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末召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秋风知了

    这就是战场,纵然谋划的再精细,也总会有些事脱离你的预料甚至掌控。

    这算是科举改革的反弹吧,却体现在了战场上。

    此次世家的行动确实有些出乎张辽的意料,在他看来世家势力纵然反弹,也不会这么激烈,只会躲在幕后当推手。

    正如历史上隋朝一样,隋朝第一个推行科举,削弱世家贵族垄断政治的权柄,当时世家的反弹是有的,但却不是首要反抗者。隋亡的主因还是隋炀帝施政太急,对外疯狂攻击,对内大搞超级工程,不给百姓活路,导致大规模民反,政权不稳,世家才会趁机助推了一把,让强横无比的隋朝迅速灭亡。

    不过细想自己的处境也差不多,虽然没有好大喜功,还一直休养生息,但后方不稳却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朝廷内部有人与外部诸侯暗通勾结,加上袁术这个痛恨自己的人带头,以汝南袁氏在江淮的影响力,世家又怎会无动于衷。

    种种因素导致自己陷入如今的窘境,骑兵不是万能的,受到地形限制时甚至还不如步兵机动灵活,眼下骑兵的优势在巢湖地带难以发挥,如果是在广阔的平原,除非那些匪寇将陷坑挖遍天下,否则哪能抵挡骑兵的纵横驰骋,在巢湖却不同,夹山加水,道路不宽,在要害处挖了陷坑就让骑兵处处受制了。

    无论如何,情况已经至此,那就只有想方设法应对了。

    今夜寻到朱家堡休息也不过是一时之策,关键是要救**,无论如何不能让**出事!

    从昨日传来的消息看,**暂时还没事,从许褚那一路传来的消息看,肥东道也遇到了很多匪寇和地方宗贼,好在没有危机。

    他们这两路牵制的敌人越多,**那里暂时就越安全。

    如今自己这个主要目标已经遂了敌人的愿,入了彀中,**那里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敌人不再理会**,会集中精力对付自己,另一种就会直接攻杀**,因为他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

    而后一种的可能性极大,因为**这几年在江淮发展很大,掌控船只无数,积聚的财富也是海量的,足以令这些世家豪强与匪寇觊觎万分了。

    必须想方设法突破眼前的重围,迅速赶到**那里,但同样的,也不能枉顾将士的性命,救援**虽然很重要,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私事,张辽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让手下将士平白牺牲。

    从这一点上讲,张辽始终不是一个合格的主帅,他虽然冷静,又善于捕捉战机,却做不到为达目的而视士兵如棋子。

    却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深得士兵爱戴,连日大战岂能没有伤亡,将士们的士气却极为高涨,只因为有他这个主公在,只要他一个命令,手下这些将士们就会赴汤蹈火,毫不犹豫,将士们发自内心的甘愿为他这个主公效死,而那些谋士也甘愿辅佐于他。

    将心比心,张辽也必须为他们的安危负责。

    从这一点上讲,张辽是一个很好的主公。




第六百七十七章 秋风扫落叶
    第二日清晨,巢湖各路匪寇在背后世家豪强的蛊惑和调动下,一波一波来到了朱家堡外。

    朱江带着手下数百人一夜拼死拼活的挖坑,朱家堡前后门两条大道已经彻底废了,战马根本不敢走上去,而且到了后半夜,朱江更是拼了一把,派了一些敢死队跑到了堡门口挖坑。

    在朱江看来,经过他一夜的挖坑之功,张辽的骑兵已经被彻底困死在朱家堡中,虽然手下个个累的像死狗一样,但是只要把张辽困死,那一切都值得。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照在朱家堡门楼上时,朱江望着熟悉的朱家堡大门,独眼里闪烁着疯狂和快意。

    昨夜让张辽在他的堡坞中快活了一晚,而他无家可归,今日他就要让张辽悔恨的死在这里,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张辽跪在他的面前求饶,而他绝不会放过张辽,要亲自割下张辽的人头做便器,以雪昨日之耻!

