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孔希贵没有反应过来,便闷哼一声,身体后退几步,那箭矢正中他胸前,好在是他是将官,铠甲要比士卒好,箭矢




第670章 添一把火
    孔希贵的自杀未遂之路,才刚刚开启,一路上他换着花样的不停想要自杀,但都被机智的亲卫轻易化解。

    京师如今也缺少粮草,他实在是不敢想象,当多尔衮得知他丢了粮船,他的结果会是怎样,所以只能将戏儿做足,他自杀未遂那么多次,多尔衮总不好意思还要他的性命,如此他便能保下一家老小的安全。

    北京城,摄政王办公之处,大殿里点着暖炉,将殿内烤的暖烘烘,几名满清大臣站在两侧,上面多尔衮阴沉着脸端坐着,中间跪着一人,冷汗流满额头,正是一路奔回北京的孔希贵。

    大殿内沉默着,只听到粗重的呼吸声,孔希贵头贴着地面,胸口的箭伤隐隐做痛,却不敢动弹一下,他只觉得时间无比漫长。

    “粮船丢了,你还回来做什么”半响后,多尔衮冷冷的说道。

    孔希贵听了心头一凛,吓得赶紧挤出几滴眼泪,痛苦流涕道:“奴才辜负了摄政王的重托,丧失了粮草。奴才原本准备一死以报摄政王的恩情,但却被属下救下,奴才想着还有事情没有向摄政王禀报,这才苟活下来。”

    粮船被劫的奏报,要比孔希贵先一步到北京,多尔衮自然知道他一路自杀了几次的事情,但多尔衮又不是傻子,人若要死,谁他娘的拦的住。最新最快更新

    孔希贵说了一通,等了片刻,却不见回应,他不敢抬头去看,只得继续磕头说道:“摄政王,奴才这次被榆园贼所劫,却也有发现,这榆园贼不仅装备了大量硬弓,而且衣甲齐全,训练得当,绝对并非一般的逆贼。奴才以为榆园贼的危害,或许要比高苑贼更为厉害,还请摄政王明鉴。”

    多尔衮眉头一皱,好一点的步弓,制作要一年以上,一般的也要几个月,榆园贼有弓不稀奇,有许多弓,那便奇怪了。

    不过这也可能是孔希贵为了推卸责任,故意将榆园贼说的强大,以减轻罪责,他们这些汉人最喜欢谎报军情、战功了。

    多尔衮听后,脸上冷酷,并没有被打动,他冷哼道:“这就是你要告诉本王的事情吗现在说玩了,你可以死了!”

    听了这话,孔希贵心头一乱,这夷王真他娘的没丁点人情味,居然好意思让一个自杀那么多次的人去死,按着套路,不该是安抚几句,放我一马么,怎么能不按套路出牌呢

    一时间,孔希贵脸上涨得通红,他忽然跪直了身子,决绝的说道一句,“奴才知晓了,奴才这就去死。”语毕,便一拳捶在自己胸口,伤口顿时崩裂,血液从官袍里渗了出来。

    一旁几名大臣,被他的举动下了一跳,看他将自己锤的血湿呼啦,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旁边詹霸看着他一阵猛捶,嘴里都快吐血,不禁有些佩服起来,这厮求生强烈,对自己能下狠手,是个人才。

    多尔衮见他把自己捶出血来,心头之气慢慢消退,这么整死确实有些不合适,会显得他太过凉薄,今后队伍会不好带,于是不耐烦的挥手道:“好了,别捶了,来人把孔总兵拖出去医治!”

