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赫墨

    “八百多年”杨靖震惊了,“那岂不是说这幅画是宋朝年间的画”

    “嗯,如果我父亲没有骗我的话,这幅画确实是北宋末期我们赵家的一位老祖宗画的。到现在已经传了几十代了。话虽然一般,但这年头在这里摆着呢,好歹也算是文物了吧要不是我父亲这个病,我也不舍得卖掉这幅画啊。”

    顿了顿,赵争又说道:“这幅画我已经在摊子上摆了好几天了,问的人不少,但真想买的却一个没有。可能是我要价太高了,现在没人买得起啊。”

    “赵大哥,这幅画你打算多少钱想卖如果价格合适的话,我想买下来。不瞒你说,我外祖父从小就在长江边上长大,而且又特别喜欢山水画,如果要是他老人家能够看到这幅画,一定会非常喜欢的。”

    赵争看了看杨靖,发现杨靖似乎挺认真的,就犹豫了一下说道:“这幅画绝对是我们老赵家保存了几十代的老画了,而且这么长的画卷,即便是放到现在应该也很少见了,所以......”

    赵争咬了咬牙说道:“这幅画我准备卖一万块钱!少了这个数,我宁肯不卖。”

    这个数字一出口,杨靖就暗自出了一口气。然,在这个万元户还是无比稀罕的年代,一万块钱绝对是一个堪称天文数字的价格,怪不得赵争把这幅画摆了好几天了,也没人买走。这价格说个不好听的,用“狮子大开口”来形容已经远远不够了,这价格在这个年代对这幅画而言,简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再一个就是,这幅画只能算是一般,也没有款识和钤印,根本就不知道是谁画的,虽然从绢本上的岁月留下的痕迹能辨别出来这是一副老画,但要让一般人相信这是一副从北宋就流传下来的绢本,恐怕就算是故宫博物院或者南博的那些字画大师也不会相信的。

    字画和大多古董可不一样,字画的作伪可是早就有了,就连早些年的一些大师,都对古画进行临摹。

    这其中,大千先生更是其中的翘楚。

    这幅画没有任何的款识和钤印可以进行考究,再加上画的确实很普通,不像是大家的作品,仅仅凭借着岁月留下的很近,真的是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副从南宋就保存下来的绢本。

    所以,在这个年代,他这幅画要是能卖出才叫有鬼呢!

    但是对于杨靖来讲,这个数字又不算什么了。现在在杨靖的储存空间里,还躺着二十万的第三套国币呢,这是上次杨靖去1982年时空的燕京时,不仅看到了迈克.阿勒买下的那套亥四合院,还欣赏了一下皮特.吴收购上来的老物件,最后临走的时候,更是让皮特.吴从银行兑换了二十万的第三套国币,整整二十沓十元的大团结,正安安静静的躺在空间里呢。

    最关键的是,这幅画的真




第二八五章 张择端的真迹?
    “江宁大江图,赵令穰,1126年。”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1101年。”

    圣戒给出的这个答案简直就像是一道晴天霹雳,雷的杨靖差点脑袋冒烟。

    “清、清、清......清明上河图!还他妹的是张择端画的”杨靖一嗓子差点就嚎出来。

    “这里要是有一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那故宫博物院馆藏的那幅《清明上河图》又是谁画的那可是众多大家公认的张择端的真迹啊!但圣戒又不可能出错......难道......难道连故宫博物院馆藏的那幅《清明上河图》也是后人仿的”几乎是在一瞬间,杨靖的脑子里转了无数圈,可不管他脑子转成高速电机,他也想不明白为啥自己手里竟然会有一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杨兄弟,你没事吧”一个好像从很遥远的地方传过来的声音,艰难的把思维正在高速旋转的杨靖给拉了出来。

    杨靖晃了晃脑袋,微微的长出了一口气,脸上挤出了一个笑容掩饰了一下自己内心的震惊,这才说道:“没事,就是刚才忽然想起了一点其他的事情。”

    “噢,没事就好。那杨兄弟,我今天可就一直在家等你了啊。”

    人家赵争显然这是在催你“赶紧回家拿钱”去了......