    只要杀了张辽,他在巢湖的威名就会更加响亮,昨日之耻反而会成为功绩。

    哈哈,朱瞎眼,听说汝的老巢被人抢了,汝今日无家可归,可归顺我王家坞,做我手下第一副帅。

    远远一个头很大的坦胸汉子大步走过来,正是巢湖另一个匪首王余王大头。

    王大头昨日折损在张辽手中的人马比朱江还要多,本来极为羞怒,但昨夜一听到朱江老巢被抄,心情竟然一下子好了很多。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的快乐往往是建立在另一个人的痛苦之上,看到你不好,我就放心了,王大头此时的心情便是如此。

    往日都是朱江压他一头,今日看到朱江如此狼狈,他竟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朱江的脸一下子黑了,独眼一瞪,怒哼道:我朱江名震江淮,岂会败在区区一个竖子手下,昨夜不过是舍弃堡坞,引诱张辽入彀!

    朱江指着朱家堡门楼外大道的陷坑:正是本帅设计,连夜派人挖陷坑,把张辽的骑兵困死在我的堡坞里,否则只凭他的骑兵来去一阵风,汝王家坞迟早要破!汝王大头也会被张辽刷死!

    朱江身后那些手下无不愕然,他们从没想到话还能这么说,惨败转身一变就成了计谋,难怪朱江能做大帅。

    王大头神情一愕,还没有说话,另一个赶来的匪首就哈哈大笑:朱兄干得不错,那边已经发话,此番只要将张辽杀死,朱兄当立首功!

    朱江发黑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费力不讨好截杀张辽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那些豪强大家的许诺,如今虽然损失很大,但只要今日能杀了张辽,就能找那些豪强大家加倍要回补偿。

    这时王大头神秘兮兮的低声道:听说袁术在豫州被张辽杀死了,却不知是真是假。

    袁公路有二十万兵马,怎么会被刷死?

    朱江面色又是一变,要知道,那些豪强大家给他的许诺里,其中一项就是被仲氏朝廷封为将军,名正言顺的统领巢湖势力,这才是他最看重的。

    朱家堡外面匪寇越来越多,堡内却依旧是另一番情形。

    一早起来,张辽带着众将士不急不缓的继续享用了一顿大餐,而后一众将士擦拭兵器,整顿战马。

    休息了一整夜,又享用了两顿前所未有的大餐,数日来的疲劳尽去,三千骑兵无论人与马皆是战意盎然,精气神达到了巅峰状态。

    大将军。在堡坞门楼上观看形势的杨汉下来,大声道:那些贼寇在堡门外挖了很多陷坑。

    谁说一定要走大门,本来就没有打算走门。

    张辽擦拭着手中的钩镰刀,淡然自若的笑了笑,指着堡坞左右墙壁:只要锄头挥的好,哪有墙角挖不倒。

    杨汉眼睛不由一亮:大将军妙计!

    堡坞外,巢湖各路匪寇已经聚拢了上万人,还在源源不断的赶过来。

    看着被困在堡坞里的张辽骑兵,一众贼头都很是兴奋,昨日他们可是被打惨了,今日一定要加倍讨回来。

    在他们看来,张辽躲在这堡坞里着实是昏招,或者说是朱江手段高明,连夜挖坑把张辽困在了这里。骑兵被困起来不足为惧了,眼看张辽已经无路可逃,胜券已经在握,甚至几个贼头已经开始琢磨着困死张辽后如何瓜分战马了,他们对张辽的战马可是早就眼馋了,今日这些贼头带着人马赶过来,就是为了分一杯羹。

    日上三竿,就在一众匪首摩拳擦掌准备围攻堡坞时,地面突然震动起来,堡坞里仿佛有万马奔腾一样。

    众匪寇无不面面相觑,难道张辽要从大门里冲出来了?

