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登陆之后不要急于攻击,先把码头修起来,予敌以震摄,毕竟他们是新附军,未必会有死敌到底的勇气,那些荆湖民夫,也尽量不要杀戳,无论是作工还是种田,都有很大用处。”
“机宜司做了一些事情,那个黄震便是利用本乡身份,很是活动了一些人,有他们帮忙,抚帅想要招降会顺利许多。”
“想不到这个黄震还有些能力,这样吧,若是他愿意,日后就留在当地任职,做老孟的付手。”
李十一拱手说道:“属下代他谢过抚帅恩典。”
“这是他应得的。”刘禹并不在意这种小角色,如果不是本人并无恶行,一早就处置了。
中南半岛距离琼州太近,如果不是为了诱导阿里海牙的大军,会是他的第一目标,半岛上的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可以成为重要的工农业基地,相应的规划一早就在后世制订,会根据资源的分布点,进行工矿企业的布局,当然了,目前也只能是布局,先把地方腾出来,有人的把人迁走,没人的修路铺桥,搞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还真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后世的华夏,“基建狂魔”可不是自封的。
至于那些肥沃的土地,也会进行有针对性地规划,充分发挥出华夏人的种田天赋,彻底解决粮食供给问题。
开着跑车走在回家的路上,随处可见被老兵护使们召集起来的人群,无论男女老幼,全都排成不怎么整齐的队伍,挥舞着五颜六色的小旗,高喊出各种口号,朝市中心的广场进发。
“驱逐鞑子,还我河山!”
“抗击蒙寇,保家卫国!”
“消灭一切反动派!”
......
还有什么“一人入伍,全家光荣。”,“前方流血我流汗,加班加点为胜利。”之类的标语,让他仿佛置身于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时代中,百姓们脸上的激动与兴奋之色,就像后世得知某个超市清仓大甩卖的大妈,很久没有看到过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了,当他的车队驶近时,人群中爆发出更大的欢呼声,宽敞的马路堵得水泄不通,刘禹制止了吴老四想要疏散人群的打算,停下车子静静地看着他们通过,不断地挥手向百姓们致意。
曾几何时,我们从不畏惧战争,更不害怕牺牲,哪怕送走最后一个孩子。
这样的民族,才能在遭受到巨大的牺牲之后短短数年,便顶着全世界范围的封锁,迅速地建设起自己的工业,完成了从纯粹的农业国到初步工业化的转变,当他们的热情被激发出来时,就连统治阶级自身都会感到害怕,刘禹就在听着从喇叭里传来的声音,感受这股力量。
“百姓们,我们的儿郎已经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即将与穷凶极恶的鞑子展开殊死战斗,还记得吗,就是这些鞑子,将我们从家乡赶出来,一路千里迢迢来到了琼州,多少亲人倒毙在路边,尸骨无人收敛,多少次我们从梦里惊醒,害怕没有明天,如今,托他们的福,我们有了更好的生活,比以前好上百倍、千倍,可是百姓们,我们要感激他们吗绝不,因为这一切是我们用自己的双手,用辛勤的汗水一点一点修筑起来的,如果说我们感激他们的方式,那就是......”
广场上的演讲人陡然增大了音量:“将鞑子消灭干净!”
“打倒蒙寇!”
“还我河山!”
