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七月新番
荧惑和心宿二是全天最红的两个天体,若两“火”相遇,则双星斗艳,红光满天,是重大灾难降临的前兆,亦是
716.第707章 我劝你谨言慎行!
第707章 我劝你谨言慎行!
范增预想的没错,随着天上出现荧惑守心的奇景,此时的咸阳,已是一片人心惶惶。
最先炸开锅是是专门负责监控星象的天官和太史,官吏们慌成一团,接着是硕果仅存,对观星略有研究的几个儒生,他们或幸灾乐祸,或忧心忡忡,一时间,士人们对这异象的讨论,喧嚣尘上。
但很快,随着御史府和廷尉一道冷冰冰的禁令,整个咸阳再无议论之声,噤若寒蝉。
“百吏黔首,不得妄议星相!”
但想要当这件事没发生是不可能的,虽然博士们吸取喜等人的教训,不敢再面刺秦始皇,提儒家最擅长的”正刑与德,以事上天“,但私下里,却暗中在已卸任博士的淳于越家聚会,议论此事。
但让淳于越没想到的是,几个弟子前脚才走,后脚,就有狱吏找上门来,不由分说,将他缉捕到咸阳县寺!
来到咸阳丞阎乐,也就是赵高的女婿面前时,淳于越还在按着自己高高的儒冠,极力争辩。
“吾等未曾饮酒!”
群饮,淳于越以为这是咸阳县逮捕自己的理由,或是哪个嘴碎的邻居将他们告了。
群饮罪在商鞅时曾实行过,后来随着秦国沟渠畅通,粮食产量提高,一度松弛。
但自从今年春天,秦始皇应大夏国之请,令李信率军民六万,牛马数万头出玉门关西征,欲将西域南北两道纳入治下,希望明年能翻越葱岭,深入大夏西边的“条支”,寻找真正的西王母邦。
张掖郡初建,粮食产量很少,只能从关中千里馈粮。大量存于仓禀的粮食源源不断向西供应,素来号称“天府之国”的关中陆海,半年内,粮价也翻了两番,并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于是,为了节省粮食,御史府修订了律令,重申禁酒之令,尤其是三人以上的群饮,抓住一次,罚金四两!
咸阳丞阎乐却笑了笑:“淳于先生,汝等是否饮酒,本官还能不知道”
接下来,阎乐做了一件让淳于越震惊的事,一张画卷在他面前铺开,上面画了一个居室,里面坐着五个人。
“淳于先生,你来看看,这画师画工虽差了点,但这着白儒冠穿黑儒服,正襟危坐在榻上的,是你没错罢”
接着,阎乐一一指着那些人,不但点出其名,连他们穿的衣冠,当时在淳于越何方,面前的案几上摆着几个果子,都说得一清二楚。
更令人骇然的是,就连五人的对话,也被简略记了下来,里面当属淳于越的最为详细。
“接下来,我念,你只需要点头摇头,看这是不是你说的话……”
阎乐捧着书简念开了:“你说,星辰之变,表象之应,以显天戒,明王事也。”
“又言,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天有灾异,缘由是国君失德,这荧惑守心亦然,乃是皇帝陛下废先王之道,弃百家之言,妄开边衅,不行封建所致的,你还说……”
淳于越听得面色惨白,捏着拳头道:“够了!我认,这的确都是我说的。”
他明白了,要么是咸阳狱吏已经神通广大到躲进他家,监视一举一动,要么就是那四个儒生里,有人事后向官府举报……
“但老夫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大秦能长治久安,万世延续啊!”
淳于越觉得自己很冤枉:“殷周两代,之所以能延续千馀岁,都是因为分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的缘故。如今陛下广有海内,疆域远超九州之外,而各位公子却只是匹夫,无尺寸之封,万一以后朝中有田常、六卿之臣,朝廷没有诸侯相辅,何以相救这荧惑星,便是警告,警告陛下,纵然不封六国故地,那海东、岭南、张掖甚至是西域,总可以分封点公子过去吧……”
“一个字不要漏,都记下来!”
阎乐却高兴地打断了淳于越的话,对一旁记录的小吏道:“这个愚儒,又在说三代之事,又在以古非今了!吾等身为忠臣,定要将其党羽统统揪出来。”
淳于越大怒,也顾不得体面了,起身指着阎乐鼻子骂道:“你!你这面谀酷吏,非忠臣也!”
阎乐将鼻尖上的唾沫一擦,冷笑道:“你还自诩为忠臣你以为,为何会有人事后胆怯,将一切禀报官府还不如汝等说了不该说的。与汝交谈的儒生言,荧惑守心,大人易政,主去其宫,陛下恐有亡故之灾,言罢,还面有喜色,说某位公子可登基矣,天下当安……”
“心怀叵测,公然咒骂陛下短寿,开始期盼新皇继位,这也是为了大秦长治久安”
“这……”淳于越哑然,当然他们说高兴了,有些忘乎所以。
阎乐板起脸,厉声喝道:“淳于越,我奉劝你,谨言慎行!你的一言一行,都当作为证供,上交廷尉,面陈陛下,定汝等之罪!”
