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他们对军卒有着天生的畏惧。
至于为何会有畏惧,这恐怕和他们之前在大宋的经历有关。
杨七走到了老弱妇孺们面前一丈的位置停下了脚,他还想再进,可是他一进,百姓下意识就一退。
似乎对他们而言,空出这一丈的位置,能让他们多多少少有些安全感。
杨七站直了身子,沉声问道:“你们可是那些跟我出海的将士们的家眷”
老弱妇孺们迟疑一下。
其中有位年长的老者,颤颤巍巍的上前一步,谨小慎微的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小老儿参见陛下……”
顿了顿,老者神情哀怨道:“此番随陛下一起出海的,有小老儿家的三郎……还有许多小老儿从小看着长大的儿郎……怎么没见他们回来……”
虽然老者已经知道了答案,但是他还是不由自主的问了一句。
他心里还是渴望有一个奇迹出现。
杨七看着老者期盼的眼神,心里莫名的一疼,他咬了咬牙,低声道:“他们……回不来了……”
老者脸上的两行清泪,唰一下流淌了下来。
杨七不敢去看老者的面孔,他后退了一步,躬身道:“此番我杨延嗣带着诸位的儿子、丈夫出海,没能把他们完完整整的带回来,是我杨延嗣的过世。
我在这里向诸位赔罪了。”
话音落地,杨七深深的一礼。
跟随在杨七身后的将士们,齐齐躬身施礼。
杨七面前的老弱妇孺们吓的差点没当场跑了。
老者眼含着泪,慌张的手都不知道放在那儿,嘴里不停的念叨着,“这可怎么使得……这可怎么使得……”
老者想上前扶起杨七,却又害怕自己的脏手弄脏了杨七的盔甲。
他手足无措的在那儿焦急的无所适从。
“陛下仁慈,我家二郎乃是鲲鹏妖兽所杀,怨不得陛下……”
“自大儿郎们当兵吃皇粮的那天起,俺们就有这个思想准备了……”
“陛下万万不可跟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施礼,免得辱没了您的威名……”
“……”
百姓们很纯朴。
在他们眼里,杨七那是顶天的贵人。
这种贵人向他们施礼,那是要折福的。
一瞬间,他们其中有些人也顾不得悲伤了,反而七嘴八舌的开口安慰杨七。
杨七差点被这群纯朴的百姓们感动哭了。
他心底里也有些明白了为何后世的那些大领导们为何喜欢频频下访视察。
杨七缓缓起身,沉声道:“你们家中的儿郎、丈夫,皆因我而死。你们以后由我燕国所养。”
百姓们诚惶诚恐的道:“多谢陛下……”
杨七派人下去核对了战死了的将士们的姓名,又找到了他们的家眷进行了登记。
杨七打算,等到燕京城修建好以后,就让他们当燕京城里的第一批原住民。
做完了这一切,杨七在回到了自己的行营。
一进行营的大门。
杨七噗通一声瘫倒在了地上。
不论是跟在杨七身后的护卫还是在行营内等待杨七的寇准和陈琳,一个个吓的三魂丢了七魄。
“陛下!”
一群人连滚带爬的跑到了杨七身边。
杨七瘫坐在地上,苦笑道:“我没事……就是身上的伤势没好,穿戴着盔甲站了大半天,脱力了……”
“快!扶陛下进去,帮陛下卸甲。让军医过来帮陛下诊脉。”
寇准大吼大叫着让人抬着杨七进入到了行营的后宅。
然后七手八脚的帮杨七脱掉了盔甲。
等到杨七脱掉了盔甲以后,军医刚好进门。
后宅里围满了人。
一个个紧张兮兮的。
军医帮杨七把过脉,寇准赶忙凑上来问道:“如何”
军医道:“伤势未愈,又过度的劳累,休息两天就好了。”
寇准沉吟道:“要不要开两副药,或者弄一些补品补补”
军医迟疑了一下,犹豫道:“弄点补品给陛下补补可以。开药的话开什么药”
军医是大同书院培育出来的,并没有久在宫廷内做事,所以很多伺候君王的规矩他都不懂。
这事儿要是搁在大宋,恐怕御医早已把方子开好,已经让人去抓药了。
寇准提醒道:“开一些补气血的药……”
军医沉吟道:“倒是有两个方子可用……”
杨七躺在床榻上,把二人的话听在了耳中,心里顿时开始泛起了嘀咕。
难怪古代的皇帝都短命,除了纵欲过度意外,估计还跟吃药有关。
最后把自己弄的免疫力下降,一点小病就送他们上了西天。
“咳咳……”
杨七轻咳了一声,说道:“不必开药了,弄点参汤过来让我补一补就行。”
“真的不需要开药吃药好得快。”
寇准瞪着眼睛愕然问道。
杨七黑着脸,心里暗骂,你这货是盼着我早死呢。
“不用!”