    杨靖收拾了一下混乱的思绪,笑了笑说道:“赵哥,大娘,你们放心吧,我这就出发,中午之前肯定能赶回来。”

    其实赵争家要是有辆自行车,杨靖也有信心在两个小时之内返回,但奈何在这个年代,自行车那可是不折不扣的大件,一般二般的家庭可是买不到自行车的。光是一个自行车票就能把绝大多数人给卡死。

    赵争早晨骑的那辆三轮,也是赵争和他父亲前几年自己动手组装起来的,车架子什么都是赵争他父亲在工厂里自己焊的,车轱辘什么的,都是从废品收购站买来的。这一点,在来的路上赵争亲口告诉杨靖的。

    别看三轮车好捣鼓,可这自行车赵争他们爷儿俩就办不了了......

    于是杨靖只能二路公交车走到长途站,然后在周围转悠了一上午,这才悠悠然的又返回到赵争家,当着赵争和赵争她妈的面,从裤兜里掏出了一沓新嘎嘎的“大团结”。

    这娘儿俩见到大团结,自然也就顾不上杨靖和那幅画了,娘儿俩你数一遍我数一遍的,越数越开心......

    趁着娘儿俩在那里数钱,杨靖找了几张旧报纸把那幅粗的有些过分的画轴包裹了起来,一连包了好几层,然后也不顾热,双手紧紧地搂在了胸前,生怕这幅画“飞了”。

    开玩笑呢,这个画轴中可是藏着一幅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真迹,这幅画如果真是张择端的真迹的话,价值连城已经不足以形容它的价值了......

    “大娘,赵哥,这钱你们过的没问题吧要是没问题,这画我可就抱走了啊......”杨靖实在是受不了这娘儿俩在那里数个没完没了,这才开口打断了娘儿俩的数钱。

    “哦、噢......”听到杨靖的话,赵争他妈立刻就有些不好意思了,“有了这些钱,我家老头子的病就有希望了,孩子,大娘谢谢你了,你就是我们老赵家的救命恩人啊......”

    老太太说着,这腿一软,又想跪下,杨靖连忙把画轴用一只胳膊夹住,然后腾出一只手来,一下子就搀扶住了老太太。

    “大娘,您要是再这样的话,我可就不买这幅画了啊。”

    赵争把钱收了起来,双手紧紧地握住杨靖的手,三十多岁的一个老爷们哽咽的有点说不出话来。

    杨靖也没心思陪他们在这里多说了,咯吱窝底下夹着的这个画轴就好像有千斤之重,他哪儿还有心思在这里浪费时间啊。

    “赵哥、大娘,这时间也不早了,我得赶紧回去让我外公看一看这幅画,要是再晚了,中午可就赶不上去江宁的车了。”

    “唉,你这孩子,赶不上就赶不上,从大娘这里吃,大娘给你做好吃的。”

    “还是不了,大娘,我真的是要赶紧回去了,我娘还在家等着我呢。”

    拉拉扯扯的又耗费了几分钟,最终赵争娘儿俩也没有把杨靖留下来。

    杨靖出了门,立刻就一边回头挥手,一边加快了行走速度,生怕这娘儿俩再追上来。

    走出去大约一里地,拐了好几个弯,看到路边有一公共厕所,瞅了个没人的空档,杨靖一脑袋就钻了进去。里面果然没人,他就毫不犹豫的发动了“限制级时空穿梭”技能,在一瞬间就返回了原时空。

    说来也可笑,这还是杨靖头一次在公厕中施展“限制级时空穿梭”技能呢。回到原时空的床上,鼻尖还隐约能闻到一股子顶脑门的臭味......

