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听到他将责任全都担下,所有的人一下子都惊到了,可转念一想,还真的只有这么一个法子,才能消弥祸端,至少这样一来,不会给人以口实,让城外的人将他们在座的一锅给端了。
“这怎么成”钟道首先坐不住了,监司里头除了运使就属他这个宪使最大,邓得遇这是连他也给排除了,虞应龙等人同样站了起来,虽然他们是被动参与的,可真正得益的却是这帮子被拘禁起来的州官,哪里就能坦然受之呢。
邓得遇摆摆手,制止了他们的争论,眼下的形势已经容不得再徐徐图之,说不定什么时候,人家就按摁不住要开战了,到那时再做什么都晚了。
没有人再说出什么话,因为这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想找一个替代的,都不如他合适,所有人的心里都涌起了一股悲哀,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挫败感,当然也无人真的去拿绳子,那样就太下作了。
就这么认输了没等这些人迈出步子,突然间从客栈外面传来了喧哗,一阵密集
第三十六章 章法
怎么办
现在城外的条件已经开出来了,以邓得遇为首的文官却无所适从,对方的确给出了一个台阶,但代价是需要有人担责,简单的一步棋,立刻让原本就只是利益相结合的这帮人分成了两派,在乡绅们拂袖而去的时候,留在客栈当中的这些官员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
不得不说,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从灾民中招兵,本就是大宋的国策,这样做的目地就是减少他们起事的危险,眼下虽然不是大灾之年,失去生计、背井离乡的流民同样有着这种倾向,刘禹的做法无可厚非,而且正是他的职权范围之内。
南下的荆湖百姓足有五十多万,囊括了谭、衡、永、全四地的几乎全部人口,以及邻近的一些州县,这股人潮对于广西本路的官员来说,就成为了一种负担,因此当初他们不愿意附合刘禹,就是怕自己治下的百姓变成这个样子,然而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路内的州官,同后世的明清等朝不一样,他们大多数都称得上勤政,也就是俗称的‘亲民官’,而在后世这顶帽子是为下头的知县准备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刘禹才会直接拿下他们,被收缴了印信之后,便基本上掌握了路内的治权,这么做放到朝堂上已经可说“大逆不道”了,难怪会引起整个文官阶层的反弹。
做为守臣,他们是没有权力离开辖境的,像这样的聚会,只怕终其一任都未见得会有一次,现在拜刘禹这个强势的路臣所赐,一群人同吃同住,又有了一样的遭遇,一下子变得热络起来,只可惜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如今他们无端端地被卷入了突发事件当中,还不知道接下来凶吉如何。
要说对于这位新帅,没有任何人比他们认识更为深刻,那天在抚司大堂上发生一切,每个人都历历在目,至今想起来都心有余悸,其实说来说去还是广西路太远了,对于一个掌握了军权的路臣,他们纵然全都联合起来,在制度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办法,特别是在对方根本不同你讲道理的时候,等到奏书送到朝廷,有了消息再送回来,这么着来回撕掳两三次,任期也差不多到头了。
结果,一群人议来议去,最后也没能得出一个可行的法子,慢慢地大堂上开始安静下来,坐在周围的众人这才发现,为首的那一桌,就没有人发表过什么意见。
“邓公、钟宪使,你们倒是说句话,这事要如何是好”等了一会儿,还是有人忍不住,他的话引起了众人的附和,钟道看了看那些人,又瞅了瞅一言不发,宛如闭目养神的老者,嘴巴动了动,却什么声音也没发出来。
对于他们的议论,邓得遇其实都听在了耳中,之所以没有什么表示,是因为他一直在回想这件事的过程,最后怎么走到这一步的,现在回头看一看,似乎冥冥中有一只手在推动,在那层迷雾的后头,站着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背影,无论怎么够都够不着。
