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谢涛道:“就算不是同一个村子,也不能就说明有问题,也许两人确实是叔侄关系,但并不是住在同一个村子里,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而且如果两人不是同一批进营地,也就不会知道对方也进来了,所以在亲属这一栏中,并没有填写对方的名字。”
顾立源道:“这样的情况也是有的,但我们再查下一去,发现两人填写的村名只有这两个人,也就是说两人所在的两个村孑,都只有一个幸存者。因此没有人能够证明这两个人的身份真假。”
谢涛道:“这也没什么啊,有的村子还全都死光了呢,只剩一个幸存者也不是不可能的。不能就说明他们的身份有假。”
朱南圳道:“也没有说他们的身份就是假的,只是没有人能够证明,而且如果这两个人的身份是真的,巧合点也未免太多了一点,你们算算有多少个巧合点,因此说这件事情可疑,也并没有错。”
这时罗岳忽然道:“现在王钟还在营地里,你们问过他没有。”
顾立源道:“这个到还没有。”
谢涛道:“对啊!怎么不问一下王钟呢?”
顾立源道:“果然这件事情真的有问题,那么我们去问王钟,就是打草惊蛇,因此我们暂时没有惊动王钟,还只是安排了人手,严密监视他。”
罗岳点了点头,道:“很好,你们做的很好。”
朱南圳道:“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查王钟吗?”
谢涛道:“我看就算是有问题,也不会是什么大事,如果这叔侄俩真有问题,那么王强可能是偷跑出营地,寻找营地外的红莲教去了,如果没问题,那就是一次普通的失踪事件,总之我们可以慢慢调查,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红莲教的大军压境,所以罗将军仍然率军出击,调查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吧。”
罗岳想了一想,也点头道:“好,就这样办吧。”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一)
“出发!”
随着这一声令下,在营地的广场中,已排好队列的军队依次开拔,走出了营地,随行的还有不少的车辆。军队的人数虽然不算多,但也看得出队列整齐,军容严肃,士兵们精神饱满,而且气势迫人。
在营地广场的周边,也站满了围观的人群,对军队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因此军队的集合,开拔也引得许多在营地广场里活动的灾民围观。
王钟也混在人群中,看着军队一队一队的离开营地,嘴角也禁不住泛起了一丝微笑。他一直就在等待着这个时刻,只是没想到昨天王强刚走,今天人民军就开拔出动了。而军队一走,营地的守备必然空虚,因此营地外的人正好可以发动突击,成功的机率将会大幅增加。
当然王钟心里也有些懊悔,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就应该让王强在营地里再推迟一天,这样就可以将这个重要的消息传给外面的人了。不过这到也不算是什么大事,虽然现在营地里只剩下自已一个联络员了,但军队离开之后,在营地内外必然会留下一个巨大的空档,监控也不可能像前几天那么严密,因此自己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将这个重要的消息通过联络点传出去。
不过在这个时候,王钟也提醒自己,越是到接近成功的时候,就越是要小心谨慎,不能大意,因为营地里的守备人员虽然减少了,但也绝不能轻视,如果在这个时候出了什幺漏洞,被营地抓住,那可就前功尽弃了,因此到也不必急于一时,可以先观察一二天再说。
而就在王钟想着的时候,忽然听见傍边有人道:“现在军队走了,营地的守备也空了不少,如果还有红莲教的人在营地里没有被抓出来,他们再出来闹事可怎么办?”
“放心吧,我们己经挖出了那么多红莲教的人,就算是还有少数漏网之鱼,又能翻得起什么浪花来。”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我这不是为了营地担心吗?”
