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韩琼一走。

    向燕国境内进发的鬼奴军并没有停下脚步。

    在他们身后,尚有一万强悍的辽军在督战。

    这一万辽军,就是韩琼挑出来的死士。

    他们要做的,就是利用流民杂军和鬼奴军,尽可能的对辽国造成最大的破坏。

    而那些鬼奴军中的高丽人和倭人们,完全不知道,他们心中最至高无上的女王,已经把他们划入到了舍弃的行列。

    鬼奴军们在踏上了燕国的土地以后,他们迫不及待的前冲。

    对他们而言,每踏上一片新的土地,就代表着他们可以纵情的烧杀抢掠。

    倭人们乘着海船杀到了高丽,为的什么

    为的就是烧杀抢掠。

    只是他们不幸的遇上了正在攻打高丽的辽军,然后被一起俘虏了过来。

    骨子里敬重强者的性格,让他们毫不犹豫的遵从了辽军的命令。

    成为了辽军的仆从军。

    “杀!”

    当鬼奴军们怀揣着烧杀抢掠的心思全部踏进了燕国的领土以后。

    高山上的杨大,冷冷的吐出了一个字。

    “嘣嘣嘣嘣”

    火炮犹如炮仗一样的连排炸响。

    上千尊火炮,百尊为一轮,一共十轮,连番投射。

    成千上百的炮弹在鬼奴军的头顶落下,然后在他们身边炸响,一瞬间就炸的他们人仰马翻。

    一些刻意被他们选择遗忘的记忆,再次浮现在了心头。

    当即,就有人大喊大叫着逃跑。

    纵然辽军再如何驱赶,也拦不住他们逃跑的脚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场面。

    也是杨七造成的。

    当初杨七在港城,布置了一大片的雷区。

    火炮、火枪、震天雷、土雷、炸药包等一起上。

    港城的海岸被炸成了白昼。

    无数的鬼奴军惨死,尸骨无存。

    这个记忆,深深的留在鬼奴军的脑海里。

    当这种场面再次发生的时候。

    他们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跑。

    五万的鬼奴军,一下子就乱成了一团。

    冲在最前方的流民杂军们都懵了。

    他们踏入燕国的时候,一点儿事没有,那些鬼奴军刚一入燕国,就被炸的人仰马翻。

    难道燕国打仗还挑人

    别有用心的人,当即吆喝着手下的喽啰们,疯狂的往燕国境内冲。

    既然人家不杀他们,那他们就不能浪费了人家的心思。

    只要冲进燕国,完成了韩琼的命令,他们想要的东西都会有。

    这个时候,最可怜的就是那些被挟裹着一起作乱的百姓。

    他们盲目、麻木、茫然、不知所措的跟从。

    或许对很多百姓而言,他们致死,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但是他们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活下去。

    “轰隆隆……”

    就在别有用心的人带着百姓没冲出去多远。

    轰鸣的马蹄声就距离他们越来越近。

    等到他们看到马儿的时候。

    马儿已经如同一阵风一样吹进了流民杂军的队伍里。

    近六万的游骑兵,被杨六分成了六十多股。

    他们就像是一条条的线,冲进了流民杂军中。

    随手收割了那些潜藏在流民中间作乱的害虫。

    然后把数十万的流民杂军,切割成了一小块一小块。

    “降者不杀!”

    游骑兵嘴里喊着号子,在流民杂军中横冲直撞。

    流民杂军们,他们只不过是一群百姓而已。

    面对着凶神恶煞的游骑兵,他们只能蹲在地上请降。

    一些负隅顽抗的,或者是大喊大叫着要跟游骑兵作对的,基本上在他们被定为可杀之人后,没有活过三个呼吸的。

    杨六自幼熟读兵书,他胸中的韬略,并不下于他几个兄长。

    只是几个兄长光芒在前,一直挡着他的锋芒,让他不能像是太阳那样,光彩夺目的出现在人前。

    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杨六并不是很强。

    然而。

    这一场仗。

    杨六却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能力。

    六万游骑兵,在他指挥下,纵横穿插,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方块,站在高山顶上往下看的时候,就像是一个棋盘。

    杨六充分的利用了游骑兵的机动性,分割了数量庞大的流民队伍。

    游骑兵不停的来回穿梭,保证了在同一时间,每一块分割出来的流民方块的位置,都有一支游骑兵掠过。

    如此一来。

    流民杂军们就很难组织成有效的冲击、进攻的力量。

    而那些参杂在流民杂军中的别有用心之徒,也就轻易的暴漏了出来。

    游骑兵可以轻易的清除他们。




第0831章 攻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韩琼的舰队,缓缓的消失在了地平线上。

    两界山的战事,也接近了尾声。

    几乎碾压的占据,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

    在神机营推进下。

    鬼奴军根本不堪一击。

    除了少量的鬼奴军逃回了宋国以外,剩下的绝大多数被杨大所剿灭。

    剿灭了鬼奴军,杨大就率领着手下的兵马,驻扎在了宋燕边陲的位置。

    杨六则率领着游骑兵,在收编那些流民。

    数十万缺衣少食的流民,增加了燕国的人口。

    却也让燕国背上了一个负担。

    在清理了流民中的害群之马以后。

    杨六和杨大商议了一下,就近安置了流民。

    同时派人去忠义山给杨七送信,让杨七尽快的派人送粮食等物资过来。

    然而。

    杨大、杨六还没等到杨七派人送过来的粮食,却等到了另一个人。

    宋国枢密使石守信。

    石守信也算是流年不利。

    他率众去攻打南国,接过被杨二、杨三二人带着在山里打了近三个月的游击。

    十万大山就是南国天然的屏障。

    俚人、僚人可以在十万大山里如履平地,石守信手下的禁军将士在山林里却寸步难行。

    杨二、杨三总是能以极少的兵力,对他手下的大军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将他手下的兵马,往山里一拖,就是好些天。

