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商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三月久
韩晴惊叹的瞧着林凤娇绣好的嫁衣,仿似一针一线都寄托了女子的情意。
姑嫂两人毕竟相处了大半年,时日一长,人便会生出感情。
林凤娇出嫁那日,韩晴亦是不舍眼眶微红,她做嫂嫂的自然给了个好彩头,让其作为嫁妆带过去。
她牵着林凤娇的手道:“往后可就是小姑娘,身为人妇,可能不能任性,脾气得收敛些。”
“三嫂,我晓得。”林凤娇鼻头一酸,又忍不住调戏:“三嫂,你不过比我大上一岁,怎么就这般老气横秋。”
话落,她又道:“三嫂谢谢你,往后爹娘就交给三位嫂嫂……”
刘氏揉了揉林凤娇的肩头,开始替她梳头。
“一梳梳到发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四梳永谐连理……”
外头喜庆的鞭炮铜锣声,无数情愫涌上心头。
&
第219章 孔明灯
“儿呀,要不要爹帮忙”
忽然响起的声音,令林有天手一僵,浆糊立时糊了满手。
他扭头一瞧,才发现自家老爹站在身后,心头吓了一跳,方才粘的太入神,竟没有发觉。
望着一地散落的孔明灯,纵然往日平静无澜的脸面,也骤然升起一丝红云。
“爹,你今日回来的倒是早。”
“爹瞧着山边桃花开的正好,想在院子里栽上一棵。”老林头指了指地上的东西,意味深长笑道:“可要爹帮忙”
心思被自家老爹看了个透彻,林有天略是尴尬道:“爹,没事,我自个来。”
“也好,自个做的心诚。”
那揶揄的笑容看的林有天一阵发麻,正当他松一口气时,后边又传来一句——“天儿,桃花可美,摘下两朵送人也好。”
“……”
林有天无奈一笑,将手头最后几个孔明灯糊好,放进箩筐里藏起来,等夜里……再与晴儿一道放上天。
今日,乃是晴儿十六岁生辰,应该会喜欢吧
午后,韩晴从青阳县归来。
妯娌三人刚进屋,就被林小花、林云光围了起来。
“娘亲、大伯娘、三婶婶,小花和二哥今天将菜都摘好了,割了青草留着喂马,小花乖不乖”
张氏立时道:“小头片子,摘个菜、拔个草还要讨赏不成”
虽说语气甚是埋汰,张氏还是从兜里掏出一块桂花糕,递给林小花。
见状,林云光盯着桂花糕咽了口唾沫,才道:“娘,我如今是男子汉,不吃糕点。”
刘氏哈哈一笑,“真不吃”
“不吃。”
刘氏捏了捏林云光小脸,亦是将几块糕点交到他手中:“大家都有,等你哥回来,和你爷奶他们一道吃。”
林云光欢喜接过,然又想起方才信誓旦旦说不吃,不由板着脸道:“那等爷奶回来,我就勉强吃上一块。”
三人噗嗤一笑,
第220章 十六岁生辰
两人回到家中,韩晴腌制完豆酱,就开始准备晚饭。
她拿出前阵子制作出来的豆豉,打算夜里整个豉汁排骨。
豆豉乃是黑豆发酵而成,相比黄豆豆豉口感浓郁不少,而且营养更加全面。
乌黑乌黑的豆子,带着一股豆香。
拿出从城里带回来的排骨剁成块,姜末蒜蓉备齐,淀粉少许,可惜没有酱油料酒,只得添上少许鱼子酱和黄酒。
过年时,韩晴搓了不少红薯粉,做菜备用。
约莫是红薯吃多了,大家吃法也百般变化,北朝多地争先出现红薯粉,她也就打消了卖红薯粉的想法。
豉汁排骨做成,立时满屋飘香。
家中最不缺的就是豆腐,不由又做一道酿豆腐,加上凉拌豆皮、豆腐丝炒肉,都是家常小菜。然在农家小户,依旧算得上丰盛。
末了,她又熬了红豆莲子羹,留作饭后甜点。
