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第十八章 海军编制(二)
黄哲接着道:“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造船厂的产能有限,现在我们有二个造船厂,分别是天津造船厂、青岛造船厂,但只有青岛造船厂有建造万吨军舰的能力,不过现在青岛造船厂只有3个建造万吨军舰的船坞,其中有一个是我们穿越军舰专用的维修船坞,因此我们现在只能够同时开功建造两艘万吨军舰,而一艘万吨级军舰的建造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其中下水舾装约为半年,大约16-20个月都在船坞里,从理论上说,在这个5年周期内,我们最多也只能建造8艘万吨军舰,但考虑到我们还有大量俘虏的军舰要维修,还有军舰要进行保养和检修,实际以我们目前的产能,只能建造4艘万吨军舰。”
王海龙吓了一跳,道:“这么少吗?”
黄哲道:“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会在青岛造船厂扩建两个能够建造2万吨军舰的船坞,但这项工程大约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另外在大连兴建造船厂、以及对上海的江南制造局进行改造,成立江南造船厂,都被列入141计划,这几个计划如果完成,我们的造舰产能会有质的飞跃,在理论上可以达到同时开建6-8艘大型军舰的能力,但大连造船厂还在选扯中,到可以投产建造大型军舰,至少需要3-4年的时间,而江南造船厂的改造完成,也需要1-2年的时间,因此从产能的角度说,我们大批量建造大型军舰,应该是在下一个五年周期。”
王海龙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还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黄哲又道:“最后一个问题,是造舰的配套能力不足,造船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业,有数百,仍致数千个配套的工业体系,不是有一个造船厂就能解决,在第一个5年计划中,我们己经解决了大部份的配套体系,由其是在1906年,钢铁厂研发的2103型特种钢,成功的解决了军舰龙骨用钢的问题,是一大突破,但目前有三个军舰最重要的配套体系,动力系统、装甲钢、主炮,我们都没有自主生产的能力。现在看来,我们和德国有协议,共同研发蒸汽轮机,现在己经到了正式装船的阶段,而按照协议,德国应该帮我们成立一个蒸汽机厂,不仅可以生产蒸汽轮机,还包括锅炉、往复式蒸汽机,这个项目己列入141计划,因此动力系统有望在这个5年周期内解决,但装甲钢,还有大口径主炮,目前我们只能依赖于进口。”
王海龙道:“原来我们还有这么多不行的地方啊,报纸天天吹这个突破外国的垄断,那个成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都是骗人的。”
尚晋峰道:“当然不是骗人,只是我们需要补的课太多了。”
张威道:“有了蒸汽轮机,还要往复式蒸汽机干嘛?”
黄哲道:“复式蒸汽机的技术成熟,成本低,在民用船只上还是可以使用的。”
***道:“柴油机呢?我们不是己经有了柴油机厂吗?”
黄哲道:“目前柴油机的功率都不大,主要还是用在车辆和小型军舰上,而要用在大型军舰上,至少需要15年的研发时间。”
王海龙道:“直接说吧,我们现在到底能够建造什么样的军舰,有设计方案吗?”
黄哲点了点头,立刻命人从会议室傍边的准备室里,抬出了几幅图板,挂在展示墙上。众人一看,画的是一型军舰的平面、侧立面、效果图。
黄哲来到图板,拿着一根指示棒,道:“这是我们设计的下一型战列舰的图纸,当然可以看作是干将级的改进行,主要的参数为,全长为139米,宽19.2米,吃水8米,预估排水量在13500-14000吨;主炮仍然是8门280毫米主炮,分4个双联炮台,沿中轴背负式结构布置;装甲是,主装甲300毫米,,司令部和主炮炮塔350毫米,副装甲带和穹甲为150毫米,甲板装甲80毫米,动力和干将级一样,最大航速为20节,比干将级要少0.5节。”
王海龙道:“既然是改进型,那肯定是要和干将级有一些变化吧?改进之后和原来的干将级相比,倒底是有那些不一样呢?”
