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无论执行的结果如何,制度的制订,首先就是要保证它的公平,因此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医疗保障制度中,上至一路长官下到普通一卒,甚至就连流刑罪徒,都有着相当的一致性,只有让老百姓看到表面上的公平,才能让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否则封建王朝何必要去强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尽管谁都知道,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然而这只是整个新制度的冰山一角,以邓得遇他们眼光的局限性,只能看到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那一部分,从户籍制度入手,打破一千多年以来的宗族社会,原本是这个步骤当中最困难的一步,可是因为元人的帮忙,反而变成了最为简单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没有碰到过阻碍,不过最终在利益的趋使下,没有谁能坚持到最后。
于是,刘禹获得了穿越之后的第一个战略性成果,为数多达三百万的详细户籍资料,就存在于老卒手里这个小小的手柄中,在此基础上,他让人在后世开发了一系列的数据库系统,虽然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却已经取得了想像之外的效果。
首先就是便利,这种便利性甚至超过了后世,当以手机为代表的在线支付,替代了过往的银行卡等实物时,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到来,在这个过程中,已经不需要纸质货币的参与,所有的财产不过是银行数据库当中的一个数字,看上去是那样的不可思议,而在这个时空,刘禹将做得更为彻底,他的计划是完全取代实物货币,无论是之前的铜钱、铁钱还是金银、交子,代之以纯粹的虚拟化货币,也就是老卒适才所读出来的那个单位......工分。
这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实际上它出自于后世华夏在五十到七十年代的农村地区,在农业合作社的框架下,广大社员所实行的就是一种工分制,当然刘禹所实行的更为科学一些,并不存在那种做多做少都一样的大锅饭,而是有一整套的计量方法,计量的工具也不是人为,而是由中央处理器来自动完成,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了弊病的产生。
新事物的推广都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无论理解与否,它都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劳动就有所得,多少各凭本事,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便是最大的公平。刘禹并不打算用手机套餐的那种复杂方式来掠夺这些纯朴劳动者的心血,一切规则的制定都奔着简单易于理解的方式而去的,不过这种简单,有时候也会让人无所适从,比如说,一场文艺演出,能值多少工分
当他从医院回到自己的驻地,就碰上了这样的问题,前来寻求答案的,是被他从遥远的大都忽悠到大宋,又从繁华的京师临安给骗到了这天涯海角之地的关汉卿。
当然,此时的关汉卿,倒是没有被人欺骗的自觉,他那紧锁的愁眉更多是出于难以选择。
做为前大元太医院的院士,原本应该是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的最佳人选,哪怕他的医术还比不上那位陈老先生,不过对于此时的琼州,也已经足够了,一院之长对于行政能力的要求,要大于医术上的要求,问题是关汉卿却不愿意担任这一让人羡慕的公职。
他想做演员!
