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杨大面无表情的看着石守信,冷冷的道:“此事事关重大,我无法断绝,还需上奏给我朝陛下,有陛下亲自定夺。”
石守信脸上的表情顿时僵硬的可怕,他脸色难看的问杨大,“你和七郎是兄弟,七郎的事情,你这个当大哥的难道做不了主况且,你们两个是老夫从小看着长大的,就不能卖老夫一面面子吗”
杨大不愿意跟石守信纠缠,正准备策马回首,听到了石守信这话,顿时手里一顿。
杨大认真的盯着石守信,沉声道:“石将军在宋国能够官至枢密使,怎会说出如此幼稚的话以前的时候,我跟七郎是兄弟。虽然现在我们依然是兄弟,但更是君臣。
天地君亲师,君在亲之前。
个人私情在君臣之义面前,微不足道。
国永远大于家。
石将军怎会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石守信被杨大怼的不轻,脸色越发的难看。
他是谁
他是宋国硕果仅存的开国元勋之一。
他成名的时候,杨大恐怕还在尿尿和泥玩。
如今被杨大当着数十万将士的面教训,他的老脸都丢尽了。
石守信咬牙切齿的低吼道:“杨大郎,你当真不给老夫面子”
杨大冷冷的瞥了石守信一眼,讥讽道:“石守信,石大将军,当初你被困榆关,我七弟不惜发兵数十万,兵困顺、幽二州,为你解围。我二弟更是顶着被两面夹击的风险,帮你分担压力。
可是你呢
你脱困以后,丝毫不念及恩情,置我二弟于危难中而不顾,带着数十万人马扬长而去。
若非我七弟手段高绝,恐怕我二弟就要葬身在蓟州。
你把事情做到了这个份上,还想让我兄弟们给你面子。
你凭什么”
石守信闻言,脸色分外难看。
由白转青,由青转紫,由紫转黑。
怒火一下子就涌上了脑袋。
石守信冲着杨大怒声咆哮,“不愿意给老夫面子,就直接说出来。犯不着如此羞辱老夫。老夫当初之所以带兵离去,那是因为老夫是宋臣,岂能帮你们燕国。
今日你不愿意归还我宋国百姓,他日你必定后悔。
我们走……”
丢下了这一番话。
石守信头也不回的带着麾下的兵马灰溜溜的离去。
杨大望着石守信离去的背影,冷冷的一笑。
&nbs
第0832章 满朝皆酒囊,一意孤行赵德芳
汴京城。
巍峨皇城落满金辉,百万军民齐聚一城,枯黄的秋叶漫天飞舞,条条河流上百舸争流。
这座被誉为当世最繁华的都城,此刻少了一分平日里该有的宁静祥和,多了几分焦躁不安。
一匹匹背着红旗的信使,频频从御街上策马狂奔而过。
任凭谁听到那急促的马蹄声,都知道有大事发生。
一个个官轿,在已经下朝以后,依然汇聚的东华门前。
此时此刻。
这个象征着荣耀的地方,却略显萧瑟。
纵然韩琦早生几十年,恐怕也喊不出那一句,‘东华门唱名者方好汉’。
就是这么一句扯淡的话,居然被奉为经典,尊崇了几十年。
最终导致了大宋羸弱,被四邻各种欺压。
现在。
一切都在杨七蝴蝶翅膀的煽动下,提前了。
垂拱殿上。
赵德芳双眼发红的坐在龙椅上,他不敢想象,前些日子还意气风发远征南国的大宋,竟然在几日间,进入到了风雨飘渺,四面楚歌的境地。
西南方,近三十万南国兵马,兵出莽山,仅仅用了半旬就拿下了邕州全境。
等朝廷得到消息的时候,南国的兵马已经开始图谋进军江宁府。
正西方,大理二十万兵马,兵出升龙府,攻克了半个川蜀。
东北方,燕国十数万兵马南下,拿下了半个沧州。
最让赵德芳震惊的还是正北方。
北凉国铁骑,三日之内,就打破了太原门户,陈兵在开封府的边境上。
似乎下一刻,他们就能杀到汴京城,活捉了他这个大宋皇帝。
四方进兵,大有一口气吞下整个大宋的架势。
这个时候,赵德芳终于慌了。
他终于又记起了杨七的可怕,他也想起了惹怒杨七的下场。
然而,一切都为时晚矣。
现在能做的,就是速速集结兵马,抵御四方来敌。
但是,贼人不论那一路兵马,都有精兵悍将坐镇,而大宋能够拿得出手的,似乎只有一个老将石守信。
最重要的是,前有征辽、后又征南国,连番征战下,大宋的钱粮已经捉襟见肘。
根本无法支撑数十万大军的远征。
满朝文武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个装聋作哑。
急得赵德芳直瞪眼。
“谁能破敌,谁能给朕拿出一个章程来”
赵德芳声音沙哑的厉声质问。
满朝文武抬起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悄然又低下头。
赵德芳见状,差点没被气的吐出一口血,他浑身颤抖的喊道:“朕每年给你们发那么多俸禄,就是为了养你们这一群酒囊饭袋朕就算养一条狗,它也能帮朕冲上前去,咬贼人一口。”
纵然受到如此辱骂,满朝文武依然无动于衷。
能混到朝堂上的,又怎么可能是一些蠢笨人
他们一个比一个聪明。
四面楚歌,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大宋如今要兵没兵,要将没将,要钱没钱,拿什么跟人家打。
赵德芳见此,只能压下心头的一口闷气点名,“丁谓,兵发南国,是你的主意,如今挑起了杨延嗣的怒火,让我大宋陷入到了重重危机,你说该怎么办”
