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商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三月久
直至到达目的地,韩晴才整了整仪容,清了清嗓子敲门。
开门的是林燕,清秀的姑娘满脸疑惑。
韩晴朝她灿烂一笑:“林姑娘,我娘给富海叔拿了些东西,这些时日麻烦你们照顾有天。”
说罢,将手中的篮子递给林燕。
林燕接过篮子,韩晴衣袖滑落,余光见间,她猛然瞟见露出来的白玉镯子。
林燕登时一愣,这不是上次她和嫂嫂一块瞧见的白玉镯吗
上头细细玉纹简直一模一样,当时因为喜爱,不由多看了几眼,她断然不会看错。
彩云嫂嫂还说是大哥受人之托,让她帮着买的……
嫂嫂是琢玉世家,见过不少石器玉器,此白玉手镯对于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或许不屑一顾,但在平民百姓家,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此玉镯会出现在韩晴手上,也就是说大哥所受之人是林有天……
想到这般,林燕也不知为何心头一抽,连韩晴在说些什么也没听清,恍恍惚惚只想快些逃离。
韩晴瞧着林燕脸色不太好,不由又唤了声:“林姑娘”
林燕回神赶忙道:“爹爹和林三哥出去了,我爹回来我再告诉他,燕儿替我爹多谢伯娘。”
既然林有天不在,韩晴也就没再待,告辞一声转身往作坊走去。
昨日,已将酿制酱油的原料准备妥当,今日开工便可。
第231章 穷怕了
酿制酱油时日虽长,然期间工序一道都不能少,不然其味差之千里。
纯豆子发酵而成的酱油,酱香浓郁香醇,掺不得一丝假!
现代无良厂商利用勾芡酱油、甚至虫子、头发提取制成酱油,真当可恶至极!
韩晴挥去杂念,在炉前加着柴火。
第一批酱油,她也不准备酿太多,但少说也得酿上百缸。
其中所需的黄豆、面粉也不在少数,光是买盐就耗费她一番功夫。古代官盐限量购买,不得贩卖私盐,好在有宋掌柜帮忙,才得以解决此事。
不过制作过程中,搬、搅、翻就十足气力活,光凭她们三人十足有些吃力。
韩晴不由懊恼,看来扩招迫在眉睫。
韩子月跟在韩晴后头,听着姐姐口中从所未闻的奇事,包括姐姐行事作风,只觉颠覆了以往所见所闻。
姐姐以往一直都坚强懂事,在家亦是帮着娘操持前后,不想嫁人之后越发能干!
韩子月心中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成为姐姐一样的女子!
夜里,韩林两家难得聚在一起吃饭。
张氏不禁道:“晴儿,黄豆真能酿酱油”
白日大房与二房忙完,前去帮忙,顺带看看韩晴倒腾出来的新玩意。
张氏说完,刘氏也不忘道:“要是真能酿成酱油,可真是给百姓造福,要知道鱼子酱、肉酱贵的让人胆寒,那小小一蘸料碟子就得几十文。”
“亲家母教女有方。”
林母慈祥一笑,满含感激:“有天娶到晴儿,是我们林家福分。”
韩母被夸的极其不好意思,连道:“我哪有空闲教她,晴儿性子乖巧懂事,到了林家也是她的福气。”
闻言,张氏立时好奇问向韩晴:“亲家母没有教你,你咋会整这么多东西”
 
第232章 贡士
韩母不知缘由,满脸疑惑。
于是大伙儿又将韩晴以往的趣事一一道来,福来楼大名鼎鼎的糖醋鱼,竟是自家女儿阴差阳错酿成。
韩母原本辛酸的情绪,立时哭笑不得。
韩父不禁道:“这日子穷怕了,人没有吃的,便想方设法倒弄出来!怕是树皮,都能做成美味佳肴。”
“韩叔说来说去,还是晴儿聪明,换个人哪怕琢磨个一年半载,也磋磨不出这么多新鲜吃食。”林世良在旁憨厚一笑。
韩家老小立时相视一笑,眼中有欢喜有骄傲。
双方父母只觉韩晴聪慧能干、贤惠善良,并未往别深想。毕竟天大地大,矮子堆里都能挑出拔尖的,何况韩晴努力有目共睹!
