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第0778章 针锋相对
    时至三月,凌冽的寒冬悄然离去,港城一片春意盎然,处处透着绿色的气息。

    海风少了些许清冷,多了一丝温暖。

    聚集在港城内打鱼的百姓少了许多,他们很多人在官府的分派下,迁入到了附近的城乡,开始了一年之计最重要的春耕。

    一片片的草场在百姓们的耕作下,化作了一幕幕黑黝黝的良田。

    七十多年的休耕,让燕云十六州的土地肥的能捏出油。

    百姓们乐得合不拢嘴,他们心里很清楚,这么肥沃的土地,秋收的时候一定能有一个好收成。

    杨七派人收购的粮食,运送到燕国以后,就被化为了良种,分配给了百姓。

    百姓们架着犁头、摆楼,在田间撒下了希望的种子。

    燕国的一切,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复苏。

    虽然百姓们过的仍旧贫苦,可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杨七喜欢看百姓们脸上真挚的笑容。

    不参杂任何利益,不参杂任何的纠葛,只是一种单纯的喜悦。

    让人看着特别有成就感。

    港城内的百姓离去了很多,可是港城并没有因此而萧条。

    反而比之前更加繁荣。

    因为鲲鹏骨骸的吸引,许多商人到了港城。

    他们中间很多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是陪跑的,所以他们到了港城以后,只是瞻仰了一下鲲鹏骨骸,并没有过多的期待。

    与生俱来的敏锐的嗅觉,让他们在港城发现了许多可以发财的商机。

    数十万人下海捕捞,收获是巨大的。

    百姓们在海洋中获得了各种各样丰富的海产。

    珍珠、海参、鲍鱼等等珍贵的干货多不胜数。

    百姓们吃不完,最后自然便宜了那些商人。

    他们就像是一群看到了腐肉的苍蝇,成千上万的扑上去,将港城的海产笑话了一个干干净净。

    让人觉得哭笑不得的是,明明是一场粮荒。

    百姓们不仅没有因此倾家荡产,反而借此机会赚了个盆满钵满。

    南国钱行港城分行的存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急速增长。

    掌管南国钱行港城分行的一赐乐业人,还三番五次的恳请杨七批准南国钱行港城分行能够获得铸币权。

    货币是一种标志。

    南国钱行铸造出的南钱是南国的标志。

    燕国自然也应该就像样的一种标志。

    南国钱行港城分行的负责人,争的就是燕国货币的铸币权。

    南钱精美,便于携带,货币种类也多,已经渐渐的成为了一种比辽钱和宋钱更受欢迎的主力货币。

    燕钱即便是现在开始铸造,也比不上南钱这个领头羊。

    虽说不论是南钱还是燕钱,都是杨七的钱,应该不分彼此的。

    但杨七还是决定了铸造燕钱。

    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到的货币只是货币。

    站在杨七的角度看,却并不一样。

    杨七觉得,货币不仅仅是货币,也代表着一定的凝聚力。

    那些手持着本国精美货币去他国采买的商人,总是会比别人多几分底气。

    杨七答应了南国钱行港城分行的掌柜,将燕钱铸造的作坊设立在港城,但是杨七却并没有把铸币权交给南国钱行港城分行的掌柜,而是交给了港城的衙门负责,由御史台和稻草人双方监管。

    杨七之所以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把铸币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更重要的是,他准备借着燕钱发行的时候,再立一家燕国钱行。

    南国钱行的发展虽然很良好,可是任由南国钱行一家独大下去,长久以后,肯定会出问题。

    垄断一个行业固然会赚钱。

    可是垄断也会让一个行业失去进取心,变的保守,从而被时代淘汰。

    良性竞争才是一个行业越变越好的关键。

    杨七要亲手为南国钱行创造一个对手。

    还是那句话,杨七从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不过,不论是燕钱的铸造,还是燕国钱行的创立,都需要时间和积累。

    而鲲鹏骨骸的扑卖,却迫在眉睫。

    农历三月初八。

    清明节。

    一场小雨滋润了港城,让港城笼罩在了一片朦胧的气雾里,从远处看,很像是一个人间仙境。

    一行僧侣,身穿黄袍,身披着袈裟,踩着破烂的草鞋,踏入到了朦胧的港城内。

    当他们脚步踏入到了港城以后,杨七就得到了消息。

    行营内。

    杨七皱着眉头背负双手在厅堂内踱步。

    彭湃快步进入了厅堂,拱手道:“陛下,您等的人到了。”

    杨七停下脚步,眉头一挑,忽然舒展开,脸上浮起了一丝笑意,“终于到了,我还以为他们对这鲲鹏骨骸不感兴趣呢。”

    “哈哈哈……”

    杨七畅快的大笑了一会儿,吩咐彭湃,“去,传出风声去,两日后,举行鲲鹏骨骸的扑卖,由寇准主持此事。告诉寇准,我们只要粮食,金银珠宝我们不缺。”

    “属下明白。”

    彭湃办事,效率很高。

    有关于鲲鹏骨骸两日后扑卖的消息,像是一阵风,在一瞬间席卷了整个港城。

    港城在一瞬间像是被点燃。

    等待了一个多月,终于到了尘埃落定的时候。

    许多身怀巨款的人,暗自咬牙发誓,一定要在扑卖大会上,一举拿下鲲鹏骨骸。

    扮猪吃老虎,很多人都擅长。

    而作为杨七暗地里钦定的买家,那一行僧侣,显得很平静。

    他们在入了港城以后,找到了一个破庙栖身。

    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住破庙,而是因为港城内现有的客栈,已经被商人们炒成了天价。

