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有心了。”姜才点点头,绕过石墙,整个陵园的全貌慢慢呈现在他的眼前。
整个园区占地极广,从他的脚下一直延伸到黎母山的山脚,而黎母水在离此不远的地方,另一侧则是琼山大营,整齐的操练号子清晰可闻。
延着铺设已毕的甬道一路前行,到处都充满香烛的味道,那些排列齐整的墓穴,如同横山寨下的烈士陵园一样,走过那一个个认识或是不认识的名字,姜才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似乎害怕动静太大,打扰了这些长眠的英灵。
在一个僻静处寻了块空地,他将包裹放下,自己挥舞着工兵铲,挖出一个大小合适的坑,然后打开包裹,将里头的一套衣甲放了进去,用手拿起那个与儿子头颅大小十分吻合的铁盔,轻轻摩梭着,像在抚摸大郎的发梢,那些潜在脑海深处的回忆更是如潮水般袭来。
“儿大了,爹爹且看吧。”
“不能破敌,甘伏军法。”
“前方十七里处遇敌,儿观敌影影重重,似有埋伏,特来回报......”
“住口,遇敌不前,弃下而归,来人,拿下,即行军法。”
......
姜才被自己喝出的一个“斩”字吓得手一哆嗦,铁盔“骨碌”滚进了坑里,他下意识地伸手想再去拿,却又慢慢地收了回来,曾经被他喝骂,甚至差点打杀的儿子,再也回不来了。
呆呆地凝视了一会儿,姜才站起身,举起工兵铲,将挖出来的土一铲一铲地送了回去,黄土渐渐淹没了衣甲,也埋葬了一颗老父的思子之心。
“见过招抚。”在坟莹渐成的时候,一个守园的老卒,一瘸一拐地走过来,朝他施了一礼:“姜虞侯的灵柩,昨日抚帅特意关照过,连石碑也刻好了,小的这去着人拖过来,即刻立可好”
“有劳。”姜才将工兵铲戳到地,向他点头致意:“棺木无需了,将石碑送过来吧。”
在几个老卒的帮助下,姜才亲手将那块黑色的石碑立到坟前,石碑的正当书着“左武大夫、飞骑尉、侍卫马军司都虞侯姜宁”的安样,不过下首的生卒年却留了白,显然,这么做只是为了宽慰他的心。
石碑立好之后,为首的老卒拿出一条铁链子,交与他:“这是虞侯的军牌,请招抚收好。”
与虎贲军军士的不同,这块牌子的正面刻着一艘乘风破浪的宋军制式快船,摸着牌子后头凹进去的钢体字,姜才压抑在心里的那股悲痛募地涌出,只觉得五内俱焚、心如刀绞,一双虎目蓄满了泪水。
老卒们悄然退下,只余了一个瘦小的身影,蹲在地将那些食盒一一摆好,不用回头,姜才都闻到了里面的味道,正是儿子生前最喜欢吃的那几样,他用力将那块牌子摁在手心,回过头朝向那个妇人。
“二娘,营休沐之后,某去寻你,可使得”
正打算用火柴点燃香烛的黄二娘,乍闻之后心里一惊,她抬起头看着这个双目通红、满脸沧然的男子,毫不犹豫地点点头,甚至都没有问一句,寻了她去做什么
“恭喜。”
琼州大营的军帐,刘禹一拱手,满脸喜色,感觉被他恭贺的对象还要高兴,而站在他面前的金明,拿着那张由陈自明老先生亲手写的诊断书,看了又看,似乎根本不相信头的结果。
第一百二十二章 方案
来自南洋的消息,在当天传遍了全州,一时间群情激奋,在这些百姓的心目当,大宋或许打不过北边的那些个强邻,但是南边,不过是些连广西路都不的小国而已,年年遣使入贡,动则以属国自居,如今竟然在主国的头动土,是可忍孰不可忍。
很快由州饱学之士组成的舆论宣传委员会,在前朝的史册典籍当找出了唐人最早到达那里时,不过是一片无主之地的证据,本着谁发现谁拥有的普世法则,理论当然地认为,继承了前朝法统的大宋同时也继承了这片土地的所有权,这个发现,为即将到来的战争铺平了道路,因为固有领土是不容谈判的。
有了舆论的支持,整个琼州很快完成了向战时体制的转换,这个体制将意味着将后的资源会向战争倾斜,并随着战事的发展加以调整,当然这也打乱了刘禹的计划,这是新军成立后的第一战,也是琼州的开基之战,绝不容有失。
位于琼山县城心广场正南方的一幢大楼,占地大约想当于四幢五层居民楼的大小,将是未来的经略安抚司所在,由于还没有完工,除了一层,二层以还只有一个水泥框架,不过此时也顾不得了,在一层空旷的大厅里,刘禹召集他的所有武僚属,开始讨论这次战事。
