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赫墨
当年金朝灭北宋,定都中都,也就是现在的燕京,从那个时候起,燕京城里就开始了烧酒的制作。不过那个时候因为制作工艺的落后,酿出来的酒并不好喝。
一直到了清朝中期,燕京城里的烧酒作坊为了提高烧酒质量,进行了工艺改革。这些烧酒作坊每烧一锅酒,开始流出的酒叫“锅头”,这酒的浓度比较高,可达到75度以上,数量少,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左右,而后浓度不断地下降,至25度左右断酒,后面流出的叫“酒稍子”,也叫“酒尾”,“酒稍子”不能喝。
蒸酒时,需将蒸馏而得的酒汽,经第一次放入锡锅内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头”和经第三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它处理,因为第一锅和第三锅冷却的酒含有多种低沸点的物质成分,味道较杂,所以烧酒作坊只摘取味道醇厚的经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故起名为“二锅头”。
正所谓“掐头去尾取中段”,一句话就精悍的概括出了二锅头的烧制工艺。
华夏北方有句老俗话叫做“饺子就酒,越喝越有”,这句老俗话里面的酒,指的就是二锅头。
只不过刚刚酿出的二锅头新酒,有辛辣味,不醇和,还不能饮用,一般还要储藏一段时段,让其自然老熟,这样才会让酒味绵柔,醇香浓厚,口味协调。而影响储藏效果的,既有年份,还有储存容器、储存环境。
通常来讲,用来窖藏的容器最好的是陶瓷制成的容器,因为陶瓷壁上满布毛细孔,一方面保证了酒不会漏出来,另一方面又保证了酒与外部环境可以相互作用。而且二锅头酒因为是产自四季分明的燕京,因此存储的环境都要受到一年四季气温变化的影响。燕京这里夏天很热,冬天很冷,因此酒的储藏过程当中,它的陈酿老熟的过程中,会受到太多外界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使酒的变化是剧烈的,因此储藏环境对二锅头酒品质的影响甚大。
通常来讲,洞藏是最好的储酒方式,因为山洞是恒温、恒湿,而年代久远的洞穴更是有着不可多得的天然微生物群,在这个状态下,酒的陈酿老熟的过程是缓慢、均匀完成的,一些杂质和有害物质就被释放、挥发出去。
不过在燕京二锅头的主产地附近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山,洞藏对于二锅头酒来讲就成为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所以二锅头酒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基本上都是采取窖藏的方式来储存的。
成子家的老宅就位于怀河岸边,他家的酒窖在河边上,湿度也可以保证。所以在被埋了六十多年之后,这些酒坛一旦打开,那味道可不是一般二般的香,那绝对是陈年老酿的酒香味。
最关键的是,这些酒都是成子的祖上酿的,在那个时候酿酒可都是正儿八经的纯粮食酒,不像现代绝大多数38度以下的白酒,都是勾兑出来的。
这种纯粮食酿造出来的酒,那是越放越香,所以这一坛子酒一旦打开,这四溢的酒香味儿要是让那些老酒鬼闻到,估计那些老酒鬼立刻就会化身成为见到了小白兔的饿狼......