黄哲道:“主要的变化有两个地方,首先是航程,由于干将级战列舰为了满足8门主炮的布置,而在这个时代,12000吨的战列舰只布置了4门主炮,因此只能在航程上进行妥协,干将级的载煤量只有900吨,最大航程是12节航速3600海里,在这个时代,这个航程只能算是港口保卫者的水平。不过我们在设计这一型军舰时,并没有远洋作战的要求,主要还是在近海区域内作战,那么这个航程劣势的影响也就不大;但考虑到我们现在己经占据了婆罗洲,将来海军的活动范围将包括整个南海地区以及爪哇海地区,那么干将级的航程不足弱点将会被扩大化,成为最大的短板,因此新型战列舰的贮煤量增加到了1300吨,航程也可以提升到4500海里,这样也基本可以满足目前我们海军的作战要求。”
王海龙连连点头,道:“这个改进不错,干将级其他的性能都不错,确实就是航程少了一点。” 王海龙指挥过两艘干将级战列舰参加纳土纳群岛海战,长途奔袭达5000余公里,由于当时舰队是以15节的航速行驭,结果两艘干将级战列舰在途中进行了两次补煤,虽然当时海军阵中有岳阳舰押阵,可以用舰上的雷达扫描周边情况,因此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情况,但在远东战争结束之后,5艘现代军舰都将逐渐退出一线,退到二线,那么干将级航程不足的弱点就会成为舰队的一大短板。
其实改进的战列舰将航程扩大到4500海里也只能算是免强及格,要真正达到远洋作战,航程至少要提升到5000海里才行,不过目前华东**海军的主要活动范围还是在南海地区,虽然不算是在近海作战,但也还达不到远洋作战的标准,因此这个航程也足够了。
黄哲接着道:“第二个大改变是火力,当然主要是副炮的火力,干将级的副炮为8座双联装155毫米口径火炮;和8座双联装100毫米口径速射炮,然后就是6座双联装50毫米口径速射机关炮。但根据舰上士兵的反应,这样的火力层次拉得太大,在155毫米火炮和100毫米火炮之间,缺少120毫米口径级别的中间火力;而存100毫米火炮和50毫米机关炮之间,也缺少75毫米的速射炮,这些缺限导致了干将级战列舰在对付中近距离的目标时,显得有些火力不足,我们以前的考虑是,简化火炮的口径,以降低后勤的压力与军舰的调度,但简化后勤,是以不损害军舰的火力为前提,因此这一次改进,主炮和155毫米口径副炮不变,其他火炮为4座双联装125毫米口径火炮,4座双联装100毫米口径炮,6座75毫米口径速射炮,6座双联装50毫米口径速射机关炮。这样形成6个层次的火力布置,当然俱体的效果还要看实战的结果,毕竞实战才是检验武器好坏的唯一标准。”
王海龙也连连点头,干将级的火力层次相差太大,确实也是一个问题,虽然这样一来确实简化了后勤的压力,但也造成了在战争中的无谓浪废,如对敌军3000吨以下的军舰,100毫米火炮的威力有些不足,而155亳米火炮的威力却又过盛,125毫米这个级别的火炮正好;而对付500吨以下的军舰,100毫米火炮的威力就过剩了,50毫米口径速射机关炮又差了一点,需要75毫米这个级别的火炮。
当然这样一来原来命4级火炮变成了6级,后勤的压力加大,军舰内部的调度也更为复杂,因此这实际就是一个取舍的问题,而俱体的利弊,只能在战争中去寻找。尽管穿越者对这个时代的军舰发展方向都清楚,但这种细节却都不清楚,需要积累相应的经验,人民军海军在这些方面还有些幼稚。
这时王海龙又道:“干将级战列舰和赤兔级装甲巡洋舰是采用的同一舰型,也就是一型两舰的思路,即然干将级战列舰有改进型出现,那么赤兔级装甲巡洋舰有没有改进型。”
黄哲点了点头,道:“当然是有的。” 说着又命人换了一套图纸,道:“这就是赤兔级装甲巡洋舰的改进型,和新型战列舰是采用的同一舰型,只是宽度少了一点,只有18.3米,吃水7.5米;估计排水量在11000-12000吨之间;主炮仍然是8门200毫米主炮,分4个双联炮台,沿中轴背负式结构布置;装甲是,主装甲180毫米,,司令部和主炮炮塔220毫米,副装甲带和穹甲为100毫米,甲板装甲50毫米,最大航速22节,航程是12节5400海里。”
王海龙道:“这些数据从总体来看,也就是赤兔级略放大了一点,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战斗力也没有明显的增强啊,只有航程增加了400海里,不过增加了这么一点航程,实际的意义并不大啊。”
由于装甲巡洋舰和战列舰的定位不同,活动范围要比战列舰大得多,因此对航程的要求比战列舰要高,而且赤兔级装甲巡洋舰的排水量超过了万吨,属于大型装甲巡洋舰,也有足够的吨位来装纳煤碳,设计的航程达到12节5000海里,尽管在巡洋舰也只能摆尾的,但也算是差强人意了。
第十九章 海军编制(三)
黄哲道:“装甲巡洋舰的改进主要是在火力上,原来赤兔级装甲巡洋舰的副炮配制和干将级战列舰一样,也存在火力层次差距太大,而且200毫米主炮和155毫米副炮的作用重复性太大了,155毫米副炮在战列舰上的作用主要是对主炮射速慢的补充,在战斗中,攻击敌舰的甲板上目标,另外就是对付3000-5000吨级的军舰;但在装甲巡洋舰上,这些功能和200毫米主炮都有些重叠,因为在射速上,155毫米副炮和200毫米主炮相比的优势并不大,而在对付3000-5000吨级的军舰,200毫米主炮虽然有些火力过剩,但也不算牛刀杀鸡,相反是120毫米这个级别的火炮,在射速上比155毫米炮更快,对付3000-5000吨级的军舰也有一定的杀伤力,毕竞这个级别的军舰,装甲都不会很强。因此我们对新型装甲巡洋舰的副炮配置是,4座双联装155毫米火炮,8座双联装125毫米火炮,4座双联装100毫米火炮,8座双联装75毫米速射炮,6座双联装50毫米口径速射机关炮。”
王海龙点了点头,道:“好吧,不管是怎么改,我就想知道这两型军舰在这个五年周期内打算建造几艘?”