虽然大楼还没有完工,里面充满了原始的水泥味道,可他们这些参与会议的人,依然感觉到了与往日的不同。
一块足有百步大小的灰幕,被几根绳子吊在正的墙壁,离着大约六、七步的距离,一台投影仪吐出明亮的光圈,哪怕在白天都能看得十分清楚,类似的仪器,在场的所有人都曾见过,自然不会有人发出大惊小怪的声音。
“诸位请看,这里是凌牙门,离琼州约有三千里,不过那是直线,海行船,不能这么走,很容易会失去方向,惯常来说,会先行至占城沿海,再沿着海岸线前行,大约会在这个位置朝下走,运气好的话,会在四到五天左右看到陆地,沿着陆地一直向前,到了最底端,便是凌牙门。”
刘禹拿着一根教鞭,指着屏幕的画面说道,很显然这是一幅当地的地形图,按照后世的测量结果,再结合历史发展进行的重新标注,当然与之前的做法一样,它会在具体的航行过程进行不断地修正,以达到或是接近真实的情况,毕竟相隔了七百多年,不可能完全没有变化。
每一次行船的过程,是一个搜集对的过程,刘禹所说的这条航线,并不是凭空在图画出来的,而是一回杨行潜亲自勘测过一遍,当然它不是最近的,却是最成熟的一条航线。
刘禹介绍的时候,在座的所有人都盯着那幅地图,地图的琼州显得那样渺小,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黑点,而他们要对付的,则是一个横跨马六甲海峡,土地辽阔,人口众多,情况陌生的大国,光是坐船到达那里,要花去小一个月的时间,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要是不顺呢
“怎么吓到了。”刘禹见无人说话,露出一个微笑:“这个三佛齐,号称拥有属国二十许,国力强盛,同邻国的关系都很不好,一回他们同细兰的战争,一次出动了二十万人的大军,依本官估计,倾全国之力他们应该能弄出五十万或以的军力。”
这个数字顿时让身为官的陈允平倒吸了一口气,对于刘禹的判断,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而在这种关系到战事的会议,对方也绝不可能有意夸大敌情,那样于已方毫无益处,如果这一切都属实,他哪来的这么大信心
大宋的对外战争,称一句乏善可陈都是过誉了,一个小小的西夏,搅得大宋多少年不得安生,陈允平不认为在瘴气遍地的南方,还是大海的一个岛,会河湟之地更有利,远的不说,安南这种紧邻广西路,其都城在百里之外的国家,大宋都拿他毫无办法。
凭什么,以区区一个失却了几乎全路之地,被元人赶到小小的琼州的广西路,敢如此大言不惭。
“诸位,本官的要求是三个月之内灭其主力,六个月以内解决全国,把这个名字从地图给本官抹掉。”
接下来他的话,吃惊的不仅仅是陈允平了,连身经百战的姜才都目瞪口呆,要知道,光是一个苏门答腊岛,照后世的计量法,有4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岛,直观一点,和琼州做一个对,它只有三万多平方公里,连前者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更不用说,三佛齐还统治着狭长的马来半岛大部分领土,哪怕将琼州所有的军力都算,也不过十来万人,这么大的面积,与怀水车薪没什么区别。
“若是战事在六月之内结束,供应方面不会有太大压力。”
胡幼黄没有太多的吃惊,他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大军一出发,后勤的担子会压到他身,当然希望战事持续
第一百二十三章 志愿
抚司决意出兵海外的消息,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给原本群情汹涌的舆情又浇了一道油,说实话,如果是渡海去对付元人,大伙多半还要惦量一二,毕竟待遇再好,也得有命来享受不是,可一个听都没听过的海外小国,哪会放在他们的眼。