就连杨靖这种酒瘾不大的人,在闻到这股子酒香味之后都恨不能倒上一杯喝一口。
这味道真的是太勾人肚子里的酒虫了。
王家赞也是一脸迷醉的模样,很显然,这家伙也有点受不了了。
“小杨,这酒你可还满意”毕母笑呵呵的问道,很显然,杨靖的表情让毕母有了十足的信心。
“阿姨,说个毫不夸张的话,就冲这酒味儿,这酒就了不得!”对于如此的好酒,杨靖自然是不会吝啬自己的赞誉。
毕父拿过来两个小玻璃杯和一个小酒提子,从里面提出来一提子酒,小心翼翼的倒进了两个玻璃杯中,两杯酒大约有三两左右。
在灯光的照射下,杨靖清楚的看到那酒液从酒提子中倒入玻璃杯的时候,都拉丝了,而且酒液也已经没有了透明清亮,而是呈现出一种近似于琥珀色的淡黄色。仿佛从酒提子中倒出来的酒不是白酒,而是
蜂蜜一样。
杨靖端起酒杯轻轻晃动了一下,仔细端详了一番,果然如同书上说的那样,这种老酒挂杯现象很严重。
放在鼻下微微闻了一下,那种香醇的味道更浓了。
那边王家赞已经轻呷了一小口,长出了一口气,脸上全都是满足的神色。
杨靖也跟着轻呷了一口,一股子醇香的酒液顿时就让口齿留香,而当酒液顺着食管进入到胃中之后,一股子热气顿时就从胃里爆发开来,热烈但却一点都不躁得慌,果然是顶级的窖藏老酒才会有的味道。
第三五七章 一口吃下
这一幕也让杨靖楞了一下,身边的成子解释道:“自从前两天从老宅中发现了那个酒窖之后,我舅舅还有我表哥他们就来了,没办法,我家人少,我舅舅他们就主动的过来帮忙看守。那个个头矮的是我大舅,个高的是我二舅,其他的人都是我舅家和我姨家的表哥。”
杨靖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换作是他,如果在荒郊野外的老宅发现了价值这么高的老酒,一准儿也得安排人24小时不停的看护。
很显然,成子母亲这边的家族很庞大,所以人家就来人开替成子母亲看着这些老酒。
“姐夫,怎么这点还领人过来”成子的大舅走过来悄声的问道。
“嗯,这是成子大学的一个同学领过来的客户,听到消息之后连夜就赶了过来。刚才在家里也品尝了一下那坛子开封的老酒了,这不,人家非要过来看看,我和你姐就把人家领过来了。”
杨靖微笑着冲着成子的大舅点了点头,然后就在成子的带领下靠近了那座老宅。
老宅占地面积不小,比成子的家面积还大,可惜的是,这座老宅现在已经成了废墟了,除了几截土坯墙还顽强的挺立着,其他的诸如房顶什么的,全都不见了。
也难怪,当年政府收回成子家这套祖宅的时候,成子他爹才三四岁,现在成子他爹都快六十了,这房子已经有五十多年没人居住了,自然也就毁了。
要说这房子也是奇怪,房子不怕风、不怕雨,就怕没人气。哪怕是新起的房子,如果几年没人住,那么那房子也会很快就变得破败不堪起来。而一切上百年的老房,只要有人住,有人气,房子依然会坚挺无比。
从一处清理出来的小道走进了这片废墟,然后在一座应该是西厢房的废墟前面站住了脚。在这片废墟中,已经清理出来的一块地方,在地面上,可以明显的看到一个挺大的洞口用木板盖着。
“这就是我家祖宗挖的酒窖,那些老酒就在这里面存着。酒窖就在原本的西厢房的下面,我爸前几天清理老宅的时候,从酒窖的入口上面的废墟中挖出了很多腐朽的木柴,我估摸着当年我爷爷和我老爷爷用木柴把酒窖的入口给盖死了,所以那些红卫兵才没有发现这个酒窖。后来房子直接塌了,就更没人发现这个酒窖了。”