“诸位的忧虑,老夫都知道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硬要撑下去,只怕难以如愿,最后多半会便宜了元人,为我等所不取也。”他站起身,让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才不紧不慢地开了口。
“实不相瞒,在入城之前,本官与钟宪使联名的奏书就已经送去了京师,原本还想在此等候朝廷的处置,现在也”他摇摇头,未尽的话是什么,在座的又岂能不知,形势比人强,现在已经到了低头的时候,至少大伙都是同僚,没有刀兵相见,就有一番回旋的余地,可是看到老者一脸的颓丧,众人的心还是不由自主地提了起来。
打量了一番众人的反应,片刻之后他就有了决定:“此事的首尾,都在老夫身上,与他人无关,你们不知情,所做的一切都是奉命而为,刘帅要怪便都在老夫一人吧。”
听到他将责任全都担下,所有的人一下子都惊到了,可转念一想,还真的只有这么一个法子,才能消弥祸端,至少这样一来,不会给人以口实,让城外的人将他们在座的一锅给端了。
“这怎么成”钟道首先坐不住了,监司里头除了运使就属他这个宪使最大,邓得遇这是连他也给排除了,虞应龙等人同样站了起来,虽然他们是被动参与的,可真正得益的却是这帮子被拘禁起来的州官,哪里就能坦然受之呢。
邓得遇摆摆手,制止了他们的争论,眼下的形势已经容不得再徐徐图之,说不定什么时候,人家就按摁不住要开战了,到那时再做什么都晚了。
没有人再说出什么话,因为这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想找一个替代的,都不如他合适,所有人的心里都涌起了一股悲哀,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挫败感,当然也无人真的去拿绳子,那样就太下作了。
就这么认输了没等这些人迈出步子,突然间从客栈外面传来了喧哗,一阵密集
第三十五章 理念
城里的这股混乱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并没有遇到抵抗,马成旺指挥城中的二千多禁军,除了拿下这些文官和他们的随从,还直接控制了内城,将原本抚司、提刑司以及各监司中的那些属吏,甚至是县衙、仓廪、学宫这些清水衙门都不曾放过。
自然,城中唯一的武装部门,静江府兵马司便成为了重中之重,足足一半的兵马,多达两个指挥的禁军将这个占地颇大的院子团团围住,直到马暨命人打开大门,甲胄都没有穿,就这么带着人施施然地走了出来,被他们直接押往了不远处的提刑司大牢中。
一时间,牢中人满为患,那些级别稍低一些的,便不得不转到了县牢中,待遇自然是谈不上了,人人都处于自危当中,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过明天,因为看这个架式,任是谁也明白,这一回,事情算是闹大了。
结果,原本奉命入城谈判的仇子真,还没有离开大牢,自己就变成了阶下囚,连牢房都省了,直接同李十一他们做了个伴。这还不算,大牢中所有的狱卒、牢头全都被带走,看押他们的人,直接换成了禁军军士,这样的变故不光百姓们摸不着头脑,就连李十一等人也是惊诧莫名,莫非这大宋的天真要变了
紧接着,城里头开始了宵禁,大批青壮被抓做了民夫,府中的武库被打开,存在里头的各种兵器都被分发了下去,那些之前进城的家丁们,则全数武装起来,为此从原来的禁军当中挑出来的大批军士成为了他们的主官,一边加强城防一边开始操练,一股流言在城池散布着。
城池已经易主了,过不了多久,元人就会前来接收,而唯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城头那面大宋的旗帜还在飘扬着,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它才会被降下来。
这一切,都被几个乞丐模样的男子看在了眼中,就在街上那些耀武扬威、呼啸而过的家丁眼皮下,这些人时不时地背转身去,寻一个僻静处,悄悄拿出一个事物,对着说上几句无人听得懂的外乡话,然后在拿着破碗可怜兮兮地跟上去,乞求他们舍一点吃食。
“想不到这厮倒有些魄力,还真的让他做成了。”城外的大营中,刘禹看着手上的纸条,满意地点点头,将视线转向大帐里的一个年青将校。