黄哲看了看尚晋峰,见尚晋峰点点头,于是道:“这两型军舰将各自建造两艘,战列舰仍然是以古剑命名,分别命名为龙泉号、湛卢号;装甲巡洋舰也是沿用名马命名,分别命名为乌骓号、黄骠号,这样和先前建造的干将级、赤兔级可以编成一个战斗编队。”
王海龙摸了摸下巴,道:“这样很好,干将级、赤兔级确实和其他的军舰编不到一起去,那么之后再建造什么军舰?”
黄哲又命人第三次更换了图板,道:“这就是这个五年计划中将建造的全部军舰。” 而也有人将一份文件发放给参会的众人。
王海龙接也文件,只见封面上写着【1907-1911五年造舰计划】(初稿),大约有10余张纸的厚度,王海龙翻过一页,只写纸上写到:
战列舰二艘:干将级改进型;
装甲巡洋舰四艘:赤兔级改进型二艘,济南级二艘;
巡洋舰十八艘:青州级二艘,青州级改进型四艘;东昌级四艘,东昌级改进型八艘;
驱逐舰36艘;(略)
潜艇16艘;(略)
预留海军陆战队用军舰8-10艘,吨位4-5万吨。
王海龙又翻到第二页,这是详细介绍将建造的军舰图型和参数,干将级改进型战列舰、赤兔级改进型装甲巡洋舰就是刚才黄哲介绍的,后面还有其他青州级改进型、东昌级改进型,以及新设计的驱逐舰等等。王海龙又翻了几页,就没有再看下去,道:“这5年只造2艘战列舰,是不是太少了,我们现在一共才只有8艘战列舰,而且远洋号和瞭洋号也基本确定要退居二线了,那么右这个5年周期结束,我们还是只有8艘战列舰,最多也就能编成两个分队。以我们现在控制的海域和岛屿,8艘战列舰是肯定不够的。”
黄哲道:“这是因为干将级改进型本质上也是一种过渡的军舰,主要是为建造战列舰积累技术与经验,不可能建造很多,而且我们考虑到有一部份俘虏的战列舰在经过维修之后可以入列服役,这样我们的战列舰数量是足够的,因此干将级改进型战列舰只建造两艘,维修之后入列服役的战列舰在后面有。”
王海龙听了,赶忙翻到后面,果然见最后两页是維修战舰,其中战列舰有:英国不和号、威严号、火星号;法国絮弗伦号;俄国光荣号、列特维赞号、胜利号、佩列斯维特号、波尔塔瓦号共计九艘。装甲巡洋舰有:英国贝里克号、法国克勒贝尔号、俄国勇士号共计三艘。后面还有防护巡洋舰、驱逐舰等,王海龙也就没有细看,只是在心里默默的计算。
王海龙是舰队司令官,当然对舰队的情况十分熟悉,人民军海军的军舰大多都是俘虏而来,战列舰有6艘,分別是:瞭洋号、远洋号、威洋号、博洋号、飞洋号、敷洋号,其中瞭洋号、远洋号过于老旧,在这次海军整编中,将被退居二线,其余4艘则都还算正当年;而装甲巡洋舰有:拓海号、开海号、鲍海号、进海号、巴海号五艘,也都基本可用。
再加上这次准备维修的9艘战列舰,3艘装甲巡洋舰,还有华东**自建的4艘战列舰,8艘装甲巡洋舰,那么在这个5年的造舰周期之后,人民军海军将拥有17艘战列舰,16艘装甲巡洋舰,分别都可以编制成4支分舰队,这样的规模和配置虽然不能让王海龙完全满意,但也算是免强可以接受的。
不过王海龙当然不想这么快就妥协,于是想了一想,又道:“这个5年周期结束以后,就是1911年,根据旧时空的发展,这个时候超无畏舰应该己经出现了,而我们俘虏的战列舰都是前无畏舰,自建的4艘战列舰只能算是小型无畏舰,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个5年周期结束以后,我们海军所有的战列舰都将是落后的产品,不知道制定这个计划时,考虑过这一点没有?是不是可以考虑将干将级改进型多造几艘,如建造4-6艘,这型军舰虽然差了一点,但好歹也能算是无畏舰啊。”