排山倒海般的呼喊声响彻琼州的上空,就连刘禹也忍不住振臂高呼,加入了百姓的洪
第七十七章 出征(五)
原岳州统制,如今的大元千户陈林骑在一匹蒙古战马上,不断地催促手下加快脚步,从城外驻扎的军营到宋人登陆的海港足有八十里,他们天没黑就出发了,此刻已经过去了四个时辰,前方依然黑黝黝地一片模糊。
自从发现了敌情,不等城里做出反应,他就开始收拢人手,一面派人报信一面整装出发,因为那几个巡骑本就是他的人,宋人只来了一条船,再大的海船载人也终究有限,绝不可能超过千人之数,而他带来了三千士卒,坐拥天时地利人和,怎么着也应该立于不败之地才对。
宋军是个什么德性,没有比他们这些投敌不过一年多的新附军更加知根知底了,若是对方守着坚固的城池,他才不会傻到主动出击,可说到野战,放眼天下,大元怕过谁来
骑鲸鬼才信。
之所以漏夜出击,就是想要打一个出其不意,让宋军来不及筑起营垒,因为他很清楚,这只船上下来的,多半是前锋,后面应该还有大队人马,无论来了多少人,只要这一仗不失,将来不管占城丢没有丢,在阿里海牙大帅那里,他都是有功无过的。
当真以为,秘密出入万户府的那些宋人奸细,无人察觉么当真以为,宋人在荆湖民夫当中做的那些小动作,神不知鬼不觉么哼,从来事二主者,都没有好下场,既然做了大宋的叛臣,想要再回去又岂是容易的,再说了,家小尽在荆湖,哪里生得出别的心思来,只有狠狠打了这一仗,才能让万户无路可走,一心一意做大元的忠臣罢。
陈林望着漆黑的天际,露出一个冷笑。
“千户,你听,海浪声。”
“哗哗”的声音隐隐传来,那是浪花拍打沙滩的声音,陈林点点头,面上却愈加谨慎,他还没有狂妄到,认为宋人派了几百人上岸,只是为了给自己送战绩的地步。
“宋人在旧港扎营,你没有看错吧。”
“属下们是听附近的民夫所说,为了证实所言不虚,又亲自探查过,他们的确在旧港聚集,回报之前,属下留了人盯着,有什么风吹草动,一准逃不过咱们的眼。”
“做得好。”陈林赞许地说道:“某还生怕他们逃了呢。”
“传令,全军缓行,就地结阵。”
临敌之际,陈林表现出了旧宋军人的保守思想,既然敌人没有跑,又毫无准备,自己已经占尽先机,稳妥一些,至少先保住一个不败的结果,哪怕敌人当真有什么后手,也不至于在夜里崩了盘,毕竟跑了一夜,多少也要让手下有个喘息之机。
于是,在离着旧港大约半里左右的岸头,三千新附军依枪盾、弓弩的次序迅速集结成列,这种厚实的阵列是宋人三百多年来的战术思想指导下的产物,对付的假想敌就是北方骑兵的冲击,大部分时候,只要为首的将领不逃走,纵然不能取胜也输不到哪里去。
不得不说,这支全数由荆湖老兵组成的新附军还是有实力的,一夜的行军之后,依然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阵列的转换,黑暗中,只有各自百户们的粗野口令,指挥着他们的动作。
“一队成列。”
“中军成列。”
“后军成列。”
“好。”
陈林显然也很满足手下们的表现,看着身前黑压压的军阵,举起右手,正准备下达前进的指令,突然眼前一闪,亮白色的光束直直地打过来,将附近照成了白昼,就如同一个太阳陡然间落到地面,根本睁不开眼,他那只扬起的右手也下意识地挡在了眼前,军阵中的所有人都是同样的反应。
就在这时,一个巨大的声音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
“老子等候多时了,腿脚真慢啊,你们他娘的是爬着来的么”
在一瞬间,陈林的心沉到了谷底,中计了,这种挫败感甚至比不上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突如其来的光线是什么来路,为何如此强烈,循着声音的来源,在两三百步开外,光源的尽头,似乎站立着一排排的人影。
就在他眯缝着眼,努力想要看清周围的形势时,四面八方传来的人声,打碎了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
“弃械,自缚,违命者死!”
“弃械,自缚,违命者死!”
