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没想到敌骑在这时候却不知死活地冲杀回来了,此地的守军根本就没做好应对的准备。
山谷里的官兵慌慌张张地往山上跑,山上的炮手又害怕误伤到下面的同伴,没有在第一时间开炮予以阻击。
这样便有不下上百敌骑从拒马桩两侧绕过,眼疾手快地用套索套住拒马桩,直接将多个路障给拖走了。
旋即便有义军的马卒开始沿着前方的路径大量通过卡口,全然无惧两侧官军的阻击,反而屡屡向山上施射,犹如过江之鲫一般壮观。
“快放铳”
龙在田也没料到战事会如此发展,同时心里也明白,由于兵力分散,自己又不敢投入寥寥无几的马卒部曲,这下死活是拦不住执意东进的贼军了。
“轰轰轰”
佛郎机是用子铳来装填,射速非常快,阻击效果也是斐然的,在交叉火力的打击下,片刻工夫便炸翻了不下四五十骑。
但山下的义军为了从此地逃出,根本不计伤亡,就是要凭借高速通过这块危险路段,全然不会逗留,更不会与附近的官兵纠缠恋战。
向西沿原路返回的话,面对同样数量的官军马卒,义军至少要折损一半,甚至更多人马,可在此地设伏的官军显然没有这个本事。
半山腰处的弓箭手虽说仍旧在施射,不过适才已经将所携带的箭矢用掉了一多半,余下的仅仅能够装装样子而已,一旦用完,就只能放任敌骑从眼前通过了。
射程较近的虎蹲炮在敌骑射来的箭雨里也难寻安全之处,没有掩体保护的大铳手纷纷中箭,使得可以散射的虎蹲炮失去了应有的震慑作用。
就算可以悉数开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数百弓箭手若是无法全力速射的话,光凭火铳与鸟铳,是挡不住贼军的强势突围的。
而且刚刚赢得一场胜利,已经可以对上面有所交代了,龙在田所部上下并没有与贼军殊死一搏的心气了,都想着保住自己的性命,不会被贼军伤到便好。
在这种消极迎战的情况下,面对有备而来,且兵力比前番多得多的贼军,官军的阻击也只能算是形同虚设,敷衍了事。
即使主将龙在田着急上火,要将所部人马都压上去,好阻断敌骑通过,下面的士卒都不会严格遵从军令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罗汝才的计划确实见到了奇效,在义军士卒的冒死冲杀之下,仅仅付出不到千骑的代价,大军便一鼓作气,冲过了卡口。
“又来一股贼军”
与前方贼军相聚大约二里地之遥,目测前来的兵力不少于之前的贼军,令龙在田所部的探马极为惊恐,立刻飞报给了总兵官。
对此,龙在田也有些错愕,本来是己部在此地设伏,想着能歼敌一千便好,没想到敌骑是来了一拨又一拨,前前后后兵力加起来高达上万,且都是马卒。
前面这波是没拦住,放跑了一多半,后面这波要是也没拦住,一旦被孙少保知晓了,自己便很是难堪了。
可是路障都被先前的贼军给破坏掉了,火药与箭矢也用得差不多了,若是数千敌骑前来闯关,如何才能留下他们
龙在田顿时有些愁眉不展,忽然看见天空中绽放出的三枚信号弹,这才如释重负,说明来者是官军。
贺人龙等人不敢硬打贼军主力,可是掉在屁股后面穷追不舍是没啥问题的,听到前方传来阵阵炮声,便猜到了贼军遭遇阻击。
可他们贸然进入战场,也会被误伤,故而才会刻意保持了一段距离,而且提前释放了信号弹,表明自己的身份。
果然在敌骑从卡口逃过之后,龙在田所部见到信号弹便停火了,等贺人龙所派的探马前来禀明之后,双方的总兵官便开始互通有无。
在郧县会晤时,孙少保是如此安排的,龙在田也是严格执行了计划,只是单凭五百马卒与两千多步卒,实在是挡不住数千敌骑所采取的强行突围。
若不是这四人观望不前,也不至于放跑如此多的敌骑,是役就是一个人在前面累死累活,四个人在后面看热闹,龙在田从他们距离贼军的远近就能判断出来。
不过眼下官军就是如此不堪,不是一个地方的官军有土兵与客兵之分,是一个地方的还分为嫡系与旁系,互相倾轧都是司空见惯之事。
这四位都是直属于孙少保麾下,皆为秦军,众口铄金,做为滇将的龙在田也只能强忍怒火了,不然双方闹翻,传扬出去,孙少保也是颜面无光。
好在这群家伙行事也知道深浅,当今不比往昔,而且孙少保不会容忍杀良冒功之事,自然也就没有带走任何战果,龙在田便不会让与他人了。
在毙杀了千余贼兵之后,没造成友军之间的误伤已然是相当不错了,四位总兵官与龙在田简短接说之后,心里有了计较,便继续向东追赶贼军
第393章:合兵一处