丁谓听到这话,差点没喷出一口血,他心里在呐喊。
陛下啊!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你还往臣身上扣黑锅。
攻打南国的事情,你要是不点头,臣就是有一万个胆子,那也指挥不动禁军将士。
不过,心里埋怨归心里埋怨。
作为一个聪明的佞臣,他知道这个时候该说什么。
只见丁谓一脸悲伤的道:“臣……有罪……臣也没有想到,那杨延嗣竟然如此狡猾,更没想到他居然敢冒大不韪,造反作乱。”
然而。
丁谓的场面话却没在赵德芳这里讨到什么好。
赵德芳现在要的是一个退敌的办法,而不是场面话。
“丁谓,朕在问你,可有办法退敌”
赵德芳几乎毫不客气的厉声问道。
丁谓一愣,眼珠子滴溜溜一转,立马躬身道:“臣以为,此事事关重大,应当请赵相公临朝。赵相公乃是三朝老臣,见多识广,必然能有办法应对眼前的局面。”
赵德芳下意识的眯起眼,皱眉道:“要朕去求赵普那个老匹夫”
自从赵德芳那日在朝廷上跟赵普使了脸色,赵普归家以后,就一直称病不出。
赵德芳也就假装朝堂上没有这个人。
他恨不得将赵普赶出朝堂。
可是地位到了赵普这个位置,他若是不主动乞骸骨,赵德芳还真不好主动赶走他。
赵德芳派人多方暗示赵普乞骸骨,都被厚脸皮的赵普拒绝了。
现如今的赵普,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赵德芳也拿他没办法。
这一拖,就是数月。
赵德芳早就把赵普看的够够的了,现在让他去求赵普,他打心底里不愿意。
事实证明。
历朝历代都不缺拍马屁的佞臣,更不缺见缝插针的。
就在赵德芳表现为难的时候,一些觉得时机成熟的人,当即出班,傲然的喊道:“启奏陛下,臣以为,不论是杨延嗣,还是曹彬,又或折御勋,都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只要遣能征善战的将军,率领朝廷天兵征讨,这三贼自然闻风请降。”
赵德芳嘴角急速的抽出,他看这个跳出来的人,才像是真正的挑梁小丑。
他口中的那三个跳梁小丑,可是裂土封疆的存在。
怎么到了他嘴里,就成了不堪一击的废物。
赵德芳几乎没有过多思索,摆手就要让他下去。
却听那人又道:“只要陛下取消监军制度,恢复我将门应有的荣光,我将门上下,自当全心全力,帮陛下剿灭三贼。”
赵德芳闻言,愣了,随后脸上生出了一丝温怒。
满朝文臣们也有些愣。
刚才他们还能装聋作哑下去,现在要削弱他们文官对军队的掌控,他们岂能继续装聋作哑下去
当即,就有文臣跳了出来。
“陛下,张将军这是在趁机要挟君上,其罪当诛!”
那个被唤作张将军的武将,瞪眼讥讽道:“我等何曾趁机要挟君上若非你们这些文人凌驾我们武将之上,压的我们武将没有活路。曹、杨、折三家,怎么可能会裂土封疆如今又怎么可能造反
之所以闹到了今日这步田地,全部都是你们文人给逼得。”
“胡说八道……”
“……”
一文一武,当堂就吵了起来。
最后,引发的文臣和武将们全部吵了起来。
赵德芳看着如同菜市场一样的朝堂,脑袋里乱哄哄的。
他突然有点天要亡大宋的感觉。
这种念头在他脑海里没生出多久,就被他快速的掐死。
他摆出了一副威严的面孔,拍着桌子怒喝道:“够了……”
满朝文武闻言,顿时一静。
片刻过后。
张将军出班道:“陛下,只要陛下废除监军制度,臣等愿意请战,率军去征讨不臣。臣只需要二十万兵马,就能扫清三贼。”
文臣中有人站了出来,不屑的道:“陛下,莫要让昔日陈桥之事重演。臣对陛下没有任何要求,臣也可以领兵出战,只需要十五万兵马,就能扫清三贼。”
张将军咬咬牙,冷哼道:“臣只需要十万……”
“八万……”
“五万……”
“……”
数字一路叫低,最后居然跌破了三万。
请战之事,愣是被搞成了一副闹剧。
赵德芳差点没气死,他强捂着胸口,咬牙低吼道:“退朝……诸位爱卿还是回去好好想一想,明日在议此事……”
也有忠君爱国的忠臣,当即出列喊道:“陛下,军情紧急……刻不容缓……”
 
第0833章 战沧州
赵普走了,走的很潇洒。
以至于让很多熟悉他的人都以为他还没走。
毕竟,以赵普的性格,在下马的时候,必然会大宴群臣,然后看一看那些是以后他还能仰仗的心腹,又或者那些能成为他再度复相的马前卒。
之前的两度罢相,赵普都是这么做的。
只是这一次他却一反常态。
在皇帝的罢相旨意还没送到赵府的时候,他就带着老仆,携带着家眷,悄然出了城。
等到一些亲近赵普的官员发现此事,想送赵普一程的时候,赵普已经出了汴京城的地界。
等到官员们正想做些什么的时候。
赵德芳召百官议事的口谕,就传到了他们的耳中。
于是他们暂时忘记了赵普,进入到了宫中议事。
一位三朝大佬,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众人眼中。
垂拱殿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