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升道兄,既如此,你也莫要太守太守了,叫某老仇吧。”
谢堂呵呵一笑,对方摆明身份,是奉命前来,奉什么命肯定不是大宋朝廷的,他将镰刀扔给老妻,随手在一个水渠里洗了把手,又抹了一把脸,用衣衫的下摆擦了擦手,这付做派,让远道而来的仇子真诧异万分,要知道,人家即使不是政事堂相公了,身上还挂着侯爵呢,以谢氏的底子,绝对用不着他这个族长亲自动手,但眼下一看,竟然像是干惯了活计的,让他如此不奇怪。
对于他的疑惑,谢堂心知肚明,一边指了指不过处的寨子,一边开口说道。
“刚下船那会,男女上千人,全都巴巴地望着你,让人家去做活,自己也没脸站着啊,不瞒你说,第一次做这种事,拉不下脸也不会使,一天做下来,累不说,这手都得割上好几道口子,那会子,骂娘的也有,丧气的也有,灰心不想呆了也有,你说,某不咬牙撑着,能有如今的局面吗”
对此,仇子真一脸的敬佩,因为他知道,像这样的海外开拓,没有一个绝大的毅力是坚持不下来的,谢氏可谓是带头人,他们是第一个响应并付诸实施,而且到了现在的家族,全族逾千人,不光占住了脚跟,还发展得很不错,只要看看这大片大片的水田,就一清二楚了。
“升道兄,你要有个心理准备,过些日子,你这里可能会热闹起来。”
谢堂一怔,一个破岛,除了个木头寨子,就是这些庄稼,有什么可热闹的,他看着对方的表情,突然心里灵光一现。
“要动兵”
“就知道瞒不过你。”
他能猜到,仇子真毫不奇怪,人家可是在枢府当过大半年主官的。
其实也不难猜,谢堂自己的居处,就挂着一付地图,画着这个岛的形状、位置、水陆交通,它位于中南半岛的下端,正好处于几条航线的交叉点上,这也是谢堂之所以选择这里的原因。
“让某猜一猜你的来意,征粮对么”
这回轮到仇子真怔住了:“你这里的还有结余”
谢堂双手叉腰,指着周围的田地,骄傲地说道:“老仇,你看看,这一片能产多少粮食”
“不好估算,怎么也有个两三千斤吧。”
谢堂笑而不语,仇子真又猜了个数字,他依然摇摇头。
“这一片的田地过百顷,寨子那一头,还有差不多大的一片。”
“两百顷”仇子真震惊了,这可就是两万亩,按一亩产三百斤来算,一次就能产粮六百万斤,这可真是不少了。
不过话说回来,谢氏一族人丁过千,平均分到每个人的头上,也就是一人二十来亩,这数字还真不算多,只怕比不上,他们原来在天台县的产业。
谢堂同他解释之后,仇子真才明白,帐不能这么算,这一带每年最低的温度都在二十以上,根本就没有冬歇期,只要地力够,稻子三个月就能成熟,差不多一年能收四季,以华夏人的勤奋,精耕细作勤施肥,产量恐怕还不只这些。
此刻,在仇子真的眼中,那些黄澄澄的稻谷,又有了不一样的感觉,难怪谢氏会这么积极地响应,这简直就是在种金子啊。
第四十二章 速度
清迈城外的一处庄园,占地颇大,旁边不远是一座有几百年历史的古佛寺,后面则是茂密的森林,穿过森林,一直往北便是泰缅边境线,被称为“金三角”的边缘。
韩晓芸缩起身体,藏身在一座佛塔的顶层,不大的空间被她娇小的身体填满了,只能蜷起双腿,整个人犹如未出世的婴儿,仅用一双手,托举着一架热成像仪,朝着远处望去。
镜头里的测距系统,不断地将图像代表距离的数字显示在屏幕上,从三百米开始缓缓地滚动,这样的距离,她只需要一支经过调校的普通步枪,就能打出满意的成果,可惜,在她的身上,连一把手枪都没有。
从达克的供述可知,本地的情报员,不是变节就是消失了,从他们那里,根本得不到任何支持,黑市倒是有办法,可是她很清楚,这里的黑市,全都控制在毒贩的手中,自己的身份已经被泄露,只怕每个街道,都有人揣着她的画像,在等着她现身。
实际上,她让达克传个话给颂差,也就是任务的目标人物,并不是指望达克真得能帮她,而是希望通过他的动作,找到目标的落脚点,镜头里三百米外的那座庄园。
