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若是嫌麻烦的话,还可以打造盾牌,不管怎么说,有了像样的防具总比空手要强得多,士卒有了保命的信心才能彻底击败官军。

    阵战也少不了楯车,义军相信远道而来的官军所携带的楯车数量远逊于己方,步卒进行对战的话,楯车少的一方就必定会吃大亏。

    其他六人推崇兵力最少的罗汝才为老大,就是看他头脑灵活,而且在诸多首领里人缘极好,可以化解矛盾,调和关系。

    听到“曹操”说得头头是道,又将防御工作安排的有条不紊,大伙对其也就信任有加,未有疑虑了。

    四月二十八早晨,四万多义军将士沿汉水列阵,背靠县城,与来犯的官军兵马正面对垒,准备一战定胜负。

    赢家便可吞下湖广西北部、陕茜东南部、河楠西南部与泗川东北部这四省交界的一片广大地区。

    输家就只能连滚带爬,跑到一个相对安全的犄角旮旯来舔舐伤口,暂时偃旗息鼓,伺机东山再起。

    不论对官军还是义军来说,结果均是如此,所以两边都要竭力争胜,一旦输掉是役,便会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是无法恢复过来的。

    除去罗汝才之外,另外六人分属于两个集团,所以“曹操”命“一丈青”与“小秦王”两部人马为左军,“一条龙”所部为中军左翼。

    “小五营”的王国宁与杨友贤两部为右军,常国安所部为中军右翼,这样组成中军的两位首领的人马都可以与己方集团的兵马挨着。

    对于罗汝才麾下的一千人殿后,大伙也没有异议,不能让罗老哥就用这点兵马冲锋陷阵,这也说不过去。

    处于两翼的四位首领将马卒集结于左、右两军外侧,用以迂回包抄官军,而中军的马卒则部署在步卒战阵的后方。

    在抵挡住官军的冲锋之后,罗汝才便号令两路马卒从中路实施反冲锋,以图一举打垮孙贼的官军。

    总的来说,“曹操”的战术是防守反击,并未因为孙传庭的官军兵力不多,而头脑发热,葬送大好局势。

    这套战术就是以稳为主,不求速胜,但要稳赢,所以在义军的诸多首领看来,他们是稳操胜券的,也对“曹操”的部署非常认可。

    通过多年的实战积累,罗汝才也做好的最坏的打算,就是在阵战时,义军无法取胜,为了减少更大的伤亡,就必须迅速退到城内。

    以城池为依托,来消耗官军进攻的锐气,等到将其兵力杀伤地差不多时,再派出在周遭埋伏的大量马卒进行掩杀,争取反败为胜。

    如今天时被双方均分,而义军占据地利{固守城池}与人和{以逸待劳}这两大优势,罗汝才认为己方的胜算是非常之大的。

    以往义军成势在动{流动作战},得势在伏{伏击官军},颓势在静{静止不动},失势在阵{阵战对垒}。

    罗汝才对此在务农时也做过反思,为何义军一直在流动作战,却屡屡无法击败官军就是因为没能赢得决定性的战役。

    官军兵力有限,进剿势头虽猛,但面对流动的义军,即使经常取胜,也难以彻底歼灭。

    但对义军来说,击败某路总兵或者巡抚的进攻,也无法根本取得对暴明的最终胜利。

    伤那么一两根指头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即便在数年前,义军围杀了暴明第一猛将曹文诏,可在数年之后,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朝廷的招抚。

    要改变这种不利态势,就要取得至少一次对官军主力的完胜才行,必须杀得朝廷无力再次进剿方可达到目的。

    针对长途跋涉而来孙贼大军,罗汝才思前想后,考虑了诸多方面的因素,比对了敌我双方的兵力,才下了决心。

    当然,更大的原因还是四万人马连将士们的同家眷无法同时过江……

    “命贺人龙、李国奇、左光先、郑嘉栋所部为左翼,李守荣、孙显祖、薛敏忠、祖大弼所部为右翼,白广恩、牛成虎为中军,在山下列阵,准备迎敌!”