“这一回,你父子当居首功。”
邕州都统马应麟抱拳朝行了一个军礼,面上的兴奋之色溢于言表:“都是抚帅及诸位的运筹,末将父子何敢言功,我等愿为抚帅肝脑涂地。”
“本官不要你们肝脑涂地,要的是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知道吗”刘禹摆摆手:“此间事了,你就是虎贲后军都指挥使,有一件事须得立刻去做。”
“末将定当效死!”马应麟毫不犹豫地应下,连做什么事都没有问。
“先别急着答应,本官要你星夜赶赴邕州,将邕州夷为平地,可做得到”
刘禹的话让他差点一个激灵,连忙抬起头来,一看大帅的眼色,根本就不像是在说笑,不由得怔住了。
“事情你们都清楚了,元人南下在即,从这里一直到大海之侧,全都要撤离,城池已经无用,我等也不会再建。今后,凡是本官的辖境,只有敌人防我,不会再有我去防敌,不光是邕州城,就连横山寨也无须再守,左右两江,要让敌人无片瓦可遮,无寸缕可得,你可做得到”
这番话让帐里所有的人都惊住了,大宋备边备了三百多年,从建国之初就成了国策,如今更是危在旦夕,身为一个边臣,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让人一时怎么去理解
“末将不才,还请抚帅明示。”马应麟倒是不含糊,并没有忙着答应下来,倒是让刘禹多看了他一眼。
“这件事,你同韦承宣去办,拆下来的城砖还有民房的那些残骸,全都送与峒人,元人入境,不会放过邕州,你要护着他们逃入山中,在山林当中,他们才是主人,没有了人口,土地便是无用,元人也不会停留多久,到时候邕州依然是咱们的。”
这句话,倒有一半是对着韦凤铃在说,后者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这种力度的清乡,同广西路的别处相比,区别不大,她自然不会意外,只有马应麟依然有些疑惑。
“那末将呢”横山寨都不要了,一时间他不知道自己和虎贲后军这一万将士怎么办
“越过广西路,直插自杞,他们原就是大宋的属国,你到了以后,要交好当地有力人士,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但是不要再立什么后王,只是推说这是朝廷的干系,你无法做主,明白么”
自杞!马应麟应职邕州都统大半年,如何不明白那是什么地方,而听抚帅的口气,好像还不仅仅是这样。
“这个地方虽然不大,可是俯瞰大理故地,现在那里三国交错,已经打得不可开交,你只需冷眼旁观,给本官死死盯着安南人的动静,一俟他们退兵,就去接收他们
第三十六章 大坝
城里的这股混乱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并没有遇到抵抗,马成旺指挥城中的二千多禁军,除了拿下这些文官和他们的随从,还直接控制了内城,将原本抚司、提刑司以及各监司中的那些属吏,甚至是县衙、仓廪、学宫这些清水衙门都不曾放过。
自然,城中唯一的武装部门,静江府兵马司便成为了重中之重,足足一半的兵马,多达两个指挥的禁军将这个占地颇大的院子团团围住,直到马暨命人打开大门,甲胄都没有穿,就这么带着人施施然地走了出来,被他们直接押往了不远处的提刑司大牢中。
一时间,牢中人满为患,那些级别稍低一些的,便不得不转到了县牢中,待遇自然是谈不上了,人人都处于自危当中,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过明天,因为看这个架式,任是谁也明白,这一回,事情算是闹大了。
结果,原本奉命入城谈判的仇子真,还没有离开大牢,自己就变成了阶下囚,连牢房都省了,直接同李十一他们做了个伴。这还不算,大牢中所有的狱卒、牢头全都被带走,看押他们的人,直接换成了禁军军士,这样的变故不光百姓们摸不着头脑,就连李十一等人也是惊诧莫名,莫非这大宋的天真要变了
紧接着,城里头开始了宵禁,大批青壮被抓做了民夫,府中的武库被打开,存在里头的各种兵器都被分发了下去,那些之前进城的家丁们,则全数武装起来,为此从原来的禁军当中挑出来的大批军士成为了他们的主官,一边加强城防一边开始操练,一股流言在城池散布着。