果然,在她的威胁下,达克在第二天就开车离开了家,为了消除对方的疑心,以及避开无处不在的眼线,她没有再采取跟踪的手段,只是通过安装在出租车上的定位仪,分别加以甄别并最终确定了这个庄园,就是目标的老巢。
因为这里地形最好,想要逃脱,不远处就是森林,庄园的守备森严,门口、四角、几处楼顶,都站着实枪荷弹的武装人员,周围和内院,还有不断走运的巡逻队,每一队人都会牵着一条机警的猎犬,搜寻园中所有可能的藏身点。
“院外十八人,分成三队,每队间隔八秒,四角岗楼各有两人,主楼楼顶四人,一名狙击手,一把通用机枪,楼下两支巡逻队,一共八人,楼内......”
她在成像仪的镜头里分辨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疑似武装人员六人,家属或是下人九人,其中有儿童。”
不算目标,光是可见的武装人员就有四十四人,更不必说,一旦有枪声或是大的动静,周围的毒贩武装和军警一定会倾巢而出,她的秀眉紧蹙着,心里在进行着战术推演和结果分析。
按照惯例,一旦确定目标,就可以直接召唤空中支援,从时间来看,无人_机自最近的基地出发,到这里用不了一刻钟,她要做的,只是为其进行发射的导弹,提供末端激光制导即可。
咱可是大老美,地球上最流氓的国家。
她没有这样做,因为一旦召唤了支援,自己就会受到控制,对于接下来的行动不利,她又不打算,死心塌地地当个美国特工。
韩晓芸放下热像仪,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腕,从脚下的背包里摸出一块巧克力,这种高热高脂的食物,是补充体力最有效的办法,她需要养精蓄锐,应付下面的行动。
将巧克力放在嘴里慢慢咀嚼着,韩晓芸闭上双眼,靠在塔壁上,将行动的细节仔细地进行推敲,以免过于明显的漏洞,就在这时,腰里的手机震动起来。
她拿出来一看,上面是达克的留言,约好了目标,后天在某个地点会面。
“哼”
韩晓芸冷笑着输入“收到”,按下回复键。
她已经想到了一个计划,只是需要确定,目标所在的房间,吃下东西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她重新举起热像仪,仔细观察着主楼里的每一个热像,从他们的动作,分析可能的身份,然后一个一个地加以排除。
做完这一切,时钟已经指向了午夜,她抱着膝盖,全身放松,带着对某人的思念,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隔着一个暹罗湾,一个中南半岛、一个北部湾,南岛工业园区的灯光,依然通明,办公楼顶层会议室里,紧急事务处理小组的成员们,正在听着刘禹的讲述,在他的身后,是一幅大屏幕,上面放着最新的录像。
“琼州目前人口数为五百三十万,算上还没有过海的近二十万,一共五百五十万,根据资料显示,这一时期,南宋的全国人口在一千万户左右,也就是四千万人,人口的主要集中地,两浙、两江、两湖、福建、广东,这些地方还有大量的百姓没有动作,他们要么是屈服于元人的统治,要么还在宋人的领导下进行抗争,岛上主要接纳的是来自于于湖南、广西两路的百姓,四川路破坏十分严重,连年的战争让一个天府之国,变成了不毛之地,那里到位都是堡垒一样的山城,宋人的抵抗一直坚持到了十三世纪八十年代初,这是四川地区,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危机。”
“目前我所掌握的这五百五十万人,最主要的任务,是完成新知识、新技能的吸收,为将来统一全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当然这需要时间,如果不这么做,我们面临的,就不光是民族独立战争,还有新旧思想的碰撞,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反扑。”