    孙传庭在千里镜里看到贼军已经出城列阵,军容齐整,旌旗招展,看这架势就是要与官军决一死战,便顺势下令官军这边也要列阵予以对应。

    中军虽然仅有两路总兵的人马,可是光白光恩一路边有一万两千余人,比其他三个总兵加起来还多。

    牛成虎所部在其后方,一来可以起到压阵的作用,降低前方的白光恩部发生溃败的可能,二来也是要使用太子从仙界引进的大杀器。

    作为官军各部里,仅有的两支拥有迫击炮团建制的部队,牛成虎所部拥有一百零八门迫击炮,另有相同数量的备用炮。

    全拿出来的话,一次便可向对方阵中投射两百余个zhayao包,这威力是任何没见过试射的人都难以想象的。

    在京郊的靶场试射时,各部只有总兵官级别的将领有幸得见那种盛况,而且严禁对无资格之人进行叙述,否则以泄漏军机之罪来惩处。

    而且即使是孙传庭,从京城到迎战贼军之前,都没见过一个炮兵团同时开火的情景,心中不免有些期许。

    但还是给这支奉若明珠的火器部曲在路上的歇脚地搜集了不少零部件,不管是铁皮、huoyao还是钉子,只要买的着就通通买下来。

    如今秦军有了钱,就用不着征用{明抢}了,一律照市场价付费拿走,尤其是在洛阳,城内的战略物资几乎被秦军带走了一多半。

    做法是有些过分,但孙传庭所部是要开赴前线作战的,这么做也无可厚非,正因为如此,才让麾下的火器妥善率高达九成以上。

    当下,官军粮饷充足,器械齐备,辎重妥善,除杂役辅兵之外,孙传庭麾下的四万兵马皆可出战,将士士气高涨,也让这位都帅有了与贼军决战的资本。

    从山脚下一直到岸边,距离也就有七八里而已,但这块较为开阔的地带刚好可以让摆下两军的战阵。

    对官军来说,吃了败仗,是很难爬到山上去的{没等跑回去,就会被对方的马卒给砍死}。

    对义军来说,被对方击败,也难以渡过背后的汉水{汉水在流经郧县时,江面刚好是最宽的}。

    罗汝才等人所倚的便是己方拥有城池,且背水一战,义军的马卒数量要比官军多,步卒更是以逸待劳。

    义军已经从惊慌失措的情形恢复过来,大敌当前,各部首领自然是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定要大败孙贼。

    首领们都没念过啥书,但也是有目标的一群人。

    远期的大目标就是推翻暴明,一起划地裂土,称王称霸。

    近期的小目标便是将孙传庭生擒活捉,磔示下锅便再好不过了……

    “都帅,末将麾下的迫击炮团已经准备就绪,只待都帅一声令下,便可对贼军开火!”

    牛成虎在前面布置妥当之后,才前来禀报,他们这个炮团可是全军的核心所在,更是孙传庭的倚仗利器。

    由于需要长途奔袭,追歼贼军,所以此番孙传庭重新执掌兵权,就放弃了笨重的红夷大炮,让部属携带重量更轻的佛郎机与迫击炮。

    前者用来直射,摧毁城墙与楯车,后者则可以曲射,对贼军的步阵造成极大的杀伤,二者均配备了上百门之多。

    “不急!待本帅一观!”

    孙传庭选择在凌晨进兵,早晨抵达战场,就是要用白天的时间来收拾掉贼军。

    不然即使取胜,天色已晚,也会让贼军趁乱逃脱,使得网里的“大鱼”溜走。

    在两军对垒时,越是急于进攻的一方,破绽也就越大,对战就是比拼耐心与体力。

    官军体力不占优势,便要更加耐心一些。

    一旦主帅急于求战,出现判断失误,那边要葬送掉上万乃至全军将士了。

    “阵容肃整,次序有佳,可见是贼军主力,不得掉以轻心!”

    孙传庭用千里镜大致浏览了一番,心里也有了计较,对方敢于背水列阵,自然也是有些实力的。

    贼军的兵力大致与己方相当,是役又是以逸待劳,官军将领当然不能轻敌大意,否则就有兵败的可能。

    “待贼军兵败,我部冲杀上去,专挑将领擒杀!”

    白光恩不忘叮嘱牙将与诸多高级别属下,既然是决战,那就要捞个够本才行,他刚才又将悬赏令看了一遍。

    罗汝才的首级可是价值五万两银子,即便五千两装一箱,也要十箱子之多,要是能够火中取栗,那就完美了。

    “总爷,咱不合计如何撤退”

    部下还是想着以前的套路,打不过跑,官军和贼军在保命的方式上,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身份不同而已。

    “放你驴屁!本将甚子时候跑过都给爷听好了,动刀的时候,须找贼将宰,不论死活,升官发财,就在今朝!”

    下面的人没见过迫击炮的威力,白光恩可是见过的,这上百个zhayao包招呼过去,啥贼军能扛得住

    是役己方胜算极大,故而白光恩已经考虑到如何将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了,捞钱是必须的,就看能不能抓到那条最大的鱼了……11




第373章:战阵前进
    对面的贼军不好惹,朝廷下令进剿多年也没有将其斩尽杀绝,但官军也不是等闲之辈,身为总兵的白广恩更不是个善茬。

    起初跟着“混天猴”为非作歹,后被洪承畴收服,摇身一变就成了朝廷的将领,所部自然也就跟着变成了官军。

    而且白广恩可是说是被朝廷招抚的前流寇首领里混得最好的一位,由于屡立战功,官居总兵官,儿子白良弼也是个偏将。

    所部能做为中军来使用,一来是孙都帅认为该部人马众多,不同于两部甚至三部人马并肩,更加便于自己指挥,而来也是看中了白广恩具有较为丰富的剿寇经验。

    “爹是役我军当真能胜”