翌日清晨,经过一夜的疾驰,义军将士终于摆脱了追击,进入了荆山之中,并没有去房县百里开外的保康。
在保康接受招抚的“混世王”武自强起事之后见到守城的官军已然早有防范,害怕己部兵力折损,便没有贸然攻城,而是选择进山躲避,静待诸部义军来援。
这便使得从房县而来的义军人马得以迅速进山,省去了不少的麻烦,否则武自强手中尚有两千步卒,拖在后面会完全成为累赘。
若是让马卒迁就他们,必然会拖延全军进兵的速度,还要被官军马队撵上,免不了一场恶战。就此放弃的话,他们遇到贺人龙所部,便要横尸当场了,犹如前番房县之役一般惨烈。
作为堂堂的“混世王”,武自强也不是个废柴,在跑路之前,遣人将保康附近一带,凡是能吃得玩意都征集或者说劫掠一空,不然义军这近七千人马往后都得吃野菜充饥。
罗汝才这边的粮食早就丢的差不多了,每人也就能携带了三天左右的口粮而已,不能强行攻城,取得官仓存粮的话,就必须大范围搜集百姓所囤积的粮食。
好在湖广不必河楠或者陕茜,并未受到旱灾多大影响,远没到赤野千里的地步,隔三岔五就会下点雨,已经可以满足庄稼成长所需要的雨水供应了。
根据“曹操”结合前番失败所总结出来的作战原则,当下义军应该避开官军锋芒,寻找朝廷的软肋下手,无法攻城可以多找村落里。
将村子里的牲畜牵走,粮食扛走,若遇反抗,一律格杀勿论,这样才能以战养战,保持流动作战的同时,长期保证士卒的体力和战力。
罗汝才也大概猜出了身后这股官军马队的脾气,只要义军没有达到元气大伤的地步,对方就不会轻易动手,而且根据白贵牙将所的信息,极有可能是贺人龙所部。
对于秦军的德行,罗汝才是一清二楚的,他们历来是见便宜就占,专门找义军这些陕茜老乡的麻烦,双方交锋数载,互有胜负,积怨甚深。
贺人龙这厮也算是秦军中骁勇善战之辈,手下悍勇士卒众多,譬如李国奇与高杰等人,那高杰还出自李自成麾下,倒戈之前还拐跑了李自成的侧室,被众人贻笑大方。
阵战连折两阵之后,罗汝才是再不敢跟官军硬碰硬了,真要打的话,就必须有十足的把握,比如在山里打官军的伏击。
面对贺人龙所部刻意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的情况,罗汝才也没有甚子好办法,毕竟己部刚被官军伏击完,再想以彼之道,还治彼身,有点不切实际。
昨夜贺人龙所部在距离义军不足一里的距离都没打算强行冲杀过来,到了今日,自然不会傻到中计了。
只怕义军不攻城,身后的官军就不会动手,一旦义军企图强行攻占某处城池,贺人龙就要趁火打劫了。
罗汝才与黑云祥、张一川、薛成才以及新入伙的武自强,都感觉贺人龙所部对义军是如芒在背,无比难受。
可人家就是与你保持若即若离,你追,他就跑,你撤,他就撵。
不足七千人马的义军想硬吃四五千官军马卒,己方还没这个把握。
真杀到两败俱伤的话,一旦孙传庭那个狗贼率部赶上,只怕义军这点人马都要交代在这里。
罗汝才并不惧怕贺人龙,只是感到这厮跟狗皮膏药一样烦人而已,真正令其恐惧的是贺人龙后面的孙传庭。
郧县之败令罗汝才至今还耿耿于怀,难以忘却,毕竟两边兵力相差无几,义军这边或许还占据一些优势。
然而交锋之后,义军却被杀得尸横遍野,诸多首领都不得不率部落荒而逃,实在是让他无法接受,内心也感到十分的愧疚,很是对不住大家对自己的信任。
也正是那一役,义军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步卒被官军瞬间绞杀干净,能活着跑出来的都是马卒。
之后在房县碰到了“整十万”黑云祥,众人合力打下房县之后,那咄咄逼人的孙狗贼便旋即而至。
罗汝才便经历了起事之后的第二场惨败,与郧县那次不同,房县这次连马卒都没冲阵,步阵遭遇官军炮击之后,他们便撒腿跑路了。
不论是白贵、薛成才还是罗汝才自己,都不再想与官军正面交锋了,那种骇人至极的火力是马卒都难以招架的。
一次就能杀伤数百步卒,上万义军也扛不住几次炮击,便会全线崩溃,任凭官军马队随意宰割了。
昨夜更是触了霉头,在山谷里居然遭遇了官军伏击,折损不下两千多马卒,这可不同于步卒雑碎,全都是精骑,就这么损失掉了,没人不痛心疾首。
由于牙将受伤落马,“小秦王”白贵也在突围时战殁,侥幸逃出来的数百残部很快便被其他首领瓜分干净了。
义军就是狼群,那只狼死了,其他活着的狼便要上前分肉。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事主都死了,这么干也无可厚非。