刘禹的说法,在座的基本上都能理解,因为这与新华夏的建立,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做为一个有着数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大国,本地势力的顽固,往往比外来的侵略还要让人头疼,因为他们都是自己人,不能通过简单的的杀戮来完成这一改造过程。
那样的话,势必就需要大量有着新文化、新知识的干部,穿越者不是神,不是说一句话,天下就会变一个样,任何一个政策,都要靠人去推行,这才是其中最大的难点。
“目前他们的主要的工
第四十三章 清除
离约定见面的时间还有二十九个小时,韩晓芸靠在一棵大树上,手里拿着一台军用级别的笔记本电脑,里面安装着cia特制的系统,以她目前的权限,还只有最初级的功能,登录、接受任务、请求援助。
她并没有做以上的任何一件事,而是在用一个软件,进行监控系统的解码,这个技能并不是记忆中就有的,而是在加入训练营之后学到的,也是她所有功课里,最弱的那几项之一。
好在庄园的防火墙没有达到变态级别,大约在三十分钟后,她就获得了整个监控系统的控制权,这个速度比起那些it天才,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可对于韩晓芸来说,能够独立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喜出望外了,原本她已经做好了求助于局里的准备。
在行动之前,她必须要搞定这些24小时不停盯着四周的眼睛,为了避免打草惊索,她没有试图直接切断这些摄像头的画面,因为那就等于告诉敌人,自己来了。
韩晓芸使用的是训练营里学到的一种方法,图像替换,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单有效,坏处是如果监控者比较细心,会很容易发觉。
所以,她选择了一个人类生物钟最嗜睡的时刻,凌晨五点。
经过两天的仔细观察,她已经发现这个庄园的破绽所在,就是五点钟,再过一个小时,天就会亮了,人的警惕性在经过了整夜的消耗之后,会降到最低,哪怕是最警觉的狙击手,都会在这个时候进入一个疲劳期,因为天亮的时候,也是他们换防的时候,这个时间段,不会超过十分钟。
对于一个特工而言,10分钟的时间,已经很长了。
韩晓芸开始制做替换用的实时图像,庄园里一共安装了三百七十四个摄像头,没有留下任何死角,而要将这么多的画图全部替换掉,所需的时间根本是耽搁不起的,好在她只需要替换掉正前方一直到目标居所的摄像头,大概是四十多个,从制做到完成替换,一共需要用时四十分钟,这也是她为什么选择五点开始,余下的时间,就是留给她行动的时限。
大约在五点四十六分,她完成了这一片所有摄像头的替换工作,从现在开始,监控室画面上所看到的,全都是之前重复的画面,为时正好是十分钟。
韩晓芸全身包裹在一种特殊的复合材料当中,这种材料的特点就是轻、耐磨、在水下阻力小,还能防止身体发出气味,从而躲过猎犬的追踪。
从她所站的这棵树到庄园的院墙大约在五十米左右,院墙高度四米,顶上有近三十厘米高的通电铁丝网,还安装了运动感应器,从热像仪里,她在观察着内院一支四人带猎犬的巡逻队,他们将会在三十秒后走过去,而另一支队伍转过来,需要十秒,同时,外院的一支三人小组会在六秒后出现在后院,因此,她的误差不能超过四秒,否则就只能放弃,逃入森林中,从规划好的撤退路线离开。
那也就意味着,她不得不求助于局里的帮助,这对于一个菜鸟清洁工来说,无异于失败。
“1、2、3、4。”
韩晓芸在默数到四的时候,按下笔记本键盘上的回车键,扔掉手中的热像仪,身体像一只灵猫般猛地窜出去,飞快地越过那段五十米长的空隙,借着冲力一跃而上,整个身体就像是打横在墙面上蹬踏而上,于力尽之际,双手攀上了墙头,然后双腿一个蛙式蹲,身体缩紧在一块儿,紧接着双手用力一撑,双腿猛地打开,一个凌空倒翻,从铁丝网上翻了过去。