毕父拎着几把手电走了过来,递给了杨靖和王家赞一人一把手电,这才掀开了盖着酒窖入口的那块木板。杨靖凑了上去,用手电往下一照,发现这个酒窖还挺深的,一个石质的台阶从入口处一直向下延伸到窖底。
一股子浓郁的酒香味儿随着木板被打开,也顿时从酒窖中冲了出来,味道让人有些沉醉。
毕父说道:“酒窖已经打开两天了,里面的空气是没问题的,就是这酒味儿有点冲。”
“叔叔,这没关系,对于一个小酒鬼而言,这种味道是最美的。”
毕父呵呵笑了起来。
毕父领头从入口处顺着台阶走了下去,杨靖和王家赞跟在后面,其他人就没有跟着下去。
这个酒窖面积不小,杨靖估摸着足有一百五十多平,七八根砖石垒起来的支柱稳稳地撑住了沉重的酒窖顶部。酒窖的高度也不矮,足有两米半左右,这已经和现代楼房的高度差不多了。
在酒窖中,有用砖和石板搭成的架子,密密麻麻的几乎搭满了整个酒窖,中间有供人出入的通道。
不过这些架子大多都是空的,只有在酒窖北边的几个架子上,有一坛坛摆放整齐的土陶罐子,和杨靖刚才从成子家看到的那个酒坛子没有什么两样。一些酒坛子已经被擦拭干净了,还有很多酒坛子上有非常厚重的尘土。
“这些酒就是我父亲和我爷爷当年留下来的,一共有219坛,拿出去一坛做化验和供客户品尝,这两天还有三个人过来买走了七坛,现在还剩下的211坛老酒全在这里了。”
杨靖提着手电走了过去,一边走一边将左手轻轻地触碰了上去,外人看上去就好像是在抚摸这些酒坛,但杨靖已经悄然发动了圣戒的“鉴定”技能。
刚才在成子家品尝的那坛老酒确实是拥有六十多年窖藏历史的老酒,没的说。但防人之心不可无,现在在酒窖中摆放着这么多的老酒酒坛,杨靖觉得鉴定一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是有个笑话都这么说嘛,“老尼姑都说,现在连黄瓜和茄子都不能信了......”
二百多坛子老酒,杨靖几乎是挨着个的鉴定了一遍,花费了足有十多分钟的时间。
毕父也不着急,一直等到杨靖走回来,这才笑着问道:“小杨,这些酒怎么样”
杨靖点头说道:“很好!不知道毕叔叔您打算怎么卖还有,您打算卖多少”
刚才鉴定的结果好的出乎杨靖的意料。
这211坛老酒都是确确实实的老酒,其中年份最短的酒,
是酿造于1955年的,一共有58坛;1952年酿造的老酒,也就是和刚才杨靖在成子家品尝的那坛老酒一批酿造出来的酒有42坛;1948年酿造的老酒有33坛;1942年酿造的老酒有32坛;剩余的老酒都是从1938年到1955年之间酿造的老酒了,数量从一两坛到三四坛不等。
至于酿造人,在1950年之前酿造的酒,酿造人都是毕清海,想必这个毕清海应该就是成子的老爷爷了。而在1950年之后酿造的那些酒,多了一个毕远泽,这个人应该就是成子的爷爷了。
窖藏念头最多的酒是三坛酿造于1938年的老酒。
晚上吃饭的时候王家赞曾经说过,说成子的老爷爷一开始是在富顺成做酿酒师傅的,后来曰本鬼子
第三五八章 老妈万岁!
一个愿买一个愿卖,这笔生意很快就敲定了。
签完协议之后,杨靖立刻就把钱转到了成子的卡上,待到成子的手机收到转账成功的信息之后,就骑着摩托车到镇上给杨靖找货车去了。
杨靖的这张卡是权限很大的vip金卡,即便是晚上进行大额转账,也会很快到账的。
特权是无处不在的,只是特权的大小是根据你资产的多少而决定的!