没有任何希望了,他们这支跑了一夜的新附军,不光被敌人查知了踪迹,而且设下了圈套,将他们团团包围,无数束强烈的白光,刺得他们眼睛都睁不开,连敌人在哪里,排成了什么阵型都无法得知,这仗要怎么打眼见着,被强光照着,被无数声音叫喊着,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军阵就要崩塌。
陈林一把抓住那个亲信,怒吼着骂道:“你不是说他们毫无准备么,哪里来的这许多人”
“属......属下也不知啊,他们分明只来了一条船。”
听着亲信的话,陈林慢慢冷静下来,他是个老行伍,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敌人围而不攻,实是指望自家崩溃,或许当真如他所言,人手没有那么多想到这里,他把心一横,抽出长刀在空中一挥。
“兄弟们,宋人虚张声势,不要怕,同他们拼了!”
在那些百户们的
第七十八章 出征(六)
“什么全军覆没。”
孟之绍乍闻噩耗,惊得目瞪口呆,如果回来报信的不是陈林本人,他一定会以为这是宋人的诡计。
其实昨夜出兵他很早就得到了消息,不过却是乐见其成,因为他也想试探一下宋人的实力,就算当真败了也不打紧,只要人逃回来,凭借脚下的城池,与宋人谈一谈,或许拖上些时日,同时派出人报信,等待阿里海牙大军回援,只怕宋人依然顿兵城下,不得寸进也未可知。
如意算盘打得好,却不如现实惨淡,谁也没想到,一昼夜的功夫,三千人马只逃回来了一个,还是宋人主动放回来的,为的是敦促他投降!
没错,不再是反正,而是投降。
“......万户,属下无能,丢了大半弟兄,要杀要剐都无二话,可咱们打不起啊,那些宋人已非是寻常角色,依俺看就算是元人在此,也讨不得半点好去。”
陈林的面色惨白,说话的时候,浑身颤抖,一看就是吓得不轻。
“此话怎讲。”此刻还无暇追究他的过错,孟之绍一门心思都想弄清楚,三千部众究竟是怎么丢掉的。
陈林惨然一笑:“属下等昼伏夜出,以为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谁料想,他们早有察觉,在属下们自以为得计时便严阵以待。”
他用绘声绘色的表情将战事经过述说了一遍,只是凭想像,孟之绍的脸色也渐渐发白,因为那已经超出了他的想像,如果一切像对方说得那样,就算自己全军而出,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第二日天色大亮,属下才看清他们所持之物,似铁非铁,黑色管身,管口喷火,射出来的是一种尖丸,中者立仆,虽铁盾不可挡,他们称为连发突火枪。”
“竹火枪”
出身经武世家,孟之绍也是有些见识的,一听就想到了关键之处。
“相去不远,不过依属下看,绝非竹管所制。”陈林想了想,补充道:“此物能及远,比之神臂弓犹有过之,且不用上发,抬手就能射,属下曾亲眼所见,他们看守活下来的数千弟兄,只用了一个都区区百人,一个弟兄想要趁机逃跑,跑出数百步开外,被守兵连发数枪当场射杀,至此再无人敢轻动。”
“他们有多少人”
“这......”陈林咬着牙说道:“一个军的正兵,不下万人辅兵。”
后来他当然知道了,夜里灭了他们的宋人其实只有一个指挥五百人,可第二日又来了一只船队,下来足足一个厢的宋军也是不争的事实,于是他便报出了这个数字,否则,对方一怒之下,说不定当场就会行了军法。
听到这里,孟之绍才稍稍好一点,一个军两千五百人,灭了他的三千人,也不算太过份,谁让人有利害的火器呢。
“他们将你放回,是想让本官献出城池么”
“嗯,宋人说了,只要献出城池,交出随军的民夫,一切便可不予追究。”
陈林低着头不敢看他,说完之后良久,才听到了一阵笑声。
“不予追究,好一个不予追究,若是本官此刻遣使出城,是否就要追究到底了”
出乎意料的是,陈林仍是低头答道:“宋人还说,若是万户想要通报给元人,悉听尊便,只是须得快些,若是晚了城池被围,那就怪不得。”
孟之绍一愣,这算是什么意思他募得想到了数月之前,那位宋人的黄先生到此说过的一番话。
宋人好大的胃口,竟然意在二十万元人大军!