……
虽然荧惑守心的天象很快就消失了,但它带给咸阳朝野的震动,却久久未熄。
八月底,咸阳丞阎乐向秦始皇禀报,说前博士淳于越在家聚集儒生,以古非今,更有叵测之言,一切都记录在案,交予皇帝过目。
秦始皇随即下令,兴大狱,将淳于越及涉案人员逮捕,同时拘禁“挟书律”事件后,咸阳硕果仅存的数十博士,得了皇帝允许后,阎乐甚至上公子扶苏的府邸抓人……
一时间,人心浮动。
就在这微妙的时刻,低调度日,轻易不开府门的昌南侯府,迎来了一位步履蹒跚的客人。
蹒跚是因为胖,虽然家就在尉府隔壁,但因为糖吃太多,体重已向250逼近的张苍,依然累得气喘吁吁,坐在叶子衿迎客的小厅里,连喝了几大碗黑夫从南方送回来的“茶”。
饮罢茶汤,张胖子才满足地说道:“这南方叶子泡的水,虽有些涩,倒也解渴。”
叶子衿让女婢为张苍续上,介绍道:“这些野茶,乃是豫章、会稽、闽越丘陵才有的,良人率军伐闽越时,天久不雨,大军口渴难耐,有士卒摘取路边树叶含在口中,竟能生津,初时有些苦,等走到水源处饮水,却有回甘,遂命名为茶……”
张苍肚子里装的不仅有肥油,还有学问,诗经什么的,张口就来:“谁谓茶苦,其甘如荠。”
他促狭地笑道:“黑……昌南侯最喜欢取名,但每次都取得难听,总算稍微雅观恰当一次了……”
叶子衿也忍俊不禁,但她知道,张苍今日登门,绝不是叙旧的。
果然,张苍道明了来意:“近来因那荧惑守心闹出的事,尉夫人应也有所知晓罢”
叶氏道:“略有耳闻。”
张苍叹了口气
717.第708章 月将升日将没
第708章 月将升日将没
“虽无太子之名,但长公子已有嗣君的器量了。”
得知公子扶苏向秦始皇帝上的奏疏后,御史大夫茅焦松了口气。
这一年来,茅焦年岁渐长,身体不太好了,久病在家,连御史府的事都只能移交副手去做。
这次荧惑守心,引发了剧烈的朝局动荡,淳于越等人被捕,也牵连了公子扶苏,茅焦忧心不已,无奈病笃,帮不上忙。
好在,扶苏的表现很合格,主动揽过,将异相的原因归结于自己。
荧惑守心是天象示警,是不祥之兆,乃人君失德所导致,将祸及人主,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但这样的灾祸,通过禳祷,是可以转移的。
茅焦知道,上一次史书有载的荧惑守心,是春秋时的宋景公。
宋国正是心之分野,景公忧心忡忡,请来的卜者子韦说,可以将错误推到执政身上。宋景公认为,太宰是治理国家之人,移之不祥。
又说,可以转嫁到百姓身上,景公回答:“若无百姓,寡人何以为君宁可独死!”
子韦再建议:“可以转嫁到年成上去。”景公则回答:“百姓饥饿,必死。身为君主,却要靠杀民来求活,那谁还肯把寡人当做君主寡人命固已到尽头,子毋复言!”
史官认为,因为宋景公这仁君的态度,下诏罪己,而不殃及他人,事情最后有了好结果,此举感应天心,荧惑星有所移动,反而为宋景公增寿二十一年……
罪己,这是种不错的法子,但秦始皇帝,他是绝对不会低头的,不管是对臣子、百姓,还是对苍天!
在这尴尬的当口,扶苏能站出来揽过,相当于给了皇帝一个台阶下,就好像在你队友一波迷之操作导致团灭,大家陷入尴尬时,大声说:“我的我的!”
病笃中的茅焦也不由击节赞叹:“传闻武王于灭商次年生重病,周公即向祖宗太王、王季、文王祈祷,愿以身代死。后将书写祝词的典册纳入金縢之匮。今日公子自承荧惑之灾,此举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为纯孝也!”
有了扶苏带头,其余诸公子及满朝文武纷纷开始抢过,左右丞相、廷尉都向皇帝上书,说都是臣等做错了事,导致天象有异,请求秦始皇惩处,解除他们的职务……
但群臣热络的奏疏,却统统石沉大海,被秦始皇留中,不答应,也不反对,更未对这件事有任何表态,只是让扶苏在府中禁足,同时将留在咸阳的儒生,尽数驱散,不管他们在哪个大员家中做食客。
与此同时,秦始皇还信了巫祝的话,开始在全天下寻找“荧惑”的化身。
罪己是不可能罪己的,既然荧惑犯帝星,那将它干掉不就完了!