待到成子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是快十一点了,不过杨靖给出的运费很高,那厢货货车的司机自然是屁颠屁颠的什么话也不会说的。
跟着厢货货车一块来到这里的,还有牛二酒厂的几名装卸工,都是镇子里的人,和成子关系都很熟。
这些装卸工从厢货车上卸下来很多小纸箱,还有很多塑料泡沫填充物,然后带着这些东西一头就钻进了酒窖中。
对于这么周到的安排,杨靖也是很满意。这些酒坛子一坛子可就是二十万,运输也是一个大问题,现在有了酒厂的这些专业的人士来帮忙,自然也就不用担心这些老酒的运输问题了。
成子显得很兴奋,拉着毕父毕母低声说着什么,随即毕父毕母脸上也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不用说,成子去镇子里找车找人的时候,肯定顺道从atm机上验了一下卡里的存款余额。足足四千万留在他的卡里,这小子要是不兴奋才叫怪。
这可是四千万的现金啊,即便是放在燕京城里,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成子一家都是农村人,现在忽然有了这四千万的现金,以后足够他们一家子舒舒服服的过完下半辈子了。
杨靖也跟着钻到了酒窖中,他先是从那些1955年酿造的58坛老酒中挑出了十一坛酒放在了一边,然后就指挥那几个专业的装卸工把那些剩余的老舅全都放进了箱子中,每个箱子上杨靖都用记号笔做了一个标记,然后里面塞满了塑料泡沫填充物,这才开始一箱一箱的向外搬运。
一直忙活到快零点,这二百坛老酒才算是彻底搬完。
本来杨靖还想多在燕京停留几天呢,结果因为这些珍贵的老酒横空出世,他也不得不连夜返回天衢。
现在杨靖还没有接手恶龙基金,因此这些老酒在燕京也没有存放的地方,所以他只能把这些老酒拉回天衢。最关键的是,杨靖很想看看自己老爸在看到这些老酒时的样子,想必老爸绝对会很高兴。
走的时候,杨靖让王家赞拿走五坛老酒,结果王家赞说什么也不同意。
开玩笑呢,五坛酒那可就是整整一百万,王家赞又怎么肯拿
最终推辞不过,王家赞还是拿了两坛子老酒回去。
王家赞把杨靖的车开了回去,杨靖则和司机一块上了高速公路,一路上两个人倒替着稳稳当当的开车,到了天蒙蒙亮的时候,才从天衢下了高速。
按说这些老酒最好还是继续存放在地窖中,而且还不能存放在其他的酒窖中,而是要新挖一个地窖储存。可这件事比较急,一时半晌的也没有那么合适的地窖可以让这些老酒存放,于是杨靖一琢磨,干脆就先放在车行的仓库中。
车行的安保条件还是不错的,监控什么的都很齐全,晚上还有雇佣的保安大队的人值夜班,所以还是把酒暂时放在那里,然后再慢慢地寻找合适的地窖储存吧。
杨爸是带着明显的起床气开车来到车行的,这才四点多,儿子就把他给折腾起来了,杨爸能高兴才怪。
不过当杨爸看到从车里搬下来的这些老酒之后,眼珠子差点都瞪了出来。
“儿子诶,这些酒你是从哪儿搞来的”杨爸一脸震惊的问道。这些酒坛子上面没有任何标记,但任谁都能看得出来这些酒坛子绝对是有年头的老物件了。
“爸,咱先把这些酒搬进去我再给您慢慢说好不好反正这些酒以后就是您的了,您想喝就开上一坛尝尝,保证您喝着舒服。”
一听这个,杨爸的起床气顿时就消失不见了。儿子是小酒鬼,他这个当老子自然就是老酒鬼了。对于杨爸这种老酒鬼而言,一坛子老酒绝对比什么都好使。
爷儿俩连带着司机以及被叫起来的值夜班的保安,四个人忙活了十多分钟,这二百小箱就搬进了车行的仓库。这间屋子在车行里面,原本是准备用来盛放电动汽车配件的,但一直空着没有用上,里面只是堆放着一些杂物,这次倒是用上了。
给司机付了钱把司机打发走之后,爷儿俩这才走进了车行。杨爸把车行的电动卷帘门放了下来,让保安继续回去睡回笼觉,这才跟着儿子走到了盛放这些老酒的小仓库,这才笑呵呵的问:“儿子啊,这回能给老爸说一说这些老酒了吧”
折腾了一晚上,杨靖也是觉得有点累得慌,一屁股坐在了一张椅子上说道:“爸,这些老酒都是我昨天晚上从燕京的一个村子里淘来的,一坛子酒二十万,这是整整二百坛,一共花了四千万。”
这个数字一说出来,杨爸吓了一跳,“卧槽!你小子这是干嘛没事花这么多钱买这些酒干嘛撑着了还是怎么了”
“爸,瞧您说的,才区区四千万就能买下这二百坛老酒,咱绝对是赚大发了。我给您说啊,这些老酒可都是从一个地窖中挖出来,其中窖
第三五九章 老那捡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