    然而,港城内只有一座破庙。

    破庙的主人是一个名叫简子川的人。

    他是一位五代时期的抗辽英雄,曾经给辽国造成了不少的困扰和伤害。

    最终战死在了抗辽战场,辽人识英雄重英雄,在此地为他立了祭祠,最终演变成了一座庙宇。

    然而,尚未过百年,他就已经被人遗忘在了脑后,庙宇已然荒废。

    五代史、新编宋史,上面对他只字未提。

    道门的人先入破庙,占据了破庙内一大部分的地方。

    后入破庙的佛门的人,自然不可避免的和道门的人撞在了一起。

    负责探路的老僧见到庙宇里有人,而且还是死对头,下意识就皱起眉头,他并没有立即踏入庙宇,而是转身出了庙宇,去询问主事的老僧。

    主事的老僧,年龄已经很苍老了,算得上是一位人瑞。

    他胡须花白,双眼浑浊,脸上的鸡皮上布满了星星点点的老人斑。

    他半闭着眼睛,昏昏沉沉,似乎已经陷入到了沉睡中。

    探路的老僧却并没有因此慢待他,规规矩矩的走到他面前,双手合十,躬身道:“法师,道门的陈抟在庙内……”

    主事的老僧依旧在那里昏昏沉沉,并没有作答。

    探路的老僧就一直恭敬的在那儿等候。

    过了许久许久,探路的老僧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的神色。

    主事的老僧似乎一觉睡醒了,他睁开了浑浊的眼睛,抬头看了看天,笑道:“哈哈哈……陈抟那个老小子也来了啊看来这一趟老和尚来对了。

    走,进去……”

    主事的老僧一点儿也没有高僧的风范,他说起话来嘻嘻哈哈的,就像是一个老顽童。

    然而,他越是如此,跟随在他身侧的老僧们就越恭敬。

    一众僧侣随着主事的老僧进入破庙。

    人还没进破庙,声音就传了进去。

    “陈抟你个小牛鼻子,怎么还没死”

    &nbs




第0779章 粮荒只是个笑话
    三日后。

    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扑卖鲲鹏骨骸的盛会如期举行。

    南国会馆前人声鼎沸。

    然而能进入到南国会馆内的人却寥寥无几。

    南国会馆占地面前虽大,可也容不下来自五湖四海近万的商人。

    所以寇准就在南国会馆的入门处,设立的一个门槛。

    凡是持有南国钱行一万金票存根的商人,才有资格入内。

    这一条门槛,挡下了一大部分人。

    即便如此,那些汇聚在南国会馆外的商人也久久不愿意离去。

    碰到了如此盛会,虽然他们没有资格参加,可是他们也想在第一时间知道是谁买走了鲲鹏骨骸。

    南国会馆内。

    会馆内外,就像是两个世界。

    会馆外人声鼎沸,会馆内却显得静悄悄的,偶尔有人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也有人拉着侍者攀谈,询问着南国会馆内一切让他觉得新奇的东西。

    虽然入南国会馆的门槛很高,但进入到会馆内的人依然不少。

    会馆三层主楼内的座位被占的满满当当的。

    佛道两家的人,被安排在了三楼最显眼的中厅内。

    慧明禅师贪恋着桌上送的烈酒,嘻嘻哈哈的跟陈抟攀谈。

    陈抟也笑着在回营。

    但是凑近了听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就能听出明显的敌意。

    而作为这一次盛会的举办人。

    杨七。

    就坐在三楼角落里的一间厢房内。

    位置虽然偏僻,却能看到南国会馆内的一切。

    一楼大厅内,有一座高台,可以让三层楼内所有人都能看到的高台。

    高台上披红挂彩,看着分外喜庆。

    在高台背后,悬挂着一个巨大的红底黑字。

    鲲!

    龙飞凤舞,颇具气势。

    些许识货的商人,在入门以后,就盯上了这个巨大的鲲字。

    “咚咚咚”

    轻盈的鼓点突然响起。

    吸引了所有人注意力。

    寇准一袭青衣,踩着鼓点,缓缓跃上了高台。

    虽是初次主持如此盛会,但寇准一点儿也不怕生。

    他冲四方拱了拱手,朗声道:“鄙人寇准,添为南国相国,诸位有认识我的,也有不认识我的。但是这并不妨碍诸位扑卖。

    应我国国主要求,本次盛会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一切以货物和钱财说话,光明正大的交易。”

    “好!”

    有喜欢凑热闹的,直接开口叫好。

    然后见众人像是看傻子一样的看着他,赶忙闭上嘴。

    寇准莞尔一笑,又道:“在扑卖开始之前,先请诸位欣赏一段歌舞。”

    话音刚落地,就有人不满的喊道:“咱们是来买鲲鹏骨骸的,可不是来看歌舞的。速速将鲲鹏骨骸的价格报上来。”

    寇准笑眯眯的看向他,“你是何人”

    那人缓缓起身,拍着胸脯道:“辽人!”

    寇准收起了脸上的笑意,冷哼一声,“这里是燕国。到了燕国就应该守我燕国的规矩。谁也不能例外。”

    “来人呐,将这个捣乱的家伙叉出去。”

    看似平常的一幕,却让人看到了一国的底气和硬气。

    这要是放在大宋,只怕主办方也只会一笑了之。

    一些心怀叵测的人,见到这一幕,神色凝重了几分。

    解决了这个小插曲。
1...393394395396397...5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