他们究竟来了多少人就算有那等利器,孟之绍也不敢想像,凭两千五百人便可做到,占城上去是安南,安南上去则是空无一人的广西路,若是这条后路被断,二十万大军光是军需粮草就是个绝大的麻烦,这也是为什么,阿里海牙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军力的原因,早在进入安南之前,宋人的商船便将沿海各国的存粮搜括一空,他们不得不一路打一路走,一方面是征服诸国,另一方面,粮草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打下城池,就粮于敌才能缓解。
如今,眼见新苗下地,又一波丰收在望,宋人却渡海而来,原因便不言而喻了。
“是否派人出城,万户早做定计啊。”
孟之绍看着这个满身血污的下属,冷笑一声:“你想做信使”
陈林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属下知晓宋人的根底,当是最合适的人选。”
怕是忙不迭地想要逃跑吧,孟之绍并没有揭穿他的那点小心思,飞快地书就了一封书信打蜡封好。
“也罢,就着你走一趟,告诉大帅,孟某必竭尽全力,保占城不失,望他体恤属下一片苦心,早日来援。”
陈林飞快地走掉了,连梳洗打扮换件衣衫的功夫都不曾浪费,仿佛脚下这座象林县城,是什么凶途险境一般,孟之绍沉吟片刻,叫过自己的亲信,将藏在后衙的黄震和孟之缙请来。
对于陈林的话,他只信了一半。
宋人大军压境的消息,那些在田里做活的民夫比官军收到的消息还要早些,立时便逃得没了影,不过也没有逃多远,要知道这可是异国他乡,谁晓得哪个山林里藏着敌人的残余至少县城看着还算牢固,在二者分出胜负之前,总能提供一个庇护之所,除去安南等地,分到占城的荆湖民夫约为万人左右,依然是由孟之绍这个行军万户所辖,再加上城中原来的占城本地人,整个象林县一下子聚集了近六万之众,外来的元军加上民夫本来还有一万五千多,可昨天一役报销了三千,便只余了一万二千,正经的军士不过二千,为了抵御可能的攻城,孟之绍不得不将他们全数武装起来,谁知道那些占城人,会不会趁势起事
就在这样的紧张气氛中,到了第四天,就连所有人都以为宋人龟缩于海岸不敢进犯时,终于看到了他们曾经无比熟悉的颜色,大片大片的红色仿佛天边的火烧云,比火
第七十九章 出征(完)
随着第三军登陆占城,中南半岛战役正式打响,前厢的五个军从各个方向对占城、安南沿海各城展开攻击,主要的目地是消灭守军的有生力量,同时解救强征来的荆湖民夫,当然,人家未必心甘情愿,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样的行动,必然会涉及到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当地的旧有政权,比如安南,在正面抵抗被粉碎之后,残余的王室和旧官僚带着人躲入了密集的丛林,用古老的游击战术与元人周旋,他们在本地百姓的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一旦得到宋人登陆的消息,或许就会跳出来摘桃子,这是刘禹绝不能允许的,不要说安南、占城等地本就是汉人故土,就算不是,自己打下的地盘哪有轻易就放手的道理。
于是,与本地旧政权之间的矛盾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光是在安南旧都升龙府,就爆发不下十起叛乱,由于早就潜伏的机宜司探子加上全方位立体式的监视体系,这些叛乱在有意无意地纵容下钓出了绝大多数的不安定份子,这些阴谋被粉碎之后,光是抓获的叛乱份子和他们的家属就高达数万人,整个城市的人口几乎减半,其破坏力已经超过了元人占领的时期,对于琼州来说,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一举摧毁了旧政权的统治基础,将那些潜在的威胁扼杀在萌芽状态,更是对余下的人起到了明显的震摄作用,宋人居然比元人还要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