    可杨靖也顾不上那些了,起身下床,打开了屋里的灯,把床往旁边一拉,再把茶几一拉,屋里立刻空出了一个空地,这才从储存空间中拿出了那幅刚刚到手的画卷。

    这卷画粗的有些不像话,尤其是两端用来装裱用的画轴,更是和绝大多数装裱用的画轴有些不太一样。

    主要是这两个画轴太粗了,直径足有十五厘米,杨靖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粗的画轴呢。



第二八六章 用厨艺征服他们!
    为了给藏在画轴中的《清明上河图》证实其身份,这卷画是现在绝对不能动的!

    杨靖就是心理再痒痒,也知道这个道理。

    画轴里藏的不是别的画,那可是华夏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啊!

    就连圣戒见了这幅画都蠢蠢欲动,可想而知这幅画的价值了。不能因为一时的痒痒,就忍不住抓挠,那会让这幅画的鉴定充满了无数的不确定因素的。

    忍着内心的痒痒,杨靖干脆直接就把这卷画扔进了储存空间。眼不见心不烦,这下子感觉好多了。

    可是这幅画带来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杨靖一点睡意也没有了,干脆又从储存空间中把那些收来的曰本瓷器拿了出来。

    还别说,在灯光的照射下,这些曰本瓷器的颜色显得格外的靓丽,哪怕这些瓷器最起码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可不得不承认,曰本瓷器在釉色渲染这方面做得确实是别出心裁。

    杨靖又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开始查询“阿部碧海”这个人。

    不查不知道,一查杨靖才有些震惊。

    原来这个阿部碧海可以说是曰本明治时代九谷烧的宗师级人物,他的作品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极受追捧,只不过因为年代有些久远了,现在即便是在曰本国内,阿部碧海烧制的九谷烧也已经极为罕见了。

    在曰本,阿部碧海烧制的九谷烧作品,存世量只有七件,每一件都绝对是曰本的国宝级瓷器。

    看到这里,杨靖心中就有点“美极了”的感觉。

    没想到只不过是临时起意跑了一趟1982年的金陵,逛了一趟那个时代的黑市,一不小心不仅买了一幅《清明上河图》,还用二百块买来了整整十一件阿部碧海的九谷烧。

    那幅《清明上河图》暂时不管了,可这十一件九谷烧要是在现在,可真是价值不菲啊。

    要是让曰本人知道自己手里有十一件阿部碧海亲手烧制的九谷烧,估计整个曰本都得沸腾了。

    曰本的文化师承于华夏,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曰本的文化发展成为拥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曰本人对于文化的传承是看的非常重的。

    在华夏,三四百年的瓷器有的是,不是历代官窑的精品,很难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可在曰本就不行了,就好像只有区区三百多年历史的九谷烧或者是有田烧,都能被当做国宝。

    “就冲曰本人对这些九谷烧的狂热崇拜,这十一件九谷烧应该可以有些作为啊!嗯,曰本人手里可是有不少当年从华夏抢来的国宝级的文物呢......”杨靖手里把玩着一个九谷烧茶杯,心中暗暗的想道,一个隐隐约约的念头渐渐地形成了。

    因为出去了这一趟淘来了这些宝贝,杨靖几乎一晚上没睡着,一直到了早晨快五点了,他才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结果早晨不到八点,格格打来的电话就把他给吵醒了。