    准备围攻!朱江振奋大吼:只要那些骑兵冲出来,肯定人仰马翻,刷死!刷死张辽!

    又匪首大吼:后面的人赶紧再挖坑!

    场面一时喧嚣之极!众匪寇在几个贼头的号令下大声呼啸。

    如果这些匪寇能看到堡坞内的话,就能看到里面的骑兵分为两部,阵列严密,正绕圈奔跑加速,做好了冲锋的准备!

    而张辽昨夜留下的那些俘虏苦力则两股战战的站在东西两侧墙边,那两侧高墙里面早已挖开数丈,墙壁里面也被切割开了,只差最后一推。

    当骑兵速度奔跑起来后,随着墙边众人抬着木头一撞,东西两处数丈墙面轰然倒塌,两个口子豁然而开,伴随震天鼓声隆隆,烟尘起处,早已蓄势待发的骑兵霎时间挟风雷之势冲出!

    堡坞外面,那些匪寇正在拼命挖坑,拼命堵门,怎么也没想到堡坞两侧突然墙塌了,而后就是蹄声如雷,两支骑兵如飞龙闪电一般呼啸而出,划出两道弧形,朝他们包抄而来,如同整个朱家堡陡然伸出两条臂膀,抡圆了朝他们猛烈锤击!

    正张狂大叫的朱江一下子懵逼了,看着倒塌的堡墙,惨号一声:我的朱家堡!

    其他几个贼头也傻眼了,紧跟着大吼:不好!快!快!

    看着呼啸而来的骑兵,他们已经不知道自己口中喊着快什么?心中只有惊恐和绝望,局势一下子又回到了昨日,甚至更糟。

    底下那些匪寇更是惊惶一片。

    他们想的一点没错,局势确实又回到了昨日,在朱家堡前面这片宽阔地上,张辽的骑兵对这些匪寇展开了屠戮!

    原本昨日的箭已告罄,但在朱家堡中又得到了补充。

    随着骑兵呼啸,除了刀枪锋利如林,更有箭矢如怒雨般密集倾泻打击。

    惨叫声响彻战场,在这种猛烈的打击下,那些匪寇如同疯狂逃窜,一片片倒下,骑兵所过之处,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这些匪寇可以在乡里横行,啸聚山林也有一定战斗力,但在平地上面对骑兵,尤其是战斗力强横久经沙场征战的骑兵,根本没有任何抵抗之力!

    机灵些的匪寇往陷马坑处躲,争先恐后,互相残杀,要抢一处安全之地,躲过了骑枪,却逃不过箭雨。

    张辽站在堡坞门楼上,冷酷的看着这场杀戮,敢上战场就必须有死亡的觉悟,敢截杀他更要做好死的准备,何况这些人都是匪寇,为恶一方,祸害百姓,更是死不足惜!

    没有什么像样的反抗,杀戮成了这片战场上唯一的节奏!

    这是一场反客为主以逸待劳的战役。

    张辽在朱家堡修养一夜,本就有将这些匪寇全部聚拢过来一举灭杀的想法,进而扫清前路阻碍,这些贼寇看似是把张辽困在彀中,实际上却是他们自投罗网了!

    杀戮没丝毫停歇,三千骑兵分作两队,纵横交错,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朱家堡中有望楼,外面看不到朱家堡中情形,张辽从朱家堡中却早将外面的情形看的一清二楚,在骑兵冲出堡坞前张辽就给杨汉下了命令,朝着朱江几个贼头所在之地重点招呼。

    所以朱江几个贼头拼了命也没逃出去。

    张辽的骑兵杀光了朱家堡附近聚拢的所有贼寇,而后逆着大道杀了出去,将那些不知情形正赶来围剿张辽的贼寇一举扫平,惨嚎声遍布一路。

    这一战给巢湖带来的震撼比之前还大,张辽的铁骑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横行巢湖多年的朱江王大头几个贼头全部被杀!