城池已经易主了,过不了多久,元人就会前来接收,而唯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城头那面大宋的旗帜还在飘扬着,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它才会被降下来。
这一切,都被几个乞丐模样的男子看在了眼中,就在街上那些耀武扬威、呼啸而过的家丁眼皮下,这些人时不时地背转身去,寻一个僻静处,悄悄拿出一个事物,对着说上几句无人听得懂的外乡话,然后在拿着破碗可怜兮兮地跟上去,乞求他们舍一点吃食。
“想不到这厮倒有些魄力,还真的让他做成了。”城外的大营中,刘禹看着手上的纸条,满意地点点头,将视线转向大帐里的一个年青将校。
“这一回,你父子当居首功。”
邕州都统马应麟抱拳朝行了一个军礼,面上的兴奋之色溢于言表:“都是抚帅及诸位的运筹,末将父子何敢言功,我等愿为抚帅肝脑涂地。”
“本官不要你们肝脑涂地,要的是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知道吗”刘禹摆摆手:“此间事了,你就是虎贲后军都指挥使,有一件事须得立刻去做。”
“末将定当效死!”马应麟毫不犹豫地应下,连做什么事都没有问。
“先别急着答应,本官要你星夜赶赴邕州,将邕州夷为平地,可做得到”
刘禹的话让他差点一个激灵,连忙抬起头来,一看大帅的眼色,根本就不像是在说笑,不由得怔住了。
“事情你们都清楚了,元人南下在即,从这里一直到大海之侧,全都要撤离,城池已经无用,我等也不会再建。今后,凡是本官的辖境,只有敌人防我,不会再有我去防敌,不光是邕州城,就连横山寨也无须再守,左右两江,要让敌人无片瓦可遮,无寸缕可得,你可做得到”
这番话让帐里所有的人都惊住了,大宋备边备了三百多年,从建国之初就成了国策,如今更是危在旦夕,身为一个边臣,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让人一时怎么去理解
“末将不才,还请抚帅明示。”马应麟倒是不含糊,并没有忙着答应下来,倒是让刘禹多看了他一眼。
“这件事,你同韦承宣去办,拆下来的城砖还有民房的那些残骸,全都送与峒人,元人入境,不会放过邕州,你要护着他们逃入山中,在山林当中,他们才是主人,没有了人口,土地便是无用,元人也不会停留多久,到时候邕州依然是咱们的。”
这句话,倒有一半是对着韦凤铃在说,后者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这种力度的清乡,同广西路的别处相比,区别不大,她自然不会意外,只有马应麟依然有些疑惑。
“那末将呢”横山寨都不要了,一时间他不知道自己和虎贲后军这一万将士怎么办
“越过广西路,直插自杞,他们原就是大宋的属国,你到了以后,要交好当地有力人士,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但是不要再立什么后王,只是推说这是朝廷的干系,你无法做主,明白么”
自杞!马应麟应职邕州都统大半年,如何不明白那是什么地方,而听抚帅的口气,好像还不仅仅是这样。
“这个地方虽然不大,可是俯瞰大理故地,现在那里三国交错,已经打得不可开交,你只需冷眼旁观,给本官死死盯着安南人的动静,一俟他们退兵,就去接收他们
第三十九章 运气
静江府内城的抚司衙门里,人人都是屏声静气,连走路都是小心翼翼,气氛显得十分紧张,不独那些军士,就连府中小吏也是如此。
在厢房里主事的提举机宜司李十一更是一脸的肃穆,那张脸阴得仿佛能滴下水,见到谁都像是欠了他钱一样,哪还有人敢去招惹。
收到琼州传来的回报,他才知道自己犯下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原本我在暗敌在明,可是人家只用了一个小小的计策就将整个形势颠倒了过来,为了控制住那些出府的人,他几乎派出了所有的人手,现在城中可用的还不到十人,如果有人想要做出什么事,就连监视都很难做到,更不用提作出反应了。
眼下抚帅却不让他马上将人调回来,用意是什么倒是能猜出一二,可城中有多空虚,别人不知道,他这个探子头是一清二楚的。
静江做为广西的路治,城池没有建康那么大,人口也不过十万,守军呢按照事先的计划,这里是由马暨所部的虎贲前军近五千人驻防,他的这部人马没有在邕州城下进行编散,因此控制力自然要高于其他的部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