“放心吧!我从首长那里知道的,上海那边己经派增援的军队来了,听说一共有2个团的军队,7、8000人呢,也就是2、3天的时间就到咱们营地了,等援军一来,还有什么好怕的。”
“哦!原来是这样,那我可就放心了。”
听到了这里,王钟的心头也不大震,如果上海那边真的派增援的军队,对自己这边的计划当然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军队一到,就必然会加强营地内外的警戒,到时候别说自己还能不能把消息传出去,而且就是发动袭击,成功的机率也要低得多了。
那么就必须在营地的援军赶到之前,发动对营地的突击,而自己也就要尽快的将这个消息传给外面的人,让他们尽快发动行动。那么自己还想再观望观望,恐怕就会贻误时机。而且利用联络点传消息的方式也不可取,一来是今天自己没有机会出营地;二来就算自己找到机会,出了营地,并成功的将消息放在联络点上,但什么时候才能被外面接应的人拿走,就不好说了,拖个2、3天也不是不可能的,但现在的局面,是拖不起的。
于是王钟思来想去,认为自己只能采用王强的方法,连夜直接逃出营地,给外面接应的人送信。不过这一来也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就算自己成功逃出,但连续二天都有失踪人员,会不会引起营地的警觉;第二是现在营地里只有自己一个联络员,自己一但逃出营地,那么营地内外的联络也就彻底中断了,如果再发生什么突发的事件,将没有办法再作出改变。
但王钟经过认真的考虑权衡之后,认为还是连夜逃出营地送信,要更重要一些,因为自己这一方混进营地的人并不多,除了联络员之外只有12个人,而且营地里的守备也不能轻施,因此发动对营地的袭击还是应由外部发动,等外部发动袭之后,在营地里潜伏的人再出手协助配合。
而另两个问题,首先是就算营地因为连续二天都有失踪人员,而引起警觉,但营地不可能知道其中的细节,因此既使是警觉,也不会有针对性的布置;其次是自己今晚逃出营地,明天晚上肯定会发动袭击,实际营地内外的联络中断也就是一天的时间,发生突发事件的机率并不大。而且在这个时候,必须当机立断,不能犹豫,这个险还是直得一冒的。
想到了这里,王钟也就下定了决心。当然营地里还是要再布置一下,因为还要给营地里的其他潜伏人员交待一番。这时王钟的活动时间还有,于是赶忙去拜访了一名潜伏人员,向他说明自己在今夜要逃出营地,去给营地外的人送信,估计会在明天晚上发动对营地的袭击,让他去通知其他的潜伏人员,作好行动的准备,只等明天晚上,营地外发动袭击,然后在营地里制造动乱,里应外合,互相协力,一举攻破营地,而且杀的人越多,给营地制造的破坏越大越好。
安排好了这些事情之后,王钟才回到自己的营区里,一边养精蓄锐,一边耐心的等待着吃晚饭的时候。因为在吃晚饭的时候,众人可以暂时离开自己的营区,而且由于人员众多则集中,会形成一定的混乱局面,守备也比较松懈,因此在吃晚饭的时候,也就逃出营地的最佳时机。
到了晚饭的时候,众人纷纷结伴离开营区,到餐帐去吃饭,而王钟故意磨磨蹭蹭,落到了后面。结果成了一个人单独行动,不过离开营区之后,王钟又混入其他营区的人群中,因此也不引人注意,而走到餐帐附近时,王钟又假作去厕所,然后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溜出了餐帐区,来到营地的围墙边上。
营地的围墙是用粗木扎成木栅做成,高约3米多,这个高度对普通人来说当然是很难翻跃,但受过训练的人来说到并不算什么,而且营地的范围太广,守备的军队只有两个营,当然不可能将围墙占满守备,营地采取的办法是每隔30米左右,设置一个5米高左右的瞭望塔,布置士兵在塔上值守,当然主要的任务到并不是监视营地内的情况,其实营地里到并不太担心有人逃出去,因为如果是灾民,逃出营地基本是死路一条,因此瞭望塔的主要功能是观测营地外面是否有敌袭。并将营墙围边30-50米范围内的树木、杂草全部都清除干净。
当然如果有人要翻墙逃出营地,瞭望塔也是能够发现的。不过由于营地是设置在邱陵地区,地势高低起伏不平,而瞭望塔的功能主要是对外,因此对内的观测还是存在着一些盲区,王钟等人在进入营地之后,就特意观察营地里的情况,他们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当然很快就发现了这几个盲区,在必要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几个盲区逃出营地,昨天王强,今天王钟就用上了这些盲区。
王钟先拿出一条绳子,双手握住两端,将绳子的中端抛挂在木栅上,然后双手用力拉着绳孑,带动身体,翻过了围墙。但跃过了围墙,王钟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在营区外可是没有盲区的,好在是这时天色已晚,不一会儿就全黑了下来,于是王钟才趁着夜晚,快速的跑过空旷带,钻入丛林之中,然后才借着星光月色辩清方向离开。
黑夜中当然行走不快,因此王钟走了近两个小时,才来到一个小山凹外,借着星光月色可以隐约看出,远处有一些房屋,还可以看到几点灯火光芒。
原来这里是一个小山村,规模并不大,只有十几户人家。其实严格来说,这并不算是一个正规的村庄,在州府的户籍上根本没有记载,一来是规模太小,只有十几户,二来没有田亩地产,也收不到税,其实就是一些靠打猎、采药的人在这里聚集,才组成的一个小山村。这种小村,在山区、丘陵地区是十分常见的。
看到了小山村,王钟也不由的精神一振,赶忙加紧脚步,向小山村走去。时间不长就来到了小山村的近前,但就在这时,突然听到在黑暗中有人喝道:“站住,你是什么人?”