眼见杨七脸上露出了不悦,寇准也就不敢再追问下去。
就这样,杨七在床榻上将养了两日。
这两日,在参汤和各种珍贵海产的滋补下,杨七慢慢的回过了神,变的精神奕奕。
虽然还有些伤势未愈,但是杨七已经可以正常活动了。
两日的时间。
杨七出海猎鲲鹏的英雄事迹,被传颂的街知巷闻,隐隐开始遍及燕国全境,甚至还有向其他地方传扬过去的趋势。
每一日前来港城码头参观鲲鹏骨骸的人络绎不绝。
人人皆赞颂杨七的英勇事迹。
那些跟随着杨七一起战过鲲鹏的将士们更是把杨七吹的神乎奇迹。
总之,燕国上下的百姓,在这一股追逐英雄潮的潮流中,奋勇向前。
一个个恨不得效仿杨七,出海屠杀鲲鹏。
各府皆有奏报传来,一则是祝贺杨七阵斩导致粮荒的妖兽,而是自夸他们治下某某百姓屠虎搏熊的英雄事迹。
各种英雄纷纷出炉。
百姓们狂热的追逐英雄,倒是暂时忘了粮荒的恐惧。
虽然杨七下达了上山下水的政令,百姓们因此也得到了不少的吃食,粮荒的趋势也开始缓缓的减弱。
可是燕国的粮荒依然没过去。
吃肉是一件好事,可是连着一个月都吃肉,百姓们受不了。
毕竟五谷杂粮才是百姓们的主食。
正当杨七在后宅里溜腿,思考着如何弄点粮食给百姓们吃的时候,彭湃匆匆进入到了后宅。
“陛下……”
“何事”
彭湃迟疑了一下,道:“就在陛下养伤的这两日,有许多商人要求见陛下。”
“商人求见我”
杨七脚下一顿,疑惑的道:
第0776章 奇货可居
杨七故作深沉的看着他们,询问道:“诸位也知道,在此之前,鲲鹏一直是书本里才会出现的东西。从没有人猎杀过鲲鹏,更没有人得到过鲲鹏的骨骸。
翻阅史书,也无迹可寻,更无定价。
所以一时半刻,我也很难给这鲲鹏的骨骸定价。
不如就由诸位出价,我若是觉得满意,这笔买卖也就敲定了。
诸位以为如何”
“这……”
一众商人闻言,互相对视了一眼,心里暗自给杨七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杨七这看似谦逊的话,成功的把出价的权力交给了商人们,并且让他们互相竞价。
光明正大的竞价,就没办法钻空子,耍心眼,只能凭借手里的真金白银,争夺鲲鹏骸骨。
容不得半点儿投机取巧。
就更别提虚报价格了。
在这燕国的地盘上,敢跟杨七虚报价格,虚晃一枪的耍着杨七玩,下场不会太好。
别看着杨七和和气气的,在座的可都了解过杨七的过往,知道杨七手里有多少条人命。
辽国商人显然是没有性子耐心坐下去,他率先出价,“国主,在下愿意奉上万两黄金,求取这鲲鹏骨骸。”
“噗呲”
宋国商人闻言,露出了讥讽的笑容,他开口道:“万两黄金,还不够卖一条鲲鹏腿呢……”
说完这话,宋国商人傲气的开价道:“我愿意出五十万两黄金!”
“嘶”
“哗”
此话一出,引起了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一众商人们当场哗然。
这绝对是大手笔啊!
五十万两黄金,在座的这些人里面,有些人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黄金。
宋国商人开口,一下子震住了一大片人。
些许实力差的商人,当即选择了放弃。
燕国商人沉吟了许久,咬牙道:“六十万两黄金……”
辽国商人瞪着眼睛红着脸,喊道:“六十……一万两黄金……”
宋国商人轻蔑的看了一眼辽国商人,然后挑衅的看向了燕国商人,开口道:“七十万两黄金……”
“噗通”
辽国商人一下瘫坐在了椅子上。
七十万两黄金,他的主子就算掏空了家底也凑不齐。
最终就剩下了宋国商人和燕国商人在竞争。
鲲鹏骨骸的价格在二人哄抬下,一路飙升。
杨七就这么看着他们报价,心里暗自感慨。
果然,才不露富是国人的传统。
民间远比国家富。
比如大宋,大宋穷的连杨七的外债都还不起了,可是大宋的商人,却轻而易举的把鲲鹏骨骸的价格抬到了一百万两黄金。
这说明什么
说明人家仍有余力。
一百万两黄金,堪比大宋五年税赋。
由此可见,富可敌国在古代并不是一句空话。
杨七猜测,此人背后很有可能有一个商团,所以才能拿出这么多钱。
此人之所以出价这么大方,就是因为鲲鹏骨骸的逆天功效,不然他绝对不会这么慷慨。
毕竟,外传的鲲鹏骨骸的功效,已经快比肩仙丹了。
这要是让赵德芳或者萧倬看到这一幕,估计很快就有几件灭门惨案产生。
随着二人互相哄抬。
鲲鹏骨骸的价格,最终被抬到了一百二十万两黄金的位置。
出价的正是宋国商人。
很显然,价格超过了一百万两黄金以后,他也开始肉疼。
但是相比而言,远比燕国商人面如死灰的样子强多了。
宋国商人眼看着尘埃落定,又肉痛又舒爽的长出了一口气,然后笑容难看的看向杨七,说道:“燕王殿下,经过我们角逐,最终以在下胜出告终,一百二十万两黄金,相信在座的没人能比在下出的价格更高了。所以这鲲鹏骨骸……”
“等一下!”
宋国商人话还没有说完,然后就看到了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进入到了厅堂内。
那一声嘹亮的‘等一下’就是他喊的。
眼看着鲲鹏骨骸就要落入自己之手,突然半路上杀出了一个程咬金,让宋国商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皮笑肉不笑的看着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冷声问道:“阁下是何人,突然开口打断我的话,是何用意”
年轻书生手摇着一把玉骨折扇,笑眯眯的道:“开口阻拦,自然是因为我觉得阁下出的价格不足以买下鲲鹏骨骸。
鲲鹏是何物
众所周知,那是上古神物。
猜你喜欢