    两名带刀侍卫闻语,立刻进殿,把孔希贵一左一右的架起,往外脱去。

    孔希贵倒退着,嘴里冒着血泡,但却没有放过这样的时机,忙感激涕零的连连喊道:“奴才谢摄政王不杀之恩,奴才谢摄政王不杀之恩”将这事盖棺定论。

    多尔滚只是暂时不追究,听了他的叫喊,却不好改口,只能冷着脸看他被拖出去。

    孔希贵被拖到殿外,便连忙让两名侍卫把他放下,侍卫见他胸口冒血,不禁问道:“孔总兵可以吗”

    孔希贵怕多尔衮改变注意,他这是忍辱偷生,冒点血算什么,摇摇头赶紧离开多尔衮的视野,回家后便闭门不出,希望摄政王能暂时把他忘掉。

     



第671章 大同姜瓖
    姜瓖原是大明大同总兵挂镇朔将军大印,甲申年李闯攻破太原,他以大同镇投降李自成。同年大顺军在山海关战败,放弃北京的消息传来,他又发动叛乱,杀死顺军守将张天琳投清。

    道路阻隔,消息不通,姜瓖起初并不清楚建夷入关后的意图,因而和南面的弘光朝一样,误判为吴三桂借师讨贼,便拥立了明代藩枣强王后裔朱鼎珊“以续先帝之祀”,但很快建夷入主中原的意图昭然若揭,他不得不上表请罪,可建夷依然对其进行了训斥。

    此后他奉命抽调人马,随着阿济格西征,在镇压陕北大顺军的战斗中颇为卖力。

    姜瓖表现积极,原以为可以得到封赏,可没想到得胜回归后,却被清廷翻起了旧账,斥责他在接到随阿济格西征之令时,有所迟疑,且他于顺治元年六月上表归降清廷后,在七月间仍然使用崇祯年号发布政令,拥立了枣强王后裔,是意图不轨,居心叵测。

    多尔衮被建夷封为睿亲王,意思是很聪明的意思,而他也确实够奸诈,局势不稳时,要招降你时,便尽说好话,显得建夷足够宽大,局势一旦稳定,那他便立刻跟换了一个人一样,就是要你命的时候了。

    正是多尔衮这种狡诈,这种黑心老板的本质,才在坑蒙拐骗中,一步步把建夷的摊子做大。

    建夷入关之初的第一次剃发令,招降郑芝龙,以及后来孙可望,洪承畴的下场,都是如此。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姜瓖很明显也被建夷摆了一道,他自已为不费一兵一卒,白给建夷一个大同重镇,又为建夷在榆林击败了大顺军,可以在爵位官职上更进一步,但结果却不仅没得到半个铜子的封赏,反而还被说成出兵迟疑,备受猜疑,使得他憋了一肚子的怨气。

    只是此时北方已经全被清廷控制,他是悔之晚矣。

    之后清兵对川陕、楚赣连连用兵,征发山西物力,人力,加重了山西官民的负担。等到这两年来,建夷连吃败仗,对与山西的征发,搜刮便更加变本加厉起来。

    这使得姜瓖对与建夷越发不满,加上民间起义此起彼伏,而明朝又逐渐站稳了脚跟,他便难免生出一些想法,说出一些抱怨之语。

    顺治四年,三月时,满清为了加强对掌兵汉官的控制,又下令所有在外总督、巡抚、总兵都要送亲子一人入朝为侍,教习满礼,实际上就是当做人质,姜瓖心中便怨气更甚。

    这时正好崇祯朝大学士李建泰察觉到姜瓖似有反心,便书信告知了钱谦益,从中串联,唆使姜瓖反正。最新最快更新

    只是之后有消息从北京传来,刘泽清参与反清,事泄全家被杀,再加上建夷目前并没有动姜瓖的根本利益,他的态度便有些摇摆起来。

    大同是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在长城环绕之内,处于太行背斜与阴山隆起的交接部位,北为北口隆地,西为雷公山,东为栲栳山,南为桑干河,乃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北直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

    明代大同修的十分高大,是难得的坚城,主要是为了防备蒙古,建夷虽然征服了东蒙古,但西蒙古诸部却没有降服,大同此时依然还担任着防御蒙古的责任。

    整个大同镇,管辖区域十分广泛,防守的长城东起镇口台,西至鸦角山,全长三百三十五公里,全盛时期兵额多达十三万五千七百七十八名,战马五万匹,乃九边重镇之首,为京师的北大门。