王钟立刻停下了脚步,嘴里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通,当然如果有懂的人就能听得出来,王钟说的是日语。果然在黑暗中立刻有几人钻了出来,其中一个走到了近前,仔细看了看王钟,道:“中田上尉,怎么是你,昨天这个时候川口就回来了,你怎么也回来了。”
王钟摆了摆手,道:“有紧急的情况发生,我不得不从营地里赶回来,而且现在要马上面见大岛长官,请你立刻去向大岛长官通报一声,如果现在大岛长官己经睡了,也要把他叫醒过来,明白吗?”
那人听了,赶忙道:“好的,中田上尉,请你稍等一下,我马上就去通报大岛长官。”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二)
时间不长,通信的人回来,道:“中田上尉,大岛长官请你进去。跟我来吧。”
王钟立刻跟着那通信的人走进村子,来到一间房屋前,虽然是在晚间,但也能看出这间房屋十分简陋,屋檐矮小,门板墙壁还透出不少灯光。进屋一看,只见正中的木桌后坐着一人,年纪在50左右岁,身形削瘦,虽然穿着一身粗布衣服,但也掩饰不住阴沉冷酷之气。
王钟立刻站直立正,敬礼道:“陆军情报部五处,外派员上尉中田小五郎,向大岛长官报告。”
大岛长官也站起身,还了一礼,道:“中田上尉,我就是大岛川义。不必多礼,坐吧。”
中田小五郎在大岛川道的面前坐下,大岛川义道:“昨天川口中尉从营地回来,向我们报告了营地里的事情,红莲教的事情,你们办得很好,营地里的警惕己经大大降低了。”
中田小五郎道:“报告长官,营地里的警惕降低,不是因为红莲教的事情,而是军队己经出动,迎战红莲教的军队去了。”
大岛川义哈哈大笑道:“好啊,想不到人民军的行动这么迅速,看来我们己经是胜利在望了。但是你在这个时候从营地跑出来,又是为了什么?你的行动是非常危险的,有可能会被营地发现,提高警惕!因此我相信你会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吧。” 说到最后的时候,语气也严厉了起来。
中田小五郎的神色不变,道:“根据我得到的消息,上海的援军马上就会赶来,这次的援军有2个团的兵力,到达营地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天,所以请长官不要高兴得太早了。这也是我在川口中尉回来的一天之后,我又从营地赶回来的原因,这个解释是不是合理呢!”
大岛川义听了以后,脸色也变得凝重了起来,点了点头道:“很好,这个消息非常重要,中田上尉,你的行动非常正确。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必须马上行动,今天是来不及了,明天晚上动手。”
中田小五郎道:“我己经通知了营地里的潜伏人员,让他们准备在明天晚上行动,不过必须要等到外部的进攻开始以后。”
大岛川义道:“很好,中田上尉,你做的很好。”
中田小五郎道:“如果明天晚上动手,那么我们只有不到24小时的时间准备,不知道够不够?”