没错,人家想混的是娱乐圈,对于他的选择,璟娘这个女主人是无法想像的,也唯有来自后世,知道对方生平的刘禹才心知肚明,可知道归知道,对于这位上过邮票、国际评价很高的曲艺家,所表现出来的行动力,依然让他佩服不已。
实际上,在渡海而来的三百多万百姓当中,除了乡绅地主、普通百姓、下户客户之外,还有一类特殊人群,为数虽然不多但却是让人嘱目的,就是青楼从业人员,也是这个时空娱乐圈的主力大军,对于这支以女性为主的人群,制度上并没有歧视,她们有着自己的分配方式,同样是三、五人一户,不过时间安排上会靠后一些。
可是没想到,关汉卿已经把主意打到了她们的头上,甚至成立了一个自发性的群众组织。
“......依在下想来,她们手脚无力,挑不动提不得,又没有人帮衬,总得要吃饭,倒不如组织起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恰好之前大娘子说过,将来会在城中建一所剧院,想必也会招人演出,不如就此开始,排些曲子,岂不两便”
&nbs
第五十一章 木材
虽说在琼州的穿越不需要区分白天黑夜,不过习惯上,刘禹还是同小妻子吃完了饭再略作休息之后,才走出了驻地,这么做就是为了让璟娘慢慢熟悉这种离别,不会很长,但也不会显得很突然。
异时空的仓储区里,那辆加长拖车上已经装好了货物,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原木,这也是目前为止异时空的琼州最为便利的一种商品,规划中的城区,需要让大自然给予一定的空间,才能容纳数百万人的生活,而更重要的一点则在于,这种商品同非洲的贸易有着很高的契合度,基本上不会引起什么怀疑。
木头值钱吗
这还真不好说,总而言之,在二十一世纪,但凡是需要土壤、营养以及时间来成长的东西,都很值钱,而且会越来越值钱,房子是这样,木头也是一样,哪怕就是大白菜,也差不多是这个理。
当然这也是相对的,像速生林那种造纸原料,就不怎么值钱,因为它形成了产业化,割一茬种一茬,去得快来得也快,不过哪怕就是几年一轮伐的超速生树种,其每吨价格也比钢材要高,要知道后者还是不可再生资源,至于刘禹车上拉的这些,已经让做惯了海贸的陈述惊讶地说不出话来了。
陈述虽然是这里的老总,可是中心仓库她几乎从来没有进过,并不是心里不好奇,而是因为当初建设这里之初,她就看出了一点端倪,刘禹似乎对于一个新人的信任还在她之上,这其中是否有别的因素,她并不清楚,但却很明智地选择了不插手,只关注于自己的那一块,毕竟刘禹赋予了她极大的自主权,也变相地抵消了那点八卦之心。
此刻被叫过来,还以为是订的货出了什么问题,没曾想却不是那么一回事,足有几层楼高的仓库就像一个封闭的体育场,那些堆得高高的建材,经过不断地被运走,空出来的地方,填进来的全都是另一种材料......木头。
可这并不是普通的木头,做了非洲贸易这么些日子,她多少也有了一些基本的知识,一般用于家具制造的那种红木,在从对方港口装船之时,就已经经过了粗加工,运到国内下港来的,几乎都是方材,就是刨去了树皮削制过的长条方块,这样在装船的时候,会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要知道那可是非洲西海岸,运到华夏得绕过好望角再横渡整个印度洋,这么远的距离当然要尽量提高效率了。
而眼前的这些全都是原木,就在她的眼皮子底下,一架轨道起重机正将一根木头从板车上吊起来,然后放到堆栈区去,这是一根很长的原木,上面还有新鲜的枝叶疤痕,厚厚的树皮沟壑纵横,就像是老人的脸,是什么样的树种她不确定,但是那个长度和宽度,让她吃惊不已。
刘禹的这辆拖车连上车头大概长约一百米,这根木头的长度约为车身的五分之一,也就是二十米左右,这倒也罢了,其直径陈述一看就知道,至少自己是合抱不过来的,那怕不得有一米
常识告诉她,凡是达到了这种标准的树木,其生长期只怕和共和国的诞生年龄相比,也不会相去甚远,放在国内,那都是属于要精心保护的对象,可是她在这里,却看到了堆得密密麻麻的大半个仓库,眼前的这一根,还不是其中最长,也不是最大的,于是,她那张涂着晶莹唇彩的嘴,就这么张着,再也合不拢了。
而最为要紧的是,她心里隐隐有个感觉,这绝不是来自于非洲的木材!