    不过后来随着明朝战略重心从蒙古转变为建夷,大同镇难免没落,但此时全镇依然有三万兵。

    此时几名士卒正站在城门处



第672章 花园谈话
    冬日暖阳高照,广京城行在内,朱聿键在庞天寿的陪同下,两人顺着花草间的甬道,朱聿键在前庞天寿在后,在御花园中闲庭信步。最新最快更新

    “陛下这几日心情真是极好,内臣看了心里也是为陛下高兴。”广南花开四季,庞天寿跟在后面笑着说道。

    朱聿键这几日心情确实是极好的,他听了脸上难得流露笑容,“哦,有这么明显么”

    “内臣岂敢胡说,陛下这心情一好,龙体也精神了哩。”庞天寿太监用特有的声音说道。

    朱聿键最近心情确实不错,从北面传来消息建夷内部生出了裂痕,豪格据有川陕已经与多尔衮决裂,一直压在大明身上的亡国之危,算是除去了大半。

    因为这件事,也使得他对多尔衮求和之意又多信了一分,毕竟建夷分裂,多尔衮自顾不暇,此时与大明求和,也算是明智之举。

    朱聿键原本以为他有生之年,能够光复南都,祭拜孝陵就已经到了极限,没想到马上就能拿回南京和淮南。

    此时他真想还能在帝位上多干个二十年,如果能多给他一点时间,他有信心至少为朱家续上国祚百年,而在他身后,以他夺回祖宗基业的功绩,就算不能向成祖一样得个“祖”号,谥号也该是“文、武、明、康”了。

    朱聿键苍老的脸上,微微一笑,继续向前走着,忽然他似随口问道:“衡阳藩的折子,你看了吗”

    庞天寿闻言,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回禀陛下,折子内臣看过了。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朱聿键停下脚步,在御花园内的石墩上坐下,“衡阳藩这次请辞兵部尚书之职,欲往湖广督师,并举荐堵爱卿接替他进入内阁,你怎么看”

    最近一段时间,广京朝堂上确实出现了大变化,庞天寿作为司礼监大太监,所有的折子都要经过司礼监,他心中自然一清二楚。

    这王衡阳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大批楚党官员被他调出朝廷下放到地方,似乎有将势力收回西南之意,或是他见朝廷局势大好,知道皇帝看他不顺眼,提前谋划割据自保。

    朝中诸多势力,影响他插手朝局的还是楚党,这些人仗着有五忠军支持,飞扬跋扈,不把他放在眼里。庞天寿不管王彦为了什么,在他看来,楚党退出朝堂,对他而言绝对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朝中少了楚党,对付那些文官,他还不是手到擒来。

    “怎么不回话”朱聿键等了一阵没听到回应,不禁抬头看着庞天寿道。

    庞天寿反应过来,惊觉自己失态,忙行礼说道:“陛下,臣方才是在想衡阳藩为何要这么做。”

    朱聿键眉头皱了下,“那可想出些什么”

    庞天寿方才主要想着怎么利用这次契机,发展他在朝中的势力,到是没有深想王彦的意图,此时皇帝问起,他答不出来便是欺君,不过作为皇帝身边的亲近内臣,他并不缺乏临场机变的能力。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庞天寿弯腰行礼,“陛下,内臣以为衡阳藩大概是想割据西南,建藩自保。”

    朱聿键听了,微微沉默,他与王彦弄成现在这样,他自己其实也知道原因,太祖皇帝为了朱家江山,七十多岁的李善长都被污蔑为造反,徐达也被逼死,开国元勋被屠戮大半。

    这些人都是追随太祖多年的人物,都是大明的石柱,徐达若在或许可以破蒙古于漠北,胡惟庸、李善长或许能在制度上摒除元朝糟粕,他们留下或许对天下有益,但却是朱家的威胁,所以太祖绝不留情。

    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这就是帝王之家。没有什么君臣之义,要想保持江山稳固,朱聿键不能有妇人之仁,他年事已高,而皇子还小,他没有时间像太祖那样等天下平定之后,再去一步步清理对皇家的威胁,这就注定了他与王彦的冲突提前。