    白良弼对于官军是否可以取胜还心存疑虑,因为对面贼军的兵马也很多,与己方几乎不相上下,而且背靠城池,若是战事不利,还可据城而战,此番交锋着实不好打。

    “我儿放心,为父跟随多位大员东征西讨,焉能看不出胜算有多大如今牛成虎麾下拥有一个炮团,装备多达两百余门新式火炮,此乃克敌制胜的无上利器过会儿等到贼军溃败,我儿亲率马卒冲杀溃兵,若能一举擒杀罗汝才,便再好不过,擒杀其他头目亦是大功一件,都帅少不了赏赐。切记,莫要靠近城池,否则必然被城头炮火所伤”

    白广恩跟儿子说过迫击炮的事情,不过这小子显然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不过也好理解,没看过当时试射的人,是绝对不会相信这个“破铁桶”能有惊奇威力的。

    别的人马不敢估计,白广恩认为己部在对阵时要是遭遇两百余枚爆炸式铳弹的轰击,势必会当场大乱,没说守阵迎敌,连队伍都难以再集结起来了,都会变成没头苍蝇。

    既然孙传庭将己部作为中军前阵,那便是送给自己立功领赏的机会,万不可疏忽大意,让此等好事从指缝间溜走。白广恩才叮嘱自己的儿子,过会该当如何。

    “请爹爹放心,孩儿铭记于心”

    得到了老谋深算的家父的指点之后,白良弼便亲率两千马卒在步卒方阵后方待命,他的部曲都是用来冲阵的,若是打得顺风顺水,那就上去砍瓜切菜了。

    白良弼多次看过悬赏令,还抄了一份,两军见到还未交锋,便从怀里拿出来再重新端详一遍,父亲之所以这么对罗汝才上心,就是惦记着那五万两银子的归属。

    在诸多贼军首领里,罗汝才的首级价值仅次于“八大王”,他们这路人马是够不着张献忠的,所以诸位总兵官嘴里不说,但心里都在想着所部能够擒杀“曹操”。

    “左右各让三步炮兵测距”

    这时,从身后传来了大声的提示,自后方来了一群士卒,由一个把总带队,其中的两个士卒手里还都拿着一个木杆,上面拴着个小镜子,不知道是干嘛用的。

    由于打着都帅旗,谁也不敢得罪,各级军官也就只能予以配合,士卒们依令而行,算是配合他们貌似奇葩的举动。

    这支小队的人马很快就像一把刀一样将军阵给切出了三条六步宽缝隙,然后用手里的杆子不断与后方的杆子进行对照。

    在实施炮击之前,先要进行测距,但若是军阵中的缝隙不呈一条直线,视线有所阻碍,就无法让观测员测出敌军前队距离己方的大概距离。

    从后阵到前阵,隔着上百步之遥,若是发现问题,大声喊话都不见得能够听清楚,只能通过这种办法来进行提醒。

    本来还可以用旗语,但是各部人马及各级军官都有自己的旗帜,一万人就有上百面之多,用旗语校正就会让人感到眼花缭乱。

    士卒横着挪位置还算容易,马匹挪窝就很困难了,所以前后足足用了一盏茶的时间,才算是校正完毕。

    “启禀都帅,卑职所部测距完毕,我部目前距离敌军约四百步,达到迫击炮之最大射程。若要只迫击炮发挥速射之功效,只恐须部曲须前进一百步”

    团长孟禾所率的炮兵团是孙传庭最大的倚仗,也是是役取得胜利的法宝,所以该部的任何事情都可以享受优先待遇,在战阵时也不例外。

    先得让敌军处于这种新型火铳的射程之内,将铳弹轰过去,才能使其阵脚大乱,之后全军才能实施突击,否则跟以往一样直接冲阵的话,那官军的损失就太大了。

    “一百步嗯传令下去,前进五十步”

    作为三军统帅,孙传庭也知道迫击炮的性能,这是绝密,但高级将领是有权知晓的。如今想要取胜,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火铳的威力。

    大敌当前,孟禾自然不敢虚报,若是冲杀起来,两军短兵相接,他这炮团是最为脆弱的部曲,最希望能够远距离杀敌。

    孙传庭害怕直接前进一百步过远,一旦队形出现散乱之状,便会让贼军有机可乘,犹如肥水之战那般情况,便只下令前进五十步。

    “进兵至旗”

    “进兵至旗”

    “进兵至旗”

    对阵时的进兵也是有规则的,不是说让将士们自己查数走,而是先让扛旗的士卒跑出去五十步,将旗子插在既定位置上,整个战阵再朝着旗子的位置进行移动。

    很快,在各级军官的大声号令下,步卒方阵便开始铿锵有力向旗帜插着的位置缓缓移动,由于最前方都是一排楯车,所以步卒知晓自己进入对方的火铳射程也不怎么害怕。

    因为贼军很少装备红夷大炮,多半都是佛郎机、大神铳、虎蹲炮这类射程不算太远的火器,在这些火器里,佛郎机射程最远,但到了极限距离,威力也就那么回事了。

    有了楯车做掩护,周遭还有这么多弟兄,即便身出最前方的步卒,看着对面数万兵马,也不会腿软。
1...234235236237238...4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