韩晴松了一口气,她就怕大家以为她妖魔附身,推出去烧了。
夜里,韩晴深深觉得自己该找个“会计”!
作坊慢慢已步入正轨,青阳县各大酒楼、客栈和小贩订下的货物也一一备全,就等着五月出货。
她每晚与林有天一道算账,都得算上一个时辰。
收入支出、原料成本、工人工钱、供货量、出货量……简直占据了她大把时光。
再加上身旁食髓知味的男人,夜夜翻江倒海,快要把她折腾的下不了床……
乃至于,第二日她几乎是爬着从床上起来。
林有天心疼她,尽量克制自己。
夜里帮忙算账,白天则更加用工学习木工,争取早些出师。
时日匆从,一转已是四月二十。
午后,天气微热。
韩晴正在作坊忙活,庭院里四个小家伙正在玩游戏。
子月跟着她一边酿酱油,一边学算术。
令她欣喜的是,子月对于数字特别敏感,心算简直堪比珠算。
两姐妹正说着,刚从青阳县回来的张铁柱,就急急忙忙小跑过来。
“晴儿,你赶忙回家。嫂子们,我都喊过了,正往回走。”
张铁柱说的有些急,但满脸的兴
第233章 娘家就是靠山(1)
林宇文通过会试一事,按照两老的意思,也没太过张扬,仅相熟几人知道此事,
至于摆酒庆贺,便等着林宇文回来之后在操持。
夜里两家再次聚在一块,一桌子丰盛的饭菜,算是小小庆祝一番林宇文考取贡士。
林有天不让她沾烈酒,无奈之下只得和嫂嫂们在旁小抿着黄酒,黄酒虽甜,但喝多了也醉人。
回屋之时,被清风一吹,也是微微犯晕。
如今形同一人的小夫妻,丝毫没有注意到旁人的目光,柔情蜜意一道回了屋。
时辰不早,大伙都散了。
忙碌充实的日子,总是过的特别快。
转眼,已是四月末。
作坊步入正轨后,不少乡亲经常徘徊左右,纷纷惊叹林家子女有出息,羡慕之余个把乡亲邻里也会在作坊买些吃食。
韩晴皆是给大伙最实惠的价格,大伙抬头不见低头见,一派祥和再好不过。
香芸还有半个来与就要生产,晒着春末的太阳,正在作坊庭院帮忙筛着大豆,帮忙挑出其中的“歪瓜裂枣”。
香芸成日被养在屋中,着实烦闷,便来与韩晴唠嗑唠嗑。
加上大夫已说过,生产前多走动走动,有利于生产,香芸二话不说就去找好姐妹韩晴,见大伙正在挑豆子,顺手慢慢在旁帮忙,一边悠闲晒着太阳,一边说说笑笑。
十来人正说着,庭院前头缓缓进来两人。
待韩晴看清,立时站起身。
就是一旁晒腐竹的张氏和刘氏也是微微震惊,凤娇小两口咋来了
三位嫂嫂热情将人接进来,长工们也有眼力见搬来板凳倒上一杯热茶。
林凤娇只是一脸难色,瞧着韩晴欲言又止。
韩琴立时会意,拉过不过十五岁的小姑子,进了里头的屋子。
&nbs
第234章 娘家就是靠山(2)
林凤娇两眼泪花,如好痛一般,哭泣道:“三嫂……你说我以后该怎么办这日子……还有没有指望”
她不如三嫂能干,周家上有老下有小,阿生又是长子,以后该如何是好
闻声,韩晴眉头微蹙。
忽地柔和一笑:“不过一个十五岁的丫头……日子还长着,咋就没指望了”
她又道:“只要没死,就要翻盘的机会!”