而该死的人,还是得死!
九月中,淳于越等五人被咸阳丞定罪,以诅咒、以古非今等罪责,斩于咸阳之市!
行刑当日,一向高冠儒服的淳于越有些狼狈,萧瑟秋风拂面,他只觉得有些荒唐。
“早知如此,我是不是该学大多数博士,不发一言,或者学叔孙通,一味阿谀逢迎呢”
荧惑事件,导致爱bb的博士被集体拘禁,只有机敏的叔孙通在异相当日,就觉察不妙,连夜借口回家服叔父之孝,离开了咸阳,逃过一劫。
淳于越虽然支持封建,却并非不知道变通,既然皇帝不喜欢大分封,小分封总可以吧岭南、海东、张掖、朔方,这些边远地方让地方官去和让公子去,有何区别
但皇帝不管好话歹话,都拒绝接受,他们就无可奈何了。
看着远处垫着脚,静默观看行刑的咸阳民众,淳于越叹息道: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百姓的嘴虽被勉强堵住,但使他们的抱怨变成怨气了,道路以目。正如把水堵住,一旦决口,伤人更多。吾等儒者只是说说而已,可其他人,就不是动口,而是动手了!”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以谔谔而昌,殷纣以默默而亡。唉,可怜这好不容易统一的天下,又要乱了,而秦朝的庙堂,恐怕要遭隳灭了!”
身后被重重一推,刽子手不耐烦地催促道:“少废话,快趴下!”
淳于越被按倒,贴在木墩上的脸,能闻到浓烈的血腥味,还有一只地上爬过的黑蚂蚁,触角晃动。
风吹来,他打了一个寒颤……
“只是不知道,那天的秋风,会不会像今日这么凉!”
……
“还是未能救下淳于先生。”
被禁足在府邸的扶苏听闻淳于越等五人死于市,长叹一声,重重一拳打在墙上。
扶苏还是仁善,不止是想要摆脱受疑的处境,还想救淳于越等人一命。
“此乃彼辈口不择言,自取其死,公子能脱身已万幸,切不可表露出不满来!”
一位长须及胸的老者劝慰扶苏,满口洛阳雅言,此人人称董公,乃洛阳新城三老,素有贤名。
几年前扶苏东征海东,一路上抽空造访贤才,收为幕僚,他路过洛阳时拜访过董公一次,当时董公觉得扶苏幼稚,一点出山的意思都没。扶苏归来时又再拜,董公态度好了些,但还是不欲搀和。
直到喜案发,扶苏巧妙施救,董公听闻此事,才改变了看法。眼看天下疲敝,朝廷用民过度,不少关东人开始倒向暗中图谋的复国者。也有些人不希望天下大乱,则把爱士爱民的
718.发书一周年总结,顺便求月票!(有剧透)
发书一周年总结,顺便求月票!(有剧透)
2018年1月4日开书,到今天正好满一年。
开书时做了很多准备,查了无数资料,虽然远做不到学术论文的标准,但还算严谨。故事也精打细算,每一章都有用处,尽量不落闲笔,写到现在,故事稳稳当当,没有脱缰。
不过,因为前两本的事,刚开始心情还是忐忑的,但总有种感觉:“我这次能火!”
从开书时一片骂声,评分全是一星,到后面风评渐渐好了点,新读者越来越多,到了近期,一些老面孔也边骂着我,边回来尝了尝新书,说“真香”。
首订7000,现在均订21000,翻了三倍。
直到今天。十二个月,写了227万字,平均下来,每月不到20万,每天六千多,不多不少。
结果也不错,好歹评上了2018年的十二天王,算是历史分类新冒尖的萌新,也混了年会资格,现在跑到上海来瑟瑟发抖,等着上台站在白金大神们后面露个脸。
能有这样的成绩,自己挺满意的,也多谢所有正版读者们,是你们的订阅、推荐票、月票、评论、本章说,一手把我捧上台的。
&
719.第709章 罚天子之剑
第709章 罚天子之剑
墨者们认为,自己与只会将匕首藏在地图里的荆轲,以及雇大力士扔铁锤,心存侥幸的张良不同,做事不是一拍脑门,而是经过精密谋划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群工艺党,墨者们在干大事之前,首先要制作适合刺杀的利器。
身为墨者,从小学习的东西有三:墨经教义、个人武艺、匠作技术。世上有百工,百余秦墨也各有专精,一般一人只带一两个徒弟,将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
其中,攻金之工六种,春秋时,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凫氏为声,栗氏为量,段氏为馎器,桃氏为刃……不过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工艺也渐渐扩散,不再被某个家族单独掌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