黑云祥与张一川还念念不忘在房县,罗汝才等人不战而逃的事情。
问过之后才知道,率先跑路之人正是“小秦王”白贵。
这厮在山谷里遇伏被打死,也算是罪有应得了,他俩便不会继续追究了,犯不上跟一个死人较劲。
唯一感到心痛的己方就是那些被官军绞杀的步卒,在想积攒上千步卒就要费一番工夫了,可是不容易。
有灾珉的话,倒是可以拉起队伍,但跟常年征战沙场的前边军相比,这些人就是一群难堪大用的乌合之众。
“报北面来了一股人马,兵力不下万人”
“”
“可见旗帜”
“有张字大纛旗一面”
“哦”
“莫非是”
“八大王来了”
官军之中少有姓张的大将,众人想来想去,也就只剩下一个可能,那就是张献忠率部南下了。
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万一是官军假扮的义军,故意用义军的旗号来靠近的话,那就让人不寒而栗了。
眼下义军兵力较少,尤其是不能与官军死打硬拼,不然诸多首领真就要落得兵败身死的下场了,必须多加小心才行。
罗汝才马上派出探马,过去合适情况,若真是“八大王”来了还好说,反之就免不了一场恶战了。
“秉忠,可算把你给盼来了”
经过试探性接触,对面确系为“八大王”所部,对方也知道了南边这伙人是罗汝才集团,这样才算是合兵一处了。
见了面,罗汝才倒是绝口不提张献忠违约没去房县的事情,而是招呼起来,就跟多年不见的故友重逢一般热情。
“额也是对大哥朝思暮想啊”
张献忠为人圆滑,当众也要客套一番,若不是今日在这里碰上了,他根本就不打算去找罗汝才等人。
当初众人越好是五月初五起事,然而官军提前进攻,洪承畴更是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围剿义军,张献忠也害怕义军首领里有人会倒戈。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所部的伤害就太大了,故而打下谷城便东进襄阳了,只不过该地守军早有防范,没有让己部偷袭成功。
不然真的拿下襄阳,即便是洪承畴亲自督师进剿,也要先被他来个下马威了,更重要的是,襄阳城内囤积了大量的钱粮,足以供应十万大军作战之需。
只是洪贼素来难以对付,更不是吃素的货色,反手便另各部配合襄阳守军对己部发动围攻,义军这边实在是招架不住,才被迫掉头向南,寻找转机。
张献忠也没料到会在这里遇到罗汝才等人,经过一番寒暄,才知道对方的遭遇还不如自己,这下心里总算是平衡了许多。
“八大王”起兵时全军高达三万两千余人,还不算投诚的谷城守军,经过襄阳一役,刨去路上掉队的,仍旧留存了万人以上规模。
这还不算在外作战的长子张可望与次子张定国两部合计六千人马,所以“八大王”距离全军覆没还远得很呢。
光是此番前来的人马就超过了诸多首领麾下兵力之和了,这也是为什么朝廷特意派洪承畴率领十万大军专门对付“八大王”的根本原因。
罗汝才集团一方虽说兵力逊于“八大王”,可是眼下拥有四千多马卒,在马卒数量上几乎与张献忠所部持平。
这些都是机动兵力,具有强大的野战突击能力与较为持久的机动性,步卒在远距离转进以及长途奔袭时,其实没有多大的用处。
张献忠虽说兵力占有,也不敢小觑罗汝才等人,在这个时候,友军的力量强悍一分,那么对抗官军的希望就提高了一分。
“秉忠,你部身后可有追兵”
罗汝才不相信洪承畴会轻易放过张献忠,而且也清楚,要不是官军追得紧,眼前这位也不会出现在此地了。
“实不相瞒,确有数千追兵”
大量追兵就在身后,张献忠想要隐瞒也是不可能的。
虽然之前己部在山中干掉了唐通所部,可谓是一场大胜,无奈洪贼麾下兵多将广,杨御藩与牟文绶又率部追杀上来了。
击退追兵倒是容易,可如此一来,就等于是原地不动,消耗了最为宝贵的跑路时间,等洪贼率大军开到近前,只怕想跑都跑不了了。
对付身后的万八千的追兵,张献忠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可要击败高达五六万由洪贼率领的官军,那就是极为困难了。
若是自己与在外征战的两个义子汇合,兵力还有转圜的余地,如今就凭手中这万余人马,稍有不慎就要被洪贼大军围困,甚至重创了。
对于官军的这次进剿行动,脑子不比罗汝才差的张献忠早就想明白了,既然襄阳打不下来,钟祥又去不成了,自然是能跑多快就跑多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