大岛川义道:“够不够也必须动手,不然等援军一到,营地肯定会加强警备,再动手就晚了。不过你尽管放心,现在我们的准备工作其实也差不多了。”
中田小五郎道:“别的都还好说,最重要的人手够不够,我们这一次一共只有32个人,除了还有12个人在营地里,现在这里加上我也只有20个人。”
大岛川义呵呵笑道:“这个你放心吧,北京那边派来了了120多人,都是由川岛少佐亲自挑选,并且进行了一些基本的训练,虽然比不上我们的人,但还是可免强一用,当然我们的人手再增加2、30人,那就更稳了。可惜我们的这次行动只是情报处组织,但没有得到军部的支持,能够动用的资源有限,也包括人力资源,因此也不得不借助清廷的力量,幸好是川岛少佐在清廷那边还有不少的人脉关系,才能够给我们招集120多人来。”
中田小五郎道:“本来这是一个大好机会,可以沉重的打击华东**,但可惜军部的那些人太胆小了,生怕惹怒了华东**,靠这批人振兴日本,简直就是白日作梦。”
大岛川义道:“不要抱怨了,现在我们只有这样的条件,但也要做出像样的成绩来,让军部看看我们的能力。”
原来华东**在长江中下游救灾,给清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明知道华东**可以借救灾之机,收买人心,并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但清廷却又没有办法,想驱离华东**,但长江中下游的督府大员们除了安徽巡抚恩铭之外,其他人都再敷衍,而自己出来救灾,和华东**竞争人心,但又没有这个人力财力,因此也拿不什么有用的办法来。结果朝议了几次之后,干脆就不了了之了。
但在清廷里有一部份人却动起歪脑筋来,既然驱离不了,而自己又没有能力救灾,那就破坏华东**的救灾行动,毕竟破坏比建设容易。而且上一次清廷的宗室就组织过对上海的恐怖袭击经验,虽然不算完全成功,但也确实给上海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如果能给华东**的灾民营也搞一次,到是可以出一口气,于是一部份清廷的宗室就开始行动起来。
不过清廷的宗室们虽然有钱,也有心要干点事情出来,但要他们俱体去组织策划行动却还是不行,毕竟搞破坏也是个技术活,由其是要搞华东**的破坏,上次对上海的恐怖袭击就是找日本人帮忙,因此这次还是只能找外援,也就是日本人帮忙。
最终是由和日本人关系最为密切的肃亲王耆善出面,其实在上海恐怖袭击之后,肃亲王耆善就因为是这次行动的主要策划者之一,被革去了王爵,不过那次的行动却让耆善在清廷的宗室中赢得了很高的声望,都认为他有胆识、有作为,衍然成了宗室的首领,因此耆善在清廷的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大幅的提升,这次自然还是要由他来出头。当然耆善也是极力的主张要破坏华东**的救灾行动。于是耆善又找自己的老朋友川岛浪速,请他帮忙。
而这个要求到是正中川岛浪速的下怀,因为日本在远东战争中惨败,不仅几乎完全耗尽了国力,而且还向华东**支付了大量的赔款,日本人自然对此耿耿于怀,特别是华东**参战的时机是在日俄两国的舰队在对马海战中打得精疲力竭时出手,一举几乎全歼了两国的舰队,这就更是让日本人觉得不服气,认为华东**是不宣而战,还是无耻的偷袭,胜之不武,因此在日本国内,一直都有“远东战争是华东**偷走了日本的胜利”,而日本**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也刻意的加强,推动这种说法,于是日本上上下下,**民间,都对华东**的胜利不服,总想找个机会出一口气。
不过现在日本的国力疲惫,军队也遭到重创,再和华东**开战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搞一些小动作,比如对华东**进行恐怖袭击。由其是这次华东**的救灾行动,让日本人看到了机会,毕竞救灾的地点不是华东**的管辖范围,正好适合日本设在中国的间谍人员动手。于是有人向日本**建议,破坏华东**的救灾活动。
但远东战争结束之后,伊藤博文重新担任首相组阁,他是日本少见的有大战略眼光的人,知道这种恐怖袭击、破坏活动对华东**的打击其实十分有限,基本造成不了什么大的损失,更是动摇不了华东**的统治基础,由其是破坏华东**的救灾活动,在道义上也是说不过去,相反还会惹怒华东**,并且引来华东**的报复,而现在日本元气大伤,更需要时间休养生息,确实不宜在这个时候和华东**恶交,因此伊藤博文也严令陆军部,在这个时候,决不许轻举妄动
当然在私下里,伊藤博文和陆军的首脑山县有朋会面,向山县有朋陈明利害,请山县有朋一定要约束陆军,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轻易去遭惹华东**。而山县有朋也算是识得大体的人,于是也答应了伊藤博文。并且又严令陆军部的情报处,决不许对华东**有过激行动。
