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于松屹觉得该说的都说的明明白白了,要是谁还不想买,他们说的再多也没用,简直是对牛弹琴,白白浪费口舌。

    “……好!某买五千两!”

    众人闻言一看,有人认识声音出处,原来是一位贩糖的商人,名叫高睿。

    他之前想法设法投靠太子爷,一直苦于没有门路。

    买了一万两银子的紫金债券,也仅仅算是买了个护身符。

    后来才知道,有人比他买的多得多,譬如眼前这三位。

    高睿还想购入紫金债券,可是该债券已经停售了,因为太子爷认为已经无需募集资金了。

    趁着今日这个机会,高睿要再表示一番,万一被太子爷看中,那高家便可飞黄腾达了。

    高睿认为要是当初自己购入的资金债券更多的话,那会长一职就是自己的了。

    听说购入紫金债券数额排名前几号的商贾后来都得到了太子爷的回馈,譬如让旁人羡慕不已的军需订单,那可是让全家人做梦都能笑出声的大生意啊。

    更重要的是,随着新式雪花糖的大批量上市,已经完全控制了高级糖的消费市场,高睿一打听才知道,雪花糖的工厂就是太子爷出资兴建的。

    这种新式雪花糖跟就是雪花糖的价钱一致,但胜在质地细腻,口感极佳,几乎入口即化,回味无穷。

    新式雪花糖刚上市,差不多在寥寥数天之内,便将旧式雪花糖一举击溃,逐出了高端白糖市场。

    眼下的达官贵人们,根本就没人购买旧式雪花糖,嫌弃其粗陋难咽,都成为了新式雪花糖的忠实簇拥。

    高睿想要代理新式雪花糖生意,即便不能在京城贩售,也可以将其销往外地,但苦于送礼无门,这下算是一个机会了。

    “好好好!高兄真有远见!”

    对于响应自己号召之人,于松屹当然不会吝惜溢美之词。只是他是不认识高睿的,还是副会长范巧智在旁提醒的。

    “哪里!哪里!会长谬赞了,在下也是心系大明,想要报效太子爷。太子爷将京城治理得井井有条,我等身为商贾,自然也会从中受益。今若能购得‘海外金山’之股份,对我等商贾来说,当真是件大好事!”

    高睿的一番客气话遭到了众人的一致鄙夷,把抱大腿说的这么冠冕堂皇,虽然他们也想抱太子爷的大腿,也想这么说。

    于松屹、马永亮、范巧智都在粮商、盐商、茶商里安排了各自的托,就是害怕届时众人不愿掏钱。

    可是没等“托们”发力,高睿这厮便主动跳出来了,弄得仨人都不明所以,不过这终究算是件有利于他们的事情,当然要大力表扬。

    没人敢一点不买,只是买多买少的问题,鉴于之前的诸多好处与善意的提醒,商贾们的购买金额从一千两至五千两不等。

    可总额不过八十余万两,仅仅相当于总额的两成而已,差得实在是过于遥远了,弄得三位会长与副会长都尴尬不已。

    由于买了紫金债券,很多商贾都不想当初那么害怕太子爷了,并不愿意出全力购入“海外金山”的股份。

    连一百万两银子的份额都没卖出去,这样一来,于、马、范三人都不知如何向太子爷交差了。

    情急之下,由会长带头,加上数十个关系较好的合作伙伴,只得再自行追加购买,好歹凑足了一百万两份额。

    等一行人哆哆嗦嗦地将情况报了上来,某太子拿着这份写满了商贾名字与后面表明购买金额的清单,饶有兴致地看了一遍,对于这个结果是早有心理准备的。

    “诸位都是尽心尽力之人,无须担心害怕,本宫自然不会责备诸位。购入每年五千两银子以上股份之人,本宫亲自召见。购入一万两银子之人,本宫会有赏赐。至于具体是甚子赏赐,届时尔等自会知晓。今日……看来距离日落还有一段时间。进朝,将点到名字的商贾请进来吧。”

    作为一条“御用好狗”,杨进朝立刻会意,高兴地屁颠屁颠地去领命办差了,只有这时候才能显示出这位伴伴的存在感。

    商贾们都在东华门外侯着呢,他们作为商贾,自然没资格走官吏独享的正门,能走侧门,还要看天子的雅兴。

    东华门距离东宫非常近,只要过了护城河,进东华门,路过文华殿,在走过一片看空地,就是东宫的正门了。

    “尔等皆为购入金额不菲之商贾,本宫自然大感欣慰,我朝素来重视商家,轻征商税。然当下乃特殊时期,本宫也不得已而为之。尔等依然可以义无反顾,忠于大明,赤胆忠心,日月可鉴。对于购买万两银子的商贾,本宫特备了一份薄礼。进朝,将礼盒逐一送给点到名字的商贾。”

    内侍们一人托着一个托盘,里面是一个礼盒,至于礼盒里面装的是甚子玩意,只有打开之后才能知晓。

    “放心好了,尔等献出如此之多的银两,本宫自然不会送给尔等油炸蝗虫的!”