    媳妇施展无上召唤术,杨靖自然无法拒绝。于是苦逼的杨靖只能强睁着足有千斤重的眼皮,一路上打着让出租车司机差点都跟着睡着的哈欠,来到了格格的家。

    既然大白天的来到格格家,杨靖总不能过家门而不入,幸好在来金陵之前,他早就在储存空间中准备了好多天衢特产,还有从美国带回来的特产,这才不至于空着手上门。

    这间别墅里不光住着格格,格格她阿婆也在这里住呢。有老人在,登门要是不捎点东西,那就显得太没礼貌了。

    四只鲜扒鸡、四盒花旗参、四盒乐陵金丝小枣外加四支啸鹰酒庄的红酒,让老太太乐得眼睛找不到眉毛。

    老太太就是相中杨靖了,东西什么的倒无所谓,这小伙子登门,对老太太来讲就是最好的事情。

    结果老太太这一高兴不要紧,小两口干脆也别出去了。今天格格家里除了保姆之外就格格自己,她要是再跟着杨靖出去,把老太太自己一个人闪在家里怎么说也不是那么一回事。

    再说了,杨靖一看就是一夜没睡好的样子,于是格格干脆就取消了上午出去的计划,在家里和杨靖陪着阿婆说话。

    说了一大出子话,喝了两大杯浓浓的红茶,杨靖的精神头也上来了。眼看着快要到中午头吃饭的时候了,杨靖干脆就撸起袖子亲自下厨,做了四菜一汤。

    扒鸡是现成的,放进盘子里往蒸锅里一放,稍微一热就能直接上桌。格格家厨房的冰箱里东西很全,杨靖甚至还看到了保姆一早从市场上买回来的新鲜海蛎子和羊肉。

    于是杨靖从冰箱里拿出了一大截白萝卜,配合着羊肉用高压锅炖了一锅羊肉炖白萝卜,里面撒上

    一把枸杞子,冬天老人家吃这个最补元气。

    在炖羊肉的同时,杨靖把鲜海蛎子扒开,掏出里面的海蛎子肉切碎,又拿出一把虾仁化冻、切碎,配着奶油菜做了一大碗海鲜疙瘩汤。

    最后又用大白菜做了一道醋溜白菜,这个菜最快,切好白菜一下锅,翻两下炒勺放上醋、盐、糖就能出锅。

    格格的阿婆别看都七十五了,但牙齿还非常好,偶尔换一下口味,老太太更喜欢。更别说这几道菜都是未来的外孙女婿亲手做的,老太太吃得更开心了。

    吃饭的时候杨靖又开了一瓶带来的红酒。

    &nbs



第二八七章 是时候考虑订婚了......
    第二天一整天,杨靖和格格都腻在一起,杨靖更是恨不能让自家老爸老妈过来提亲,两个人只要把事情定下来,那么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了......

    格格这一天也不知道笑话了杨靖多少次这种猪哥的表情,好在杨靖脸皮现在已经练得足够厚了,倒也不以为忤。

    晚上,格格一家子外加杨靖去了一家私房菜吃了一顿大餐,还别说,这家私房菜的味道确实地道,就连五星级饭店做的饭菜都赶不上这家私房菜的味道。

    原来这家私房菜老板的父亲还有祖父以前是做盐水鸭的,后来在老家农村救了一个从燕京逃荒到金陵的老头,这老头是一个大厨,祖上在宫里做御厨,于是这老板的父亲就跟着老头学了一身厨艺。后来在改开初期,这老板的父亲就偷偷摸摸的开了一家没有门头的饭店,一直到了改开的政策确定下来之后,这家饭店这才敢挂门头。

    后来这家饭店就传到了现在这个老板的手里,而这家私房菜在金陵的名气也是彻底打开了。就连格格的父亲还没有调走之前,都经常悄悄地来这里和几位好友吃顿饭,足见这家私房菜的名气之大和手艺之高明了。

    吃过了这一顿晚宴,杨靖和格格的事情就基本上没有啥大问题了。吃饭的时候,格格的父母还特意打过来视频电话,电话中对杨靖也是格外的热情,这就足以证明这两口子也承认了自家闺女和杨靖的事情了。

    这也算是杨靖这几天最大的一个收获了。

    而让杨靖最高兴的就是,当他第二天退了房正准备离开金陵的时候,却发现格格的那辆帕拉梅拉停在门口。

    “你怎么来了”杨靖惊喜的问道。

    “你在金陵陪了我这么多天,我怎么也得陪你几天吧再说了,我爸妈你都见面了,而从过了年到现在我还没有见到你爸妈呢所以我就准备过去给他二老拜个晚年去。欢迎吗”

1...8485868788...3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