第三日,连檄都贴在了各个居民区的宣示栏里,而当天的识字课,也变成了对于某个海外小国的声讨,这篇去掉了大量修饰语句,读来朗朗口的章,随着那些老卒的口,传到了每一个百姓的耳。
“我朝之于其国,一向优恤有加,推及赏恩,无不厚赐,可一撮尔小邦,不思恩抚,趁我危难之时,悍然占我国土,驱我守臣,其情闻于旧属,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进言,皆愿附骥尾后,一惩凶徒,凡七国者,皆已出兵,属国如此,我大宋煌煌之朝,岂能坐视故抚臣刘禹,奉诏有司,即选良将,优择劲卒,非为杀戮,实出无奈,望诸军谨行,著恩义于四海,扬国威于异邦,不复为天下之望矣,此令。”
随着檄发布的,还有《远征军组成办法细则》,在这个仅有数十项的条里,明确阐述了此次远征,组成的军士将由军各部自愿报名,而且要求还不低,除了各项武技之外,会游泳、熟悉热带从林等等都会有优先录取权,这样的做法,顿时在琼州大营引起了轰动。
当兵吃粮,自古而然,有宋一朝,在摁下手印,脸刺过一笔后,这条命其实算是卖给官家了,养兵是为了打仗,几曾听说过,去哪里不去哪里,可以自行挑拣的还附了诸多要求,万一要是无人肯应,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
这样的担心,在军营颇有市场,连金明的左右,那些负责登记造册的书记,都面露怀疑之色,只是当这种怀疑传到他的耳时,本人似乎毫不在意地看着远处那片依山而建、占地颇大的建筑群,像是自言自语般地说了一句。
“这英烈祠,是那般好进的么”
他是否说了这话已不可考,不过传出去的当天,立于大校场的那些登记点,一下子被蜂拥而来的军士挤满了,这其有许多都是皮肤黝黑、身材不算高大的夷人和峒人,对于他们来说,在热带丛林行走,和自己的家没什么区别,可那个烈属的待遇,着实令人眼红,有什么死后将名字刻在那面墙更来得有意义呢
可名额却是有限的,第一批出发的人数,定为了一个厢,招满即止,无论之前所属为何,都将会重新编排,若是军官的位置不够,还会择优提拔,这不等于平白升了一级么,要知道这一万五千人的名额,竞争者可达十余万,哪还不赶紧着去
云帆排在一支长长的队伍,他在投军伊使,便将自己的名字给改了,在为家族报仇之前,他既不愿自己顶着那个姓,更不愿让人叫出那个姓,凭着过人的毅力和刻苦地训练,在一众新军当脱颖而出,被直接任命为了队正,可他并不满意,因为仇人太过强大了,这点力量根本不够。
别人报名也许是为了一份优厚的待遇,他全家莅难,军属烈属什么的毫无意义,立功、升职、掌握更大的力量才是他站在这里的原因,而当那位书记听到他的报名时,却好像有些不太相信,抬头看了一眼,才慢吞吞地在册子写下名字,让他心里莫名地觉得有些不安。
果然,第二天的告示栏里,他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看着同队弟兄雀跃的身姿,他紧握双拳,径直找到了自己的官,一个都头哪能了解内幕,带着这种疑问又接连去求见了指挥使、军都、厢都,最后才被告知,事情是由节帅亲自定下来的。
“让他进来。”
听到亲兵的禀报,金明从那幅地图抬起头,他已经研究了一天一夜,也是该换换脑子了。
“小的前厢第三军第一指挥第五都第一队队正云帆见过节帅。”
看着抱拳抵头立于帐前的男子,金明的脸挂满了寒霜,说出来的话更是冷得直刺人心:“军规矩,如何决定,自有道理,若是每个不如意的,都像你这般来本帅这里要个说法,何不去学堂做个夫子,去同那些孩童掰扯”
“小的知错。”云帆头也不抬地回道:“小的不是质疑节帅的决定,而是另有下情禀报。”
“喔”
“三佛齐,间于眞腊、阇婆之间,管州十有五。在泉之正南,冬月顺风月余方至凌牙门。经商三分之一始入其国。国人多姓蒲。累甓为城,周数十里。国王出入以乘船,身缠缦布,葢以绢伞,卫以金镖。其人民散居城外,或作牌水居,铺板覆茅。不输租赋。习水陆战,有所征伐,随时调发,立酋长率领,皆自备兵器糗粮,临敌敢死,伯于诸国......”