    某太子还不至于吝啬到那个地步,既然“大清”有红顶商人,那大明这边也不会差到哪去。

    “打开瞧瞧吧!若是身宽体胖之人,还当真穿不了呢!”

    某太子给众人准备的就是紫色镶黄边的半截式儒衫,在左侧胸口处有一个绣制的黄色方框,里面绣着“太子钦赐”四个一寸见方的楷书小字。

    这便相当于商贾们的丹书铁券了,穿着这件衣服,一般的官吏都不敢抓捕商贾了,说是可以横着走路也不过分。

    某太子无法统计具体狗腿子的数量,所以让尚衣监做了整整一百件,实际肯定用不了这么多,因为很多“狗”都是目光短浅之辈。

    “……草珉叩谢圣恩!”

    商会总会会长于松屹激动得双臂都在打颤,别无他法,只能直接磕头表示感谢,这件礼物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物件啊。

    虽然不是黄色的儒衫,但却镶了黄边,就意味着从今往后,自己便是太子爷认可之人了,这可是天大的恩赐啊。

    他与三十几位同行咬牙,每人出资一万至两万两不等的银子,往后十年都要交齐这个数额,日子可是相当的难熬。

    但在这一刻,三十几位商贾仿佛将银子的烦心事都抛到脑后了,哪怕每年花两万两银子,也决计买不到这件宝衣。

    回家一定要摆设香案,供起来才是!

    用一句话说,就是祖宗显灵了……

    (iishu)是,,,,!




第546章:照亮明志
    【】(iishu),

    “……草珉叩谢圣恩!”

    不少商人托着自己得到的宝衣,感动得泪流满脸,为了凑足一百万两银子,他们几乎快要到倾家荡产的地步了。

    这下心血总算是没有白费,等于说用一大笔钱买了件御赐的护身符,全家人的性命都有了保障,只要有了这件宝衣,他们再也不是身份低贱的商贾了。

    儒衫虽然与市面上的款型相似,质地却是顶级丝绸所制,一针一线都是匠心营造,绝非店铺里的货色可比。

    尤其是“太子钦赐”这四个字,虽然尺寸不大,却无比的耀眼,堪比在胸口处镶了四颗宝石一般夺目。

    某太子虚伸小手,淡淡地说:“免礼!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兵,五类之中,商仅次于兵,排名靠后。但本宫要说的是,国无农不稳,国无兵不强,国无商不富。西夷之所以能够不远万里,攻入东方圣地,便是凭借船坚炮利之优势,而这种优势,便是由于商人在背后推动,使得西夷诸国迅速富裕起来,军力得以快速发展。而我朝决计不可落后于西夷,早在太祖皇爷爷之时,便对商贾非常重视,予以大力扶持。时至今日,虽有部分商贾苟且钻营,然大部分商贾还是忠心可用的。尔等皆为各行各业之商业精英,否则在购买了紫金债券之后,断然拿不出如此多的银两再行购买‘海外金山’之股份。有人会怀疑‘海外金山’是否存在,本宫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尔等,‘海外金山’就位于南洋的某座岛上,这便是本宫遣镇海伯郑芝龙收复东番的原因之一。之后,本宫还会派遣王师舰队收复吕宋,进而攻入南洋腹地,‘海外金山’便可得以开采了。慢的话,需要十年之久。快的话,五年便可。购买‘海外金山’股份每年五千两以下的商贾,可享受购买铁路公司股份的优先权,往后草原及辽东的市场自然也会有份额分享权。购买‘海外金山’股份每年五千两以上、一万两以下的商贾,本宫会让朝廷予以照顾,譬如军需订单方面。购买‘海外金山’股份每年一万两以上的商贾,往后便算是本宫在商贾所在行业的战略合作伙伴了。何为‘战略合作伙伴’?就是有了好事,赚钱的事,本宫会优先想到尔等。譬如采购粮食,本宫会优先选择于家,诸如此类。而且,凡是与粮食有关的生意,本宫也会照顾于家。今后,于家的生意不会拘泥于粮食买卖。至于如何不拘泥,本宫以后自会告知。”