尽管山县有朋是陆军的大佬,但这个命令还是引起了大量中下层军官的不满,当然这个时候山县有朋还能镇得住场子,因此尽管陆军部里是怨声载道,但到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就在这时,川岛浪速发回电报,说明了耆善的请求,并要求国内支持。但这个要求理所当然的遭到了陆军部的拒绝,不过陆军部的情报处负责人福岛安正少将却认为这是一个报复华东**的好机会,至少可以让日本出一口气,虽然陆军不允许,但福岛安正决定由情报处来单干。
不过没有陆军部的支持,情报处的资源就十分有限,只能从国内派少数几个人去支援川岛浪速,虽然日本在中国的间谍不少,但能用的人也不多,一来是破坏行动需要打的人,最好是军人,而间谍虽然也受过一些军事训练,但毕竞不是正式军人;二来间谍大多都有自己的任务,一但调动大量人员,会影响情报工作的效率,因此最终只能抽调出30多人给川岛浪速。
这么一点人手当然是不够的,于是川岛浪速又去找耆善,让耆善找一些有用的人来帮忙。于是耆善立刻发动宗室,招募人手,反正就是不惜重金,什么江洋大盗、绿林飞贼,江湖大佬、草莽英雄,屠狗之辈、亡命之徒等统统招集起来,也正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到是给川岛浪速凑了好几百人,而川岛浪速对这些人又筛选了一番,并且亲自对他们进行训练,最终确定了120余人。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一一七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三)
当然只靠这么一点人,要想搞出大破坏来,当然是不容易的,上海恐袭的时候,共计出动了4、500人,最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和日本初预定的目标还是相差甚远。
但就在这时,红莲教在安徽起事,川岛浪速也不由得十分高兴,这可是个大好的机会,可以借助红莲教的力量,虽然川岛浪速也清楚,红莲教不过是仗着用一些装神弄鬼的手段,哄骗愚民蠢夫罢了,这一套在数年以前的义和团运动中川岛浪速也见得多了,因此想靠红莲教去对付华东**根本是不可能。
不过像红莲教这样的组织,在成事之初一般是可以闹出很大的声势来,那么只要运用得当,还是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川岛浪速的计划就是可以利用红莲教来吸引华东政的注意力,自己则可以在暗中行事。
由于红莲教是在安徽颖州府起事,因此破坏的目标也就确定是华东**设在庐州府的灾民安置营,于是川岛浪速一方面派人混入红莲教里,另一方面又安排人手,伪装成灾民,混进安置营里。
日本间谍的能力在红莲教里自然是游刃有余,而红莲教在成事之初,人员迅速扩张,也急需人材,而且红莲教松散的组织结构,也给了他们极大的活动空间,因此潜入红莲教的日本间谍很快就都混成了头目,还有两人升到了使者的位置。并极力的向红莲教的高层建议,进攻庐州府,攻占华东**的灾民安置营,又置派遣大量的红莲教徒化妆成灾民,也混进安置营里,并且控制了红莲教的对外联络
随后川岛浪速在安置营附近寻找临时据点,最终找到了这个小山村,这里的位置隐密,人户不多,而且与外几乎隔绝,正是个隐敝人员的大好场所。于是命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将大岛川义主持,带人先将山村的居民全都杀光,然后安排人员依次的进入村孑,并且都换上了村民的服装,又陆继运入不少的枪支武器弹药等物,只等时机一到,就可以向营地发动袭击。
原来川岛浪速的计划,是让红莲教徒在安置营里发展教众,然后聚集闹事,制造混乱,给大岛川义一伙创造机会,里应外合,一举攻破营地,但营地管理严格,而且红莲教徒在安置营里发展教众也相应不顺,因此川岛浪速也意识到,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要攻破营地,必须是以营地外为主。于是又生出了一计,故意让营地里的红莲教徒闹事而暴露出来,结果被营地几乎一网打尽,这样做的目地就是转移营地的注意力,并且放松警惕,有利于自己的行动。
到目前为止,川岛浪速的计划进行得都算是顺利,红莲教的潜伏人员被抓捕之后,营地确实是松了一口气,而罗岳又率领军队去迎战红莲教的军队,造成营地的守备空虚,可以说这是日本人发动袭击的最佳时机,虽然上海派来了援军,但还有时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