在她发着愣的时候,刘禹正从车子里抱着几个盒子下来,盒子是异时空的那种木头做的,人家货商知道是他要,当然不会只拿个布一包就送来,除了这些盒子,还有几匹丝绸,被他挟在腰间,看到那个女人呆在那里不上来帮忙,傻傻的不知道在想什么,便笑着叫了一声。
“傻站着干嘛,赶紧来帮我拿东西。”
“哦。”陈述下意识地应了一声,上前接过他手里的几个盒子,看都没有看上一眼,视线竟然还在那些木头上。
“一堆木头有什么可看的,小心点,别把我的东西给摔了。”
刘禹见她一付心不在焉的样子,不得不提醒了一句,这些盒子里头装得可都是瓷器,他准备卖钱的,万一掉地上,可不就瞎了。
“啊!”陈述这才回过神来,不过她依然没有看那些盒子,而是靠近了刘禹的身边,放低了声音:“你疯了,上哪弄来的这些多木材”
“你说这些啊,咱们公司不就做这个么,弄来卖点钱,怎么了”刘禹本来还想同她开几句玩笑,一见对方的表情,就知道认真了,他瞅了一眼仓库,不就是一堆木头么,在那边全都是拿来盖房子烧火用的,他是想着运过来说不定能卖上更多钱,换来钢材水泥什么的,才有此一举,怎么就谈得上疯了呢。
“你......”陈述见他满不在乎的样子,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便拉着刘禹走出仓库。
到了外面,她伸手召唤了一声,将几个巡逻的保安给叫过来:“你们几个把这些东西送到我的办公室里去。”说完连同刘禹手上的那几匹丝绸一块儿,都交给了那几个保安。
然后,便拉着有些不明所以的刘禹走向另一个方向,那里同样是仓库,这片仓储区一共建了好几个大型的库房,除了中间最大的这一个是他专用的以外,别的都是用来中转的,里面装的自然是到港的非洲货物。
陈述叫来保管员,打开了其中的一间,果然里面堆满了木材,在刘禹看来,两者并无不同,只是这里头的大都是方方正正的长条形而已。
“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听到她这么问,刘禹还是认真地看了看,在心里头比较了一下,然后用一种不太确定的语气答道:“这里的红一些,方一些”
他的话把
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案
李十一赶到的时候,楼下已经挤满了人,为了不破坏现场,本楼的护使,一个缺了只手掌的老军,将三楼的楼道口给封住了,其余的楼层也限制了出入,等到他的人接管,便在楼下拉起了绳子,将百姓彻底隔绝。
他跳下马,从人群中挤过去,先期到达的手下将他迎进去,还没上楼,就急急地问了一句:“人还有救么”
“一早就没气了,身上中了四刀,全在肋下,据左右邻居所说,没有听到叫声。”
“是谁发现的”
没有听到叫喊,多半是被人捂住了嘴,可陈三他是见过的,本身就是军人出身,不缺力气,就是技艺也差不到哪儿去,这么不声不响地被人杀掉,只有一种可能,凶手,是他认识的。
“同屋的一个男子,原本在广场上耍子,不知为何先回来了,一进屋就看到了陈三倒在地上,便马上通知了护使,前后不到半刻钟,这一点护使已经证实了。”
李十一点点头,这就说明,报案的男子不是杀人凶手:“屋中其他人呢”
“还在广场看戏,属下已经着人去找了。”
说话间,两人已经上了三楼,出事的屋子位于三楼右手第二间,前后的邻居在家的都被控制住,正在接受询问,他带着人径直走向那间屋子,一走近就闻到了一股子强烈的血腥气。
陈三仰面倒在堂屋里,鲜血流了一地,却没有在地下找到血印子,这说明现场保护得很好,包括那个报案的在内,都不曾踩进过屋子里。
“太暗了,去司里拿个灯珠来安上。”
李十一接过一个光棒,小心地避开地上的血迹,蹲到死者的身边,将光线对准他的头部。
死者的确是陈三,眼睛鼓鼓地似乎有些不甘心,李十一将光线从面部移到颈部,果然发现了脖子上的淤痕,凶手是从他背后出奇不意地掐住了他的脖子,然后用刀子一刀刀地捅在肋下,生怕他死不了,一连捅了四个不同的部位,这才造成了大出血。
这是杀人灭口啊!