黄哲道:“这一点我们是有考虑的,首先我们现在造船的产能有限,如果只是建造干将级改进型和赤兔级改进型,那么这两型军舰最多只能各建造4艘,其他的修复军舰基本没有时间完成,而在这个五年周期结束之后,我们就只有10艘战列舰可用,并只能分成两支战列舰分队;而如果是将这两型军舰各建造2艘,其他的修复军舰可以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则我们将有17艘战列舰,16艘装甲巡洋舰可用,而且都能编成4个分队。从费用上看,由于是采用的无畏舰型,干将级改进型的费用要比同等级的前无畏舰高出20-30%,差不多相当于修复3-4艘同等级军舰的价格,因此从效费比上来说,后一种方案显是更划算一些。”
“而且尽管我们现在修复的都是前无畏舰,但在无畏舰时代开启之后,前无畏舰其实仍然在各国的海军中服役,在旧时空的一战时期,日德兰海战中,英国还出动了10艘前无畏舰随大舰队参战;还有索契角海战,俄国出动的也全部都是前无畏舰,这些战例都说明,在无畏舰,甚致是超无畏舰时代,前无畏舰也都是还有一战之力的。前无畏舰全面退出历史的舞台,是在一战之后了,因此现在我们修复这几艘前无畏舰,还是有价值的。”
“另外,这次远东战争之后,俄国的远东海军全军覆没,而且连远东地区的港口都丢了,日本海军也遭到了重创,没有10年时间,是恢复不了元气的,而英法德美等国又都远隔重洋,由其是英法德三国的主要战略目标都放在欧洲,并且互相牵制,更不可能将大量海军力量放到亚洲来,美国虽然没有牵制,但现在美国的整体国策还是门罗主义,并没有对外扩张,何况美国海军现在的实力也不强,第一艘无畏舰要等到1910年才入列服役,而大规模的暴兵是在一战以后了,因此在10年内,在远东地区的海面上,基本没有能够威胁到我们人民军海军的军事力量,何况我们还有现代军舰压阵,既使只剩**,也足以击败这个时代的任何一支舰队了。”
听完了黄哲的解说之后,会场的众人又是一阵小声的议论,显然都在讨论这份造舰计划。
这时尚晋峰发言道:“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内,我们在军事上的主要对手应该是清廷,而军事行动也是以对付清廷为主,对外的战争可能性并不大,因此我们的海军现在对于装备无畏舰、以及大规模造舰的要求其实并不是十分紧迫,而我们也完全没有必要跳跃式的发展,还是应该按我们正常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前进,在这个五年周期内,海军的造舰仍然应是以积累技术、经验,培养工人为主,而在下一个五年周期开始正式建造无畏舰,当然是否大规模的造舰,建造什么样的军舰,那就还要看这个五年计划中,我们的工业化进展,以及科技水平发展的情况而定了。大家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王海龙听了,也知道对这份造舰计划进行大改动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就实用性来说,在未来10年内,华东**面临的海上威胁确实不大,相反到是陆上的战争迫在眉捷,毕竞华东**已经做出了决议,在这个五年周期内,是要正式建国的。
当然王海龙对这个结果也是能接受的,老实说这个五年造舰计划完成以后,虽然大部份军舰都己是过时的,但舰队的规模还是十分可观的,估计到时候华东**的海军规模将仅次于英德美法四国,排列在第五位,这已经刷新了当初的北洋舰队世界第七的排名。因此王海龙道:“好吧,我没有意见。”
第二十章 海军编制(四)
这时***道:“既然是我们产能不足,那么为什么要建造这么多的防护巡洋舰和驱逐舰呢?这次造舰计划中的防护巡洋舰、驱逐舰加起来超过了50艘,有必要建造这么多吗?我并不是说防护巡洋舰和驱逐舰,但我记得我们俘虏的军舰中,这类军舰也不少,因此为什么不将这些资源都省出来,重点建造成战列舰和大型装甲巡洋舰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