忙完,大伙已齐聚厅堂。
瞧见韩晴又做了新菜式,大伙跃跃欲试。
对于他们来说,每一道新菜,都是美妙的体验。
黑豆做菜大伙都没尝过,刚入口便发现豆豉非常下饭,浓郁的豉香,微微带着香甜,慢慢在口中融化。排骨在豆豉搭配下,变得更加可口美味。
一顿饭,大伙吃的津津有味,韩晴也欢喜不已。
作坊马上就要完工,银两还未凑齐,如今也只能倒腾多样菜式,买给酒楼客栈,多元化发展。
如今林世良帮着送豆腐和摆摊,林大志便在家中与两老干农活,顺带照看三个小的。林有天则做木工,忙着建作坊。
一家老小虽然人多,但分工下来,还是有不少事要忙活。
妯娌三人将第二日要准备的货物,收拾妥当,已是亥时。
韩晴正准备回屋,就瞧见三房门外坐立一人。
青衣长衫,神仪明秀,朗目疏眉。
“这个时辰,你怎么出来了
第221章 作坊建成
韩晴怔在原地,男人一手拦腰将她拉入怀中。
遍布的孔明灯下,淡淡迷蒙的光晕照在两人脸上,朦胧美的不可方物。
忽地,一只桃花别在她的发间。
他低沉温厚的响起:“生辰快乐。”
“……”
韩晴呼吸一窒,凝望着他深邃的眸子,久久不语。
他不提起,她都快忘了今天是原主的生辰。
前世她从未有过生日,因为她是奶奶捡来的,没有生辰时日……
这是第一次……
第一次,有人给她过生。
静谧的气氛,令林有天有些尴尬,他不由道:“是不是有些寒碜”
“不,我觉得很美。”
“因为太美了,所以无法言喻……”
无法言喻,此时她心头的激动。
韩晴情不自禁闭上眸子,缓缓向林有天靠近。
女子身上的清香扑鼻而来,小巧的朱唇轻轻触碰在他的唇上,柔软微甜的唇畔令人沉沦……
万籁寂静的夜,徐徐凉风,漫天星光。
……
自韩晴与林有天步入后院,林父林母就躲在一旁,此时见到这一幕,纷纷老脸一红。
老林头对着自家老婆子道:“看啥看,赶忙回屋。”
“不是你拉我来瞧瞧的么”林母低低笑骂一声,脸上慈母般的笑容迟迟不曾散去。
她一边抿唇偷笑,一边与老林头小声道:“这孩子感情好,高兴是高兴。可晴儿肚子咋没个动静。”
“凤娇都出嫁了,也是该多操心操心。”
“欸,明日我就做些好吃的,给晴儿补补身子。还有老二媳妇,小花都四岁了,也该生二胎。”
自她十六岁生辰之后,韩晴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林母总是拉着她和张氏吃上一些猪蹄、焖肉、山药红枣、甚至还杀了一只老母鸡给两人熬汤,余下的肉便大伙炒着吃。
&
第222章 搬家
三日之后,已是三月十八。
韩晴将作坊收拾妥当,立马去韩家村接娘家老小。
夫妻俩生怕给闺女添麻烦,左说右说也不愿前往。
韩晴好说歹说,才把韩父韩母劝服前往。
“家中房屋老旧,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晴儿如何安心”
见爹娘不为所动,韩晴又一脸可怜兮兮道:“爹娘,如今晴儿分身乏术,真心需要爹娘帮忙。爹娘真当忍心晴儿忙的脚不沾地,身子都瘦了一大圈……”
韩父拗不过自家闺女,他心里明白,晴儿是不放心他们住在此处,加上与老宅分家,闹得不愉快。
夫妻俩思虑一番,也没再争执同意搬去作坊,还能帮上女儿忙。
于是,韩父花了几日将家中几亩薄田给卖了,又将房子收拾妥当,日后想要回来便可回来。
夫妻俩攒着五两银子坐上马车,五味陈杂离开生养之地。
古人除非迫不得已,谁也不愿离乡背井。
韩晴安慰道:“爹娘,只要我们在一块,何处都是家。”