安装在铁丝网上的运动感应器,被重置的时间是六秒,她的身体刚刚跃过墙头,开始下落的时候,感应器上的指示灯就由红转绿,进入了工作的状态。
此时的韩晓芸已经落下了墙头,在即将落地的一瞬间,一个前滚翻,将下落之势卸掉,干净利落地蹲在了地上。
不等看上一眼,她的身体再一次前冲,这一回的目标是庄园里那座三层高的主楼,主楼的背面全是窗户,可着手之处很多,韩晓芸飞快地冲过去,抓着外露的窗沿,和那些排水管、空调外机,一下子就窜上了二楼,此时第二个巡逻队刚好来到了楼下。
她屏住呼吸,看着下面的人和猎犬不停顿地走过去,然后贴着墙壁缓缓向上爬,目标的房间在三楼,前后左右的房间里都应该是保镖,必须要出奇不意地越过其中一间屋子,可是,等到从三楼的窗户外伸出头向里面张望时,却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
她所佩戴的眼镜镜片,具有夜视和探测功能,从镜片上看过去,靠窗的这一面,被密密麻麻红外线给挡住了,想要翻窗进入,根本不可能不触动警报。
目标居然在监控系统之内,还加了一个独立的防护系统,根本没有联在网上。
韩晓芸看了一下剩余的时间,还有近七分钟,她毫不犹豫地继续向上攀爬,脚上踩着三楼的窗沿,从突出的楼板,向上慢慢地探出头去。
这是主楼的楼顶,一共有四个守卫,向前向后而两个,前方一个狙击手一个机枪手,后方的两人应该是自动武器。
她当时观察的时候,前方的两个人几乎不会动弹,而后方的两人有时候会起来走动,因此,此时他们的位置在哪里,自己并不知道,当她的眼睛露出来时,一下子看到了一个十分可怕的景象,只见淡绿色的镜片上,突然显示出一张人脸,与她四目相对。
韩晓芸的心一紧,差点就准备松手,然后血拼一场杀出去,可是耳边传来的声音,让她没有这样做,因为那是一种轻微的鼾声。
第四十四章 配备
刘禹的手机没有调成静音,当响起一个短促的提示音时,他拿起来看了一眼,上面是一条短信,用不着打开,他已经知道是谁发来的。
两人有个不成文的默契,韩晓芸会在每次完成任务之后,发一条看上去像是骚扰短信给他,其中会包含平安两个关键字,只要看到有这两个字,他就会明白。
当然了,这种短信是不用回的,回过去了也会是个空号,刘禹关掉屏幕,嘴角不自觉得微微上扬,这个细微的变化,被钟茗尽收眼底。
“刘禹先生,你不想把你的军队,改成现代化的编制吗”
发问的人是陈锐,做为曾经的作战参谋,他负责的除了保卫这一块,还有为建设一支新军提供意见。
“当然要改变,但是仅限于内容,师旅团营这样的名称就算了,它对应的就是厢军指挥都,在我的世界里,这就是标准,让别人去适应吧。”
陈锐没有坚持,对方说得不错,只是一个名称,关键在于内容。
“那好,你的基本作战单位是指挥,一个指挥五百人,这个编制的作战目地,是控制一个县左右的地区,对抗五到十倍左右的敌人,他的火力配备,每一百人应当配备56式班用机枪十挺,60迫两门,备弹三个基数,一个基数60发,也就是180发,可以连续作战一个月,这是考虑到道路和运输的平均水平制定的,没有重机枪和野炮,所有的装备都可以靠人力和和畜力来运输,没有车辆,除了道路,还有油料的限制,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后勤的压力。”
刘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弹动,他知道,对方所说的这个压力,其实就是指自己的穿越行为。
“可是这样一来,火力是够了,但速度还是快不起来啊。”
“对此我的建议是,边打仗边修路,你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