    “建藩自保”朱聿键沉吟一声,如果准了王彦的折子,将堵胤锡调入朝廷,那西南几省岂不全部落入王彦手中,这样一个大藩,对于朝廷的威胁实在太大了。

    庞天寿善于察言观色,整天就琢磨皇帝的各种言行举止,他见皇帝脸上的神色



第672章 花园谈话
    冬日暖阳高照,广京城行在内,朱聿键在庞天寿的陪同下,两人顺着花草间的甬道,朱聿键在前庞天寿在后,在御花园中闲庭信步。

    “陛下这几日心情真是极好,内臣看了心里也是为陛下高兴。”广南花开四季,庞天寿跟在后面笑着说道。

    朱聿键这几日心情确实是极好的,他听了脸上难得流露笑容,“哦,有这么明显么”

    “内臣岂敢胡说,陛下这心情一好,龙体也精神了哩。”庞天寿太监用特有的声音说道。

    朱聿键最近心情确实不错,从北面传来消息建夷内部生出了裂痕,豪格据有川陕已经与多尔衮决裂,一直压在大明身上的亡国之危,算是除去了大半。

    因为这件事,也使得他对多尔衮求和之意又多信了一分,毕竟建夷分裂,多尔衮自顾不暇,此时与大明求和,也算是明智之举。

    朱聿键原本以为他有生之年,能够光复南都,祭拜孝陵就已经到了极限,没想到马上就能拿回南京和淮南。

    此时他真想还能在帝位上多干个二十年,如果能多给他一点时间,他有信心至少为朱家续上国祚百年,而在他身后,以他夺回祖宗基业的功绩,就算不能向成祖一样得个“祖”号,谥号也该是“文、武、明、康”了。

    朱聿键苍老的脸上,微微一笑,继续向前走着,忽然他似随口问道:“衡阳藩的折子,你看了吗”

    庞天寿闻言,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回禀陛下,折子内臣看过了。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朱聿键停下脚步,在御花园内的石墩上坐下,“衡阳藩这次请辞兵部尚书之职,欲往湖广督师,并举荐堵爱卿接替他进入内阁,你怎么看”

    最近一段时间,广京朝堂上确实出现了大变化,庞天寿作为司礼监大太监,所有的折子都要经过司礼监,他心中自然一清二楚。

    这王衡阳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大批楚党官员被他调出朝廷下放到地方,似乎有将势力收回西南之意,或是他见朝廷局势大好,知道皇帝看他不顺眼,提前谋划割据自保。

    朝中诸多势力,影响他插手朝局的还是楚党,这些人仗着有五忠军支持,飞扬跋扈,不把他放在眼里。庞天寿不管王彦为了什么,在他看来,楚党退出朝堂,对他而言绝对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朝中少了楚党,对付那些文官,他还不是手到擒来。

    “怎么不回话”朱聿键等了一阵没听到回应,不禁抬头看着庞天寿道。

    庞天寿反应过来,惊觉自己失态,忙行礼说道:“陛下,臣方才是在想衡阳藩为何要这么做。”

    朱聿键眉头皱了下,“那可想出些什么”

    庞天寿方才主要想着怎么利用这次契机,发展他在朝中的势力,到是没有深想王彦的意图,此时皇帝问起,他答不出来便是欺君,不过作为皇帝身边的亲近内臣,他并不缺乏临场机变的能力。最新最快更新

    庞天寿弯腰行礼,“陛下,内臣以为衡阳藩大概是想割据西南,建藩自保。”

    朱聿键听了,微微沉默,他与王彦弄成现在这样,他自己其实也知道原因,太祖皇帝为了朱家江山,七十多岁的李善长都被污蔑为造反,徐达也被逼死,开国元勋被屠戮大半。

    这些人都是追随太祖多年的人物,都是大明的石柱,徐达若在或许可以破蒙古于漠北,胡惟庸、李善长或许能在制度上摒除元朝糟粕,他们留下或许对天下有益,但却是朱家的威胁,所以太祖绝不留情。

    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这就是帝王之家。没有什么君臣之义,要想保持江山稳固,朱聿键不能有妇人之仁,他年事已高,而皇子还小,他没有时间像太祖那样等天下平定之后,再去一步步清理对皇家的威胁,这就注定了他与王彦的冲突提前。
1...163164165166167...3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