韩父欣慰一笑,道:“晴儿说的在理,爹娘跟着晴儿享福,也算是喜事一桩,应该高兴才是。”
马车悠悠驶向林家村,约莫半个时辰终于到达。
韩家四人不敢置信,瞧着占地六亩的大作坊,久久挪不动脚。
这真是晴儿的作坊吗
韩晴在旁解释:“作坊我和两位嫂嫂都有出银子,前头的豆腐坊往后归两位嫂嫂打理,后头的大院便由晴儿打理,爹娘,我带你们去看看住的地方。”
迈过朱红大门,是宽阔的庭院,徒步走完怕是也要近一刻钟。
“晴儿,这般大的院子,你要作甚”
韩晴笑道:“往后这里会摆满大缸,嫂嫂们也要在这儿晒腐竹,具体事宜晴儿往后与你们细说。”
第223章 安排
韩父也急忙摇头,拍了拍胸膛:“咱就不麻烦亲家了,爹找些泥巴糊个土灶,随便煮两顿便好。”
“爹娘,咱都是一家人,甭跟女儿客气!公公婆婆都说了,一定要将你们带过去。”
将一家老小安置妥当,韩晴便带着大伙去林家吃饭。
林家早就在屋里头备着饭菜,人一来便可开吃。
两家人都是实在人,刚开始还有些生疏,聊上片刻也就熟络了。
次日一早,韩晴请来土匠打灶和凿井。
因为蒸房需要煮大量豆子,要打上好几个大灶,还有囤放豆子的大池也要几个,加上打井少说也得花上十两银子。
两家人一起帮忙,锅灶建起的速度倒是极快。
至于大口径水井,选址找出水口便要花上不少时间,不仅如此,深度越长的水井,所耗费时间也越长。
不过只要有钱,一切都好商量。
终于在四月初,作坊正式开工!
可让韩父郁闷的是,女儿明明让他来帮忙,可转头就雇了十个长工,哪里用得着他帮忙!
这不是白吃白住吗
韩晴摸了摸鼻头,瞄了瞄薄怒的韩父,撒娇道:“爹,女儿真当需要你们帮忙,作坊这般大,没人看管真当那不行。爹住在这里,晴儿也放心。”
她又咧嘴灿烂一笑:“若是爹娘想种地,可以买上几亩良田,或者做上小买卖。爹若帮晴儿,晴儿给工钱,您可不要拒绝。”
“一个长工每日六十文,还管吃住,一月下来光是工钱就得十八两,着实消耗大,爹哪能要你的钱。”
请来的长工都是村里的乡亲,家中田少没有收入来源,几乎都渴望有个赚钱的活计。一日六十文,其实还真不算少。
十个长工——两名妇人负责煮豆子,两名妇人负责腌制豆酱、腐乳,两人随她准备酿制酱油。余下四人,一人负责做饭,三人负责将豆子、收来的柴火,还有配菜入库。
若不是资金有限,韩晴
第224章 作坊开工
安排好爹娘、弟弟妹妹,韩晴带着十来人开始熟悉自身岗位的职责。
如今刘氏和张氏已有豆腐坊,林家老大、老二忙完地里的活,便来帮衬磨豆腐,大房二房分配的倒也井井有条。
豆酱、腐乳一直供不应求,所以韩晴得加大产量。
制作腐乳的豆腐,韩晴直接从自家豆腐坊采买,腌制黄豆酱的黄豆,也有几家固定的大农户,总的来说能供上原料。
韩晴先带着一家子和长工,了解如何腌制腐乳、黄豆酱与豆瓣酱。
其中黄豆蒸煮的程度,其中发酵霉变的时间标准,又告诉其佐料的配方。如今豆豉刚上市,反响不错,不由又将豆豉的做法告诉韩母。
毕竟配方是绝密,有些秘方韩晴决定夜里告诉娘亲。
说再多都是个朦胧状态,只有亲自操作,才能切身体会。
于是韩晴一个下午,几乎都在与大伙一起煮豆子、腌制腐乳和豆酱,光是剁辣椒,大伙都辣的两眼流泪。
奈何辣味豆瓣酱卖的最红火。
一缸缸豆酱被抬出庭院阳光照晒,一人高干净的木棍将其搅拌均匀,若是下雨还要将其盖严实。
忙的不知天日,转眼黄昏已逝,天空一片灰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