    打了一辈子仗。

    石守信就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最让他恼火的是,杨二居然还派出了人招降他。

    气的他三尸神暴跳,却又拿杨二、杨三无可奈何。

    当他拿到了赵德芳命他放弃攻打南国,北上入济州府的时候。

    他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然后像是躲瘟神一样的快速的撤出了南国。

    在南国受挫了。

    石守信想着要在济州府找回一些面子。

    然而。

    当他率众赶到济州府的时候,济州府的情况让他绝望。

    满目苍凉。

    尸骸遍地。

    愣是看不到一个敌人的影子。

    得知了敌人挟裹着百姓侵入到了燕国以后,他率领着麾下的兵马快马加鞭的追到此地。

    两界山前。

    当石守信率领着大军出现在两界山的时候。

    一骑出现在石守信的军前。

    依照规矩。

    信使出现,应当以白旗为号。

    可是出现的这一骑,却没有身背任何旗帜。

    只是简简单单的套着一身盔甲,要挎着一柄横刀。

    “敌军要射杀吗”

    石守信身边的亲兵低声问道。

    石守信抚摸着胡须,微微摇头,瞥了亲兵一眼,平淡的道:“只是一骑而已,如何能挡得住我麾下千军万马想来应该是信使。”

    “那他为何没有手持节钺或者身背信旗……”

    “就你话多!”

    “是卑职失言了……”

    单骑出现在石守信军前,勒马止步。

    纵使面对石守信,以及石守信背后的千军万马,信使也毫不胆怯。

    “来着止步,再过百丈,乃是我燕国疆土。依照我燕国的规矩,未经许可,擅自侵入到我燕国境内的兵马,视为入侵,将会遭到我燕国诛灭。”

    信使的话说的硬邦邦的,一点儿也不客气。

    石守信身边的亲兵听了,不乐意了,他破口喊道:“吓唬我等我等数十万禁军精锐,还能怕了你们燕国不成”

    信使瞥了他一眼,不屑的道:“上上一次,战死在顺州城外的数十万禁军精锐的尸体,至今还没有收敛完……上一次仗着几十万精锐兵马,侵犯我燕国的人,如今他的头颅已经被砍下,搁在忠义山,祭奠忠义。

    你要是想去忠义山的话,你可以再往前百丈试试。”

    “你!”

    石守信亲兵大怒,刚好发飙。

    却被石守信阻拦。

    “够了!”

    石守信冷喝一声,亲兵恶狠狠的瞪了信使一眼,顿时要起硒鼓。

    燕国信使,依然不卑不亢的坐在马背上。

    石守信看着燕国信使,沉声道:“本将军问你,此地现在是何人做主,可否请出来一见”

    燕国信使迟疑了一下,冷声道:“你且等着,我派人回去通传。”

    石守信抱拳道:“烦劳告诉你家将军,老夫姓石,名守信。”

    “嘘”

    燕国信使吹了一个口哨。

    却见从不远处一个隐蔽的地方,突然窜出去了一匹马,马背上拖着一个骑兵,向燕国深处跑去。

    这一幕,让禁军将士看的有些吃惊。

    他们这么多人,居然没发现在附近还藏着其他人。

    一些对燕国有小逊之意的禁军将士,顿时神色谨慎了几分。

    前去通禀的人窜出去了一刻钟。

    杨大就跨马到了此处,在他身后跟着一队游骑,还有一队神机营的将士。

    隔着老远,杨大冲着石守信不咸不淡的拱手道:“石将军,别来无恙”

    石守信见到了杨大,脸上闪过一道喜色,“老夫老了,不能和你们这些年轻人相比。看到现在的你,老夫就想到了当年的自己。”

    石守信大有叙旧的意思。

    杨大却绕开了话题,开门见山道:“石将军派人找我前来,有何要事”

    石守信脸上的笑意顿时有点僵硬,他抿了抿嘴,又笑了,“贤侄,老夫找你出来,也没什么大事。前些日子,我大宋济州府有贼人作乱,挟裹了数十万百姓逃到了燕国。

    老夫紧赶慢赶,却没追上贼人。

    日前听闻,贼人已经被贤侄剿灭。

    今日之所以请贤侄出来,就是希望贤侄能将济州府那些被挟裹的百姓归还老夫。

    老夫好带着他们回去到济州府去安稳度日。

    让他们早日脱离苦海。”
1...428429430431432...5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