    既然这帮商贾里的很多人都留了个心眼,自行给自己归类了,购买额度有一千两、两千两、五千两、一万两、两万两之分。

    某太子便因势利导,将抱大腿的划分为三类,一类是战略合作伙伴,属于自己的无脑粉丝,为了抱鸡大腿,都快倾家荡产了,这类人自然会得到最好的待遇。

    二类是优先合作伙伴,算是铁杆粉丝。虽然不至于倾家荡产,每年也愿意拿出五千两银子孝敬某太子,已经算是说得过去的见面礼了,可以参与军需生意。

    三类便是商业合作伙伴,没有“战略”与“优先”的前缀,“商业”的意思就是普通,只不过没有那么叙述的直白而已,算是给他们留了面子了。

    听了太子爷的话,所有商人都开始在心里合计起来。

    砸下万两银子以上的家伙自然是心花怒放,高兴的都快要继续磕头叩谢圣恩了。

    这银子花的实在是太超值了,哪怕是之前投靠东虏的晋商都没他们占得的便宜大。

    朝廷每年的军需订单总额不下五百万两银子,太子爷开了金口,就意味着这里面有他们一份了。

    不用太多,分得五万两银子,占到百分之一,加上其他的进项,便足以支撑今后继续给“海外金山”项目续费了。

    之前吝啬的家伙则对自己的行径后悔不已,有的人不是没钱,而是决意敷衍一番小太子便行了。

    没想到小太子却又使出了一记奇招,直接让他们惊诧到措手不及,想找补的机会都没了。

    所有商贾,不论行业,被太子爷划为了三等。

    傻子都知道最高的一等收益最大,可想要升上去,就没那么容易了。

    木已成舟,现在咋说都晚了。

    更何况谁敢轻易开口,这里可是东宫!

    不管平时如何口齿伶俐,在东宫,这些商贾只有跪地听圣谕的份,某太子接着说:“本宫知晓尔等之前补缴了税款,还购买了不少紫金债券,今日又要够买股份。本宫自会一碗水端平,已遣人核算三项相加的总额。不过本宫有言在先,补缴税款是尔等应尽的义务,责无旁贷。偷逃税款的下场,尔等心知肚明,本宫就无需赘言了。有人认为紫金债券占用了大量银两,故而无法购买‘海外金山’的股份了。这好办,本宫这便遣人将尔等所购的紫金债券份额悉数转为‘海外金山’的股份,一两都不会差。两项相加,凑齐四百万两,购置一成股份,为期两年,余下银两将会悉数返还给尔等。尔等从后年再行续费便可,本宫足够仁义了吧?即便尔等有人购买‘海外金山’的股份金额很少,只要三项相加的总额达到前五十名,本宫同样赐给衣服一件,已经有的就不累计了。”

    你们不是不想买么?

    这太容易解决了!

    本宫这么宅心仁厚,主动给你们转账过来不就行了嘛!

    这下你们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了。

    不过好歹还有两年的缓冲期,之后再续费就行了。

    这么一来,“海外金山”项目的股份,某太子便可以独占五成了,余下的部分,户部占两成,甩锅爹、郑氏与京城商贾们各占一成。

    确定下来之后,往后某太子光是从这个项目里,便可以收获至少价值五亿两银子的金、银、铜了,可以一举成为全球头号土豪了。

    这是什么感觉?

    就是做梦都能笑出猪声的感觉嘛~!

    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要先打败荷兰人,再打败西班牙人。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海上运输线的绝对安全。

    一旦被这两家知道从新几内亚岛驶往大明本土的船只都是运宝船,那他们不动手打劫才怪。

    西班牙人受够了英格兰海盗之苦,一定会把岛国土著的战术照搬到南洋一带,对明帝国的商船大肆劫掠。

    即便有战舰负责护航,对面凭借巨舰大炮的优势,也会恣意妄为。

    毕竟抢到一船财宝,全体船员都可以直接退休了……

    “海外金山”项目的股份卖出的银子虽然有些少,比预期少了两百万两,不过往后每年能收获五百万两银子,也是相当可以了。

    十年就是五千万两银子,饲养东宫卫队这支私人武装力量是绝对没问题的,采购大量飞艇与坦克也是足够的。

    实际上,某太子就打算用这笔银子来养活东宫卫队,这算是帝国新晋的精锐部队,一年没有四五百万两银子,绝对下不来。

    对于嫡系将领,某太子一向舍得花钱,周遇吉当年在山西中部的宁武关用三千人抵挡李自成三四十万人马。

    最后宁武关虽然被攻破,但这种以一敌百的勇气和决心,当然值得褒奖,算得上是虽败犹荣的典范。

    要是给周遇吉三万人马,训练得当,装备精良,所部战力自然是非同一般,也是在黄得功的勇卫营跟着甩锅爹南下之后,某太子所依赖的对象。

    当下,能够在北方战场抵挡辫子入侵的“国之栋梁”勉强只有三支,其一是白杆军,规模约在两三万。其二是新老秦军,加一起能有六万。

    其三就是东宫卫队,三支精锐合计约十一二万,单打独斗或许不行,但背靠京城,抱团取暖是绝对没问题的。

    这其中,白杆军最为善战,秦军兵力最多,东宫卫队装备最好,可以说是各有优势,就看是否可以优势互补了。

    白杆军和秦军近期都在南方作战,是否可以尽快重创流寇,在入秋之后北上驰援还是个很大的问题。

    不过即使这两支部队勤王而来,根据某太子的圣谕,畿辅地区的明军的战术依然是龟缩。

    要是在这时候野战部队被辫子给打残了,往后还怎么反攻辽东?

    数量优势也是建立在具备一定质量的基础上的,光有数量,结果是一群乌合之众,那是完全没有获胜的希望的。

    一堆小舢板拼凑起来也不是航空母舰,而是艘一触即溃的大舢板而已。

    “殿下,核算完毕!”
1...335336337338339...4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