    连同他们手下的贼寇也被杀得七零八落。

    以至于此后经年,巢湖再也没有匪患。

    张辽的凶名在巢湖乃至江淮一带可止小儿夜啼。



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
    轰隆隆!

    正是晌午之时,巢湖西南数十里外庐江郡舒县边境的一条古道上,一支大约六百人的骑兵奔腾如龙,马蹄翻飞,扬起黄尘漫天。

    领头的赫然正是骑着象龙的张辽。

    昨日上午一战,将巢湖一带的匪寇基本打残了,战斗结束后张辽并没有在朱家堡滞留,而是趁机南下。

    因为拦截的匪寇已经七零八落难成气候,南下的刚开始三十多里路程很是顺畅。

    但接下来让张辽一直在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行到五十多里时,又有数不清的敌人出来阻拦,从暗影探查的消息他知道,这些拦路的敌人已经不是匪寇,而是宗贼,以及那些豪强的部曲,竟然不下三四万人。

    这些豪强的部曲比之那些贼寇要有章法的多,而且弓箭盾牌拒马等一应俱全,甚至还有车阵阻拦于道。

    张辽不知道的是,江淮的世家豪强这次可是出了大力气,匪寇的失败让那些世家豪强极为震惊,又极度恐惧,只怕张辽此番不死,他们大祸临头,因此竟是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拼了命把各家的部曲都派了出来阻击张辽。

    与此同时,向南的路途也更加复杂,曲折反复,完全不利于骑兵作战了,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占优势。

    这些部曲不同于那些匪寇,贼寇是逐利而战,战不利则散,而这些部曲大多都是举家依附于豪强,相当于家仆与门客,与豪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极为忠心,加上重赏,配着各种装备,又听从命令相互配合,实际战斗力远胜于匪寇,只是一个接战,张辽的骑兵就出现了损失。

    而且张辽察觉到,还有不少豪强部曲竟从巢湖乘舟船穿到后方,想要断他们的后路。

    如此向前,恐怕非但救不了**,反而会损失巨大,甚至全军覆没!

    张辽救从弟势在必行,却不能为了从弟一人而罔顾手下三千弟兄的性命,如此情形下向前冲也不是他的风格。

    当日下午,他便带着三千骑兵迅速后撤,折返向西攻破王家坞,王家坞是匪首王大头的据地,王大头被张辽杀死在朱家堡前,他的老巢正乱作一团,张辽轻而易举的占据了这处堡坞,并在堡坞四周扎营。

    而后张辽命杨汉坐镇于此,以王家堡一带作为据地,与那些豪强周旋拉锯,吸引那些势力的注意力,同时等候臧霸黄忠主力来援,到时候一举荡平这些势力。

    张辽又让杨汉挂着他的旗号,伪作他在王家坞坐镇,而他则在今日黎明天未亮时,亲带六百精锐骑兵悄然离开了王家坞,一路向西进入庐江郡境内,准备迂回绕过那些豪强势力的阻击地段,赶去救**。

    以骑兵的速度,迂回绕道也比在巢湖地带与那些宗贼拉锯要快的多。

    而且六百骑兵的机动性更强,如果遇到大股敌人,也能迅速避开或撤离。

    避开了巢湖势力的阻击,六百骑一路风驰电掣,先向西行,数十里后折而南下,到午时已经离开巢湖一带,进入庐江郡舒县境内,抵达龙舒水。

    龙舒水是汇入巢湖乃至长江的支流之一,水面并不算宽阔,但有些地方很深,这一带不算要道,并没有架桥,需要寻找水浅渡河的地段。

    龙舒水北岸,张辽带着六百骑在一片树荫下稍作歇息,人进餐,马进食,正好等候斥候探路。

    七月酷暑未退,烈阳炎炎高照,树上知了不住嘶鸣,张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将士们忙碌。

    夏日行军最重要的就是补水,好在江淮一带从来不缺水,战马在河边饮水,将士们也从河里打水煮水,将配备的葫芦装满,随身携带。
1...309310311312313...3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