对这样的结果,李十一早有准备,可怎么也没有想到,对方连一天都等不了,可想而知,陈三的被捉,让他们成了惊弓之鸟,不得不冒险行事。
现在的问题,除了缉拿凶手,还有就是尽快破获这些人的组织,否则他们一旦狗急跳墙,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要知道,在陈三被放回家中后,他是派了人监视的,可结果呢,人家无声无息地杀了人,又无声无息地扬长而去,如果凶手就在这幢楼里,那还好说一点,如果不在,那就说明对方的身手,已经有了飞檐走壁的功夫,小觑不得。
站起身时,李十一的脸上已经是寒霜一片,抚帅有吴老四那个老军保护,问题不会太大,别的人就难说了,那几个文臣可没有多少身手高强的护卫,万一死掉一个两个,会在州内造成极大的恐慌。
再想得深一些,万一他们潜入学堂......李十一突然间感到了一阵寒意,冷汗簌簌而下。
敌人干得如此干脆利落,未尝不是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他感觉到,黑夜里有一双眼睛,正在盯着自己,眼神里露出的,是嘲笑和讽刺。
很快,手下就拿来了灯珠,几个人用箱子垫了脚,熟练地将灯珠安在了屋顶的灯座上,李十一在墙壁上一按,漆黑的屋子里顿时变得亮如白昼。
“做事吧,把他身上所有的指纹都拓下来,注意尽量不要搬动尸体。”
李十一从一个手下那里接过一双透明的薄膜手套,三下两下套在手上,然后拿起一支镊子,一个放大镜,同几个手下一块儿,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在陈三的身体上,仔细地寻找着,很快,就发现了衣服和皮肤上的指纹印。
找到之后,他用镊子夹起一张小小的胶片,胶片上敷着银色的粉,将胶片慢慢地粘在指纹的位置,轻轻在上面捺一下,然后再揭起来,一枚完整而清晰的指纹印就出现在了胶片上。
在几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他们就收集到了十多枚不同的指纹印,其中既有陈三身上的,也有屋子里其他位置的。
“不要弄混了,都编上号,一会儿统一处理。”
做完这一切,去广场寻人的手下也回来了,那两个同屋的一直都在看戏,没有作案时间,而且他们也都有旁人的佐证,同屋的人被排除了。
陈三所在的这幢楼是连体楼,也就是两幢楼背靠背共用一面墙,一共有一百户人家,对于这些人家的排查,主要是混淆视听,这是一种常规的手段,李十一相信,纵然凶手就混在人群里,他们的问话也不会有任何结果。
但这却是必须的,高科技的手段,需要一定程度的掩饰,否则让别人知道了过程,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
真正的杀手锏,自然就是这批被找到的指纹,做起来也很简单,不需要动用什么高深的仪器,他们只要将胶片放平,然后用登记户口时的那种手柄,将上面的摄像头对准,手柄上的显示屏里,就会有一条线上下地滚动,直到“滴”地一声定格。
“陈三自己的,排除。”
“同屋的,排除。”
“还是同屋的,排除。”
“衡州衡阳县人氏,现居澄迈。”
“同一人,显示颈部指纹
第一百八十八章 事发
位于琼州城中心位置的广场周边,是规划中的商贸区,州中最大的百货商场“第一劳动服务社”,就在它的对面,至于两边,还有许多没有完工的建筑,其中最大的一幢,占地足足有四个五层居民楼的面积,就是未来的国家大剧院。
由于需求没有那么紧要,在完成了地基和第一层的框架结构之后,工程就停了下来,从外面看上去,就像是后世的烂尾楼,光秃秃地立在那里,与周边的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过今天,来到这里的所有百姓,都没有一点嫌弃的意思,反而有些兴奋之情。
黄震不是第一次看到它,却从来没有进去过,从位于澄迈县的居处赶到这里,为了不迟到,他在天没亮就起了身,好在这一路上都有路灯照亮,倒也不会显得无聊。
今天是个大日子,对于他,对于黄家都是,因为昨天他们接到了州里的通知,他的长子,年仅十四岁的大郎,在琼州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中,取得了全县第一名,全路第十七名的好成绩,这要放在以前,已经取得了赴京师去举贡试的资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