韩晴想了想:“你和阿生可要来作坊帮衬嫂子每月会给你们工钱。”
林凤娇一听,脸上一喜,可转瞬又摇了摇头,“阿生是家中长子,弟妹都还小,得帮阿爹干农活。我一人回娘家干活,怕是要被邻里嚼舌根。”
韩晴抿唇,又低头细想了一番。
倘若直接给钱,钱用完了怎么办,再则会不会伤害小姑子和周远生的自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林凤娇见嫂嫂不说话,心头有些紧张,嫂嫂该不会生气了吧
就在这时,韩晴忽然出声。
“我给你们一百坛豆酱和一百坛腐乳,只要你们将这两百坛卖出去,赚取的差价便是你们的!而且……”
韩晴话锋一转又道:“而且日后作坊里的都只凭,全权给你们低价供货。”
这般一来,所挣的银子全都是经过亲手努力得来,远比他人赠予来的有意义。
既解决了困苦,又体现了自身价值!
林凤娇一听,果然心动,既不用远离家门干活,又不必向娘家伸手要钱,也不会让周家难堪说要娘家救济。
只不过……
林凤娇扭捏道:“三嫂,可是我们没钱……做买卖。”
韩晴不由一笑:“嫂子给你作担保,两百坛你先拿去,等卖完了再说。”
“嫂子相信你们,日后若是拿货,价格定然是比那些小贩更加实在,至于价格乃是秘密,切记不可说出去。”
“三嫂,我晓得啦!”林凤娇破涕为笑。
林凤娇这般模样,不禁让
第235章 扩招
林凤娇心头欢喜不已,按照五日两百坛的买卖,不出半年,她与阿生哥就能把债务还清,还能攒下少许银两。
“三嫂谢谢你,若是没你,我怕是不知如何是好,日日无米下锅。”
韩晴摇头一笑,“傻丫头,嫂子也得谢谢你。因为你俩作坊又卖出不少豆酱,可谓是皆大欢喜。”
此番不仅解决了小姑子的燃眉之急,又打开新市场,真当是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而且,人多力量大说的一点都没错!
虽然零售商拿货少,比不得大酒楼与客栈,但是重在人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经过大半年的传播,青阳县内外,十里八村的生意彻底打开!
从最开始每日五六百坛的销量,到后来一天甚至能卖上近千坛的销量,庭院近半几乎都是装满豆酱的大木桶。
每日陆续都会接到新订单,十几人的小作坊忙得应不接暇。
看情形,扩招一事迫在眉睫!
除去本钱和工钱开支,从刚开始一天纯利润十两左右直直飙升到现在三十两左右,往后一月便有近千两纹银。
如今只是县城市场,日后若是打开州城的销路,收入更是会往上翻。
六亩地的作坊本以为大,现下想来远远不够。
韩晴立时制止自己要飘的想法,贪心不足蛇吞象,先做好手头的,稳扎稳打一步步来。
五月中旬。
作坊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长工们已熟悉作坊节奏,效率提高不少。
哪怕她一时半会不在作坊,也能正常运作。
因为急缺人少,她不得不张贴长期招工的布告。
村里人纷纷踊跃前来帮工,但大多都有田地,百姓手中田永远是最实在、最稳妥的投资,遂大伙儿最多便是拿上十几坛赚取差价,量越多便越优惠。
好在,在小贩与乡亲的帮助下,十里八村来应聘的也不少。
&nb
第236章 都赶上一块
天色已不早,与自家爹娘说完心里话,韩晴披着蓑衣和斗笠,与两位嫂嫂一同回林家。
正值五月,黄梅时节家家雨。
绵延细雨一连下了近半月也不见停,估计现在老宅,个把地方正拿着木盆接雨。
屋檐房瓦经久不修,漏水已是常事。漏水必定漏风,去年寒冬明明盖着新棉被,仍旧能感觉无孔不入的寒风吹在头顶。
如今挣了银子,自然要筹划盖新房。
四月前半月作坊刚开工,她没挣到什么银钱,下半月刚开始步入正轨也挣了近两百两,加上五月上半月,手头上约莫也有七百两纹银。
至于大房和二房,她虽然不清楚,但看火热的情形,应该也挣了不少。
相比去年,简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等她回到林屋,林有天正在倒腾轮椅,似乎在轮椅上加机关,瞧他仔细的模样,韩晴也没去打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