还有不少菜,干脆一起兴给他炒了几盘小菜。
给整齐的端到了堂屋,布置好碗筷,现在十一点了,吃饭不早吧?
先吃了吧,省的等会麻烦。李和早上吃饭也早,还是有点饿的,自己给自己倒了杯啤酒,见常静还在站着,就道,要不一起吃点,你回去了也麻烦。
那我盛饭。常静想想她回家也是一个人做饭吃饭,冯老太去出摊了,冯蕊上学了,冯磊一家在香河,可不就剩下她一个孤零零的了吗?
别啊,咱俩一人喝点啤酒。李和的计划是喝点酒,午睡也能更香。
成,我陪你喝点。常静在李和目瞪口呆的眼神中轻易的用筷子启开了啤酒瓶,熟练的给自己倒了一杯,别笑,偷偷告诉你,我跟他奶奶,那几年日子难捱,两个人倒是喜欢喝点酒,虽然酒不太好,可是喝了照样迷瞪人,喝完了倒头就睡,啥子都不用想。
那碰一杯。两家经常在一起吃饭,但是李和从来不晓得常静的酒量,因此有探底的意思,家里就是酒多。
对,还都是好酒,少喝了我还不乐意呢。常静举起杯子,不客气的喝完了,亮出杯底,又给自己倒了满杯,再来一杯!
颇有一点巾帼英雄的豪气。
你不去单位上班了?李和自从回来后,就看见常静都是天天着家。
常静笑着道,都半年没发出工资了,不光是我这种临时工,正式工都发不出。
这么糟?李和心有戚戚。
常静却作小女儿状,手遮着嘴巴,低声道,不怕你笑话,我还高兴呢。
高兴?李和自然不理解。
常静也不跟李和碰杯了,自己咕噜一下喝完,才调皮的道,你看是不是只有这样,临时工正式工,什么城里人农村人都是平等了。这才是真的平等了!不发工资,大家都不发!
她大概酒量也不好,脸上一片潮红,趁着酒劲终于把压抑在心里的话一次性的吐出来了。她多么想诉说多年的不易,抚养两个的艰辛,可是最后一点清醒,还是让她忍住没有说出来。
李和摇头,不知道怎么接话,干脆给自己灌了一杯。他知道,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工人下岗还是比较倒霉的,没有费用统筹规定,下岗了就是真的下岗了,连个工龄买断的机会都没。
特别是皇城根底下的土著,生活上各种好面子,不轻易让人看轻了,哪怕下岗了,生活水平可以降下来,但是人情往来事故,都要应着,不肯落人后,只能苦受着。
常静道,你别心疼这些人,真正苦的还是咱们这些农村来的,再怎么着人家还是城里人。
也是。李和想想此时全国各地,还不知道有多少农民在为孩子几块钱的学杂费烦恼呢。
两个人不知觉中已经喝掉了一箱子十二瓶的啤酒。
你家没酒了?常静晃着脑袋问。
别喝了,差不多了。李和看她这样子,不敢给她多喝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