“诸蕃志,本帅这里有一本,你能背出,也算得有心了,可是这并不足以成为用你的理由,除非曾经亲至,本帅方能加以考虑。”
 
第一百二十四章 远征
在各方面的全力配合下,远征军的组建极为迅速,能主动报名的军士,多少都会对自己的本事有所自信,这相当于,在全军选拔精锐,而运载他们的船队,为数高达五百多的一只商船队,已经在临高县的市舶司码头整装待发。
即将船的,除去一万二千五百名军士,还有为数不少于五千的保障队伍,其大部分都是各个工地的熟练作工者,带领他们的是几十名老工匠,其不乏岑二这样的壮实汉子。
整个市舶司码头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前来送行的百姓足有数万人,以刘禹为首的军政首脑人物更是一个不缺,盛大的场面,让这些百里挑一的战士们更是精神百倍,多少也冲淡了即将踏海外战场的那种悲壮。
“老金,你是一军之主,这种打头阵的勾当,还是让某去吧。”
尽管早有定计,姜才仍有些不死心,抓住这最后的一丝机会,还打算再努把力,一边说一边眼望刘禹,希望他能帮着说一句。
“又不是一锤子买卖,你急什么”谁知道刘禹根本没有帮他的意思,他拍拍姜才的胳膊,朝着远处一呶嘴。
那个方向,一群夷人装扮的人群当,一身宋人打扮的黄二娘显得十分醒目,金明嘿嘿一笑,将一支快抽完的烟扔到地,然后一脚踩去。
“这是首发,整个厢全都是各军抽调而来,平日没有统属,任是谁也不会服气,没有某这个主帅镇着,休说打仗,能做到遇敌不溃不错了。”
他见姜才还要争辩什么,指了指远处的那个身影:“二娘既然留了头,无论你会给她一个什么名份,也该在这里多呆几日,最多十天后,第二批队伍要启程,你是当仁不让的人选,这十天里头,要着重训练他们的游水能力,还有这山林,其实没什么可怕的,多钻钻,准备充分一些,战事会更有把握。”
这些话都是正理,姜才听完也不再多说什么,他何尝不知道,这些人是一番好意,希望姜家能有一个后,几个人看着那些排成一列,正在依次船的军士,以及另一头,由百姓组成的一支队伍,让人怪的是,这里头除了身材状硕的熟工,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
“陈老先生怎么来了,谁批准的”
刘禹看得很分明,不光是陈自明本人,还有跟在他身后的那些人,身材纤细,分明都是女子,尽管她们穿着男子的衣衫,可相貌和身材是骗不了人的。
这不是胡闹吗刘禹赶紧走过去,拦在了他们的前面。
“老先生,行船不陆,一旦出了海,十天半个月见不到陆地都是寻常事,你这把年纪,哪经得起折腾,还有你们,女人什么战场,都与本官下来。”
陈自明被他这么一挡,也不着恼,笑咪咪地一摆手:“正是因为这把年纪了,才要抓住这个机会,自从姜招抚他们退回琼州,尸体没了来源,她们好不容易有了些根基,不趁热打铁,如何学到那册子的技能”
“那也可以等战事开了,让人把尸体送来嘛。”
“这么热的天,在海飘大半个月,还能用么”陈自明放低了声音:“老夫还想弄些女子的尸体,让她们亲眼看一看,这种机会,岂能错过”
刘禹顿时语塞,姜才送回来的,只有为数不多落单的元人侦骑,当然全都是男子,而岛算有那么一个偶然死亡的女子,谁会让他们开膛破肚地来研究没有实际的人体解剖经验,这些人永远不可能成长,他心知陈自明的做法是对的,可这老人和妇人搁一块儿,实在让人很难放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